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周瑜沒有英年早逝,那麼他的兩分天下之計謀能否實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首先,讓我們還原一下周瑜死前的天下形勢。
周瑜死前,曹操赤壁之戰剛剛敗北,元氣大傷,主要矛盾已經從孫劉等實力強大的地方割據勢力演變為消化和應對因為實力消長而引起的內、外部不安因素。
在其內部,有各地門閥豪強階級和漢室殘餘;外部,在北方尚存在實力較弱的遼東公孫,西涼韓遂馬超,漢中張魯等割據勢力。
當前曹操的著眼點更多在於穩定內部和周邊局勢,撿軟柿子捏,以震懾不安定因素。
其後曹操確實主攻馬超韓遂張魯而在荊州採取守勢,證明了這一點。
劉備此時尚未在荊州站穩腳跟,正處在實力崛起的前夜。
劉備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取得一塊資源豐富且穩固的根據地,作為進一步發展實力的根本。
荊州,一近,二地理位置關鍵,三劉備和荊州士人政治親緣性強,為劉備集團勢在必得之地。
為此除非吳國願意承擔和劉備翻臉的風險,否則很難在不付出相當成本的基礎上掌握荊州。
需要看到的是,吳國政權的本質是建立在江東世家大族共同擁護基礎上的集權制。
東吳掌握實權的,實際上是主公和各大族共同認可的「都督」職位。
東吳將領均有屬於家族和個人的私兵,其政治和利益訴求著眼點在於家族利益上。
這樣的軍隊倚仗長江打擅長的水上本土防禦戰,維護各家族利益時戰鬥力強,但損失巨大為孫氏拓土自己家族不見得能撈到好處的進攻性陸戰,吳軍並不擅長。
這樣的政治體制也導致東吳的軍事資源動員能力遠不及曹魏或劉備。
對於吳國的統治階級,其核心利益是,保存自家實力,共治東南,對東南的資源進行充分開發,多打打容易打的山越小怪積蓄實力,而不是急著爭霸天下。
這一點和宋齊梁陳乃至南宋都很有共同點。
再次,實現「二分天下」的困難和障礙。
困難和障礙首先就是荊州的劉備。
二分天下和劉備有原則性的衝突,和劉備矛盾激化會導致實力嚴重受損,淪為曹操眼中「實力較弱」的諸侯,下場和韓遂馬超不會好到哪裡去。
其次是東吳較弱的陸戰能力和蜀中的地理險要。
劉備入蜀是趕上了好時候,被劉璋迎進去,但還是損兵折將,初期灰頭土臉。
東吳到益州,中間還擱著個劉備,補給能運上嗎?兵員能補充嗎?劉備背後捅刀怎麼辦?就算打下了益州,吳國的實力消耗過重,能守住嗎?再聯想到東吳內部世家們的主要政治訴求,應會導致在東吳內部的政治集團們從一開始就不支持攻蜀。
最後,東吳如果要二分天下,對自己的政治定位就必須是曹魏政權的直接衝突對手,以獲得全國範圍內的政治號召力和各地方諸侯的「盟主」角色。
可是,東吳有沒有這個魄力不說,你把劉備集團的政治定位往哪裡擱。
所以說來說去,東吳二分天下,繞不開的問題主要是劉備,不以低成本控制荊州二分天下基本沒戲,打了劉備成本太高實力消減又要被曹操盯著,自身難保。
對東吳而言,最優的策略就是在荊州保持存在感,同時穩定內部加強集權削弱各大族,開發東南資源積蓄實力,等待低成本取得荊州的時機。
就跟打德州撲克一樣,曹操這種大拿本錢多輸得起,東吳如果不謹慎而冒進,輸了本錢,翻本都很難了。
周瑜是不是活著,我覺得無關緊要。
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差不多20年前就埋下了伏筆 癥結早被某人點出
由於劉備不久虎口拔牙,硬是從曹操手裡奪得漢中,此次荊州之爭的負面影響就容易被忽略。但我認為,這一輪博弈深刻地改變了三國風雲的走勢,讓諸葛亮「隆中對」只有上半場,卻難以延續下半場,「出師未捷身先死...
曹操的赤壁之戰對歷史的發展
赤壁之戰可以說是中國古代一場諸侯絕對實力的決戰,歷史也在這場戰爭中改變了前進的方向。這場戰爭中曹操戰敗的原因分析第一個原因:北方馬超韓遂未除腹背受敵是兵家的大忌,可是曹操在發起赤壁大戰的時候,北...
東吳給人的存在感很低,但東吳憑什麼能抗到最後?
魏有勢統,蜀有道統,吳國屬於閏位政權,標新立異,清新脫俗~~~吳稱帝最晚,最為淡定,始終堅定不移地打著襄助漢室的騙小孩大旗,先後有鄭泉、馮熙等「偉大」的外交官維護吳國光偉正的形象,其中鄭泉使劉備...
三國最倒霉十大名將,馬超魏延榜上有名,第一第二可以改變三國
熟讀三國歷史,名將輩出,大家耳熟能詳的是呂布、關羽、張飛和趙雲等威震天下的名將,殊不知,也有一些名將,非常倒霉。為什麼倒霉呢?或者由於不應該有的失誤,或者由於命運的捉弄,或許很丟人地死去了,完全...
盤點對曹操造成過致命威脅的5大諸侯,馬超也僅能排第二
每個登頂人生巔峰的梟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在曹操崛起的過程中,面臨過數之不盡的磨難,朝廷中的那群大臣,正事實事可能一件都做不了,但是勾心鬥角拉幫結派那可都是一把好手;但是真正對曹操造成過致...
孫權和劉備翻臉的真正原因,不是因為關羽,而是劉備對不起此人
諸葛亮在「草蘆對」(俗稱「隆中對」)中,給三顧茅廬的劉備擬定的戰略方向,便是先接管劉表的荊襄地區,然後揮師西進,攻取益州。當時益州大部分地區,在益州牧劉璋的治下。北部的門戶漢中郡,則在天師教教主...
這個人不死,我相信就再也沒有什麼「三國」了,他會提前統一全國
三國中的曹操、劉備、孫權三人各據一方,成了三國鼎立的格局。那段時間也因此被稱作為「三國」。實際上三國中的兩國早就已經形成了,第三名到位者是劉備。他半輩子都在顛沛流離,不知所為。直到遇上諸葛亮之後...
赤壁之戰後,周瑜在這個地方被困一年多,錯失兩大發展機會
周瑜在正史當中的形象堪稱完美,不但身形俊美(「瑜長壯有姿貌」),對主上忠誠(孫權繼位的主要支持者,「瑜將兵赴喪」),而且軍事才能出眾(征黃祖、打赤壁,都是周瑜擔任總指揮)。這和《三國演義》把周瑜...
如果劉備不打益州劉璋,轉攻此地,蜀漢就能攻滅曹魏,一統中國
27歲的待業青年諸葛亮,在面試報告「草蘆對」(俗稱「隆中對」)中,向新野縣長劉備提出,他應當先奪取荊州省長劉表的地盤,再兼并益州省長劉璋的地盤,然後聯合江東省長孫權,組成南方聯軍,分路北伐,共同...
赤壁慘敗後,曹操還有一次機會稱霸中原,卻被夏侯淵白白葬送
曹操當年赤壁大戰吃了敗仗以後,一直沒有南下,再一次發動對東吳和蜀漢的戰爭,雖然當時曹操的大軍吃了敗仗,但是並沒有消耗曹魏的元氣,所以經過幾年的恢復以後,曹軍又恢復實力了,這個時候,曹操並沒有南下...
若非此人英年早逝,三國時期是否真會實現二分天下
1.坐觀天下紛爭,誰主沉浮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誅呂布,滅二袁,一統中原。揮師南下占領荊州,準備一舉滅東吳,一統天下。後來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曹操被套路了),赤壁之戰周瑜打敗曹操名震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