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興陳橋驛(下):一朝兵變開百年宏圖,數日風雲成千古疑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接前篇:
龍興陳橋驛(上):趙匡胤領命出征
龍興陳橋驛(中):趙匡胤黃袍加身
後周顯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四,趙匡胤「黃袍加身」被手下將士擁戴為主,遂率大軍回師京城。
早有準備的石守信與王審琦打開城門,大軍從仁和門入城,一路秋毫無犯。
此時宰相還在上早朝,忽聞兵變的消息,驚惶不已,宰相范質緊緊握著王溥的手,幾乎都要握出血來,范質自責的說:「倉卒遣將,吾輩之罪也。
」可事已至此,兩位沒有兵權的宰相除了自責和悔恨也拿不出其他有效的辦法。
但後周朝堂並非沒有敢於一戰的忠臣。
天平節度使、同平章事、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在京巡檢韓通聽聞兵變的消息後迅速行動起來,準備集結力量進行反擊。
韓通曆仕漢周,位高權重。
曾追隨後周太祖郭威南征北戰,官至保義軍節度使。
在世宗柴榮麾下也屢立戰功,官至權點檢侍衛司(但侍衛司的戰力和地位不及趙匡胤麾下的殿前司),掌握了相當一部分禁軍。
此刻,儘管趙匡胤大軍已經入城,韓通仍打算以一己之資望扛起捍衛社稷的重任,與趙匡胤作最後的較量。
韓通奔出內廷,打算號令舊部,備戰反擊,不料在路上就遭遇了趙匡胤的親信都指揮使王彥升,韓通不敵,只得向家中奔逃,王彥升騎馬緊追不捨。
韓通剛逃回家中,還未及關門,就被快馬追上來的王彥升殺死(一說韓通集結麾下親衛,猛攻趙匡胤的都點檢公署,遭石守信部伏擊,力戰而死)。
這是後周方面僅有的反擊,也是此次兵變中唯一的流血事件。
趙匡胤入城後回到自己的都點檢公署,脫去了黃袍。
不一會,將士們就把范質、王溥等大臣帶到了公署。
趙匡胤羞愧不已、痛哭流涕的表示:「我受世宗厚恩,卻被將士們脅迫造反,愧對天地,現在如何是好?」范質等還沒來得及答話,都虞候羅彥環已拔劍向前:「我輩無主,今日必得天子。
」范質被嚇的不知所措,還是王溥反應快,退至階下,倒身下拜。
范質知道大勢已去,也只好跪在趙匡胤面前。
其餘文武官員見宰相下拜,也紛紛拜倒在地高呼「萬歲」表示臣服。
大勢已定!
此時,後周的孤兒寡母在城中已經沒有可以對抗趙匡胤的力量(符太后之父、魏王符彥卿威望極高,兵馬雄強,但統軍在外,鞭長莫及),只能任人擺布。
後周顯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四下午,趙匡胤來到崇元殿行禪代禮,排定了文武官員的班次。
一切就緒時,卻發現沒有禪讓的詔書,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正在這時,翰林學士陶谷從袖中掏出了準備好的禪位詔書(連禪位詔書都有人提前準備好,極為詭異),宣布周帝柴宗訓禪皇位於趙匡胤。
趙匡胤登基後封柴宗訓為鄭王,以符太后為周太后,令遷居西京。
趙匡胤以自己原任宋州歸德軍節度使,定國號為「宋」,改元「建隆」,大赦天下!
大宋帝國就此建立!
「重光破碎舊山河,再造清明新社稷。
」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以禪讓的形式完成朝代更替。
從領命出徵到建立新朝,趙匡胤只用了四到五天的時間,效率極高。
宋朝建立之後,北漢與契丹的入侵就沒有了下文。
後人有詩吟道「千秋疑案陳橋驛,一著黃袍便罷兵。
」趙匡胤兵變陳橋疑點重重,這次兵變以極高的效率和極低的代價實現了王朝的更替,實屬驚人!兵變中的每個人、每個行為幾乎都被划上了問號,他們(包括趙氏兄弟、當朝官員、翰林學士、兵變將校等等)是遭人脅迫還是蓄謀已久,千百年來一直爭論不休,讀者諸君又怎麼看呢?
(完)
他批評趙匡胤不忠於後周,趙光義卻說他該給柴榮殉葬!
後周顯德七年(公元960年),趙匡胤率兵阻擋契丹與北漢聯軍時,在陳橋驛被「黃袍加身」,曾經的殿前都點檢搖身變為大宋的開國皇帝。這是歷史上罕見的用和平方式進行的朝代更迭,當趙匡胤等人回到後周皇宮時...
大家只記得他杯酒釋兵權,卻忽略了他其他的功績
宋太祖趙匡胤出身軍人家庭,公元948年,投後漢樞密使郭威幕下,屢立戰功。公元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趙匡胤任禁軍軍官,周世宗時官至殿前都點檢。周世宗柴榮死後,恭帝即位。公元960年,趙匡胤...
趙匡胤一生最慚愧的事:別人一提,他無言以對,滿臉通紅
宋太祖趙匡胤是北宋的開國皇帝,他出身行伍,雖然以兵變的方式奪位,但他性情忠厚,為人頗重義氣。在趙匡胤的一生中,有一件事情讓他始終抬不起頭,一般人不敢提及,如果有人說這件事的話,他總是無言以對,滿...
揭秘陳橋兵變不是偶然的黃袍加身,而是趙匡胤蓄謀已久的奪位行動
五代末,顯德七年(960)的正月初一,後周朝廷接到鎮、定二州的軍情急報,說北漢勾結契丹,大軍聲勢甚盛,南下侵入邊境,形勢十分危急。宰相范質、王溥等商討後奏准太后,立即派檢校太尉、殿前都點檢趙匡...
歷史上有位名將 敢在宮廷上敲詐比他高几級的宰相?
北宋開國功臣,大將王彥升是個職業軍人,先後效力於五個朝代,即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最後才修得正果,跟隨太祖趙匡胤,是「陳橋兵變」的重要參與者,擁戴太祖成功登基,是北宋初期炙手可熱的武將之一。然...
不流血而建立的大宋王朝——趙匡胤陳橋兵變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是宋的開國皇帝。依靠超群的武藝和出眾的膽略建立大宋王朝。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生於洛陽夾馬營。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
陳橋驛兵變里唯一起來反抗的後周大將,死後被宋太祖追贈中書令
我們知道宋太祖趙匡胤原本是後周的大將,他建立的北宋和歷史上一次有名的兵變有關,這次兵變就是後人津津樂道的「陳橋驛兵變」。在中國古代大凡是要改朝換代都要有很多人作為陪葬品,一個朝代取代另一個朝代...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趙匡贏為什麼就能輕而易舉的奪得皇位?
話說到了五代時期末年,後周皇帝柴榮雖然英明神武、很有作為,但卻是個短命鬼,不到40歲就死了。他死後,後周皇位傳到了他年僅7歲的兒子柴宗訓手裡,7歲的兒童懂什麼,由符太后垂簾聽政,宰相范質、王溥等...
兵變也得講學問-陳橋兵變的台前幕後
前些日子他信、英拉在中國旅行引起了政變上台的軍方總理巴育的強烈不滿,據說泰國政變次數眾多,而且軍校還開設了專門的「政變課程」。但不得不承認,其手段並不高明。不信,看看咱們中國的皇帝們是如何政變的...
960年2月3日,後周禁軍於陳橋驛擁戴趙匡胤為帝,定國號為「宋」
陳橋兵變,又稱陳橋驛兵變,是中國歷史上一宗發生在顯德七年(960年)的軍事政變。後周禁軍效仿後漢乾和八年(950年)軍士擁立郭威登基稱帝的澶州兵變,於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擁戴趙匡胤為帝...
致命失誤!「五代十國第一明君」拱手送江山?
960年1月4日後周禁軍殿前司都點檢趙匡胤在陳橋發動兵變,黃袍加身,將年僅7歲的小皇帝柴宗訓趕下台,建立北宋王朝。此時距離「五代第一明君」柴榮的死僅僅才過去個月的時間。此後經過幾十年的時間,北宋...
陳橋兵變看似偶然,實則是趙匡胤蓄意謀劃的篡位政變
在傳統評書演義中,一提起宋太祖趙匡胤,總是稱讚「兩個拳頭、一條杆棒,打遍中原八百軍州,開創大宋三百年基業」。趙匡胤給我們留下的,是一個武藝高強、勇猛過人的英雄好漢形象。然而,趙匡胤做皇帝,並非全...
最膽大的武將:不聽安排擅殺敵將全家,得意時竟向宰相索賄
後周是五代中的最後一個朝代,是在孱弱的後漢手中得來的。但後周兩代帝王能力太強,郭威和柴榮都是天下英主,使得國力逐漸強大。他們在位一共不到十年,卻死死壓制著契丹。只可惜柴榮在收復燕雲十六州的路途中...
被趙匡胤篡位的後周小皇帝柴宗訓
柴宗訓(953年9月14日―973年4月6日)即後周恭帝(959年—960年在位),後周世宗柴榮第四子,五代時期後周最後一位皇帝。籍貫邢州堯山(今邢台市),廣順三年八月初四日(953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