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多次投降,卻被認為是三國時期少有的忠義、正直之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第一猛將呂布,因為背叛過兩位主子而被人罵作」三姓家奴「本來是當世豪傑,卻落得個臭名昭著。
而有一人,同樣是背叛過兩位主子,卻被大家認為是忠臣,就連他背叛的舊主也是這樣認為的。
黃權,字公衡,四川閬中人。
早時為西川劉璋手下主薄,當劉璋與劉備翻臉,劉備與諸葛亮帶兵攻打西川時,各個郡縣紛紛望風歸降,唯有黃權守衛的城池,城門緊閉,死戰不降。
最後當劉璋已經投降,發來命令黃權投降的旨意後,黃權才奉命歸降劉備,事後,劉備對黃權所表現出來的忠義和氣節非常敬佩,對他委以重任,被拜為偏將軍,後又拜護軍。
劉備為漢中王時,以黃權為治中從事。
221年,劉備在川蜀稱帝後,急於為關羽、張飛報仇,而準備率大軍攻打東吳,黃權建議劉備:「吳人驃悍善戰,而我軍又水路出兵順流而下,易進難退,為臣乞請您讓我為先頭部隊去試探敵人虛實,陛下應當在後面坐鎮。
」可惜劉備卻沒有聽從黃權的建議,而是自己領兵在最前線,只是命黃權為鎮北將軍,要他負責江北軍隊防禦魏國的進攻。
劉備在夷陵被東吳名將陸遜打得大敗而逃,由於回川蜀的道路都被吳軍阻斷了,導致黃權沒有辦法及時退兵回蜀國,此時,擺在黃權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全軍覆沒戰死,要麼投降。
經過苦苦思考,黃權決定投降曹魏,因為投降曹魏比投降東吳會讓劉備好受點。
果然,劉備得知黃權投降曹魏後,不但不怪罪他,還說:「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
」因為劉備覺得這是自己沒有聽黃權的建議,導致夷陵大敗,這都是自己的錯,而黃權迫於形勢不得不投降曹魏,所以不怪他。
黃權投降曹魏後,曹丕很高興,也很賞識黃權,先拜為鎮南將軍,後又封育陽侯,加侍中,領益州刺史,遷車騎將軍、儀同三司。
黃權在魏國可謂官運亨通,直到240年去世,諡號景侯。
黃權、呂布,同為背主之臣,可世人對他們的評價卻截然不同,一個被奉為忠義、正直之人而備受稱讚,另一個則被視作「三姓家奴」而遺臭萬年!
夷陵之戰中,這個人投降魏國,劉備卻不怪罪他?
在三國時期,赤壁之戰成為奠定三足鼎立局勢的重要之戰。在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曹操回到北方休養生息,而劉備則在諸葛亮等人的建議下,開始謀劃奪取巴蜀之地。而在劉璋要迎接劉備到來的時候,手下黃權極力反對...
他一開始投降劉備後竟然叛至曹丕,劉備卻這樣評價他
昨天小編寫了蜀漢中期的大將王平,而我們今天的主角是三國前期的將領。他曾經因劉璋投降而加入劉備,因夷陵之戰戰敗後路斷絕被迫投降曹丕,即使從履歷上看不是一個良好形象,但事出有因,連劉備都原諒他並且不...
他是蜀國大將隨劉備伐吳不戰而降魏,而劉備卻還覺得對不起他
蜀漢章武元年秋天,劉備為報東吳偷襲荊州斬殺關羽之仇在登基不久便整頓兵馬大舉伐吳。這場戰爭便是三國時期著名的夷陵之戰,劉備冒然的伐吳的結果是被打的大敗,在這場戰爭中劉備損失了不少將軍。劉備損失的將...
亂世中的無奈:兩個兒子,一個為蜀漢拋頭顱,一個為曹魏灑熱血
魏文帝黃初三年夏季,東吳大將陸遜在夷陵之戰中火燒連營八百里,打得蜀漢皇帝劉備大敗而走,狼狽不堪,只帶小部分人逃到白帝城。蜀漢損失了很多人馬,其中有一支負責監視曹魏動向的江北軍,被吳軍截斷退路,黃...
劉備病逝於白帝城後,曹魏群臣拍手叫好,唯有一人悶悶不樂
公元221年,劉備響應群臣的勸進表,以大漢天子自居,在成都正式稱帝,與魏、吳正式鼎足而立,三分天下。劉備乃漢室宗親,自公元184年首斬黃巾以來,一直以興復漢室為己任,在走過37年跌宕起伏的創業人...
解密:昭烈皇帝劉備為何會說辜負了叛將黃權
《三國志》評價劉備,說他「弘毅寬厚,知人待士」,有「英雄之器」。縱觀劉備一生,跟著他奔波四海、縱橫天下的人不少,用現在的話說,跟隨劉備的人大多數都是「鐵桿粉絲」,很少有人半路上「跳槽」的,這究竟...
黃權為什麼投靠魏 黃權的軍事才能如何
黃權是三國的一位大將,主要的帶兵生涯是在蜀漢時期,早年在劉璋手下,劉璋投降後成為了劉備下面的偏將,為劉備攻取漢中立下了功。蜀漢伐吳失敗後,黃權投降了曹魏,此後就極少領兵打仗了,但還是在魏國為官,...
同樣是跟了幾個主人,為什麼呂布被人罵黃權被人夸,原因只有一個
呂布因為跟了幾個主人,被人罵為三姓家奴,但同樣是三國時期,同樣跟了三個主人的黃權,卻有著和呂布截然相反的評價,劉備說自己負了他,曹丕也不說黃權的不好。這是為什麼呢?
都知三國中呂布是三姓家奴,三國除呂布又一位「三姓家奴」,誰知
都知三國中呂布是三姓家奴,但三國還有一個和呂布相反的「三姓家奴」——黃權。 黃權侍過三君,一劉璋,二劉備,三曹操。黃權雖然知名度不是很高,但在主子的心裡位置很高,而且不管是誰,對黃權都是正面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