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功過「隆中對」 ——一個投資人眼中的戰略與戰術(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編者按:格隆匯會員深度思考系列文章,自前年以來,發表了數百餘篇經典文章,其中諸多經典之作,廣為傳播,洛陽紙貴。

在此,格隆匯繼續為大家帶來會員深度思考系列文章。

今天為大家分享來自張守哲的《是非功過"隆中對"--一個投資人眼中的戰略與戰術》

張守哲是產業經濟學博士,著有專著《人力資本密集型企業研究:企業理論的新視角》,並發表多篇中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CSSCI)論文。

四、「隆中對」的戰略失誤是什麼?

在後世關於《隆中對》「先三分、後一統」的戰略行動方案的評價中,一般認為「三分」是正確的,讓劉備用了僅僅十二年就從「屯兵新野」發展到「進位漢中王」,如期實現「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戰略目標。

而「一統」在實施過程中存在戰術失誤。

這種戰略失誤主要表現為:

一是關羽「大意失荊州」,使得蜀漢北伐失去了荊州這個前進基地,而不得不翻越祁山,後勤難濟,導致每次北伐均因糧草不濟而功敗垂成。

二是在首次北伐時,諸葛亮未採納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從而失去了這次奇襲機會。

即,許以魏延領精兵五千,走子午道,直取長安。

(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

見於《三國志•魏延傳》)。

這也是成為後世評價諸葛亮的依據——「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圖:諸葛亮首次北伐路線

「隆中對」第一階段:公元207~219年,共12年,從「劉備屯兵新野」到「進位漢中王」。

《隆中對》「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戰略目標如期實現;

圖:劉備從「屯兵新野」到「進位漢中王」

「隆中對」第二階段:公元219~263年,共44年,從「關羽失荊州」到「曹魏滅蜀」。

蜀漢「圖取中原」的戰略目標未能實現。

圖:從「關羽失荊州」到「曹魏滅蜀」

事實上,關於《隆中對》」一統天下」的戰略目標之所以未能實現,究其原因,還是要從建安十二年對市場格局判定的那一時刻說起:

1.市場格局判定時的無奈

回到「隆中對」關於當時中國政治格局的基本判定,從當時的中國政治版圖來看,除了中原的曹魏集團、江東的孫權集團,在這兩家剩下的地盤其實共有三塊:除了《隆中對》所提到的荊州、益州,還有雍州(又稱為關中、秦川)。

雍州當時為韓遂、馬超據守,並不在曹操的控制之中。

圖:「隆中對」時的中國政治格局(公元207年)

從地緣環境上來看,如果劉備集團後來占據的是「雍州+益州」,那麼,在後來「三分天下」的鬥爭中,其地緣優勢將遠大於諸葛亮《隆中對》中所提到的「荊州+益州」。

而「雍州+益州」才是真正的「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邦在與項羽對峙鴻溝時,所依託的正是這塊戰略大後方。

從地緣上來看,一旦占據了「雍州+益州」,就可以牢牢占據中國地勢的第二階梯,做到進可攻、退可守,那麼,以第二階梯攻打第三階梯,正好可取地利上的優勢。

也就是說,得「雍州+益州」者方可得天下。

圖:」高祖因之以成帝業」(雍州+益州)

如果追溯到更早的戰國時代,在秦惠文王時,秦國內部面對到底是先「問鼎中原」還是先「攻取巴蜀」時,產生了分歧:縱橫家張儀認為,應先攻韓,打通東進中原的崤函通道;而司馬錯力主先攻取巴蜀,為秦國爭霸乃至統一六國提供穩定的戰略大後方,即「伐蜀則得楚」。

秦惠文王后來採納了司馬錯的建議。

秦國攻取巴蜀後,其地緣環境大大改觀,並且從根本上確立了對山東六國尤其是楚國的地緣優勢。

設想一下,假如當年楚國不是急切地去問鼎中原(春秋楚莊王、戰國楚威王),而是溯江而上攻取巴蜀,「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那麼,焉有後來秦國的崛起?恐怕統一六國的是楚國而不是秦國了。

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擁有一個長遠的戰略眼光是多麼重要!

圖 「伐蜀則得楚」——「秦取巴蜀」前後的戰國形勢圖

從三國之後的歷史發展來看,北周的立國者——宇文泰同樣是襲取巴蜀,在擁有「雍州+益州」的情形下,確立了與北齊、南陳鼎立的地緣優勢,使北周由周齊陳三國中最弱的一方,憑藉地緣優勢迅速崛起,為後來的北周武帝滅齊、楊堅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基礎。

圖:魏蜀吳VS周齊陳:不一樣的「三分」與「一統」

那麼,問題就來了,在「隆中對」中,諸葛亮為什麼沒有提到雍州呢?作為一名傑出的戰略家,諸葛亮不會不知道雍州的地緣重要性。

筆者認為,諸葛亮之所以未提到雍州,有兩方面原因:

一是《隆中對》提出之時,劉備駐軍於荊州新野,與關中之間隔著廣闊的曹操統治區。

劉備即使想奪取關中,也是鞭長莫及。

二是諸葛亮為劉備設計戰略行動時間表的時候,一定也會預料到,在劉備西取荊州、益州的時候,曹操那邊也不會閒著,也必然會控制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的、而且還是中原屏障的雍州(關中)。

事實上,在劉備後來入川的同時,曹操不僅通過破「馬、韓」以取得關中,而且還通過「伐張魯」,初步控制了漢中——這塊益州的北面屏障,引得初至益州的劉備方面人心惶懼。

以劉備方面的實力,能在曹魏立足未穩之時擊敗夏侯淵、重新奪回漢中就不錯了,要說進一步拿下關中,那就是舉手摘星辰了。

圖:「曹操破馬韓」與「劉備入川」(均發生在公元211年)

這裡給後人所帶來的重要啟示是,企業創業(對劉備來說是企業轉型)起步一旦晚了,其最終成就也會受到深刻影響。

在東漢末年群雄逐鹿的時代,曹操集團正是占據了「創業時間早」這樣一個「天時」的優勢,迅速搶占地盤,成為市場領導者。

也正是由於起步晚了,劉備集團的發展速度再快,也只能奪取荊州和益州——這一個「戰略制高點」,要想奪取另一個「戰略制高點」——雍州,那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圖:「出師未捷身先死,星落秋風五丈原」

在後來的魏蜀吳三國綜合實力對比中,也能看出,創業最晚的劉備集團實力也是最弱:天下州郡僅占7%,人口僅占12%。

所以,諸葛亮後來六出祁山、仍難有突破,最後「星落秋風五丈原」。

圖:魏蜀吳擁有州郡及人口對比圖

就是說,不是你看不到市場的機遇,而是你的行動每次都比別人慢一拍,這同樣很難成功。

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莫過於現在的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了。

目前,全球手機作業系統大體形成了蘋果的IOS、谷歌的安卓(Android)、微軟的WindowsPhone三足鼎立的局面。

但是,需注意的是,這三方的實力對比可大不一樣:根據2015年第4季度的統計,蘋果IOS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18%,安卓(Android)則高達81%,而微軟的WP只有可憐的1%。

在2015年度全球手機利潤分布方面,蘋果更是占據了91%,搭載安卓系統的手機生產商們則瓜分了剩餘的利潤,相比之下,微軟WP則「貢獻」了-3%的虧損。

圖:全球手機作業系統市場份額(4Q/2015)

圖:全球手機利潤分布(2015年)

筆者曾有朋友使用過微軟的WP系統的手機,其流暢程度及用戶體驗均不亞於蘋果。

想來,作為PC作業系統霸主的微軟,自然在手機作業系統方面不會遜色。

但是,為何WP的市場占有率這麼小呢?

這正與三者進入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的時間有關。

早在2007年,蘋果就率先推出(IOS)作業系統、並發布了第一款iPhone手機,其全新的理念和無比友好的介面立即震撼了市場。

谷歌(Google)立刻意識到其中隱含的威脅,很快從自己收購來的大把項目中找到安卓(Android),並以開放Android原始碼的方式,於2007年11月發起成立「開放手機聯盟」(OpenHandset Alliance, OHA),聯合其它手機生產商共同對抗蘋果,由此迅速形成了蘋果和安卓「雙寡頭」格局。

等到2010年,微軟終於發現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的市場潛力時,一切都太晚了。

當蘋果、安卓「先入為主」時,微軟就很難「後來居上」了。

2.地緣安排上的失誤

在擬定劉備集團奪取荊州和益州的戰略行動方案中,諸葛亮其實忽略了一點:荊州與益州在地緣上並不是一體的,相反,荊州(長江中游)與江東(長江下游)在地緣上其實才是一體的。

從地緣上來看,荊州在東吳的上游,在以水軍為主、並依託長江天險的東吳看來,荊州就等於懸在頭上的一把「達摩克里斯之劍」。

也就是說,不管後來劉備方面如何鼓動孫權去攻徐州戰合肥,與曹魏如何爭奪江淮江左地區,到最後,孫權集團去都會把注意力和主攻矛頭對準荊州,并力奪之的。

另外,《隆中對》關於荊州作為蜀漢未來北伐基地之一的戰略安排,也間接導致後來劉備方面過於看重荊州了。

對於劉備集團來說,荊州的確是一塊具有重要戰略價值的前進基地,但是其地緣特點,決定了遠在四川盆地的劉備即使擁有、也難以守住,有點兒雞肋的味道。

在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蜀吳「湘水劃界」、中分荊州之後,這一劣勢越來越明顯,當時蜀漢方面所轄的荊州地區已經對東吳門戶洞開。

即使是蜀漢作出了上述讓步,荊州的地緣特點決定了孫吳方面的目標必然是奪取荊州全土。

因此,應該說,後來關羽的「失荊州」、劉備的夷陵之敗正是這種地緣安排的必然結果。

圖:蜀吳「湘水劃界」、中分荊州

這件事的啟示在於,對於決策者來說,「捨棄」有時反而是一種更高明、更有遠見的戰略。

以國共內戰決戰階段為例,在東北「是撤是守」問題上,蔣介石始終舉棋不定。

對於蔣來說,東北——這塊擁有當時中國80%的重工業以及最發達鐵路網的地區,自然「捨不得」輕易放棄,但是,一個更重要的因素——東北地區的周圍皆是蘇聯的勢力範圍(北有蘇聯、東臨朝鮮、西接外蒙、南有蘇聯的旅順大連租借區),加上強大起來的中共「四野」,這些因素又決定了蔣不可能守得住東北。

正當蔣在「是撤是守」舉棋不定之時,中共策劃的遼瀋戰役打響,直到錦州被圍,蔣才急忙派兵馳援,晚矣。

企業決策亦是如此。

諾基亞在智慧型手機領域的裹足不前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不為人知的是,早在1996年,諾基亞就曾率先推出第一款智慧型手機——諾基亞9000,在2000年就開發出類似iPhone的觸屏式智慧型手機,並於2004年推出成品。

但是,諾基亞一直捨不得放棄手機盈利的傳統來源——塞班作業系統(Symbian)這塊大蛋糕,於是決定將智慧型手機部門併入傳統手機部門,盈利的傳統手機重新成為主導業務,這一巨大的錯誤在不遠的將來徹底終結了諾基亞王朝。

3.兵分兩路的弊端

諸葛亮《隆中對》在北伐中原的安排方面,具體採用的則是「兩路分兵」,即:一路以荊州為基地,進攻宛城、洛陽方向;另一路則以益州為基地,揮師進攻關中。

諸葛亮規劃兩路並進,就可奪取中原(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圖:「隆中對」兩路分兵北伐中原示意圖

從地緣上來看,諸葛亮的兩路出兵,距離有千里之遙,首尾實難呼應。

兵力分散、不能集中兵力打擊敵人。

後來,在劉備剛剛攻取漢中後,曹操準備來犯,劉備於是命遠在荊州的關羽率軍北進,打響了襄樊之戰,打得曹操意欲遷都以避其鋒。

但是,一旦孫吳從東面襲取荊州時,遠在益州的劉備和諸葛亮根本來不及做出反應。

這也正如毛澤東在評點《隆中對》中所言:「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安得不敗」。

1950年,毛澤東在「渡海攻台」與「出兵朝鮮」之間其實也面臨著同樣的抉擇,必須集中力量、用「一個拳頭打人」,毛在權衡利弊後,暫時放棄「渡海攻台」,集中力量「抗美援朝」。

相應的,對於企業來說,「多元化戰略」有時並不一定好,有時會導致企業在低關聯性的業務之間分散精力,相反,縮短業務戰線反而會提高企業的效益,就像美國通用電氣(GeneralElectric)所做的那樣。

相關閱讀:

是非功過「隆中對」 ——一個投資人眼中的戰略與戰術(上)

格隆匯聲明: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台,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

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來源「港股那點事」及作者。

加入格隆匯

● 投稿給格隆匯。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 登錄格隆匯官網(www.gelonghui.com)或格隆匯APP,註冊、發文;

● 加入格隆匯各微信交流群。

入群辦法:添加微服妹妹的微信號「guruclub_011」,附上您的行業背景、投資經驗等基本資訊;

● 參加格隆匯三大線下活動:匯說、匯路演、匯調研

● 直接添加格隆個人微信公眾號:guru-lama

● 聯繫電話:0755-86533501

● 業務洽談:business@gelonghui.com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隆中對的三個重大戰略失誤

諸葛亮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年僅二十七歲的諸葛亮初出茅廬,就向劉備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戰略構想,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隆中對》準確預見了漢末天下三分的歷史發展趨勢,為蜀漢立國提...

千古懸案:諸葛亮有沒有借刀殺關羽?

對於蜀漢政權來說,關羽失荊州是一個致命傷,也是蜀漢歷史上的最大悲劇。關於蜀漢在荊州戰役中不發救兵的問題,大多數人都認為是來不及去救。但因為《三國志》中沒有記載,所以後世對此也是猜測紛紛。然而到了...

蜀漢風雲事件8——失荊州

荊州之重,在於它的地理位置、經濟、人口等多方面的優勢,那是三國必爭戰略要地,荊州對於蜀漢集團的重要性,那更不必說,有它才有隆中對,沒有,從此蜀漢無力回天。換而言之,荊州也像燙手的山芋,換誰,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