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興陳橋驛(下):一朝兵變開百年宏圖,數日風雲成千古疑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接前篇:

龍興陳橋驛(上):趙匡胤領命出征

龍興陳橋驛(中):趙匡胤黃袍加身

後周顯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四,趙匡胤「黃袍加身」被手下將士擁戴為主,遂率大軍回師京城。

早有準備的石守信與王審琦打開城門,大軍從仁和門入城,一路秋毫無犯。

此時宰相還在上早朝,忽聞兵變的消息,驚惶不已,宰相范質緊緊握著王溥的手,幾乎都要握出血來,范質自責的說:「倉卒遣將,吾輩之罪也。

」可事已至此,兩位沒有兵權的宰相除了自責和悔恨也拿不出其他有效的辦法。

陳橋兵變(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但後周朝堂並非沒有敢於一戰的忠臣。

天平節度使、同平章事、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在京巡檢韓通聽聞兵變的消息後迅速行動起來,準備集結力量進行反擊。

韓通曆仕漢周,位高權重。

曾追隨後周太祖郭威南征北戰,官至保義軍節度使。

在世宗柴榮麾下也屢立戰功,官至權點檢侍衛司(但侍衛司的戰力和地位不及趙匡胤麾下的殿前司),掌握了相當一部分禁軍。

此刻,儘管趙匡胤大軍已經入城,韓通仍打算以一己之資望扛起捍衛社稷的重任,與趙匡胤作最後的較量。

韓通奔出內廷,打算號令舊部,備戰反擊,不料在路上就遭遇了趙匡胤的親信都指揮使王彥升,韓通不敵,只得向家中奔逃,王彥升騎馬緊追不捨。

韓通剛逃回家中,還未及關門,就被快馬追上來的王彥升殺死(一說韓通集結麾下親衛,猛攻趙匡胤的都點檢公署,遭石守信部伏擊,力戰而死)。

這是後周方面僅有的反擊,也是此次兵變中唯一的流血事件。

宋太祖趙匡胤

趙匡胤入城後回到自己的都點檢公署,脫去了黃袍。

不一會,將士們就把范質、王溥等大臣帶到了公署。

趙匡胤羞愧不已、痛哭流涕的表示:「我受世宗厚恩,卻被將士們脅迫造反,愧對天地,現在如何是好?」范質等還沒來得及答話,都虞候羅彥環已拔劍向前:「我輩無主,今日必得天子。

」范質被嚇的不知所措,還是王溥反應快,退至階下,倒身下拜。

范質知道大勢已去,也只好跪在趙匡胤面前。

其餘文武官員見宰相下拜,也紛紛拜倒在地高呼「萬歲」表示臣服。

大勢已定!

此時,後周的孤兒寡母在城中已經沒有可以對抗趙匡胤的力量(符太后之父、魏王符彥卿威望極高,兵馬雄強,但統軍在外,鞭長莫及),只能任人擺布。

後周顯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四下午,趙匡胤來到崇元殿行禪代禮,排定了文武官員的班次。

一切就緒時,卻發現沒有禪讓的詔書,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正在這時,翰林學士陶谷從袖中掏出了準備好的禪位詔書(連禪位詔書都有人提前準備好,極為詭異),宣布周帝柴宗訓禪皇位於趙匡胤。

趙匡胤登基後封柴宗訓為鄭王,以符太后為周太后,令遷居西京。

趙匡胤以自己原任宋州歸德軍節度使,定國號為「宋」,改元「建隆」,大赦天下!

大宋帝國就此建立!

清明上河圖:大宋開封盛況

「重光破碎舊山河,再造清明新社稷。

」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以禪讓的形式完成朝代更替。

從領命出徵到建立新朝,趙匡胤只用了四到五天的時間,效率極高。

宋朝建立之後,北漢與契丹的入侵就沒有了下文。

後人有詩吟道「千秋疑案陳橋驛,一著黃袍便罷兵。

」趙匡胤兵變陳橋疑點重重,這次兵變以極高的效率和極低的代價實現了王朝的更替,實屬驚人!兵變中的每個人、每個行為幾乎都被划上了問號,他們(包括趙氏兄弟、當朝官員、翰林學士、兵變將校等等)是遭人脅迫還是蓄謀已久,千百年來一直爭論不休,讀者諸君又怎麼看呢?

(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陳橋驛兵變

陳橋兵變,又稱陳橋驛兵變,是中國歷史上一宗發生在顯德七年(960年)的軍事政變。後周禁軍效仿後漢乾和八年(950年)軍士擁立郭威登基稱帝的澶州兵變,於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造反,並擁戴趙...

陽光下的陰謀(一)

陳橋兵變,是趙匡胤發動的取代後周、建立宋朝的兵變事件,此典故又稱黃袍加身。人們熟知的版本是這樣的,公元959年後周世宗柴榮在駕崩前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統領全國軍隊。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傳...

兵變也得講學問-陳橋兵變的台前幕後

前些日子他信、英拉在中國旅行引起了政變上台的軍方總理巴育的強烈不滿,據說泰國政變次數眾多,而且軍校還開設了專門的「政變課程」。但不得不承認,其手段並不高明。不信,看看咱們中國的皇帝們是如何政變的...

被趙匡胤篡位的後周小皇帝柴宗訓

柴宗訓(953年9月14日―973年4月6日)即後周恭帝(959年—960年在位),後周世宗柴榮第四子,五代時期後周最後一位皇帝。籍貫邢州堯山(今邢台市),廣順三年八月初四日(953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