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師傅,滿腹經綸卻不願出山,一生默默無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龐德公,字尚長(《四庫全書·卮林》據《宋書》),是中國東漢末年的名士,荊州襄陽(今湖北省襄樊市)人。

荊州刺史劉表數次請他進府,皆不就。

劉表問他不肯官祿,後世何以留子孫,他回答說:世人留給子孫的是貪圖享樂、好逸惡勞的壞習慣,我留給子孫的是耕讀傳家、過安居樂業的生活,所留不同罷了。

龐德公與當時隱居襄陽的徐庶、司馬徽、諸葛亮過從甚密,稱諸葛亮為"臥龍",司馬徽為"水鏡",龐統為"鳳雛",被譽為知人。

諸葛亮以師禮待龐德公,每次造訪,均拜於床下。

後龐德公隱居於鹿門山,採藥以終。

現鹿門山有其遺蹟和塑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他一生湮沒不彰 但卻是三國的幕後策劃者

《三國演義》第三十三回,劉備劉玄德被蔡瑁追殺,躍馬過檀溪,黃昏時分遇一牧童,因牧童引路,得見其師水鏡先生,夜宿水鏡莊。水鏡先生言劉備旗下無經綸濟世之才,推薦「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但...

水鏡先生是誰?水鏡先生司馬徽簡介

司馬徽(?—208年),字德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著名名士,精通經學。有「水鏡」之稱。司馬徽為人清雅,有知人之明,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龐統。其才華始終未得施展,一生湮沒不彰。桑下...

揭密:三國奇才龐德公為什麼一生都不出仕?

龐德公是東漢末年襄陽名士,論學識名望,當在許多幕僚之上,但他一生未入仕。不是他沒有做官的機遇,而是他不願做。劉表當時治荊州,治所就在襄陽。由於荊州沒有戰亂,加上土地豐饒,全國有十餘萬人遷入荊州,...

三國第一伯樂司馬徽:為劉備推薦了諸葛亮龐統

三國時期群雄並起,朝野上下可謂人才濟濟。世有伯樂,而後才有千里馬。若沒有伯樂的慧眼發現,再有能耐的千里馬也會難免鬱郁終老於普通的馬廄之下,沒有機會去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去施展自己風馳電掣的突出才能。

三國竟是他下的一盤棋!他是誰?

今天就先來扒一扒三國大隱士司馬徽和他的朋友圈。當今社會局勢比起春秋戰國與三國來說,簡直就是毛毛雨。要想預判東方巨龍的崛起與騰飛,必定要把握歷史的脈搏。我們相信:大道至簡,殊途同歸,歷史總是有驚人...

好好先生,你到底好在哪裡?

看過《三國》的朋友都知道,裡面有一小段水鏡先生的故事,就是在劉備在荊州劉表那兒,躍馬檀溪後,去了一個小屋子,見到了神秘的水鏡先生,指出了劉備屢戰屢敗是因為沒有一個好謀士,向劉備舉薦了徐庶,後來徐...

諸葛亮和他的「荊襄朋友圈」

01在閱讀古典名著《三國演義》時,我們常常會被「仰知天文、俯察地理,中曉人和」的諸葛亮折服。有時卻也難免疑惑,在交通和通訊都並不發達的東漢末年,出山之前長期「躬耕於南陽」的諸葛亮,如何能夠清晰的...

天下奇才諸葛亮之三顧茅廬——劉備折節訪孔明

上集提到劉備在夜深人靜反省他目前的處境時,他似乎無法了解為何號召力很強的他、受世人推崇的他、擁有猛將如雲的他會淪落到幫劉表看守荊州大門的窘境呢?為何四處征戰17年,至今仍無一個可以興復漢室的根據地呢?

水鏡先生——三國軍師的最牛外掛

三國之前的兩漢,主要便是利用來選拔人才的。簡單說,就是皇帝吩咐行政區長官挑選一兩個轄區內品學兼優的孩子,然後選到宮裡進行第二輪的「面試」,通過之後就能派遣官職。這樣的人才挑選方式看似沒什麼問題,...

司馬徽為什麼要選擇隱居

三國時代,群雄並起,逐鹿中原,英雄馳騁,人才輩出。在這些響噹噹的人物中,司馬徽這個人非常特別,他學識淵博,滿腹經綸,精通經學,是當時的荊州名士,雖然他隱居不仕,但是,聲名遠播,很多人都知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