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載冀往」雄安傳奇 新區展翅 八——周世宗柴榮與雄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編者按:

古時候,

益津關為今霸州;

遼瀛州治今河間;

易州治今易縣;

遼寧州治今滄州;

瓦橋關為今哪裡,您知曉嗎?......

《雄安傳奇 新區展翅》(八)——《周世宗柴榮與雄州》,雄起......

周世宗柴榮(921-959年),是五代時期後周皇帝,在位六年。

邢州堯山柴家莊(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人,祖父柴翁、父柴守禮是當地望族。

柴榮從小在姑丈郭威家長大,因謹慎篤厚被郭威收為養子,年輕時曾隨商人頡跌氏在江陵販茶,對社會積弊有所體驗。

史載其「器貌英奇,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性沉重寡言"。

951年,郭威建立後周,委任柴榮治理澶州,其境"為政清肅,盜不犯境"。

954年,郭威駕崩,柴榮繼位為帝。

柴榮在位期間,整軍練卒、裁汰冗弱、招撫流亡、減少賦稅,使後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開始復甦。

他又南征北戰,西敗後蜀,奪取秦、鳳、成、階四州;南摧南唐,盡得江北、淮南14州;北破契丹,連克二州三關。

在商議取幽州時病倒,不久去世,年僅39歲,廟號世宗,諡號睿武孝文皇帝,葬慶陵。

周世宗柴榮

雄縣縣城南關舊有瓦橋關,始置於唐朝末年。

這裡地當南北交通要衝,水陸咽喉。

自從五代時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予契丹,瓦橋關所在的歸義縣便隨涿州歸入契丹。

到了五代末,後周崛起,漢乾祐二年、遼天祿三年(949年)十月,遼兵侵掠後漢所屬河北諸州,後漢派樞密使郭威督諸將抵禦。

乾祐三年(950年)後漢朝廷變亂,郭威起兵南下攻入開封。

翌年正月郭威於開封即皇帝位,改元廣順,國號周,史稱後周,郭威即後周太祖。

周太祖下詔,河北沿邊州縣,自去年九月以來曾經契丹蹂踐處,其人戶所欠乾祐三年以前積年殘欠諸色稅物一併免除。

周世宗柴榮與雄州

拆毀前的瓦橋關關城

郭威的內侄和養子柴榮(921—959年),在後周顯德元年(954年)郭威駕崩後即位,是為周世宗。

他即位後對軍事、政治、經濟都進行了整頓,銳意進取,從顯德二年(955年)起,伐後蜀,征南唐,至顯德五年(958年),得南唐江北、淮南14州。

對南唐的戰爭取得勝利後,周世宗決定向北用兵,這時候北方有契丹和北漢,這時候又聽聞契丹和北漢合謀南侵,所以決意北伐,他認為契丹是禍亂的根子,如擊敗契丹,北漢自然容易討平。

他令宣徽南苑使吳延祚為東京留守,宣徽北苑使昝居潤為副,三司使張美為大內都部署,其餘各將,領各路兵馬於顯德六年(959年)北上,周世宗親至滄州,率步騎兵數萬攻遼,遼寧州(在今河北滄州西)刺史王洪舉城降。

周世宗柴榮與雄州

五代形勢圖

世宗命諸將水陸並進,以韓通為陸路都部署,趙匡胤為水路都部署。

世宗自乘船北上,至獨流口,再向西至益津關(今河北霸州),遼守將終廷輝以城降。

這時水路漸窄,不便行船,世宗棄舟登陸向西,大軍直搗瓦橋關(今雄縣),水路都部署趙匡胤率軍扣關,遼守將姚內斌抵擋不住,投降後周。

旋即遼莫州刺史劉楚信降。

五月,遼瀛州(治今河北河間)刺史高彥暉舉城降。

後周定州留後孫行友攻克易州(治今易縣)。

燕南之地盡行收復。

為北宋統一奠定了基礎。

後周軍一路攻至固安,遼守將已望風而逃。

但固安北有一河水勢洶湧,不可徒涉,契丹兵退時將河上橋樑拆毀。

世宗命軍士采木架橋,自率親軍於顯德六年(959年)五月三日從前線返回瓦橋關。

周世宗想著這些天來北伐取得重大勝利,契丹軍節節敗退,收復了關南失地,眼看著就要進圍契丹重鎮幽州,實現統一大業,不免心潮澎湃,他登上一高台,軍兵在台下歡呼,當地父老牽牛舉酒來歡迎他。

這時卻突然一陣冷風吹來,他不禁打了個寒戰,頓感身體不適。

他走下高台,當天夜裡就突然發病。

五月五日,下詔以瓦橋關為雄州(治今雄縣),以益津關為霸州。

五月六日,命大將李重進統兵出土門(今河北獲鹿西南)擊北漢。

七日,柴榮回師。

行前,令陳思讓為雄州都部署,韓令坤為霸州都部署,各率本部駐守二州。

五月八日,從雄州起程,三十日回到都城開封。

六月十九日去世。

7歲的皇太子柴宗訓即位。

後來人們把柴榮登臨的台子取名望駕台。

顯德七年(960)一月,遼軍會北漢兵南下攻鎮、定二州。

後周歸德軍節度使、殿前都檢點趙匡胤率軍前往抵禦,軍至陳橋驛,眾將擁趙匡胤為帝,國號宋,後周亡。

周世宗柴榮與雄州

周世宗陵

柴榮是後周時期英明的君主,但是這樣的一代明君卻只在位六年,三十九歲的時候就去世了。

柴榮怎麼死的呢?

柴榮剛開始登上皇位的時候,決定用十年去訓練軍隊,然後再用十年征服天下,最後的十年用來修養生息,發展國力。

這是柴榮偉大的三十年的願望,卻遺憾的沒能實現。

他在位的六年時間內,整治朝堂各種現象,訓練軍隊,恢復漕運,在水利上也有所發展。

柴榮用短短的時間完成了許多人一輩子都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並且還做的非常出色,由此可見他用了多少的心血和精力。

柴榮做事還喜歡事必躬親,也造成了他每天忙碌不堪的局面,一天恨不得全部拿來用而從不休息,就算他的精力再旺盛也沒辦法長期這樣堅持下去,就算是君主也不過是和普通人一樣的身體,長時間的操勞累垮了他的身體,最終病重的柴榮辭世長眠。

因此,史學家普遍認為柴榮是因疲勞過度,耗盡心血而英年早逝。

周世宗的死亡之謎:

據史志記載,雄州城有地穴與霸州城的引導洞相通,長約70華里,這樣大規模的地下防禦體系,在古代軍事史上確可稱為奇蹟......

下期《雄安傳奇 新區展翅》系列(九)——《是誰修建了雄州地道》,一起長知識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宋帝簡談之太祖趙匡胤

三、將軍百戰後漢隱帝時,趙匡胤投奔於郭威帳下。恰逢李守貞叛亂,隱帝令郭威征討,趙匡胤隨之出征。這時的趙匡胤還只是一個空有一身力氣的小伙子,郭威於李守貞城外下了三道命令,築寨、築寨、攻城,終於拖垮...

中國古代最被忽視的一代明君---周世宗柴榮

周世宗堪稱是五代最傑出的皇帝!他曾經有做三十年皇帝的壯志,用十年開拓天下,十年休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無情的命運只給了他五年六個月!但這短暫的五年執政,是光彩奪目的,創造了黑暗五代所未見的盛世雛形...

五代十國少有的強勢皇帝 只有他敢北伐契丹

在五代十國這個混亂時空,各種奇葩皇帝層出不窮,好色的,殘暴的,懶惰的,好詩詞的。但是有一個人簡直可以稱得上是五代第一明君,他就是周世宗柴榮,只可惜英年早逝,在北伐契丹的路上病死了。他也是五代中唯...

雄安故事之周世宗柴榮與雄州

雄縣縣城南關舊有瓦橋關,始置於唐朝末年。這裡地當南北交通要衝,水陸咽喉。自從五代時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予契丹,瓦橋關所在的歸義縣便隨涿州歸入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