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徐庶孝義,不知道其實他也很仗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徐庶(生卒年不詳),字元直。

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

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後歸曹操,並仕於曹魏。

徐庶本名徐福,為寒門子弟。

早年為人報仇,獲救後改名徐庶,求學於儒舍。

後與同郡石廣元避難於荊州,與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來往密切。

劉備屯駐新野時,徐庶前往投奔,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

徐庶南下時因母親被曹操所擄獲,徐庶不得已辭別劉備,進入曹營。

後來此事被藝術加工為「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等歇後語,被廣為流傳。

而徐庶也成為孝子的典範被加以稱讚。

魏文帝時,徐庶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三國演義里有這樣一段情節:劉備攻打樊城時,魏國大將曹仁使了一個陣,叫八門金鎖陣,結果被趙雲帶著兵給破了。

曹仁一語中的指出,劉備身邊必有高人。

這個高人就是徐庶,他是三國中最讓人惋惜的謀士,本是劉備的左膀右臂,不過後來曹操劫持了他母親,徐庶無奈去了曹營,並發誓終身不為曹操設計。

在那個人人都想有一番作為的動亂年代,空有一身才華,卻只能「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身在曹營心在漢」,是多麼的寂寞啊!

歷史上的徐庶,與演義中基本一致,但稍有區別,從他生平來看,也是我輩楷模。

早年的徐庶,是個俠義之士,還有點功夫,曾十分義氣的為朋友報仇,然後把臉塗白,披頭散髮的偽裝成瘋子逃跑,結果還是官吏被抓住了。

官吏把他綁在車子的柱子上,讓人來認,揚言沒人來就把他肢解了,萬幸的是徐庶朋友來劫法場了,救了他。

或許這件事讓他意識到,匹夫之勇不足以做大事,於是此後徐庶便不再耍槍練劍,開始讀書求學,後來南下避亂,還和孟公威、諸葛亮等成了朋友。

十年之後,他學問終有所成,投奔了劉備,劉備識人向來很準很快,夷陵兵敗後,和馬忠聊了幾句就能知道此人必有大才,所以一間徐庶,便很器重。

後來,徐庶推薦諸葛亮給劉備,劉備這才三顧茅廬,求得臥龍出山,如魚得水,終成霸業。

曹操南下荊州,劉備逃亡途中,徐庶母親被抓,徐庶事母至孝,聽說老母被抓,方寸大亂,無心做事,只得去了曹營,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這個官職其實不高,所以後來諸葛亮北伐聽說時,深為嘆惜: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

魏國確實多人才,但以徐庶的能力,真的只配中郎將麼?不,劉備、諸葛亮早已評價了他,所以顯然不是配不上高官,而是他不願出力幫助曹魏罷了。

世人只知徐庶孝義,不知道其實他也很仗義,為朋友重情重義,為母親至誠至孝,堪稱人物楷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他曾是蜀漢第一功臣,竟終老曹魏

採訪了下母上大人,問了問「您知道徐庶是誰嗎」,得到回覆「知道呀,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嘛」,這個歇後語確實深入人心,就像身在曹營心在漢的說法一樣,廣為流傳。但是想提出一個異議,徐庶,真的進了曹營...

若非諸葛亮,此人不會進曹營成就千古佳話

徐庶,字元直,是劉備早期的謀士,侍奉劉備時期,面對曹操大將軍曹仁的進攻時,破解曹仁八門金鎖陣,並奪取樊城,大敗曹仁李典,使當時屢戰屢敗的劉備嘗到了打勝仗的滋味。敗軍之將曹仁李典逃回許昌後告訴曹操...

身在曹營心在漢,徐庶為什麼沒有被殺掉?

徐庶,三國時期志向遠大的謀士,他本來投奔在劉備手下,但是曹操聽聞其才華,於是用陽謀逼徐庶到他的手下做謀士。到曹營後,徐庶心向劉備,所以徐庶終其一生沒有向曹操獻出一條計策,然而他不被曹操所用,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