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中的無奈:兩個兒子,一個為蜀漢拋頭顱,一個為曹魏灑熱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魏文帝黃初三年夏季,東吳大將陸遜在夷陵之戰中火燒連營八百里,打得蜀漢皇帝劉備大敗而走,狼狽不堪,只帶小部分人逃到白帝城。

蜀漢損失了很多人馬,其中有一支負責監視曹魏動向的江北軍,被吳軍截斷退路,黃權就是這支軍隊的領導。

退回蜀漢,已是不可能完成任務;投降東吳,那是恥辱;留在當地,只有等著被消滅的命運。

黃權再三權衡,決定向第三方曹魏投誠。

雖然他是蜀漢的敵人,但他同時也是東吳的敵人。

到了八月,黃權率大隊人馬投降曹魏。

魏文帝曹丕大喜,讓黃權等人到京城來,在承光殿接見了黃權一行人。

大擺酒宴歌舞慶祝。

曹丕興致勃勃,問黃權道:「將軍捨棄劉備偽政府,歸順大魏,是要效法韓信、陳平這些先賢(去楚歸漢)的做法嗎?」

黃權回答不卑不亢:「我曾經受到劉主(劉備)的厚遇,不可能投降吳國,又回不到蜀地,所以才歸順大魏。

我這個敗軍之將,能保住性命就不錯了,怎麼談得上效法先賢?」

這是當面鑼對面鼓的真話,這種場合黃權沒有大拍曹丕的馬屁,的確很有分寸。

曹丕很滿意他的回答,當然不滿意也要裝一下。

拜黃權為侍中鎮南將軍,封列侯,當天就叫黃權坐上他的專車觀光——「召使驂乘」。

又大封跟隨黃權來的人,四十二人為列侯,百餘人為將軍郎將。

對歸順的人極盡恩寵。

當然也是做秀給人看,大魏國多麼寬廣的胸懷,海納百川嘛

黃權,字公衡,巴西閬中人,是益州牧劉璋的主簿,等同於現代的秘書長。

其戰略眼光處於同時代一流人物的水準,幾次對未來戰爭的預測判斷,都相當準確。

初期劉璋準備迎接劉備入川,黃權看出這個行動潛在的危機。

勸阻劉璋說:「劉備天下聞名的英雄,入川之後,主公怎麼安排他?當他是部下,他不會滿意。

當他是客人,這個一山不容二虎。

客人安全了,主人的位子就坐不穩嘛!最好辦法關閉蜀界,不理劉備,等到時局穩定,再向朝廷報告。

劉璋沒聽,一道命令把黃權打發到廣漢去當縣長,結果劉璋的天下就讓劉備搶走了。

後來,劉備當家益州,在是否打漢中這個問題上,向大家徵求意見。

黃權一句話讓劉備下定決心進攻漢中,他說:「如果丟掉漢中,就是斷了益州的胳膊。

當然也有其他人也提出相同的看法。

最後取得奪取漢中,斬殺夏侯淵的優等成績單,黃權同學功不可沒。

三國志上說「皆權本謀也」。

黃初二年,劉備要為被東吳殺害的關羽報仇雪恨,不顧大家勸阻,悍然出兵進攻東吳。

這次行動危險性很大,吳蜀本為唇齒,現在自已先打起來,強大的曹魏在背地裡虎視眈眈,給誰再來一下誰也受不了。

黃權勸劉備不要自己上陣,讓我黃權當先鋒隊,先和敵人交手探查虛實。

劉備不肯,但給黃權一個重要任務,擔任鎮北將軍,帶領江北蜀軍,防備曹魏趁火打劫,背後來一槍。

結果才有本文開頭所講黃權被切斷退路,不得不投降曹魏的情況發生。

幾次黃權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議,領導採用大勝,不採用大敗。

黃權見識高遠是不言而喻的。

可惜在南方擔任鎮北將軍,不得已投誠曹魏到北方又被封鎮南將軍,的確有不尷不尬的無奈。

備受讚揚的人品

先說一下劉備拿下益州時黃權的表現,上文提到他被劉璋打發到廣漢去當縣長後,劉備逐漸掌控了整個益州的局勢,劉璋的老部下紛紛投降劉備,黃權堅守一個廣漢小縣城不投降!直到劉璋在成都投降,下令部下全部放下武器,歸順劉備,黃權才奉命投降劉備。

這個操守是相當的堅貞,黃權因此也得到劉備諸葛亮等人的尊敬和禮遇。

這一次不得已投降曹魏,雖然得到了很多賞賜,他依然明示對劉備的忠誠,幫著講劉備好話,的確不一般的梗直和爽快。

劉備去世的消息傳到魏國,大臣們都向曹丕道喜,唯獨黃權同志保持沉默。

這種風骨在曹魏大臣中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認可。

司馬懿就很欣賞黃權,問他:「蜀中像你這樣的人才有多少人吶?」

黃權謙虛回答:「老兄太抬愛在下了。

司馬懿給諸葛亮的信中提到黃權都是好話,「黃公衡,快士也!每坐起嘆述足下,不去口實。

在蜀國和諸葛亮是同事和朋友,在魏國和司馬懿又是同事和朋友,黃權的能量不可謂不大。

一流的見識和肚量

他投降曹魏後,有傳言說劉備殺了他在蜀國的家小。

曹丕讓他發喪,黃權說:「小臣和劉備諸葛亮是推心置腹的交往,他們會明白理解我的做法,目前只是傳言,請等確切的消息再說。

果然不出所料,只是個謠言。

劉備在蜀中聽到黃權投降曹魏的消息時,命令好好照顧黃權在蜀中的家小,對大家說:「是我辜負黃權,不是黃權辜負我。

相知之深,盛情之厚,可見一斑。

從容不迫

魏文帝有一次要試驗一下黃權的承受能力,故意下令速召黃權。

侍衛飛馬急馳,一個接著一個在道上交錯來去,黃權的下級以為什麼大事,全大驚失色,只有黃權從容不迫,面不改色。

魏文帝也欣賞他的這個雅量。

這在魏晉時期,叫雅量宏遠,有高士之風。

投降後能夠得到敵對雙方諒解和認可,黃權足以不朽了。

黃權後來在曹魏官至車騎將軍,儀同三司,死後還諡為「景侯」。

兩個兒子也分在兩個陣營,一個為蜀漢拋頭顱,一個為曹魏灑熱血,或者這是亂世無奈的選擇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兩易其主,卻一如既往受到器重

三國中,益州有一名士,喚叫黃權,剛開始侍奉劉璋,後來出仕劉備,最後在曹魏終老。可以說輾轉於三個勢力之間,兩次改換門庭。雖然變換門庭,但他都能得到劉備、曹丕的器重。而不管他在哪個勢力,他的身上烙下...

黃權在魏國成為大將為何傳記卻在蜀書之中

劉備親征伐吳,讓黃權帶領一支軍隊自江北而下,以防備魏國軍隊。夷陵之戰失敗,劉備逃回到白帝城,黃權這支軍隊歸路被截斷,回不到蜀國了,只好投降了魏國。魏文帝曹丕給了黃權鎮南將軍,封育陽侯,加侍中的...

說點正史:蜀漢二十八臣以外的有趣之人

黃權(?-240年4月),字公衡。巴西閬中(今四川閬中)人。三國時期蜀漢、曹魏將領。 黃權年輕時為郡吏,後被州牧劉璋召為主薄。曾勸諫劉璋不要迎接劉備,因而被外放為廣漢縣長。劉璋敗,才降劉備,被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