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時期如果這個帝王多活幾年,就不會出現中原與遼國分立的局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後周世宗柴榮被史家稱為」五代第一明君」。

他15歲從軍,24歲拜將,33歲稱帝,不僅精明強幹,而且節約簡樸,贏得了廣泛的擁戴。

在當時中原紛繁複雜的形勢下,北宋僅用了20年便完成統一。

這固然離不開趙匡胤的英明決斷,但更重要的是他接手的後周政權國力強大,統一之勢已不可阻擋。

他是後周太祖郭威內侄,收為養子,又名郭榮,繼位後複本姓。

公元951年,柴榮31歲。

農曆1月郭威即皇帝位,改元廣順,國號周,史稱後周。

954年,郭威駕崩,柴榮繼位為帝。

柴榮在位六年,整軍練卒、裁汰冗弱、招撫流亡、減少賦稅,使後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開始復甦。

又南征北戰,西敗後蜀,奪取秦、鳳、成、階四州;南摧南唐,盡得江北、淮南14州。

959年四月,柴榮親率諸軍北伐契丹。

至寧州,刺史王洪以城降。

之後,領兵水陸俱下,至益津關,契丹守將終廷暉以城降。

至瓦橋關,守將姚內斌以城降。

鄚州刺史劉楚信以州降。

五月,瀛州刺史高彥暉以本城歸順。

這次出師,僅四十二天,兵不血刃,連收三關三州,共十七縣。

可惜柴榮在議取幽州時病倒,不久去世,年僅39歲,廟號世宗,諡號睿武孝文皇帝。

柴榮雖然未能實現為君30年、掃平天下的願望,但他在位5年半的文治武功,已經決定了他必將成為結束中唐以來200多年割據動盪的決定性人物。

以兵變方式奪取後周政權的趙匡胤,只不過延續了柴榮的統一進程,延續了後周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宋朝對待商業的態度、優遇文人的政策,均與這位商人出身、勤勉務實的君主有著直接關係。

柴榮處理宗教問題的策略、發展商業和城市等方面的做為,不僅深深影響了有宋一代,而且開啟了中國走向商業文明和市民文化的先聲。

周世宗柴榮做好了掃平天下、開創盛世的一切準備,卻英年早逝、功敗垂成;宋太祖趙匡胤延續了柴榮制定的策略一統天下,結束了兵禍連年、饑饉遍地的亂世,迎來了文化燦爛的趙宋之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志載冀往」河北名人傳——邢台卷(八)

編者按邢台,舊稱邢州、順德,位於京津冀區域冀中南地區中心,是中原經濟區的北方門戶。邢台市有3500年建城史,這裡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方誌河北」為您挑選部分歷史名人進行一一介紹,敬請關注。

生於亂世,勵精圖治,五代十國第一明君

柴榮是五代十國時期最英明的君主,也是對中國歷史進程影響最深的人物之一。著名國學大師陳寅恪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宋代軍事雖弱,但文化之燦爛卻為漢唐所不及,達到了我...

天妒英才——向天再借二十年,五代之後無弱宋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極為混亂的時期。五代是指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次第更迭的中原政權;唐朝滅亡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為國,其中位在華北地區,軍力強盛的藩鎮國家即五代。這五國雖然實...

柴榮生平簡介

柴榮被史家稱為」五代第一明君」。他15歲從軍,24歲拜將,33歲稱帝,不僅精明強幹,而且節約簡樸,贏得了廣泛的擁戴。在當時中原紛繁複雜的形勢下,北宋僅用了20年便完成統一。這固然離不開趙匡胤的...

五代第一明君柴榮

柴榮被史家稱為」五代第一明君」。他15歲從軍,24歲拜將,33歲稱帝,不僅精明強幹,而且節約簡樸,贏得了廣泛的擁戴。在當時中原紛繁複雜的形勢下,北宋僅用了20年便完成統一。這固然離不開趙匡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