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古人做心理素描之諸葛亮B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墨客阿麗青畫作,需要專門給文章配畫請聯繫本頭條號)
諸葛亮:鞠躬盡瘁源自完美主義(1)
第3章人格缺陷篇
人格缺陷(personalitydefect)是介於正常人格與人格障礙之間的一種人格狀態,也可以說是一種人格發展的不良傾向,或是說某種輕度的人格障礙。
常見的人格缺陷有自卑、冷漠、依賴、多疑,或者自負、孤傲、偏執、強迫等,甚至出現敵視、暴躁、衝動、破壞等。
這些都是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它們不僅影響個體的活動效率,也妨礙其正常的人際關係,進而對其涉及的社會生活產生影響。
諸葛亮:鞠躬盡瘁源自完美主義
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形成鼎立的局面。
在這種局面的形成過程中,蜀國丞相諸葛亮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在其著名的《隆中對》三分天下方針的指導下,諸葛亮輔佐劉備借荊州、占益州,西入巴蜀,連吳抗曹。
終於在赤壁一戰後,三國時期的政治格局得以成形。
然而在諸葛亮主持蜀國政務期間,在《隆中對》的策略方針指引之下,諸葛亮六出祁山,討伐魏國,並且朝中事情,不分大小,事必躬親,可謂是追求完美的代表。
可恰恰因為他過分追求完美,導致軍政管理上的諸多失誤,使得蜀國實力衰弱,劉備克復中原的夢想終成泡影。
蜀國之興亡,可以說成也孔明,敗也孔明。
是什麼樣的心理動因支持著諸葛亮一定要以《隆中對》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呢?他為何如此執著於完美呢?
諸葛亮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諸葛亮的完美主義人格具體反映在其主政蜀國的兩大特點上:第一,軍政管理,事無巨細;第二,連年北伐,窮兵黷武。
而其完美主義人格的心理根源可以歸結為「效忠以死情結」和「克復中原情結」。
諸葛亮追求完美,一方面讓他自己承擔了過多的責任和壓力,導致他夙夜憂嘆、身心疲憊,過早退出了歷史舞台;另一方面也讓蜀國後期缺明主、乏能將、國力衰微,真是可悲可嘆。
在心理學中,完美主義(perfectionism)是一種人格特質和思維方式。
台灣地區心理學家張春興(1991年)在《張氏心理學詞典》指出,完美主義是指:「在工作表現上對己或對人所要求的一種態度。
持完美主義的人,對任何事都要求達到毫無缺點的地步,難免只按理想的工作標準苛求,而不按現實情境考慮應否富有彈性或餘地。
」
諸葛亮:鞠躬盡瘁源自完美主義(2)
史書中對於諸葛亮的記述十分豐富,使得我們有豐富的資料支持對於他人格特點的推斷。
諸葛亮治理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總體上講,對於蜀國的巨大功績和貢獻,自古以來多無異議。
而史學界爭議最多的內容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諸葛亮在政務軍務上面事無巨細、務必躬親的做法;二是諸葛亮在劉備去世後連年興兵北伐的戰略決策。
這兩個方面都與諸葛亮的完美主義人格有密切的關係。
由此,諸葛亮的工作狀態完全稱得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而這些都是他完美主義人格的典型表現:一方面,他本性上注意細節,務求完美;另一方面,他認為自己才智超人,擔心他人代勞不能盡善,因此不願放權屬下。
諸葛亮完美主義人格的後果
軍政管理,事必躬親
撇開史書,先總結一下源於諸葛亮主政的成語,也收穫頗豐。
事無巨細,德薄任重,食少事繁。
可見,其管理上事必躬親的這一特點是廣受世人關注的。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建興元年,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
頃之,又領益州牧。
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
」就是說,諸葛亮一人身兼中央、地方兩職,等於從大政方針決策,到政令下達到地方的具體實行,都是諸葛亮一個人來擔綱。
《三國志?諸葛亮傳》中記載:「及備殂沒,嗣子幼弱,事無巨細,亮皆專之。
於是外連東吳,內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可見,諸葛亮實際上將蜀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外交、立法等方方面面都納入自己的職責範圍。
首先,蜀漢朝中的人事考察和任免都由他親自安排。
他上表後主,安排了從侍中、侍郎郭攸之、費、董允、將軍向寵,到尚書、長史、參軍等一般官員來管理國務。
可以說,從上到下的整個行政體系,諸葛亮對每個官階的人選都親自考察任用。
另據記載,甚至後主劉禪的納妃,諸葛亮也曾以「甚賢」為由,力薦張飛之女入主後宮。
此外,諸葛亮還親自主持屯田、修路、架橋等基礎設施建設,派兵駐守都江堰等水利工程;他親自過問農業生產和蜀錦紡織業的發展;親手改進兵器「連弩」,發明「木牛流馬」,推演兵法,作八陣圖。
此外還親自將這些施政經歷記述下來,多達24篇,14萬餘字。
對此,陳壽謂曰:「亮言教書奏多客觀,別為一集。
」
諸葛亮:鞠躬盡瘁源自完美主義(3)
正史中對於諸葛亮「事必躬親」較為詳細的記載是《襄陽集》中楊勸諫一節。
主簿楊曾經見諸葛亮親自校訂簿書,於是說:「為治有體,上下不可相侵,請為明公以作家譬之。
今有人使奴執耕稼,婢典炊爨,雞主司晨,犬主吠盜,牛負重載,馬涉遠路,私業無曠,所求皆足,雍容高枕,飲食而已,忽一旦盡欲以身親其役,不復付任,勞其體力,為此稅務,形疲神困,終無一成。
豈其智之不如奴婢雞狗哉?」此話讓諸葛亮感觸很深,在楊去世之時,諸葛亮為知己的故去垂泣三日。
章武三年春天,劉備在永安病危,將管教兒子連同興國安邦的內外事務託付給諸葛亮。
從此諸葛亮凡事必言不負先帝之託,不辱先帝之望。
為此,他夙興夜寐,日理萬機,意尤嫌不足。
首先,諸葛亮情緒抑鬱。
對此,他自己的陳述是:「受命以來,夙夜憂嘆。
」其次,諸葛亮有進食障礙,《魏氏春秋》記載:「亮使至,(司馬懿)問其寢食及其事之繁簡,不問戎事。
使對曰,諸葛公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覽焉;所食不至數升。
宣王(司馬懿)曰,亮將死矣。
」再次,諸葛亮非常可能因為長期的工作壓力和抑鬱情緒而罹患身心疾病,《魏書》對此的描述是「亮糧盡食窮,憂恚嘔血」。
總之,諸葛亮完美主義人格影響下細緻辛苦的工作狀態,以及由此導致的沉重的心理壓力,令諸葛亮第五次北伐失敗之後,帶著無限的遺憾病歿五丈原,早早地退出了歷史舞台。
連年北伐,窮兵黷武
據內地學者王國民先生(2006年)對史料記載的不完全統計,「自劉備攻占益州至蜀亡的50年間,蜀漢對外用兵近30次,其中大規模戰爭和軍事行動將近20次」。
而其中在劉備亡故,諸葛亮主政的短短11年間,他指揮的對曹魏的大戰就多達七次,包括「五次出征和兩次禦敵」。
五次主動出擊的北伐戰爭,更是集中在六年時間裡。
筆者依照正史記載,將諸葛亮北伐年表整理如表3-1所示。
表3-1
蜀建興6年春公元228年首次北伐失街亭,諸葛亮斬馬謖,自貶為右將軍
蜀建興6年冬公元228年諸葛亮再次北伐,蜀軍出大散關,圍攻陳倉20餘日不下,糧盡而退
蜀建興7年公元229年諸葛亮第三次北伐,奪取武都、陰平,恢復丞相職位
諸葛亮:鞠躬盡瘁源自完美主義(4)
蜀建興9年公元231年諸葛亮北伐攻祁山,大敗魏軍,伏殺魏將張。
因糧草不濟退兵
蜀建興12年公元234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因積勞成疾,病故五丈原
諸葛亮每次出兵中原,都面臨三大困境:山高路遠、兵源不足、糧草不濟。
因此,儘管他對於每一次的作戰都進行審慎的考慮和精心的部署,仍然不免負多勝少。
單從兵力對比上看,蜀國就處於明顯的劣勢。
據台灣學者陳文德先生考證,在第一次北伐前,「曹魏一方占有九州島島領地,總戶數大約60萬戶,人口約為433萬;孫權集團占有三州,總戶數約52萬戶,人口約230萬;而蜀漢只轄有益州,總戶數約38萬戶,人口約94萬。
」由此,諸葛亮每次出山,魏軍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召集數十萬軍馬對抗蜀軍,這是蜀國傾盡國民也無法抗衡的。
依內地學者吳國聯先生考據,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的實際兵力只有5萬,而魏國單在長安就駐有20萬部隊,曹真、郭淮的20萬部隊迅速增援,其後魏明帝親率30萬大軍作為後備。
可見北伐受挫並非意外,依筆者之見,縱使馬謖未失街亭,蜀國勝率依然不大。
《三國志?諸葛亮傳》曰:「亮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申」,他五次北伐有兩次就是因為糧草問題而退兵。
唐朝李白詩曰:「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秦嶺地區山勢險惡,部隊長途出征沿途缺少補給,只能依賴後方的糧草運抵前線,這種作戰方式顯然具有極大的風險,難以持久支撐。
即使他才智過人,以木牛運糧,也是於事無補。
諸葛亮在後期發現了之前的戰略弊端,「是以分兵屯田」,可惜為時已晚,無力回天。
由此,諸葛亮每次兵出祁山,在交通、兵源、糧草上均不占優勢。
在蜀魏國力懸殊至此的情況下,即便劉備在世,也未必會為了復興漢室而如此窮兵黷武。
諸葛亮卻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一次次的舉全國之力北伐曹魏,具有明顯的偏執性行為特點。
值得提出的是,六年五伐實際上是與諸葛亮的治國初衷相違背的。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了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陳述了一套整體的戰略構想,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
根據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的設想,復興漢室的大業應當分為三個戰略步驟:第一步,占據荊州,奪取益州;第二步,連吳抗曹,三分天下;第三步,「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如果真的這樣做了,「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這個三步戰略表達的是諸葛亮穩步提升國力、伺機收服失地的思想。
與此對照,諸葛亮的連年北伐顯然有失理性。
諸葛亮:鞠躬盡瘁源自完美主義(5)
諸葛亮的完美主義人格分析
心理學上,完美主義人格一般用來描述一類負面的心理特徵,臨床上屬於病理心理的範疇。
那麼,諸葛亮這種完美主義人格影響下的工作方式是否給他造成了不良影響呢?身心醫學研究表明,完美主義和許多心理障礙及心身疾病有密切關係。
內地學者王敬群等曾將完美主義與心理病理現象之間的關係總結為六類,包括「①抑鬱;②社交焦慮與社交恐怖;③人格障礙;④強迫症;⑤進食障礙;⑥身心障礙」。
由此,我們可以經由心理學科學研究的發現,給予諸葛亮「夙夜憂嘆、食少事繁」以合理的解釋。
諸葛亮非理性的連年北伐,通俗地講包含了他對既定理想與目標的執著追求,也包含有酬答知己、報知遇之恩的因素。
就心理學而言,諸葛亮作為一個完美主義人格者,常因為對自己完美理想的信仰而陷入定式思維,因此才執著於頻繁的軍事行動。
那麼,又是什麼樣的心理導致諸葛亮如此苛求完美呢?這可以歸結為他的兩大情結,即效忠以死情結和克復中原情結。
效忠以死情結
《心理學大詞典》將情結定義為:「由一些被意識壓抑的意念(即無意識的思想、感情、知覺、記憶等)所組成的具有類似核心作用的複雜的心理現象。
它能吸附許多經驗,使當事者的思想行為及情緒易受這種情結的影響而遵循一定的方式進行,形成固定的行為模式。
」情結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一個人的思維和情感方式,使人形成特殊的偏見或偏好。
情結也是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很難加以理性控制。
諸葛亮去世之後,後主劉禪賜其諡號為「忠武侯」,可以說是對其忠誠的最大肯定。
諸葛亮表現如此鮮明的誓死效忠,最為直接的心理原因,可以稱為效忠以死情結。
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劉備在蜀中稱帝,封諸葛亮為丞相時對他說:「丞相亮其悉朕意,無怠輔朕之闕,助宣重光,以照明天下,君其勖哉!」對諸葛亮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並期望諸葛亮能夠勤勉努力,盡心輔政。
由於完美主義者對於重要人物評價的高度重視,劉備的信任和期望就令諸葛亮逐漸將知遇之恩與其對完美道德的追求結合起來,形成了其對忠君報國這一完美形象的信仰。
後來劉備託孤時的囑託,更加強化了諸葛亮的這種完美思考。
諸葛亮:鞠躬盡瘁源自完美主義(6)
章武三年春,劉備於永安病重,召亮於成都囑託後事,他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劉備白帝城託孤是中國古代君臣關係的一出絕戲,這前一半戲由劉備唱,因為他巧言託孤,給諸葛亮以無限的信任和尊重;而這後一半戲則由諸葛亮唱,他以實際行動實現了自己在劉備病榻前的誓言。
換言之,劉備的一番臨終之言使諸葛亮的思維中形成了「效忠以死情結」。
它使得諸葛亮凡事必言不負先帝之託,不辱先帝之望。
蜀國的軍務政務中出現任何紕漏,諸葛亮都會歸咎於己。
所以諸葛亮可以心甘情願地夙興夜寐,日理萬機,意尤嫌不足。
而當他聽說司馬懿評論他「食少事煩,豈能長久」時,泣曰道:「吾非不知,但受先帝託孤之重,唯恐他人不似我盡心也。
」可見諸葛亮「效忠以死情結」有多深。
由此,諸葛亮早已將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只要是能做到「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就能報效其對先帝的一片忠心。
如此算來,諸葛亮死在五丈原絕非偶然,他要以自己的死來實現兩個目的:一是報答主公對他的無限信任;二是為後人樹立一個榜樣,激勵他們去完成先帝未竟的事業。
克復中原情結
諸葛亮受劉備託孤之重,視克復中原為己之大任,經年用兵不斷,雖皆無功而退,卻仍矢志不渝。
其實諸葛亮對於國力的衰弱並非沒有意識。
在第一次北伐前,他上書後主劉禪,提到:「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但是六年五征的偏執行為也是事實。
如前文所述,諸葛亮連年興兵是他完美主義人格的表現。
具體地講,他的完美主義人格之所以與連年北伐這一事件糾結起來,正是由於「克復中原情結」的作用。
諸葛亮在南陽隱居時,「好為《梁父吟》。
身長八尺,每自比管仲、樂毅……」表現出極高的自我評價。
他雖在隆中躬耕隴田,卻盡曉天下大事,一直在留心尋找可以使自己施展抱負的主公。
筆者認為,諸葛亮生長在漢末戰亂環境中,同時因為家庭上的漢臣背景及儒家教育,對篡權多為的軍閥懷有鄙惡之情,一直稱曹操為漢賊。
由此,諸葛亮年輕時起就明確了「興復漢室」這一政治理想。
正如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稱:「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因此,他要尋找的主公必須是一位劉姓的漢室宗親。
而當時劉姓權勢人物只有荊州劉表,益州劉璋。
此二人皆無大器之相。
所以諸葛亮其實早已注意到劉皇叔的存在,後來故意三顧而相見以試探劉備的誠心。
一旦劉備表現出了誠意,諸葛亮即以三分天下之大計相告,劉備頓感「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於是一代君臣相依的楷模就這樣出現了。
由此可以說,諸葛亮期盼劉備之心一點兒不亞於劉備期盼孔明之心。
諸葛亮:鞠躬盡瘁源自完美主義(7)
諸葛亮輔佐劉備,志在匡扶漢室,一統天下。
可惜劉備中道故去,於是克復中原的重任就全落在諸葛亮一人身上。
諸葛亮日夜圖報先帝之恩,經年在外作戰,不能督教後主劉禪及自己的兒子諸葛瞻,使他們成為貪圖安逸、紙上談兵之徒。
但在諸葛亮心中,中原一日不克,他就一日不心安。
諸葛亮「克復中原情結」之深可謂到了強迫意念的地步。
對於諸葛亮「克復中原情結」的形成,陳壽在《三國志》中的評論可資借鑑:「(亮)又自以為無身之日,則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國者,是以用兵不戢,屢耀其武。
」也就是說,諸葛亮執著於克復中原,一方面與其一直以來的政治理想有關;另一方面,也因為他對自身智力和道德上的優越感使得他不能信任他人。
可悲的是,諸葛亮還是不辭勞苦,六年五伐,為了克復中原,匡扶漢室,病歿在克復中原途中。
其「克復中原情結」之深,令人泣下。
諸葛亮的人格悲劇就在於他過分地追求完美,既累死了自己,也拖累了國政。
相比之下,東吳君臣,雖國勢強過蜀漢,又據有荊州之戰略要地,卻從不言克復中原之事,而是隨遇而安。
由此,在東吳做臣子要比在蜀國輕鬆得多。
難怪諸葛瑾有機會好好調教諸葛恪,使其父子皆成為東吳之權臣。
在三國史上,諸葛瑾並不比乃弟功勳卓越,其子諸葛恪對東吳政壇所產生的影響卻不是乃侄諸葛瞻所能相比的。
也不知諸葛瑾、諸葛亮兩兄弟在九泉之下,怎樣討論這件事。
完美主義人格的表現
完美主義人格的具體表現可以簡單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辛苦工作,注意細節,做事務求盡善盡美。
?認為自己在智力上和道德上高於別人。
?要求規矩,缺乏彈性,容易產生對自己完美理想的信仰,從而陷入定式思維。
?行事謹慎,力圖成功,不能寬容自己甚至他人的失誤。
?非常在意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評價和期待。
作者:岳曉東
防未病平台(FangWeiBing.com)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wx303770168
諸葛亮的一生最大的疑點,到底是愚忠還是忠愚?
熟讀三國亦或者詳看過《三國演義》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蜀漢政權的崛起,絕對離不開諸葛亮的出謀劃策,一手規劃了蜀漢政權的未來藍圖,雖說結果不是那麼的理想,但諸葛亮的功績不容否認。
諸葛亮為什麼要迫害劉備的另一位託孤大臣李嚴?
南陽人李嚴,頗有才幹,稱名於世。章武二年(公元222年),李嚴被劉備召到永定宮,官拜尚書令。劉備病重將死,特地把他和諸葛亮,叫到面前,遺詔命以輔佐後主劉禪。後主劉禪即位,加封李嚴為都鄉侯、光祿勛...
姜維究竟是不是諸葛亮指定的繼承人呢?
很多人都認為諸葛亮是姜維的授業恩師,是他指定的繼承人,因為不但《三國演義》中有諸葛亮臨死前將兵書傳給姜維的描寫,更加重要的是姜維戰鬥的一生確實繼承了武候的遺志,九伐中原與六出祁山遙相呼應。
諸葛亮真的是劉備三顧茅廬才請來的嗎?並非如此
三顧茅廬的故事,相信中國人都耳熟能詳了。劉備禮賢下士,請得臥龍諸葛亮出山,最終成就一番大事業。千古以來,「三顧茅廬」的故事一直被人傳誦,被視作愛惜人才的典範。那麼,劉備真的是「三顧茅廬」請得臥龍...
三國的蜀國成也孔明,敗也孔明
三國時期一直是大家都非常喜歡的歷史時期。這個時期,猛將如雲,名士輩出。實力最弱小的蜀國建立時,就有五虎上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和趙雲,而且五虎上將的粉絲也不在少數。魏國則有典韋、張遼、李典、...
劉備失去龐統,造成諸葛亮恢復漢室成為泡影!
白手起家的劉備得到諸葛亮和龐統,堪稱幸運,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規劃堪稱絕妙,占領荊、益二州,然後等天下有變,兩路出兵,北定中原,統一天下。劉備讓諸葛亮鎮守荊州,在大後方足兵足食;讓龐統和自己進...
諸葛亮征戰一世只是為了一己之私留名後世?
首先了解下諸葛亮的生平: 諸葛亮生於漢靈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家世不算顯赫,卻也算得上官宦子弟。父親諸葛圭是泰山郡丞,因去世得早,諸葛亮便與弟弟諸葛均跟隨叔...
正史中的諸葛亮是什麼樣子?別被三國演義騙了!
三國是一段很精彩的歷史,哪怕是不識字的人,也知道幾個三國人物。比如說曹操最奸詐,關羽最重義氣,劉備最會收買人心。小說《三國演義》,成功塑造了好多個臉譜化的人物。在三國演義里,把諸葛亮打造成了無所...
諸葛亮北伐,目的為何?是自取滅亡嗎?
網絡上,對於諸葛亮北伐的是非利弊,爭論極大,從不同的側面往往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本文從多個角度來考察諸葛亮北伐的方方面面,試圖給出一個全面、公允的評價。有人認為諸葛亮北伐是窮兵黷武,是自取滅亡之...
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諸葛亮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導致蜀漢根本不可能統一天下
東漢末年,天下三分,魏蜀吳三國角逐,誰都想吞併對方,達成一統,名揚後世。只可惜,這天下終究歸於司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句千古名言出自諸葛亮《出師表》,以此表達自己北伐魏國、克復中原、中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