《三國演義》:向劉備推薦諸葛亮的水鏡先生,竟是著名的好好先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話說,劉備騎著的盧馬從劉表家的「鴻門宴」倉惶出逃,被寬約數丈的檀溪攔住去路。
危急之下,的盧馬縱身一躍,「妨主」馬秒變龍駒,馱著劉備飛躍到西岸,因禍得福,遇見了隱居的水鏡先生。
1
初次見面,一向謹慎的劉備有著很強的防備之心,虛虛實實間,卻被水鏡先生三言兩語戳中「人才奇缺」的痛點:
水鏡問曰:「明公何來?」玄德曰:「偶爾經由此地,因小童相指,得拜尊顏,不勝萬幸!」水鏡笑曰:「公不必隱諱。
公今必逃難至此。
」玄德遂以襄陽一事告之。
水鏡曰:「吾觀公氣色,已知之矣。
」因問玄德曰:「吾久聞明公大名,何故至今猶落魄不偶耶?」玄德曰:「命途多蹇,所以至此。
」水鏡曰:「不然。
蓋因將軍左右不得其人耳。
」——《三國演義》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隱淪 單福新野遇英主》
劉備是個謙虛的人,既然被人戳中了痛點,那就誠心請教解決之道吧。
於是,劉備從水鏡先生處,得到一條影響他後世基業的重要信息:
「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
求賢若渴的劉備當然不會錯過這個絕佳的機會,進一步發問:「伏龍、鳳雛何人也?」
沒想到,水鏡老先生竟然像突然失智一樣,撫掌大笑說:「好!好!」然後以天色已晚為由,把話題叉開了。
這一夜,劉備自然是睡不著的,這樣吊人胃口,不就是成心讓人失眠嗎?
果然,第二天,劉備繼續追問:「伏龍、鳳雛果系何人?」水鏡先生又失智了,還是笑著答:「好!好!」
2
讀到這裡,不得不對這位隨時失智的水鏡先生產生了深厚的興趣,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奇人?
書中通過童子之口,略有介紹:覆姓司馬,名徽,字德操,潁川人也。
道號「水鏡先生」,與襄陽龐德公、龐統為友。
不得不說,劉備的信息渠道太閉塞了,在這方面,就遠遠不如曹操,所以曹操麾下謀士如雲,劉備麾下的謀士卻屈指可數。
司馬徽是東漢末年名士,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
為人清雅,學識廣博,有知人之明。
《三國志》卷三十七《龐統傳》記載:「潁川司馬徽清雅有知人鑒。
有知人之鑑,也就是善於識別千里馬的伯樂。
關於司馬徽的為人,最著名的典故就是「司馬稱好」。
所謂「司馬稱好」,是指司馬徽從不說別人的短處,與人說話時,從來不問別人的好惡,都說好話。
鄉中曾有人向他問好,他回答說:「好」。
有一次,有人告訴司馬徽自己兒子的死訊,司馬徽便回答說:「很好」。
司馬徽的妻子知道後便責備他:「人們認為您有高尚的道德,所以告訴您。
您為什麼忽然聽說他人的兒子死了,而對他人說好呢!」司馬徽回答說:「您的話也很好。
」
就因為凡事都說「好」,司馬徽被人們稱為「好好先生」,這就是成語「好好先生」的由來。
難怪水鏡先生對劉備答非所問,連聲說好。
但是,慢著,「好好先生」,不是用來形容不堅持原則、對誰也不敢或不願得罪的老好人嗎?
難道作為名士的司馬徽就是這樣的老好人?
3
所謂名士,即知名人士,類似於現在的大V,當然是憑真才實學而揚名天下的大V,不是炒作而來的虛名。
據傳,龐德公(龐統的叔叔)在鹿門山舉行酒會,來客或歌或詠,很是熱鬧。
司馬徽此時並沒有謹守「好好先生」的原則,而是論古談今,言談洒脫超凡,令滿座肅然起敬。
龐德公舉杯上前,說:"先生數典如流水,水清似鏡,真乃水鏡先生矣。
"
從此,司馬徽就多了個「水鏡先生
」的名號,看來,他對這個讚譽是欣然接納的。
可是,司馬徽也有惜字如金、閉口不言的時候。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荊州牧劉表設立學校、學官,廣泛尋求天下名士。
此時, 司馬徽客居荊州襄陽。
名聲在外,自然會有很多向學的人前來拜訪求學,言談之間,必定會談論到劉表。
司馬徽深知劉表是「善善而不能用,惡惡而不能去者」,是心胸狹窄之人,於是在談論劉表時緘口不言,只把「好好先生」的風格發揚出來。
有人向劉表推薦司馬徽之才,劉表於是親自去拜訪。
背後不談,當面當然也不會談,劉表應該收穫的是比劉備更多的「好」字。
於是,劉表得出結論:人們也傳得太離譜了,司與徽不過只是一個普通的書生,沒什麼了不起。
「
這,應該就是司馬徽想要的結果:大隱隱於市,不與不知者交往。
這,才是「好好先生」的正解:遇到對的人,「數典如流水」;遇到錯的人,緘口不言,只說其「好」。
4
司馬徽雖有大才,卻終身沒有出仕為官,是個徹頭徹尾的隱士。
他隱居的地方叫白馬洞,也稱水鏡莊。
水鏡莊位於湖北省南漳縣城南,據據《南漳縣誌》載:「赤壁之觀有石室,曰『白馬洞』,為漢水鏡棲隱處。
」
所謂隱士,是指能保持獨立人格、追求思想自由、不委曲求全、不依附權勢、具有超凡才德學識、並且是真正出自內心不願入仕的隱居者。
既是隱居,則不想被世人打擾。
水鏡先生因為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因而有了」三顧茅廬「、」隆中對「、」三分天下「,但他的隱居生活也因此而結束,他的」水鏡莊「被後人開發成了旅遊勝地。
「數典如流水,水清似鏡」之言,只對知者談,面對熙熙攘攘的遊客,水鏡先生又要說出多少個「好」呢?
三國第一伯樂,人稱水鏡先生,歷史上卻是個「好好先生」
《三國演義》中出現了一個人物,儘管只是短短的篇幅,卻讓人印象深刻。因為他為劉備指點了方向,「伏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而徐庶也是在他的指點下才去投靠劉備的,這個人就是三國里的伯樂——司馬徽。
諸葛亮早年僅是隱居山林,何以成「臥龍」名揚天下?
三國演義中水鏡先生曾說:「臥龍鳳雛,二者得一便可安天下。」但諸葛亮早年只是一個隱居山林的知識分子,為何水鏡先生能夠如此看好諸葛亮,認為他有治國安邦之才呢?其實諸葛亮在出山之前,只是荊州地區的一個...
他一生湮沒不彰 但卻是三國的幕後策劃者
《三國演義》第三十三回,劉備劉玄德被蔡瑁追殺,躍馬過檀溪,黃昏時分遇一牧童,因牧童引路,得見其師水鏡先生,夜宿水鏡莊。水鏡先生言劉備旗下無經綸濟世之才,推薦「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但...
三國演義中的神秘人物「水鏡先生」司馬徽
司馬徽(?-208),字德操,潁川陽翟(河南禹州)人,住城東南20餘里洞林寺側(曹徐村),徽清雅,以有知人之明著稱於世,是中國東漢末年著名隱士。名士龐德公送號「水鏡先生」,後人稱他為「好好先生」...
三國第一隱士水鏡先生,縱有才華萬千終究不得志
在我國歷史上的三國的時期,有著一位神秘的隱士,那就是水鏡先生。很多人不知道水鏡先生是誰,其實水鏡先生就是司馬徽,也就是著名的道家代表人物。水鏡先生司馬徽是東漢末年的名士,下面一起來了解水鏡先生司馬徽!
「伏龍」諸葛亮、「鳳雛」龐統的外號是誰取的?
《三國演義》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隱淪 單福新野遇英主。劉備躍馬檀溪,偶遇司馬徽,水鏡先生。水鏡曰:「今天下之奇才,盡在於此,公當往求之。」玄德急問曰:「奇才安在?果系何人?」水鏡曰:「伏龍、鳳...
三國第一智者!比諸葛亮還聰明!卻被認為是騙子祖師爺
不少三國迷認為司馬微就是騙子祖師爺,只因司馬微說了一句: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而劉備皆得為何還不能安天下,成為被後人認為是騙子祖師爺,貽笑千年。
「鳳雛」龐統並不是死在落鳳坡?不僅如此,龐統的死因十分詭異!
據《襄陽記》一書所撰,龐統之「鳳雛」、諸葛亮之「臥龍」、司馬徽之「水鏡」,三人雅號皆是龐德公所賜。無論是龐德公、司馬徽和徐庶之評,還是《三國志》、《三國志平話》和《三國演義》之撰,將龐統和諸葛...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是誰推薦諸葛亮的呢?
劉備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閒遊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
蜀道上被藏起來的三國遺蹟
成都是蜀漢政權的首都,在三國時期有著重要的地位,三國文化的積澱在成都及其周邊地區特別豐厚。這幾年,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成都住些時日,有意無意間總會發現很多和三國有關的地名和景點:從大名鼎鼎的武侯祠...
三國裡面唯一參透天道的人,相傳此人為鬼谷子一脈
漢靈帝末年,群雄割據,有經邦濟世之才的司馬徽不願施展才能為時所用,他緘默固守,甘願陷居陽翟故里,躬耕度日。名士龐德公送號「水鏡先生」。由於他從來不說別人的短處,別人跟他說話,不管好事壞事,通通說...
三國時期的神秘人物水鏡先生司馬徽是誰
水鏡先生是誰?三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人才輩出的風雲變幻的時代,三國不知描繪了多少的人物,其中既有帝王將相,也有才子佳人;既有文臣武將,也有英雄豪傑;既有當世名人,也有山野之士。在這浩瀚的群星中,卻...
三國軍師聯盟之司馬微(水鏡先生)
不是英雄不讀三國!三國謀士和虎將一大堆,但是有位謀士十分重要但確出場的次數少。他就是人稱水鏡先生的司馬微!司馬微:字德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名士,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有「...
他是三國最強謀士,一語道出諸葛亮最後結局,結果還真應驗
三國里有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世稱「智聖」智聖」;乃諸葛亮;忠臣楷模兼智慧的化身,但中國有句老話,飲水思源。說起諸葛亮,就不得不提起其恩人-司馬徽。
司馬徽告訴劉備臥龍鳳雛得一就能安天下,可是他為什麼不提司馬懿?
漢朝末期群雄割據,天下大亂,水鏡先生司馬徽不願在亂世之間浮沉,選擇了隱居,每日以耕種為生。荊襄的有能之士,或多或少和水鏡先生司馬徽有點關係,諸葛亮,龐統,徐庶這三個頂級謀士,都師承水鏡先生司馬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