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陳橋兵變不是偶然的黃袍加身,而是趙匡胤蓄謀已久的奪位行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五代末,顯德七年(960)的正月初一,後周朝廷接到鎮、定二州的軍情急報,說北漢勾結契丹,大軍聲勢甚盛,南下侵入邊境,形勢十分危急。

宰相范質、王溥等商討後奏准太后,立即派檢校太尉、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率諸將領兵出征。

大將慕容延釗簡選精銳,率前軍先行啟程。

趙匡胤調集各路人馬,領大軍也隨即北征。

初三,軍隊駐紮於開封東北40里的陳橋驛,諸將聚謀,以為主上幼弱,他們出死力破敵,有誰知道?也為國家著想,不如立太尉為天子,然後北征也不晚。

乃找匡胤之弟、時任供奉官都知的趙光義和掌書記趙普商議。

光義以為:「哥哥忠赤,不會同意。

」趙普認為:「外寇壓境,大敵當前,應先禦敵,戰歸再議。

而眾將堅持說:「若太尉不受命,六軍難以向前。

」此時,趙匡胤卻醉酒臥營不省,眾有擁立之意的將士便環立待旦。

次日黎明,軍營四周吶喊聲起,震動原野。

光義與趙普入營告知,而諸將士也直叩寢帳之門,高呼:「諸將無主,願策太尉為天子。

」趙匡胤驚起披衣,未及應酬,便被扶到議事廳,有人把皇帝的黃袍加到他身上,眾人都羅拜庭下,口稱萬歲。

國胤要推辭,眾人不答應,並相與扶匡胤上馬,擁逼南行。

匡胤在馬上說:「你等自貪富貴,立我為天子,那就必須聽從我的命令,不然我不做這個皇帝。

」眾將下馬回答:「惟命是從。

」然後匡胤嚴肅頒布了有關入京以後士兵秋毫無犯的約法,並令眾立誓,這才率軍返回開封城,遂取代後周政權,建立了大宋王朝。

上述故事情節,主要意譯自宋代最具權威的史籍《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其他重要史料記載也差不多。

從其具體過程考察,此次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似乎是一次偶發事件,是遵循五代將士擁立主帥的舊例行事,趙氏集團事先並不知情,趙匡胤完全是被動接受眾將的請求,不得已才同意做皇帝。

然而從其他相關史料分析,卻使人感到其描述是大有疑問的,黃袍加身應是一次有預謀有準備的政變,所謂「黃袍不是尋常物,誰信軍中偶得之」(岳蒙泉《綠雪亭雜言》)

趙匡胤出身將門,22歲時投到後漢樞密使郭威帳下效力,因戰功卓著,30歲就升至殿前都指揮使。

他以拜把子的方式,團聚了一批生死與共的高級將領鐵哥們,號稱「義社十兄弟」,開始發展自己的勢力。

顯德六年(959),33歲的趙匡胤升任殿前都點檢,執掌了禁軍最精銳部隊。

六月,周世宗去世,恭帝即位,時才7歲,太后也年輕少謀,孤兒寡婦無能力執政,幾位宰相也較懦弱。

而這時在京城的禁軍兩司將領,除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韓通外,基本上都是趙國胤的結義兄弟或好友。

可以說一場政變在如此成熟的條件下已開始醞釀,問題只在於找一個怎樣的契機發動而已。

據司馬光《沫水記聞》記載:「及將北征,京師喧言,出師之日,將策點檢為天子。

故富室或攀家遠避於外州,獨宮中未之知也。

」《續資治通鑑長編》也說:「時都下歡言,將以出軍之日策點檢為天子,士民恐怖,爭為逃匿之計,惟內庭晏然不知。

」說明此事,早在政變之前已於京城一帶傳得沸沸揚揚、且能斷定政變將發生於「出師之日」,此絕非普通民眾所能猜測和指定的。

所謂只有「宮中未之知」,應指宮廷中後周皇帝的孤兒寡婦還被蒙在鼓裡。

不能判定的是:這些傳言是趙氏集團為政變故意所做的輿論準備,還是有一定地位的人在有關徵兆的預見中所做的推測?大軍在開拔途中,一個號稱諳知天文的軍校苗訓,也指點了當時「日下復有一日」的天象,是即將改朝換代的「天命」。

這一宣傳與京城傳聞相配合,使人感到有故意做輿論準備之嫌。

此傳聞在京城造成民眾如此的恐慌,應該說絕大部分人都會聽說,那麼宰相范質、王溥等大臣是否知曉呢?如果知曉,他們仍派趙國胤率軍出征,是否與趙氏集團同謀呢?不過從後來事態的發展來看,范質與王溥似乎又不知情。

據有關記載、兵變消息傳到京師,范質受到太后的諭責,退出朝門,握住王溥的手道:「倉促遣將,竟致此變,這都是我們的過失,為之奈何?」王溥聽了發愣而無法回答,忽口中呼出呻吟聲來,原來范質握手之指甲已陷入他手腕皮膚,幾乎出血。

趙國胤入城後,還對范質等人「鳴咽流涕,具言擁逼之狀……(范)質不知所措,乃與(王)溥等降階受命」(《宋史·范質傳》)。

等到趙匡胤詣崇元殿行禪代禮之時,召文武百官就列,班定禮儀程序之時,獨缺周帝禪位制書,這時翰林學士承旨陶谷出諸袖中,進曰:「制書成矣。

」遂完成此禪位之禮,使趙國胤登上皇帝寶座。

其中,像翰林學土之類的官員已早有準備,而宰相范質等居然一點也不知情,似乎又很難說得過去。

《宋史·杜太后傳》載,杜太后得知其子趙匡胤黃袍加身後,脫口說道:「吾兒素有大志,今果然。

」依然談笑自若,沒有任何驚詫之表情。

《沫水記聞》也載,杜太后說:「吾兒生平奇異,人皆言當極貴,又何憂也。

」據說,匡胤年輕時,杜氏勸他好好讀書,匡胤奮然回答:「治世用文,亂世用武,現世事擾亂,願習武藝,安邦定國。

」杜氏笑道:「兒能繼承祖業,便算幸事,還想什麼大功名哩。

」匡胤道:「唐太宗也不過一將門之子,後造成帝業,兒想與他一樣干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母親以為如何?」杜氏怒道:「不要信口胡說,世上說大話的人,後來往往沒用,還是讀書去罷!」而這時,連年老的母親都變得如此胸有成竹,遇事不驚,說明趙氏集團對這事的準備應已相當充分。

所以後人以詩諷譏道:「阿母素知兒有志,外人反道帝無心。

一些宋人筆記記載,趙匡胤早年曾到高辛廟算卦,占卜功名前程,據說自小校以上至節度使,一一擲之,卦皆不應,最後唯剩「天子」時,一擲而得此卦。

這事真偽已無法考定,然而從其為當時廣為流傳的鐵聞而言,也或是趙氏集團所做的輿論準備,至少說明趙匡胤自己早已對此事有所謀劃。

而政變發生之際,趙光義和趙普馬上派快騎入京,通知其死黨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和殿前都虞侯王審琦,讓他們在京城做好改朝換代的接應準備。

有意思的是,此時趙匡胤居然醉酒臥營不省,而使將士們環立等待,直到次日黎明。

這一情節是真實的,還是故意做作,抑或後人編造?也令人頗感困惑。

大軍返回京城,城門早在石守信諸將的控制之下,不但入城順利,整個京城也沒有因此發生大的動亂。

時正早朝,副都指揮使韓通聞訊,還沒來得及集結軍隊應變,就被入城的殿前司勇將王彥升追殺,並誅滅其全家。

這是後周將相中唯一的罹難者,他還沒來得及組織起反抗,就被迅速剿滅,如沒有事先布置安排,怎麼會如此周全。

當然,事後還要掩飾一番,將韓通以禮葬之,並嘉其臨難不苟,贈中書令之職。

有意思的是,後來宋太祖幸開寶寺,見壁上供有韓通的畫像,立即令塗去,應是內心有愧吧。

尤其令人不解的是:本因邊境軍情告急,這才令趙匡胤率軍北征,為何黃袍加身後便率軍回京,而不用去抵禦強敵了呢?有所謂「千秋疑案陳橋驛,一著黃袍便罷兵」(查初白《敬業堂集》)。

一般認為,鎮、定二州是在謊報軍事,以配合此次政變。

這樣,鎮、定二州節度使也理應是趙氏集團的成員了。

有學者提出不同看法,認為鎮、定二州軍情並沒有謊報,《續資治通鑑長編》、《宋史》、《契丹國志》諸重要史籍都有相關軍情記載。

而二州節度使郭崇和孫行友,據《宋史》兩人的傳記所載,宋初,郭崇「追感周室恩遇,時復泣下」。

監軍密奏:「崇有異心,宜謹備之。

」同時,「孫行友不自安,累表乞解官歸山,詔不允。

建隆二年,乃徙其祭康,召集丁壯,繕治兵甲,欲還狼山以自固。

」被人告密,令舉族遷赴都城,審問後削奪官爵,勒歸私第,並嚴懲其部下。

可見,兩人不可能屬於趙氏集團成員。

那麼,為什麼北漢與契丹入寇之軍隊沒有長驅南下,確實令人不解。

其後,郭崇曾來報「契丹與北漢軍皆道。

」為什麼會自動撤退呢?難道是其趁後周「主少國亂」之機起兵入侵,而得知政變後「宋立國安」,就自動退兵了嗎?五代諸帝多由軍隊擁立,如唐廢帝李從珂、唐明宗李嗣源、周太祖郭威等,它是唐代藩鎮割據後軍人擅廢立之權而留下的遺風,自然為儒家正統思想所不齒。

所以在宋代官方文獻中,都把陳橋兵變說成趙匡胤事先完全不知內情,以洗刷其篡奪王位的千古罵名,於是在有關文獻中遮遮掩掩,弄得歷史記載矛盾百出,整個過程疑團叢生。

再如邵伯溫在《聞見錄》中引證王禹倆的《建隆遺事》,認為趙光義壓根兒就沒參與陳橋兵變,那時,他正留在開封城裡陪母親杜氏。

而有的史書(《太祖實錄》新版)卻說,陳橋兵變後軍隊入城,秋毫無犯,是光義叩門而諫,才有太祖約法立誓之舉。

這裡是乘機烘托宋太宗的高大形象,亦可見官方在有關文獻記載中所做的手腳。

實際上,趙匡胤後來的開國措施結束了五代動盪和中原分裂的政局,拉開了經濟與文化都頗為繁榮的宋代序幕,是有功於社會歷史發展的,人們對其如何取得政權的細枝末節已不太在意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陳橋兵變是趙匡胤蓄謀已久的嗎?

「陳橋」是一個地名,在北宋時,它是一個驛站,故而稱之為「陳橋驛」,它位於現在河南開封北面黃河邊。公元九六零年,這裡發生了一件震動天下的大事,那便是「陳橋兵變」。

陳橋兵變是真是假?

公元959年,後周世宗柴榮病逝,由年僅7歲的恭帝繼位。第二年,即後周顯德七年正月初一,忽然傳來遼國聯合北漢大舉入侵的消息。當時主政的符太后面對此種局面不知如何應對,最後只得屈尊求救於宰相范質,皇...

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的起因和歷史真相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正是七歲的小皇帝登基後的第一個新年,然而天下並不因為新年的到來,而太平無事,前方傳來消息北漢勾結遼兵進犯後周。據後來考證,這很可有是趙匡胤精心策劃的一場陰謀,所謂的北漢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