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權為什麼投靠魏 黃權的軍事才能如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黃權是三國的一位大將,主要的帶兵生涯是在蜀漢時期,早年在劉璋手下,劉璋投降後成為了劉備下面的偏將,為劉備攻取漢中立下了功。
蜀漢伐吳失敗後,黃權投降了曹魏,此後就極少領兵打仗了,但還是在魏國為官,深受魏帝信任,官至開府儀同三司。
黃權為什麼投靠魏
黃權投靠魏國的行為引來了不小的爭議,也許是因為之前有過一次易主的經歷,就有人對他的忠誠度提出懷疑。
其實,黃權當時選擇降魏是經過一番分析才決定的。
新《三國》孫萬清版黃權(網絡圖)
劉備自立皇帝後,就固執地要討伐東吳,這在當時並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黃權委婉地指出伐吳的決策是不可行的,並給出了一個謹慎的建議,但是劉備的決心已定,讓黃權以鎮北將軍的身份帶領部分士兵鎮守江北抵抗魏國,自己就衝到了伐吳的前線。
東吳的將領陸遜利用夷陵複雜的地理位置進行由針對性的防守,兩軍僵持了很久。
等過了梅雨季天氣轉熱後,陸遜就主動攻擊蜀漢的營地,突破了蜀軍的圍攻,劉備軍隊全線敗退,退入白帝城。
黃權收到消息後,蜀軍已經潰不成軍,自己返蜀的道路也被吳軍切斷,回蜀是不可能了。
黃權覺得吳國剛剛擊敗了蜀國,如果向吳國投降,作為俘軍,必然不會得到善待,而且當時吳蜀兩國敵視狀態勝過魏蜀兩國,自己又蒙受劉備的恩情,有違道義,在蜀國的親人也會受到牽連。
權衡之下,黃權投靠魏國。
黃權的軍事才能如何
黃權在歷史上參與的戰爭不多,不過他的軍事才能還是可以從他參與的幾次戰爭中看出來一點來的。
此外,劉備如此器重和信任黃權,肯定是看中了黃權在這方面的才能。
《三國演義》張於樞版黃權(網絡圖)
當年,黃權意識到漢中有著特殊的位置,就建議劉備去奪漢中,被劉備採納,不過後來張魯返回了南鄭縣並投降了曹魏。
劉備之後擊敗朴胡、杜濩的軍隊,並殺了曹魏的夏侯淵,得以占領漢中,都是黃權的最先提出的計謀。
夷陵之戰前,黃權勸說劉備不宜攻吳,並提出由自己作為先遣軍去試探一下陸遜,讓劉備留守在後方,只可惜劉備沒有聽進去。
如果劉備聽了黃權的話,就算沒有獲勝,也不至於敗得這麼慘,黃權也不適於歸降魏國。
縱觀黃權在幾次戰爭的表現,他的才能主要表現在軍事謀略上,而在實戰上並沒有突出的表現。
當初攻打關中時,蜀漢的一些作戰策略基本上出自法正。
黃權是蜀漢的將領、曹魏的官員,在夷陵之戰後,因為回不了蜀國,又不能投降與蜀國敵對的東吳,只好投降了魏國。
黃權在三國史上出現的次數不多,他的在軍事上主謀,而非實戰,史上也幾乎沒有描寫他具體的作戰場景,在曹魏時基本上沒有參戰的經歷了。
都知三國中呂布是三姓家奴,三國除呂布又一位「三姓家奴」,誰知
都知三國中呂布是三姓家奴,但三國還有一個和呂布相反的「三姓家奴」——黃權。 黃權侍過三君,一劉璋,二劉備,三曹操。黃權雖然知名度不是很高,但在主子的心裡位置很高,而且不管是誰,對黃權都是正面評價...
亂世中的無奈:兩個兒子,一個為蜀漢拋頭顱,一個為曹魏灑熱血
魏文帝黃初三年夏季,東吳大將陸遜在夷陵之戰中火燒連營八百里,打得蜀漢皇帝劉備大敗而走,狼狽不堪,只帶小部分人逃到白帝城。蜀漢損失了很多人馬,其中有一支負責監視曹魏動向的江北軍,被吳軍截斷退路,黃...
此人多次投降,卻被認為是三國時期少有的忠義、正直之人
三國第一猛將呂布,因為背叛過兩位主子而被人罵作」三姓家奴「本來是當世豪傑,卻落得個臭名昭著。而有一人,同樣是背叛過兩位主子,卻被大家認為是忠臣,就連他背叛的舊主也是這樣認為的。
劉備伐吳的夷陵之戰,成全了諸葛亮與陸遜嗎?
三國大家都很熟悉吧,由於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肯定很多人還是把蜀漢當成正統。最後看到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肯定都扼腕嘆息吧。那麼蜀漢為什麼不能統一呢?歸根到底是人才太少了,甚至有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
他一開始投降劉備後竟然叛至曹丕,劉備卻這樣評價他
昨天小編寫了蜀漢中期的大將王平,而我們今天的主角是三國前期的將領。他曾經因劉璋投降而加入劉備,因夷陵之戰戰敗後路斷絕被迫投降曹丕,即使從履歷上看不是一個良好形象,但事出有因,連劉備都原諒他並且不...
三國中孫權為什麼看起來是個配角,偏安一方,沒有統一三國心思
三國中,吳國可以說最沒有存在感了,孫權沒有統一天下的心思,選擇偏安一方,而曹操劉備兩個統治者都是以漢朝自居,為了恢復漢朝的統治而奮鬥一生。孫權沒有統一三國的心思,主要有兩個原因:先天不足和後天失調。
劉備伐吳的時候真的是無人可用了麼?為什麼帶了這幾個參謀?
三國這個動盪的年代一直是官方和民間津津樂道的話題,老羅的《三國演義》更是成為無數人的佳談美話。其實無論是演義還是正史有個話題始終引發著眾多的爭議,那便是劉備為什麼在關羽被殺、張飛暴斃後大舉出兵伐...
夷陵之戰中,這個人投降魏國,劉備卻不怪罪他?
在三國時期,赤壁之戰成為奠定三足鼎立局勢的重要之戰。在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曹操回到北方休養生息,而劉備則在諸葛亮等人的建議下,開始謀劃奪取巴蜀之地。而在劉璋要迎接劉備到來的時候,手下黃權極力反對...
三國中他投敵魏國,劉備卻為他辯護,得知劉備去世悲憤大哭
在三國演義中,有著許多色彩鮮明的謀臣武將,有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有的忠心護主。但是我們今天要了解的是一個真正做到左右逢源的高手,在投靠敵國後還能讓以前侍奉的君主為他辯護。
夷陵之戰蜀國敗的有多慘?三位重臣二死一降,復興漢室就此無望
司馬歷史觀:昨天有網友私信司馬老師,讓我分析分析三國時期的夷陵之戰給蜀國造成了多大的影響。個人覺得吧,一個國家的衰退絕不是一兩個原因或者一兩個戰役就能徹底改變的,因為一個強大的國家絕不會為了一個...
議論蜀漢不能統一天下的原因:失荊州和夷陵之戰
公元(211年),西川的益州牧劉璋擔心曹操攻打西川,便想借劉備的兵馬抵禦曹操。於是劉備讓諸葛亮和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於是孔明總守荊州,關羽拒襄陽要路,當青泥隘口;張飛領四郡巡江,趙雲屯江...
劉備伐吳,最大贏家,不是蜀國、不是吳國、竟是曹魏家!
劉備伐吳前到底有多少兵馬劉備伐吳前到底有多少兵馬呢?其實劉備伐吳就是指夷陵之戰,這一戰役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戰例,吳國利用積極的防禦措施,...
從三國的人口與疆土來看,曹魏統一是大勢所趨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足鼎立。疆土方面:曹操占據北方,東吳依長江天險與魏國劃江而治,蜀漢獨占益州。人才方面:蜀漢握有五虎上將,臥龍和鳳雛;吳國方面,江東四傑是星光熠熠。可蜀漢和東吳聯手為何還打不敗魏...
如果諸葛亮跟隨劉備一起伐吳,是不是會伐吳成功?
關羽被殺,荊州被奪,對於劉備集團來說是一個雪上加霜的消息,再加上孟達投降了曹魏,可以說短短几個月內原本一片蒸蒸日上的劉備來說真是當頭一棒,不僅失去了統一中原的機會,而且自己幾十年的兄弟被孫權所...
劉備病逝於白帝城後,曹魏群臣拍手叫好,唯有一人悶悶不樂
公元221年,劉備響應群臣的勸進表,以大漢天子自居,在成都正式稱帝,與魏、吳正式鼎足而立,三分天下。劉備乃漢室宗親,自公元184年首斬黃巾以來,一直以興復漢室為己任,在走過37年跌宕起伏的創業人...
三國中,為什麼劉備唯獨辜負了他!如果聽他的話,蜀國不會這麼慘
這件事的原因有很多,要先從黃權說起。黃權,字橫公,是如今四川閬中人,在他年輕時候,他曾經擔任郡吏一職,後來被劉璋看中,任命為主薄。在公元211年,橫公向劉璋諫言道「萬萬不可讓劉備入蜀。」聽完橫公...
劉備討伐東吳背後有多少不為人知小貓膩,又折損了多少人才?
劉關張桃園結義是不假,劉備確實也依仗關羽張飛打下了天下。但夷陵之戰大敗,讓蜀國元氣大傷,被記載成是劉備仁義,為了給關羽報仇太過義氣用事,在我看來只是史官們為了美化這位蜀國皇帝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