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橋兵變的背後,藏著多少戲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丨《那些年》小小那

陳橋兵變,是北宋開國的第一場大戲。

據史書記載,這場兵變是突如其來、毫無預謀的。

趙匡胤帶兵出征,行至陳橋,酒醉而臥。

一覺醒來,便被手下「黃袍加身」,強行擁立為帝。

整個兵變過程,順利得令人難以置信。

手下將士真是臨時起意嗎?行軍途中怎會突現黃袍?這一切趙匡胤真的毫不知情? ……兵變前後的種種疑點統統指向一種可能——

這是一場預謀已久的大戲,不僅由趙匡胤自導自演,還有一幫戲精傾情助演!

接下來,就讓我們還原一下千年前的這場奪權大戲,看看「陳橋兵變」的背後,究竟藏了多少戲精——

邊境告急,臨危受命

故事發生在公元960年的春節期間。

正月初一,後周邊境忽然傳來情報:北漢聯合契丹大舉進犯!當時後周的皇帝,是年僅八歲的柴宗訓。

半年前父親柴榮逝世,柴宗訓接替父親剛登上皇位不久,此時由符太后垂簾聽政。

面對邊境告急,符太后有些不知所措,連忙召集大臣商量對策。

按常理,情報的真實性還需要確認,但宰相范質等人卻未辨真假,直接提出由趙匡胤負責北上禦敵。

趙匡胤先是推脫,表示兵少將寡,不能出戰。

於是范質又委以趙匡胤最高軍權,統帥全國兵馬,趙匡胤這才同意領兵北上。

正月初二,趙匡胤派副手慕容延釗先行出發。

正月初三,趙匡胤親率主力部隊出發。

而此時,關於趙匡胤的各種傳言已經在民間和軍中擴散開來。

京城百姓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互相傳話說:「出軍之日,當立點檢(趙匡胤)為天子!

軍中的星象大師苗訓,還觀測到了異相,稱「日下復有一日,黑光久相磨盪」。

即太陽下面,又升起一輪太陽。

他還神秘地告訴趙匡胤的貼身侍衛楚昭輔:「此天命也」。

冥冥之中,仿佛要有大事發生。

一覺醒來,黃袍加身

話說正月初三傍晚,趙匡胤率主力軍到達距都城四十里外的陳橋,陳橋是個驛站,位於河南省封丘縣東南。

史書記載,當晚,趙匡胤喝醉了酒,早早便睡下了。

這晚,趙匡胤手下的將領在一起「聚謀」。

他們議論說:「咱們當兵打仗,就是為了建功立業,將來獲得榮華富貴。

可現在皇帝年幼懦弱,咱們拚死殺敵,他能記得個啥?還不如先冊命『點檢』為天子,然後再出兵北征。

期間,有人跑去給兩個人報信。

一個是趙匡胤的弟弟、內宮便殿隨從主管趙光義,一個是歸德機要秘書趙普。

結果還沒報告完,幾位將領就已提刀闖了進來,大喊道:「大家已經商議好了,打算擁戴趙大帥當天子。

趙光義和趙普回答道:「改朝換代雖然是天命,但也同人心相關,如果你們能夠嚴格約束士兵,使得都城人心不動搖,四方必定安定,到時候,什麼富貴不能長保?」此話也相當於默許了。

第二天一早,軍營傳來一陣騷亂,趙匡胤大吃一驚,從床上跳起來,但還沒等他說話,將士們便一擁而進,不由分說,將一件象徵皇權的黃袍,披在了他身上,接著跪下高呼萬歲,「聲聞數十里」。

成語「黃袍加身」正是來源於此。

趙匡胤先是推辭,推辭不過,便無奈的說:「你們貪圖富貴,立我為天子,如果真能聽從我的號令,我就同意,不然,我不能做你們的皇帝。

」眾將領高聲回答:「唯命是聽!」

接著趙匡胤約法三章:「對於幼主、太后以及朝中大臣,都不能凌辱,對老百姓和朝廷府庫,不得劫掠,聽從命令的,有重賞;不聽從命令的,立斬!

一切工作準備就緒,趙匡胤開始率領軍隊返回京城。

兵不血刃,改朝換代

正月五日,趙匡胤先派皇家禮賓總監晉見宰相,傳達政變消息,又派楚昭輔去安撫家人。

這時,宰相范質、王溥,正在金鑾寶殿晉見皇上,還未退朝,聽到消息,范質走下殿來,抓住王溥的手,說:「倉促之間,遣兵調將,是我們的過錯!」他把指甲狠狠掐進王溥的手掌,幾乎要出血,王溥張口結舌,說不出話。

後周大臣的反應普遍緩和,唯有侍衛親軍副都指揮使韓通,試圖集結部隊反抗,結果被趙匡胤的心腹王彥昇滅口。

除此之外,整個政變過程都超乎想像的平靜。

趙匡胤在將領們保護下登上宮城南門。

他先命武裝戰士歸營,然後又脫下黃袍,回到自己的辦公室。

沒過一會,將領們擁著宰相范質、王溥等人到達,趙匡胤見了宰相,邊哭邊訴:「我受世宗(柴榮)的深恩大德,而今被大軍逼迫到了這個地步,實在對不起天地良心,我該怎麼辦?

未等范質等人回答,散員指揮使羅彥瓌,便手按劍柄帶頭表態:「我們現在沒有領袖,今天必須出一個天子!」話音剛落,王溥便走下台階,向趙匡胤下跪叩頭,范質見狀,也走下台階下跪叩頭,隨後開始為趙匡胤籌備禪讓大典事宜。

大典就在當天中午舉行。

待群臣到場後,人們忽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還沒有後周皇帝的禪位詔書!就在這時,翰林學士陶谷默默從袖中拿出一份早已擬寫好的詔書,宣布柴宗訓禪位。

就這樣,只用了短短五天時間,趙匡胤就在兵不血刃、市不易肆的情況下,實現了改朝換代,建宋稱帝,史稱宋太祖。

賀歲巨製,戲精雲集

據《宋史》記載,在兵變發動三天後,北漢契丹聯軍便撤退了。

而在《遼史》中,竟根本找不到任何關於契丹這次出兵的記載。

所以這讓世人更加堅信:陳橋兵變,從頭到尾就是一出賀歲大戲!什麼邊境告急,什麼天現二日,什麼黃袍加身……一切都是精心編排後的表演。

如果要列一個主要演職人員表,其中至少包括以下人員:自始至終扮無辜的男主趙匡胤、為男主創造兵變機會的宰相范質、為男主當替罪羊的禁軍將士、擔任男主代言人的趙光義和趙普、故弄玄虛的星象大師苗訓、提前擬好詔書的翰林學士陶谷、以及在民間製造輿論的路人甲乙丙……

但是所有的賣力表演,都被趙匡胤母親的一句話揭穿了。

當趙匡胤率大軍浩浩蕩蕩殺回開封時,趙匡胤的母親只說了一句話:

知子莫若母,一切都在意料之內。

儘管自古篡權奪位就不是什麼陽光事,但至少在趙匡胤的編排下,這場兵變並沒有帶來太多的風波與傷害。

而且後來事實證明,這的確是一名千載難逢的優秀帝王,所謂「重光破碎舊山河,再造清明新社稷」,伴隨這場異彩紛呈的開國大戲,「素有大志」的趙匡胤,終於隆重登上歷史舞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陳橋兵變是趙匡胤蓄謀已久的嗎?

「陳橋」是一個地名,在北宋時,它是一個驛站,故而稱之為「陳橋驛」,它位於現在河南開封北面黃河邊。公元九六零年,這裡發生了一件震動天下的大事,那便是「陳橋兵變」。

「陳橋兵變」是不是趙匡胤的預謀?

「陳橋兵變」是趙匡胤的預謀,還是部下強迫擁立他為王?是年幼無能的柴宗訓自動「禪讓」,還是趙匡胤搶班奪權?對這一千古疑案,古籍記載,各有傾向。宋人李燾寫的《續資治通鑑長編》中說,兵變前夕,「師次陳...

大宋時期的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在宋代開國之前在中華大地上,軍閥互相攻伐,王朝。更別頻繁,社會動盪不安。那時候老百姓的日子,可以用一句老話來描繪。那就是,離亂人不如太平犬。從唐朝滅亡朱溫建立後梁的907年算起。整個五代十國期間...

柴榮死後趙匡胤怎麼做

雄才偉略的柴榮曾經感嘆說:「假如我能再有三十年生命,一定要用十年統一天下,十年休養生息,十年致太平。」只可惜他壯志未酬身先死,年僅三十九歲就告別人世,將天下拱手讓給趙氏。去世之前,他正在北征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