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是被迫登基當上開國皇帝的,真是這樣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起歷史上被迫黃袍加身當上的皇帝就是,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

趙匡胤於後漢時投奔郭威。

後周建立後,趙匡胤始入官途,受柴榮器重,征伐南唐時屢建戰功。

柴榮病重時,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檢點掌管殿前禁軍,算是託孤之臣。

,後周世宗柴榮病死後,繼位的恭帝年少只有七歲,柴榮之妻符太后臨朝聽證。

公元960年,後周顯德七年正月初一,忽然傳來遼國聯合北漢大舉入侵的消息。

當時主政的符太后乃一介女流,毫無主見,聽說此事,茫然不知所措,最後屈尊求救於宰相范質,范質暗思朝中大將唯趙匡胤才能解救危難,不料趙匡胤卻推脫兵少將寡,不能出戰。

范質只得委趙匡胤最高軍權,可以調動全國兵馬。

公元960年2月3日(正月初三日),趙匡胤統率大軍出了東京城,行軍至陳橋驛。

趙匡胤統軍夜宿距開封東北二十公里的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這天晚上,趙匡胤的一些親信在將士中散布議論,說「今皇帝幼弱,不能親政,我們為國效力破敵,有誰知曉;不若先擁立趙匡胤為皇帝,然後再出發北征」。

將士的兵變情緒很快就被煽動起來,這時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後改名光義即宋太宗)和親信趙普見時機成熟,便授意將士將一件事先準備好的黃袍披在假裝醉酒剛剛醒來的趙匡胤身上,並皆拜於庭下,呼喊萬歲,遂擁立他為皇帝。

趙匡胤卻顯示被迫的樣子說:「你們自貪富貴,立我為天子,能從我命則可,不然,我不能為若主矣趙匡胤就當眾宣布,回開封后,對後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得驚犯,對後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對朝市府庫不得侵掠,服從命令者有賞,違反命令者族誅,諸將士都應聲「諾」!

陳橋兵變的將士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後周的都城開封。

這場兵變,沒有喋血宮門,伏屍遍野,更沒有烽煙四起,兵連禍結,幾乎是「兵不血刃,市不易肆」,就取得了改朝換代的成功,創造了「不流血而建立一個大王朝的奇蹟」。

而事實上,黃袍加身真的是被迫的嗎,陳橋兵變應該是一起早有預謀的軍事政變。

第一,黃袍不是尋常之物,誰信軍中偶得之。

是啊,在當時的封建社會,私藏黃袍是滅九族的罪過,顯然有黃袍是事先準備好的。

第二趙匡胤是率軍出征的主帥,剛剛出發上路,怎能在軍帳「醉臥不省」?他再愛喝酒,也不能對軍國大事如此掉以輕心,看來,「醉臥」是在演戲,意在掩人耳目,給人們對兵變一無所知的假象。

第三「緊急軍情」,是謊言。

當時趙匡胤領兵出戰,是因國境告急,臨危受命。

而黃袍加身後,不費一兵一卒,「緊急軍情」就沒了?戰事就平定了?這不明擺著此事情全系謊報!謊報的結果是,趙匡胤輕易地掌握了禁軍的兵權,而且能製造出在陳橋驛之夜,黃袍加身。

因主帥趙匡胤爛醉如泥趙普提議各位將軍一起召開緊急會議。

而這場兵變很有可能是趙光義策劃,(因為有燭光斧影的傳說,而且趙匡胤死後由弟弟趙光義來繼位,可以看出這傢伙是個權利狂。

)謀士趙普導演的的黃袍加身。

當然,反問下你,如果你不願意做的事情別人能逼你嗎?雖然是部下貪圖富貴,但是也得到他的默許。

而被迫黃袍加身,只是掩人耳目,不願承擔下篡位的名聲吧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揭秘:趙匡胤黃袍加身

趙匡胤是宋太祖,是宋朝的開國皇帝。據說,趙匡胤出生之時,有紅光繞室閃爍,有異香盈室,經宿不散,趙匡胤也體罩金光,三日不變。但無論後人怎樣附會,他還是人,還是肉胎俗種。 趙匡胤生於後唐天成二年(公...

趙匡胤當皇帝真的是被迫黃袍加身嗎?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傳聞契丹兵將南下攻周,宰相范質等未辨真偽,急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禦敵。周軍行至陳橋驛,趙匡義和趙普等密謀策劃,發動兵變,眾將以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皇帝。隨後,趙匡...

每天了解一個人——趙匡胤 死因千古之謎

宋太祖趙匡胤,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祖籍涿郡,生於洛陽夾馬營。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後周建立後,趙匡胤始入宦途,受柴榮器重,於徵伐南唐時屢...

陳橋兵變是真是假?

公元959年,後周世宗柴榮病逝,由年僅7歲的恭帝繼位。第二年,即後周顯德七年正月初一,忽然傳來遼國聯合北漢大舉入侵的消息。當時主政的符太后面對此種局面不知如何應對,最後只得屈尊求救於宰相范質,皇...

陳橋兵變歷史故事由來

陳橋兵變,這是一個典故,即趙匡胤策劃的奪取後周政權的軍事政變。趙匡胤建立宋朝的政變。公元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藉口北漢與遼聯合南侵率軍出大梁(今河南開封)至陳橋驛(今開封東北)授意將士給他穿上黃...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下後周政權!

唐朝滅亡以後,中原地區藩鎮割據,先後出現了後梁、後唐、後晉、 後漢和後周五個朝代,史稱「五代」。這些朝代最長的撐了十七年,最短 的才持續了五年。同時,中國南方和山西地區先後出現了吳、南唐、吳 越...

陳橋兵變,趙匡胤!定都開封,改元「建隆」!

公元960年(顯德七年)正月初一,風聞契丹和北漢聯兵南下,後周執政大臣范質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抵禦。正月初二,趙匡胤統率大軍離開都城,夜宿距開封東北20公里的陳橋驛(今河南封...

「陳橋兵變」是不是趙匡胤的預謀?

「陳橋兵變」是趙匡胤的預謀,還是部下強迫擁立他為王?是年幼無能的柴宗訓自動「禪讓」,還是趙匡胤搶班奪權?對這一千古疑案,古籍記載,各有傾向。宋人李燾寫的《續資治通鑑長編》中說,兵變前夕,「師次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