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盛讚的《隆中對》為何被質疑是失敗的戰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演義》詩讚諸葛亮的隆中對「欲識他年分鼎處,先生笑指畫圖中。

」不僅羅貫中,古往今來,不少仁人志士都對《隆中對》讚許有加,稱其是高瞻遠矚的戰略藍本。

而且更神的是,憑著這一番高談闊論,一個毫無經驗的年輕人的命運從此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從鄉下書生到位極人臣,最後從人又晉階成神。

對此,我實不敢苟同《隆中對》的戰略水準。

千古《隆中對》

《隆中對》的分析確實思路清晰,開篇大環境總述:天下大亂,諸侯割據;入題競爭對手分析:曹操由於智謀決策的優勢,加上鴻運高照,戰勝袁紹,並且曹操在政治上立場絕對正確,實力又強,要避其鋒芒;江東政權穩固,難以滲入,只能合作;荊州、益州是英雄施展拳腳之地,目前的主人能力差、罩不住;結論指明目標方向:劉備有皇室宗親和仁義美名的政治資本,應該兼并荊州、益州,據險而守,安撫好周邊少數民族,聯合孫權;靜待時機,如果中原有巨變,可以荊州、益州兩路出兵北伐,平定天下。

一個高臥襄陽山林之中的書生,把天下形勢條分縷析如此清晰,在當時足以讓見多識廣的劉備嘖嘖稱奇。

加上後來天下大勢變幻莫定,意料之外恰成三足鼎立,《隆中對》如何有先見之明就被吹捧的神乎其神了。

《隆中對》的命門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隆中對》便是如此,邏輯上經不起推敲。

天下形勢的陳述,直到分析完劉璋,都是擺事實,說白了就是當時稍微有點兒水平的謀士都能看到的,一堆毫無參考價值的事實羅列,大家都明白的經典廢話,而後面給劉備畫的餅相當於一個人跑去對一個創業公司CEO說,假如我的計劃能實施你就可以超越馬雲,十分不靠譜。

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隆中對》有哪些缺陷:

其一,缺乏可執行性;荊州、益州固然重要,如何奪取並無良策,靠武力打下來,憑詐術巧取豪奪,憑血緣取得繼承權?諸葛亮虛晃一槍沒有說明;怎麼打江山尚不明確,何談三分天下?北伐中原的時機竟然是對方禍起蕭牆,意思說的直白一點兒,就是對曹魏束手無策,曹魏自己不亂就沒轍對付它,說諸葛亮看形勢有自知之明倒是,做戰略分析就差點兒勁了。

其中有句關鍵語句「若跨有荊、益」,這句後面才是讓劉備聽了血脈噴張、茅塞頓開的一張藍圖,一個若字假設,讓整個戰略價值大大折扣,誰也不知道機率是萬分之一,還是十分之一,或者幾乎等於零,甚至是負的。

其二,對劉備集團分析不准,戰略格局不高:東漢王朝統治腐敗,早已失去民心,帝室之胄、興復漢室缺乏政治號召力;劉備所行仁義,基本不被認同,忽悠人的把戲當不得真。

其實劉備集團最缺的是人才,不是什麼地盤,當年曹操最慘的時候和劉備差不多,幾乎沒有立錐之地,後來能夠崛起拼的就是人才。

其三,三分天下事實多有偶然變故造成,並非諸葛亮運籌帷幄運作之功:曹操赤壁戰敗,東吳和劉備集團逃過一劫;抗劉派周瑜早夭,劉備才有機會奪取益州;張松背叛劉璋,劉備得以輕鬆入川;曹操打下漢中,沒有乘勢攻蜀,劉備免去滅頂之災;關羽兵敗荊州,夏侯惇建議曹操趁勢滅蜀,曹操同意,但不久曹操病死,蜀漢再次化險為夷。

五大不可測事件,都是劉備集團崛起與否的成敗干係所在,遠在諸葛亮的意料之外,把這些意外事件促成的三分天下歸功於諸葛亮絕對相當牽強。

當諸葛亮真正做上丞相親臨一線之後,在軍事部署上的種種失敗表現,恰恰反證了其在隆中的誇誇其談。

戰略的對決

世界500強企業,很多都以人才為根本,古今中外之事,概莫如是。

三國中把人才作為最核心發展戰略的莫過於曹操了,三次頒布求賢令,推行「唯才是舉」、「任人唯賢」方針,廣招天下人才,四海賢明濟濟一堂,終成霸業。

當年,曹操和袁紹組織義軍討伐董卓失敗後,兩個幼時的髮小道別,曹操問袁紹有何打算,袁紹說:「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觽,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而曹操卻說:「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

無所不可。

」袁紹的認識水平和諸葛亮如出一轍,搶占險要地盤,團結周邊少數民族;反觀曹操,水平就高多了,深刻認知到人才是根本,所以不斷招賢納士,帳下謀士如雨,有名有姓的謀士就109人,猛將如雲,三國正史上叱吒風雲的將軍一半以上在曹操麾下,更兼還有建安七子這樣的文人集團錦上添花,一流人才隊伍陣容強大、實力超群,孫權和劉備在人才上壓根不能和曹操相比。

除此之外,就首推獻策奠定曹操霸業基礎的毛玠。

毛玠當時建議曹操: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

曹操恭恭敬敬地採納了毛玠的建議,這才有後來曹操的以天子名義號令天下的政治強勢和功在千秋的北方屯田工程。

據此,諸葛亮的《隆中對》實在和袁紹的分析水平、戰略格局差不多,如果袁紹和曹操不是分別的緊,恐怕分析出《隆中對》那樣一番見解是沒有問題的。

諸葛亮的謀划水平到底如何,此處可見一斑。

可以肯定地說《隆中對》是被過度包裝的一個失敗的戰略規劃,那些奉《隆中對》為圭臬的,其戰略格局又高在哪兒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入川之前為何遲疑不前呢?

劉備入川是《三國演義》里很精彩的一段,這是劉備成就霸業最關鍵的一步。書中寫道法正迎接劉備入川,在荊州法正向劉備獻計,準備裡應外合奪去益州,劉備遲疑不決;龐統曉之以情,劉備最終覺得有道理,於是留下...

寒硯三國:季漢北伐與隆中對戰略的放棄

犯了左傾機會主義錯誤的關羽北伐,試圖在本應戰略防禦的時期將西線的勝利拓展到整個漢水流域,莽撞地衝破了曹孫劉三方在漢水、湘水地區形成的短暫戰略平衡態勢。關羽北伐,在招致以關羽為首的劉系荊州方面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