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草船借箭主角不是諸葛亮和周瑜?真正主角最初目的不是借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最喜歡看三國,喜歡看裡面的人物故事、情節、典故等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中 草船借箭是長篇巨著《三國演義》最精彩的一段,如今已經多次被排成電視劇或者電影。

一直以來,大家對草船借箭理解為是最能表現諸葛亮智慧的一個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那麼,歷史上真正的草船借箭真的是這樣嗎?

據《三國志•吳主傳》記載:"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

"在這裡給大家說一下,文中的「權」指的是江東吳主孫權。

「公」就是曹操。

這段話記載的大致意思是說,曹操手握軍權帶兵揮師南下進攻東吳,孫權和曹操兩軍隔長江相望對峙了將近一個多月,然而卻沒分出個勝負。

有一天,孫權親自率領士兵坐著條大船來到江面偵察曹軍的動向,曹操發現後命令士兵亂箭齊發,箭一個個落到孫權的船上。

孫權船的一側中箭太多不堪負重,有些傾斜,將要翻船。

孫權急忙將船調個頭,讓船的另一面也受箭,這樣,孫權的船上到處是箭,就滿載而歸了。

從《三國志》的記載來看,根本就沒有提高諸葛亮,甚至連周瑜也沒有提到。

並且草船借箭有很大的偶然性,孫權不是為了借箭而去的,是為了偵察而去的。

相當於現在的軍區領導上前線視察一樣。

結果。

意想不到載了一船的箭而回。

接下來,我們看看草船借箭是怎麼演變的。

到了宋元劇本《三國志平話》中,記載的人物發生了變化。

"周瑜用帳幕船隻,曹操一發箭,周瑜船射了左面,令扮棹人回船,卻射右面。

移時箭滿於船。

周瑜回,約得數百萬支箭。

周瑜喜道:'謝丞相箭。

'曹公聽得大怒。

"

從這裡可以看出,宋元的劇本為了突出劇本的情節性和故事性,把孫權換成了周瑜。

目的也發生了變化,孫權是為了視察。

而周瑜完全是為了騙取曹操的弓箭。

並且數量大的嚇人,「數百萬支箭」,明顯多於現在《三國演義》中的10萬支箭。

在現在看來,宋元劇本《三國志平話》中的描述有點極度誇張,這可能是當時編劇為了取悅觀眾的需要故意誇大的!

在中國做事說話,往往帶有一定的片面性。

比如說,我們說那個人好,就說他做事認真,說話和氣,走路平穩,長得一表人才。

也就是說,中國自古至今喜歡把人往極致方面靠攏。

反過來,說一個人的壞,首先是長相狡詐,詭計多端,六親不認等等,把人往醜惡之極方面聚集。

同樣的,我們看的《三國演義》也避免不了這個俗套。

《三國演義》最核心的主角是諸葛亮,聰明智慧全成全了孔明一個人身上。

《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描述,周瑜借打敗曹軍之際要殺孔明,故意為難他要他製造十萬支箭,並且要孔明立下軍令狀。

然而,諸葛玲不慌不忙,一點也不緊張,反而穩操勝券。

抓住一個時機,利用大霧的機會,率領戰船逼近曹營,用草船借箭,還和魯肅一邊借箭一邊喝著小酒閒聊,寵辱不驚,大有智慧人生,英雄氣概。

故事不但生動形象,更具有故事性和情節性,看了讓人回味無窮。

這也許就是羅貫中重點描述草船借箭的主要用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撥開演繹的雲霧:誰在草船借箭?

在三國故事裡,諸葛亮是計謀超群、忠心護主、勤政為民的典範。關於他的傳奇故事燦若星河:草船借箭、舌戰群儒、七擒孟獲、火燒赤壁……難以窮舉,尤其是草船借箭,在我國可謂婦孺皆知。

真實「草船借箭」為何跟諸葛亮一點關係都沒有

作為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對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描寫是極其生動的。小說中,諸葛亮借著滿天大霧,把二十隻戰船開到曹軍寨前擂鼓吶喊,曹操怕有埋伏不敢妄動,便派弓弩手放箭。結果,諸葛亮輕易地...

「草船借箭」諸葛亮到底借的是誰的箭

諸葛孔明在赤壁大戰前夕「草船借箭」,無疑是羅貫中名著《三國演義》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羅貫中藉此充分展示「半仙」諸葛亮的料事如神。但歷史上的諸葛亮並未「草船借箭」,羅貫中大概是嫁接三個藍本於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