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歷史上最有錢的王朝,但宋朝的三大原罪把中國拖向深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說:「吾中華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後世雖認為宋朝「積貧積弱」 ,但宋朝民間的富庶與社會經濟的繁榮實遠超過盛唐。

然而果真如此嗎?

宋朝分北宋和南宋,歷320年,是半個統一王朝(秦朝、漢朝、西晉、隋朝和唐朝以及元明清才算統一王朝)。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

北宋末期有四十六個十

萬口以上的城市。

據西方學者統計:公元1000年中國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占世界經濟總量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

(這麼準確的GDP也不知道是怎麼測算出來的?)

清明上河圖

然而,宋朝卻在忽必烈的進攻下最終滅亡。

宋朝在文化和科技是有重大貢獻的,宋詞、印刷術都是劃時代的。

但是宋朝有三大原罪把中國拖向深淵。

第一:宋朝重文輕武,軍事孱弱,中國自隋唐來的血性損失殆盡。

因為唐朝後期藩鎮割據嚴重,武將都想當皇帝。

趙匡胤和趙廣義矯枉過正,重文輕武極力打壓武將。

武將不識兵,兵士不識將,雖然避免了藩鎮割據的局面,但導致地方防務貧弱,也讓終宋一代外患不止。

宋朝的軍事水平是歷朝歷代最弱的。

終宋朝300年,宋朝打不過契丹,打不過金國,打不過西夏,打不過越南丁朝(越南正式獨立就在宋朝時期),還曾被丁朝屠殺嶺南居民數十萬,幾千年之未有。

南宋地圖

此外,宋朝不僅被周邊吊打,還是歷代中央王朝里統治領土最狹小的朝代。

宋朝因為軍事孱弱,幽雲十六州和遼東地區為遼金所有,國土面積竟然還沒有公元前的秦朝大(340萬平方公里),只有區區280萬km²,還不到現在中國版圖的三分之一。

弱宋之名,知恥否?

300年沒有出現一個明君,主昏臣庸

中國那麼多大一統王朝,多少都會出一代聖君使國家威震一時。

秦始皇、漢武帝,就連弱爆了的西晉都有一個晉武帝一統天下。

然而,宋朝卻沒有一個聖君。

趙匡胤文武全才有機會到成為聖君,但他盛年駕崩,未能統一天下。

而他的繼任者趙光義志大才疏,傾國之力北伐遼朝的孤兒寡母卻差點身死滅國,出了一個宋仁宗但除了仁字於國何益?此後宋神宗起用王安石改革,可惜功敗垂成。

王安石變法是宋朝崛起的唯一機會。

到了南宋,更是昏君一片。

好不容易,出了一個岳飛要北伐成功,卻被宋高宗趙構以「莫須有」處死。

一個沒有明君的朝代,是封建制王朝最大的悲劇。

此外司馬光,蔡京、童貫秦檜等奸臣當道,宋朝可以用主昏臣庸來形容。

宋高宗

司馬光可以稱之為宋朝第一賣國賊。

熙河開邊是王安石變法的成就之一,為北宋拓地千里,是北宋朝廷開疆拓土、大展神威而大獲全勝的唯一戰例。

然而,司馬光主政後,直接把這些土地送給了西夏。

論出賣國家利益,秦檜都要自慚形穢。

這樣的朝廷豈有不亡之道理?

程朱理學,禁錮思想

唐朝滅亡後,宋朝的整個民風趨向保守,不思進取,在也有沒有開拓進取的尚武精神。

一個國家如果純粹只是經濟強大,而精神層面卻貪圖享樂,這國家就沒有前途。

清朝前期經濟實力冠絕全球,然而日以保守,還不是鴉片戰爭一炮就沒了。

宋朝的精神出了問題。

程朱理其由北宋二程(程顥、程頤)兄弟開始創立,其間經過弟子楊時,再傳羅從彥,三傳李侗的傳承,到南宋朱熹集為大成。

二程主張「去人慾,存天理」。

禁錮了此後800年漢族女性的活動空間(纏小腳傳統),強化了專制主義和帝皇權力,削弱了中國人民的「說話權」和「自主權」。

讓封建統治更穩定,但這種穩定無異於慢性自殺;程朱理學反對社會發展,反對變革,猛烈批判王安石變法:提倡修身卻忽略個體,提倡治天下卻無情扼殺異己言論。

程朱理學就是士大夫借修身為由,扼殺新思想,維護既得權力的工具,程朱理學是對儒家思想的閹割,自宋以後中國的思想界僵化了,阻礙社會發展的病毒,阻礙了中國1000年的發展。

朱熹

都說明清是中國文化的倒退,然而始作俑者就是宋朝的程朱理學。

日本史學家說,元朝中斷了唐宋變革。

然而米君會認為此話差矣。

任何一個末代王朝都有不可救藥的時候,而宋末主昏臣庸,國家已經病入膏肓,無藥可醫。

就如同明末,非聖君不可力挽狂瀾。

說宋亡之後無中華的話,純屬居心叵測。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一個堪比歷代明君的皇帝卻勞累一生

宋代皇帝跟其他朝代皇帝有點不一樣,他們天生帶有一種憂國憂民的氣質,這大概跟政治格局有關。自李唐覆滅後中原王朝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小國林立政權更迭加劇了人心分離。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改...

圖說歷史——「弱宋」還是「強宋」

一直以來,世人對於宋朝的評價總是存在著極端,由於宋朝軍事方面的成績貌似泛善可陳,靖康之恥,紹興和議,讓宋朝一直以來在史學界的評價並不高,但是近年來,隨著一部分學者的宣傳,「富宋」甚至「強宋」的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