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由寡人,政則葛氏,劉禪對諸葛亮真的是怨恨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劉禪完全把政務交給諸葛亮 ,所謂「祭由寡人,政則葛氏」。
但是,一個皇帝會甘願把政權交給臣子嗎?
諸葛亮病死於伐魏前線,屍體運回蜀國,並沒有安葬在成都,而是葬在了定軍山。
在諸葛亮之後,劉禪不再設立丞相一職。
尤其是,蜀國百姓要求為諸葛亮立祠,劉禪遲遲不同意,無乃之下,才不得已在沔水為他設祠祭祀。
有人就此認為,劉禪對諸葛亮是心生怨恨的。
先來看看劉禪是怎樣對待諸葛亮的?
給予諸葛亮很高的待遇和評價
諸葛亮死後,遺命葬漢中的定軍山。
劉禪為諸葛亮發哀三日,下詔給予很高的評價,同時派出使節「贈丞相武鄉侯印綬」,並立即給予「忠武侯」的美諡,而不是事後的追諡。
可以說,這已經是一種准國葬了,作為臣子,不可能再有更高的殯葬待遇了,如果有,那就是「逾越禮制」,那樣反而對這個人不美。
不僅如此,有個叫李邈的大臣上書詆毀諸葛亮,說他是呂祿、霍禹之類的人物,他的死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
劉禪本能的反應是:「大怒」,馬上把他下獄,然後將他殺死。
如果劉禪感到諸葛亮位高權重而長期膽戰心驚,他的第一反應應該是高興,即便是為了穩定目的也不應該是馬上就處死他。
可見,劉禪對這個李邈是真的很生氣,他處置這個人,就是不容許任何人對諸葛亮的不敬。
繼任的蔣琬是諸葛亮的事先安排
諸葛亮死於前線,跟隨出征手握重兵的魏延和楊儀都認為自己是當然的接班人,但諸葛亮並不看好他們倆,而是「意在蔣琬」。
諸葛亮生前對劉禪有秘密表奏:「我一旦有不幸,身後的事應該交給蔣琬承擔。
」
就是按照這個建議,劉禪任命蔣琬擔任了尚書令,緊接著加官代理都護,授予符節,再兼任益州刺史,以後又升任為大將軍,總理尚書事務。
就當時的蜀漢國來說,蔣琬的官職、資歷並不高,劉備時期又不被看好,劉禪如果不是對諸葛亮情深信重,他是完全可以不用蔣琬的。
不僅蔣琬,以後的費禕、姜維都是諸葛亮有意培養的人。
這倒有點兒像劉邦臨死之前對呂后說的丞相人選的安排,只不過諸葛亮作為臣子,不能直接說出來罷了。
一切國策、政策都沒有改變
除了人事方面,諸葛亮主持制定的一切政策法令都沒有改變,就是連「北伐魏國,恢復漢室」的國策也沒有更改。
其他如東和吳國,安撫蠻戎等基本國策直到蜀漢亡國也沒有改變。
而這些基本國策,大多都是諸葛亮提出並制定的,劉禪有國從來就沒有改變。
重用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
應該說,劉禪對諸葛亮之情最明顯的是體現在諸葛瞻身上。
諸葛亮死於建興十二年(234年),這一年諸葛瞻八歲,還是一個孩子。
諸葛瞻十七歲的時候,不但當了官,還娶了公主,這是多大的榮耀!從此以後,諸葛瞻一路高升,到了景耀四年(261年)他已經是「都護衛將軍、平尚書事」,官職雖然不算最高,但他是「統朝事」重臣,連廖化這種右車騎將軍都想登門拜訪。
如果蜀漢國還有國祚,姜維之後第一大臣非諸葛瞻莫屬。
試想,如果劉禪對諸葛亮有怨,他會這樣對待諸葛瞻嗎?
那麼,開頭說的那些情況為什麼會出現呢?
葬於定軍山是諸葛亮自己的安排。
定軍山在漢中,可以算作是蜀漢國「復興漢室」的前線重鎮,人們看到他的墓地,就會想起他的一生理想,意在激勵後人,勵志進取而不要甘願保守。
蔣琬沒有當丞相問題。
首先需要說明,廣義上的丞相職位名稱不一,一般以宰相概括,這種制度直到朱元璋時代才徹底廢除。
像蔣琬開始的「尚書令」,後來的「大將軍,錄尚書事」都屬於宰相官職。
因此,蔣琬是有丞相之實,無丞相之名。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這既是根據蔣琬自身情況的一種安排,因為原來蔣琬職位不高,需要逐步提升;也是對諸葛亮的一種尊重。
這就像漢初一樣,蕭何是相國,在繼任者曹參之後,這個職位就只是丞相了。
其中原因之一,就在於其他人的功勞都不能和這兩個人比。
蜀漢國的諸葛亮,也是沒有人能與之相比。
至於不給諸葛亮立祠,是因為不合禮制,劉禪左右為難,不知道應該怎麼辦。
用習隆、向充等人的話說「若盡順民心,則瀆而無典,建至京師,則逼近宗廟」。
當兩人提出,這種給大臣和有德者立廟,自古和本朝(漢朝)都有先例,只要不「逼近宗廟」即可。
當他們提出在諸葛亮墓地附近立祠,不准許私自祭祀,劉禪馬上就同意了。
葬於定軍山,不立祠,不設丞相,劉禪就如此怨恨諸葛亮嗎
劉禪完全把政務交給諸葛亮 ,所謂「祭由寡人,政則葛氏」。但是,一個皇帝會甘願把政權交給臣子嗎?諸葛亮病死於伐魏前線,屍體運回蜀國,並沒有安葬在成都,而是葬在了定軍山。在諸葛亮之後,劉禪不再設立丞...
劉禪怨恨諸葛亮才做了這三件事?
諸葛亮病死於伐魏前線,屍體運回蜀國,並沒有安葬在成都,而是葬在了定軍山。在諸葛亮之後,劉禪不再設立丞相一職。尤其是,蜀國百姓要求為諸葛亮立祠,劉禪遲遲不同意,無乃之下,才不得已在沔水為他設祠祭祀。
不是父子勝似親父子,歷史上最孝順的皇帝,讓丞相之位只屬一人
蜀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去世於五丈原時,蜀漢皇帝劉禪特意換上白色喪服,哀悼三日。有個不得志的官員李邈,卻上書稱:「諸葛亮倚仗強軍,狼顧虎視,是對國家社稷的重大威脅。如果幸好他死了,...
諸葛亮去世後,劉禪為何遲遲不同意立祠?劉禪對諸葛亮是恨還是愛
公元234年,對於蜀國來言是一個悲傷的年份,蜀漢丞相諸葛亮走了……這一年,劉禪27歲,當諸葛亮的遺體自五丈原運回成都後,劉禪發詔:舉國三日發喪。但並沒有把諸葛亮的遺體,安葬在成都,而是尊重諸葛亮...
三國里的劉禪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還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劉禪大家都知道,劉備的兒子,蜀國後來的君主,「樂不思蜀」也是由他引出來的。後世都覺得他是個昏庸無能之輩,不管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上都把他寫成了一個昏庸的亡國之君。後來還有一句話叫:「扶不...
政由葛氏,祭則寡人:弱主劉禪與權臣諸葛亮的君臣關係之謎
文 | 江隱龍很多時候,忠臣與權臣之間並不矛盾,而諸葛亮大約正是此中代表。當同為託孤大臣的李嚴功其進九錫時,諸葛亮直言「若滅魏斬叡,帝還故居,與諸子並升,雖十命可受,況於九邪」,可想而知在諸葛亮...
狐言論史十二:政由葛氏、祭則寡人,劉禪是個孝順相父的好孩子。
《三國志》裴注中引孫盛點評白帝城託孤之事,是:【古之顧命,必貽話言;詭偽之辭,非託孤之謂。幸值劉禪闇弱,無猜險之性,諸葛威略,足以檢衛異端,故使異同之心無由自起耳。不然,殆生疑隙不逞之釁。】評劉...
廢丞相,不給諸葛亮立廟,劉禪怨恨諸葛亮?看清四件事就知真相
最近看到一個問題:諸葛亮死後,老百姓要給諸葛亮立廟,劉禪不同意,所以得出結論:劉禪怨恨諸葛亮。接著舉出論證,說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對劉禪各種要求,這個不准做,那個要問誰誰誰之類的,一個臣子對皇...
為何諸葛亮能逃脫後主劉禪的清算?
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儘管輝煌的一生落下了帷幕,但仍舊影響著蜀漢的進程。比如他曾密表劉禪說蔣琬可作為他的接班人,劉禪應允照辦;傳承衣缽的姜維,同樣展露鋒芒;兒子諸葛瞻,娶了公主……可以說,這非常奇怪!
此人是三國被誤解最深的皇帝,被人說成傻瓜,其實他大智若愚
熟讀漢末三國史,我們不得不承認,那是一個英才輩出的年代,彼時,無論是能夠統籌全局的梟雄,還是能夠運籌帷幄的謀士,亦或是能夠在戰場上逞英豪的武將,都層出不窮。後世之中,曾有人笑稱,那個時代汲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