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劉備的重要謀臣,諸葛亮成為丞相,徐庶為什麼默默無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熟讀三國歷史,我們發現劉備在新野的這幾年,手下聚集兩大謀臣,分別是徐庶和諸葛亮。

徐庶是潁川名士,劉備非常器重,當即委以重任,幫助劉備整理軍務、訓練士卒、修葺防禦設施,成了劉備非常信賴、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諸葛亮更不應說,是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來的大才,隆中對戰略讓劉備如獲至寶。

然而,同樣是劉備的重要謀臣,諸葛亮成為丞相,徐庶為什麼默默無聞?

關於徐庶的說法,想必大家都知道很多,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是徐庶幫助劉備火燒新野,一戰成名,被曹操看中,然後曹操執徐母逼其轉投,徐庶無奈歸曹,徐母深明大義,斥責兒子一番後,憤而自殺,徐庶因此深恨曹操,從此裝聾作啞,再也不肯替曹操出謀劃策了。

這就成為「身在曹營心在漢」,「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等俚語的由來,這一說法來自《三國演義》,因小說影響甚廣,早已深入人心,因而幾乎成了歷史定論。

徐庶為什麼默默無聞?就是因為在後期沒有獻計建言,才被雪藏了。

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董卓亂政,自此天下大亂,關東群雄並起。

潁川的徐庶為了避免戰火,便與同郡的石韜一起,帶著老母家人南下荊州居住。

那時的荊州,堪稱世外桃源。

逃到荊州之後,徐庶結識了諸葛亮,兩人關係十分友好。

多年以後,劉備來到荊州,屯兵於新野。

徐庶跑去見了他,主賓相談甚歡,從此君臣一體。

徐庶也在剛剛投奔劉備的時候推薦諸葛亮給劉備。

由此,才有了三顧茅廬的美談。

《三國志》記載,徐庶之志與諸葛亮一樣遠大,二人都是想輔佐明主建立王圖霸業之輩。

他追隨劉備後,立刻就得到劉備信任與器重,他與劉備的交情早於諸葛亮,而諸葛亮也是得到他的力薦這才加入劉備陣營的。

後來,徐庶無奈歸曹,諸葛亮聽說他在曹魏只做得中郎將、御史中丞時,頗為感慨地說:「魏殊多士耶?何彼二人(另一位指徐庶好友石韜)不見用乎」?意思是「難道魏國人才很多嗎?為何連徐庶、石韜(字廣元)這樣的英才都得不到重用呢」?其實徐庶不被重用,或許不是他能力不夠,亦不是魏國人才過剩,沒有他的位置,很可能是另有玄機。

後來,曹操率軍南下荊州,徐庶等人南逃的路上,其母被曹軍俘獲。

於是徐庶離開劉備,前往曹營。

但對曹操來說,徐庶也不過只是一名荊州降將而已。

而且更重要的是,這位徐庶先生投降的理由也很奇葩:我是為了盡孝道來的。

因此,曹操面對這樣的一位降將,只能隨便被授予了一份職位,敷衍了事。

只是沒有想到,這麼一敷衍,就是一輩子。

因為徐庶沒有進入過決策中樞,所以一直被邊緣化,即便徐庶想獻計,他也沒有機會,以至於沒有立下大功,所以在魏明帝的時候才右中郎將,御史中丞,一些閒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比諸葛亮聰明的人,其實是徐庶,為什麼呢?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歷來被稱為最聰明,最智慧的代表人物,其實,比諸葛亮聰明的人是徐庶,為什麼這麼說呢?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就要弄清楚,徐庶為什麼不回到劉備陣營,甘願一生湮沒無聞?

此人不離開劉備,諸葛亮就沒有機會!

眾所周知,三國演義里,諸葛亮神機妙算,簡直就是神一樣的存在。而徐庶呢,他先前投奔劉備,因母親被曹操所擄獲,徐庶不得已辭別劉備,進入曹營。後來這件事被藝術加工,「身在曹營心在漢」、「徐庶進曹營,一...

歷史上三國時期的徐庶怎麼死的?

徐庶怎麼死的?徐庶,字元直,本名徐福(《魏略》中為徐庶立傳也是以徐福的名義立傳【《三國志·裴潛傳》:魏略列傳以徐福、嚴干、李義、張既、游楚、梁習、趙儼、裴潛、韓宣、黃朗十人共卷,其既、習、儼、潛...

雖身在曹營,卻是劉備最應該感謝之人!

看三國的人都知道劉備與諸葛亮這對魚水君臣,那種信任是歷代君臣都很難做到的,更可說是許多君臣的典範。蜀漢後來的發展,也與諸葛亮後來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分不開的。當然,說到劉備與諸葛亮的淵源,...

諸葛亮是徐庶推薦給劉備的嗎

劉備送徐庶劉備一生雖然知人善用,但是也錯過了不少的英才,比如陳宮、張遼等人,他們大多都是呂布手下的,但是也是劉備可以爭取的,然而這些人的錯過還不算什麼,最遺憾的就是原本就是劉備重要軍師的徐庶的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