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說:關羽敗走麥城是劉備諸葛亮借刀殺人,這是真的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首先,這是一個偽命題,因為事實上從來沒有出現過劉備孔明借刀殺人的歷史。
為什麼這麼說呢?
殺人,需要動機,更需要目的。
劉備孔明殺關羽的動機是什麼?
國學大師章太炎一貫語不驚人死不休,他認為關羽丟失荊州,敗走麥城之際,蜀地的劉備孔明居然不發援兵,由此判定:「關羽,世之虎臣,功多而無罪狀,除之則不足,不除則易世所不能御,故不惜以荊州之全士,假手於吳人,以損關羽。
」
也就是說,劉備孔明不惜放棄荊州,假手吳國的外力已除掉五虎上將之一的關羽。
章太炎的觀點出來之後,得到不少人的附和。
比如研究三國史的著名專家方詩銘比較贊同章太炎的觀點,不過他認為不是諸葛亮要借刀殺關羽,而是劉備要借刀殺關羽。
但他們只是純粹從所謂的想像出發,根本沒有考慮當時的魏蜀吳三家實力對比,或者是故意假裝看不見。
關羽被殺後,北方的曹魏君臣在議論中指出:「蜀,小國耳,名將唯羽。
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
」
這段話明白說出了,曹魏最為擔心的蜀國大將就是關羽。
自古以來,只有皇帝登基之後殺功臣,烹走狗,劉備此時距離統一天下還有十萬八千里之遙。
居然有人大補腦洞認為劉備是為了給劉禪繼位掃平障礙,簡直是清宮劇看太多的後遺症。
赤壁之戰時,劉備兵力有兩萬餘人,征南四郡時有數萬人歸降。
不久,劉備入川時從荊州帶走了數萬人,定西川之後又收成都之眾三萬。
也就是說,劉備在漢中之戰前夕,大概有十五六萬左右人馬,其中,歸屬關羽的荊州方向有一半大概七八萬人之眾。
這樣的兵力分布是符合諸葛亮在《隆中對》提出的戰略進攻方向,即: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關羽的荊州對劉備爭奪天下的霸業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關羽失敗之後,荊州之眾七八萬人全部被孫權一口吞掉,蜀國一半以上的領土也盡數喪失。
此外,蜀將孟達及上庸太守申耽投降魏國,喪師萬人以上。
所以,失去荊州,劉備諸葛亮的事業成功機會少了大半,他們的見識難道不如書生章太炎,就為了殺個關羽?
事實上,公元219年,劉備奪得了曹魏的漢中和上庸兩地,關羽又威震荊襄,處於下游的吳國擔心失去長江中游的戰略優勢。
對他們來說,劉備某種程度上象徵正統,如果蜀漢真正打敗曹魏,那麼下一個對象無疑就是處於長江下游的東吳。
屆時,擁有北方中國和長江上游中游的蜀漢,要想滅亡吳國簡直是易如反掌,這也正是西晉滅吳前的戰略環境。
所以,從東吳的角度出發,他們無論如何要從背後偷襲荊州,打破劉備蜀漢進取天下的資本,繼續維持三國鼎力的局勢。
裴松之其實早就有過非常精闢的評論:孫權潛包禍心,助魏除害,是為翦宗子勤王之師,行曹公移都之計,拯漢之規,於茲而止。
劉備在丟失荊州之後,又在隨後的報仇之戰中被擊敗於夷陵,從此之後,蜀國元氣大傷,基本上決定了隆中路線的破產。
三國大勢,就此正式確定。
蜀漢與東吳反目的真相,關羽最終成了犧牲品
三國時期在華夏大地上發生了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戰役,而這其中最有名也是影響力最深遠的就要數樊城之戰了,估計很多人都不了解這一戰役吧,就是此次戰役導致了三國鼎立的局面慢慢的走向了衰敗,是一個重要的轉折...
TOP10蜀國滅亡的十大原因
羅貫中「尊劉抑曹」的思想傾向,使蜀國的形象在演義中被無限放大,幾乎成為「仁、信、德、智、義」的完美化身和無堅不摧、戰無不勝的唯一代表,並且隨著演義在民間的普及,強蜀無敵、勢必復漢的觀念深植...
為什麼蜀漢東吳綁一起沒打過曹魏,罪魁禍首是陸遜!
三國時代魏蜀吳,蜀國和吳國聯合對付曹魏,結果打了幾十年,最後還是讓魏(以及繼承魏的晉)給滅了。從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算起到東吳滅亡,也就是公元219年到公元280年,期間半個多世紀,除了關羽北伐造...
三國最重要的一場戰役,一國失一戰神,從此一蹶不振
樊城之戰發生時東漢末年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基本已經慢慢形成三國鼎立的狀況了,而其中曹操是最有勢力的一個。當時曹操兵力已伸到揚州,孫權一直致力揚州無力攻下,劉備敗走夏口,所以此時孫權劉備集團和曹操的...
劉備英明一世,卻犯了一個大錯誤,諸葛亮又錯上加錯!
談及劉備,很多人不屑一顧,認為曹操打江山,孫權夢江山,劉備只是哭江山!正所謂,車到山前必有路,沒路劉備只要哭一哭。總之,劉備的江山得來很輕鬆,劉備主要工作是醞釀情緒,適當之機哭一哭!顯然,這是受...
劉備用人一大敗筆:重用了魏延卻疏遠趙子龍
建安26年,關羽失守荊州,敗走麥城,被吳將獵殺,後兩年劉備舉兵伐吳,為關羽報仇,成為歷史的悲劇美談,為兄弟可領百萬雄兵,只為孫權人頭祭奠那一縷亡魂。而歷史的真相往往如妓女的衣服,拔掉了,也就知道...
一場樊城之戰讓蜀國走向衰敗,害苦了關羽
三國時期在華夏大地上發生了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戰役,而這其中最有名也是影響力最深遠的就要數樊城之戰了,估計很多人都不了解這一戰役吧,就是此次戰役導致了三國鼎立的局面慢慢的走向了衰敗,是一個重要的轉折...
揭秘關羽之死:被劉備和諸葛亮謀害?
一千多年來,人們對關羽丟失荊州、身死麥城,而蜀漢方面先不支援、後不救援,有種種議論。較為普遍的觀點,是諸葛亮計劃不周,和劉備的疏忽遲鈍。但章太炎先生不認同上述觀點,他認為:「關羽,世之虎臣,……...
蜀漢又出大爆料:關羽是漢蜀衰敗的罪魁禍首?
東漢末年,自黃巾起義後,天下戰亂紛紛,各路英雄占地稱霸,都趁著大漢衰敗之際,各自利用手中的城池,建立軍隊,想分得一份天下江山,從而榮華富貴,衣食無憂。
諸葛亮為什麼六出祁山,屢敗屢戰?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六出祁山」,都無功而返。身為一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不可能看不清天下局勢,三國鼎立,蜀漢最弱。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究竟有著怎樣的原因使他多次以弱擊強,揮師北伐呢?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三國故事
長江自西而東橫貫中國中部,幹流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數百條支流延伸至貴州、甘肅、陝西、河南、廣西、廣東、浙江、福建8個省、...
三國憾事之蜀國篇其四——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最終既喪命又丟荊州
阿超聊文史:有態度地寫歷史,有品位地看文學。前三篇有興趣的也可以看一下哦。《三國憾事之蜀國篇其一趙雲沒有被「人盡其才」》《三國憾事之蜀國篇其二龐統「掛」得太早》《三國憾事之蜀國篇其三法正和劉備的...
三國哲理:為什麼諸葛亮趙雲都認為劉備不該伐吳?七點原因!
為什麼諸葛亮趙雲都認為劉備不該伐吳?當時,也不知道後來會是火燒連營。和曹魏相比,東吳更弱一些。而且也是師出有名。若是奪回荊州或者消滅東吳,對日後和曹魏決戰也是大有好處的。其實,這裡面有很多關於諸...
如果諸葛亮跟隨劉備一起伐吳,是不是會伐吳成功?
關羽被殺,荊州被奪,對於劉備集團來說是一個雪上加霜的消息,再加上孟達投降了曹魏,可以說短短几個月內原本一片蒸蒸日上的劉備來說真是當頭一棒,不僅失去了統一中原的機會,而且自己幾十年的兄弟被孫權所...
關羽死後若是諸葛亮帶兵伐吳,定能蕩平江東一統三國!
劉備伐吳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
強大的魏國是如何滅亡的,為何要先滅蜀再滅吳?
戲解漢末三國歷史,在三國歷史中實際上最先滅亡的是魏國。公元249自高平陵之變後,曹氏家族被囚禁在鄆城,司馬氏掌握著朝政,曹魏從此刻起就已經不姓曹了,也就是說三國當中覆滅最早的正是人才濟濟且體量巨...
三國如果關羽沒有失荊州,劉備統一天下的幾率又多大
首先拋出我的觀點 : 就算關羽不失荊州,劉備統一天下的機率還是很小,為什麼這麼說,請看下文分析。扯開一下,關羽想要不丟失荊州,最好的辦法是什麼?那就是窩著荊州三郡不動,只要按兵不動,曹魏就不會和...
劉備傾全國之力為關羽報仇,不光只是兄弟情,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率孤軍北伐曹操。樊城之戰,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一時威震華夏。但此時,東吳不顧孫劉同盟,派呂蒙率軍突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被吳軍擒殺,荊州也落入吳國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