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關羽敗之死真的是劉備借刀殺人之計還是另有原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美人白頭,英雄遲暮,古往今來最殘忍的事情莫過於此。


《三國演義》中最令人悲傷的故事莫過於關雲長敗走麥城,過五關斬六將時如天神下凡的英姿,卻落得敗走麥城時惶惶如喪家之犬的境地,最後還竟然被一個不知名的小輩斬殺,當真可惜、可嘆、可憐。

(圖)關羽

嘆息過後不免有所沉思,進而產生懷疑。

因為我們翻看歷史書仔細一看,就會發現其中疑點重重。

從建安二十四年七月開始襄樊之圍,到十二月底以關羽敗走麥城被擒殺,戰爭持續了長達半年的時間。

這半年裡,曹操為了解樊城之圍,前後派過五次援軍,有于禁、龐德、徐晃、徐商、呂建、殷署、朱蓋等部增援曹仁,後來還從合肥前線增派威震逍遙津的張遼等大將趕赴前線,曹操對此戰的重視可見一斑。

東吳方面,孫權親自籌劃,呂蒙臨陣指揮,陸遜、韓當、蔣欽、朱然、潘璋、周泰、徐盛、丁奉等一大批能征慣戰的大將都參加了襲奪荊州戰役。

弔詭的是,劉備集團卻靜如處子,自始至終益州方面都未發一兵一卒,既沒有從益州出兵在西側牽制魏軍,也沒有派大將趕赴荊州進行支援,眼睜睜看著關羽走向人生的終點。

是劉備對關羽的情況毫不知情嗎?

從時間上看,這顯然不可能,劉備的信息渠道如果這麼不靈通,就不要想爭霸了,早點洗洗睡吧。

劉備既然知道關羽的處境,為何卻不救援呢?

從常理來看,這太不可思議了。

因此有人說,這是劉備或者諸葛亮的借刀殺人之計。

那麼,劉備有充分的殺人動機嗎?關羽之死真的又是一出骯髒的權力狗血劇?

(圖)關羽敗走麥城

不和諧的君臣關係

關羽與劉備的關係的確不像三國演義里說的那般相親相愛,兩個人之間有不少矛盾。

什麼原因呢?80%在於關羽的性格,他自認是劉備手下第一大將,一貫有些驕橫跋扈、目空一切,怒氣上來時甚至連劉備都不放在眼裡。

建安十九年,攻打益州期間,西涼馬超前來投靠,劉備喜出望外,當即封他為平西將軍,與關羽平起平坐。

鎮守荊州的關羽非常不滿,於是寫信給諸葛亮,以驕橫的口吻問他,馬超能力怎麼樣,可以與誰相比呢?

諸葛亮這樣回覆:馬超這個人確實了不得,文武雙全,乃是一世的英豪,如同當年的黥布、彭越一般。

他可以與翼德並駕齊驅,不過還是比不上美髯公您的超群絕倫啊。

很明顯,諸葛亮知道關羽的秉性,明顯是順著關羽、哄著他,避免內部產生爭端。

關羽看到這回信後,果然很高興,沒事就把它拿出來給眾人炫耀。

(圖)諸葛亮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稱漢中王,封了前後左右四位重號將軍。

關羽為前將軍,黃忠為後將軍,因為後者在定軍山一戰中,斬了夏侯淵。

如此的安排當時就讓諸葛亮產生憂慮,他擔心關羽會心生不滿。

但劉備沒有放在心上,只是派了一個叫費詩的人前往荊州授銜,順便安撫關羽。

關羽聽到黃忠與自己同列的消息後,果然大怒,罵道:大丈夫怎麼能和一個老兵同列呢?

要知道,這不是買菜,還能讓你討價還價。

既然是劉備冊封的,你就是再不滿,也得在表面上裝作萬分感激的姿態。

但關羽偏不。

憤怒之下,他竟然當場罵起了黃忠。

這哪裡是罵黃忠呢,分明是指桑罵槐。

而且,他竟然還敢直接拒絕劉備的封號。

由此可知關羽不僅對劉備缺少了應有的敬畏之心,而且確實已經對他產生很大的不滿情緒了。

這一切肯定會通過費詩之口傳到劉備的耳中。

桀驁不馴而且手握重兵,劉備自然會對關羽產生猜忌之心。

當建安二十四年稱漢中王時,劉備其實已經59歲了,離他死還有四年的時間,他肯定要對自己的身後之事做一些準備。

這點可以從劉封的悲劇中看出一二。

(圖)關羽

如同劉邦一樣,劉備每次逃命時也從來不顧及妻子。

正因為如此,當他投奔劉表時,劉備是沒有兒子的,所以他不得不收養了一個乾兒子,取名劉封。

後來劉備才有了親兒子,有意思的是,他把這個兒子取名劉禪,所以有人曾經這樣猜想,兩個兒子的名字合起來是封禪,說明劉備其實早有稱帝的野心。

有了親兒子,乾兒子如何處理呢?這是個問題。

為了保證劉禪的地位不受威脅,劉備採納諸葛亮的建議,殺掉了劉封。

給個什麼理由呢?見死不救,害得關羽身亡。

其實大家都知道這不過是個藉口,當初孟達投降曹操後,曾經直接挑明了他的尷尬地位,雖然他的目的是為了勸降。

當得知被賜死的結局時,劉封嘆息了一句:恨沒聽從孟達的話啊。

基於同樣的理由,劉備恐怕也會擔心,一旦自己過世之後劉禪可能無法駕馭關羽,但又不好隨便按個罪名殺掉他,只好藉助吳人之手除掉他。

至於會帶來多大的代價,也管不了那麼多了。

劉備看起來很有作案動機,而且屠殺功臣歷來是中國政治的傳統,關羽之死似乎可以破案了。

但這種推論其實忽略了一個致命問題:荊州對於劉備集團太過重要了,即便有可能,他也絕不會用喪失荊州的代價除掉關羽。

(圖)劉備

差點干起了的一仗

建安十九年,劉璋投降,益州歸了劉備。

第二年,孫權就派人來索取荊州,劉備當然不給,許諾說取了涼州就還荊州。

孫權擔心劉備勢力過大威脅自身,便派兵攻占了荊州的長沙、零陵、貴陽三郡。

劉備當機立斷,不顧益州剛定、內部人心不穩的情形,親率五萬大軍到公安,並讓關羽率軍到益陽,孫劉之戰一觸即發。

然而這時,曹操卻來攻打漢中,劉備聽聞後嚇得趕緊與孫權議和。

除去曹魏的襄陽,荊州六郡一人一半,荊州暫時穩定了。

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稱帝,緊接著劉備也稱帝。

稱帝後第二年,劉備就盡起蜀中大軍進攻孫權,試圖一舉拿下荊州六郡。

《三國演義》中把這場戰爭說成是劉備在盛怒之下喪失了理智,非要給關羽報仇,這自然不符合實際情況。

自古成大事者都不會感情用事,何況這時候距離關羽之死已經兩年多了,什麼樣的情緒需要醞釀兩年才會爆發呢。

從這兩次的戰爭來看,劉備不顧曹魏這頭巨獸在一旁虎視眈眈也要與孫權開戰,就是為了保住荊州,他對荊州的重視不言自明。

因為荊州是他爭霸天下的資本,諸葛亮早就在《隆中對》中指明了這一切。

一旦喪失荊州,劉備只能偏安一隅,再想反攻曹魏,就非常困難了,後來的情形也證明了這一點。

(圖)孫權

為了殺關羽,把自己的江山毀掉一半,劉備還不至於這樣做。

而且,關羽和劉封不一樣,後者殺掉無關大局,關羽可是劉備帳下難得的將才。

在劉備征戰沙場的歷史中,但凡有需要分兵的時候,總是自己領一支軍隊,再由關羽獨自領一支軍隊,可見對於劉備來說,關羽不僅僅是員猛將。

更關鍵的是,關羽可以帶領水軍。

赤壁之戰時,孫劉聯軍之所以能戰勝曹操,一個關鍵的因素便是曹軍都是北方士兵,不習水戰。

樊城之戰之所以能水淹七軍、生擒于禁,主要的原因也是于禁不習水戰,在暴雨的情況下被關羽的一萬水軍包了湯圓。

不然,以于禁征戰三十年的赫赫武力,樊城之圍恐怕早就解除了。

因此,要想占據荊州、抵抗曹操,必須要有一支強悍的水軍。

縱觀劉備的手下大將,恐怕只有關羽能擔此重任。

這也是為什麼當初劉備奪取益州時,因為兵力不足,諸葛亮、張飛、趙雲統統都被抽調走了,唯獨留下了關羽駐守荊州。

所以,儘管因為關羽的傲慢驕橫,劉備會心生不滿,可是剛剛占據漢中的他,並不會藉機除掉關羽自毀長城,所以他的作案動機被排除了。

既然如此,為何在長達半年的時間裡,益州方面都沒有派出一兵一卒協助關羽,坐看他失荊州、走麥城呢?

(圖)赤壁之戰

無可奈何花落去

非不為也,是不能也。

劉備當然想救援關羽,可是他空有一腔熱血卻無法實施。

襄樊之戰可以分成兩個階段:

  • 第一階段,關羽圍困襄樊兩城,水淹來救的于禁七軍,並聯合反曹實力,讓他們以自己的名義在曹操腹地搗亂。

    這一階段他威震華夏。

  • 第二階段,孫權決定偷襲荊州。

    他不斷向關羽示弱,麻痹對方。

    等關羽將後方的駐軍調往前線時,呂蒙設計襲取烽火台,並招降了駐守江陵、公安兩城的官員。

    其中江陵是南郡的治所,是關羽及眾多將領家眷的所在地。

    這兩座城池的陷落後,關羽大勢已去,失敗已成定局。

第一階段關羽大勝,捷報頻傳,身處成都的劉備想不到增援合乎情理。

但誰曾想形勢急轉直下,孫權忽然之間就攻占了關羽的大本營,轉到了第二階段。

陳壽在《三國志》里用了一個詞「俄而」說明形勢變化的迅速。

這個轉折點發生在十月份,按理說從十月份到十二月份,離關羽之死還有兩個多月,要想出兵似乎還是有足夠的時間的,但問題其實很複雜。

首先是道路不通。

水路方面,呂蒙偷襲南郡的同時,派陸遜占領秭歸、枝江、夷陵,屯兵峽口,出川入荊的水路已被封閉。

陸路方面,荊益交界處崇山峻岭,陸路行軍幾無可能。

而剛占領不久的上庸、西城、房陵三地,隨著孟達的反叛復歸曹魏。

所以道路不通,要想救援關羽,只有派兵強攻。

可這樣一來,勢必要與孫權進行決戰,因為孫權既然打定主意奪取荊州,肯定是有備而來,派兵太少,無濟於事。

姑且不論曹操是否會與孫權為同盟,從而被雙面夾擊的危險。

建安二十四年的劉備有實力與孫權開戰嗎?

恐怕不行。

首先,外部強敵仍在窺視。

雖然終於奪取了漢中,可由於曹操的移民政策,劉備只得了一座空殼子,只得其地未得其民。

不但沒有增加自己軍事、經濟實力,反而要繼續派重兵把守,因為曹操雖然撤出了漢中,但仍派張郃駐紮在陳倉,時刻盯著漢中。

其次,益州內部不穩。

從建安十七年與劉璋翻臉以來,益州一直在戰亂之中,打仗就要徵兵員、糧草、徭役。

占領漢中後,由於它已經是做空城,更是需要從已經占領的地區徵集糧草、徭役,更加重了彼此的衝突。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劉備奪取益州時並不得人心,因而劉璋的舊部並不歸心,劉備必須要防備這群人的反叛。

再者,益州西南的少數民族還未平定,時刻有叛亂的風險。

(圖)曹操

面對內部這些不穩定性因素,要想維持自己的統治,劉備必須要有足夠的兵力留守益州。

問題就來了,駐守漢中要兵力,維持益州統治要兵力,劉備從哪裡派重兵去救關羽呢?

要知道這一年年初面對曹操的進攻時,劉備選擇的方案是據險而守,做縮頭烏龜,熬到他退兵。

劉備此時的兵力可想而知。

所以,劉備不是不想救關羽,只是限於形勢無法救援。

因為《三國演義》把劉備塑造的「長厚而近偽」,很多人起了逆反心理,把劉備當做了一個心機極深的奸雄,這其實又走了另一個極端。

當不得不賜死養子劉封時,《三國志》里寫下了這六個字:先主為之流涕。

劉備不是另一個司馬懿。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 文:江河散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傳記

———說破英雄驚煞人蜀漢建立於221年,開基立國者是劉備。劉備志向高遠,才志卓越,百折不撓,艱苦奮戰4 0年建立蜀漢政權,可惜在位不足3年便病逝白帝城,只能含淚以託孤,遺憾多多。繼任者劉禪,在位...

五虎大將關羽敗走麥城,劉備為什麼不救?

熟讀三國的歷史,大家都知道,在建安二十四年,蜀漢五虎頭號大將關羽在敗走麥城時為吳將截獲,被斬於臨沮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關羽敗走麥城,意味著荊州的丟失,荊州人才儲備的丟失,蜀漢政權的勢力進一步的削...

決定蜀漢國運的建安二十四年

建安二十四年,即西元219年、農曆己亥年。建安二十四年概述:五月,劉備攻占漢中。至七月進位漢中王。關羽北伐曹魏,圍曹魏大將曹仁於樊城。八月,曹操派于禁率七軍來援助曹仁,被關羽水淹七軍,關羽擒于禁...

「關羽敗走麥城」誰應負責任?

關羽敗走麥城大事記。219年5月,曹操放棄漢中,將軍隊撤至長安一線。219年6月,劉備命養子劉封從漢中(今陝西漢中東)順沔水(今漢水)而下,統率孟達攻打上庸219年7月,劉備自稱漢中王,大封群臣...

被低估的蜀漢名將,一個贗品兒子的悲劇人生

劉封(?—220年),東漢末年長沙(治今湖南湘陰)人,東漢末年將領,蜀漢昭烈帝劉備義子。有武藝,性格剛猛,氣力過人。隨趙雲、張飛等掃蕩西川,頗有戰功,而後又統領孟達攻取上庸,深為劉備信任。但是...

揭秘關羽之死:被劉備和諸葛亮謀害?

一千多年來,人們對關羽丟失荊州、身死麥城,而蜀漢方面先不支援、後不救援,有種種議論。較為普遍的觀點,是諸葛亮計劃不周,和劉備的疏忽遲鈍。但章太炎先生不認同上述觀點,他認為:「關羽,世之虎臣,……...

關羽之死真的是一出骯髒的權力狗血劇嗎?

美人白頭,英雄遲暮,古往今來最殘忍的事情莫過於此。《三國演義》中最令人悲傷的故事莫過於關雲長敗走麥城,過五關斬六將時如天神下凡的英姿,卻落得敗走麥城時惶惶如喪家之犬的境地,最後還竟然被一個不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