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身在曹營,卻是劉備最應該感謝之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看三國的人都知道劉備與諸葛亮這對魚水君臣,那種信任是歷代君臣都很難做到的,更可說是許多君臣的典範。

蜀漢後來的發展,也與諸葛亮後來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分不開的。

當然,說到劉備與諸葛亮的淵源,我們就要說到一個關鍵人物,徐庶。

要不是有徐庶的穿針引線,可能這對魚水君臣也是很難相遇的。

徐庶,字元直,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

那麼,他是怎麼和諸葛亮、劉備認識的呢?原來,當時董卓霍亂朝綱,大肆迫害文人,忠臣,徐庶與同郡石韜為避亂,就到了荊州。

在荊州就認識了諸葛亮,並與他關係友好,時常討論天下大勢,進而了解了諸葛亮的才能和志向。

後來劉備依附荊州劉表後,駐紮在新野。

由於劉備是漢室宗親,且仁德信義為世人所傳頌。

於是就前去投奔,劉備本就缺少人才輔助,又見徐庶才智非凡,所以非常器重他。

後來徐庶又向劉備舉薦了諸葛亮,並建議劉備親自去邀諸葛亮出山相助,所以才有了後來三顧茅廬和隆中對的佳話。

也正因諸葛亮的隆中對,才確立了劉備後來的大業方向和策略。

不過曹操也是非常重視人才的,凡事有能力的都想歸我已用,從對待關羽就能看出來。

一次曹操曾問程昱:「徐庶的本事與你相比,怎麼樣?」 程昱回答:「比我的十倍還強。

」那程昱也是曹操手下著名的謀士,能力肯定也是不弱的,不管他是謙虛還是說真話,反正是把曹操的胃口吊起來了。

於是在追擊劉備的過程中,擄獲了徐庶的母親。

將之軟禁並偽造家書,逼徐庶就範。

徐庶是出了名的孝子,迫於無奈只得辭別劉備,投曹營去了。

但是很多傳說,說徐庶去了曹操那裡,沒給他出過一條計謀,具體怎麼樣我們也不得而知。

但據《魏略》記載,徐庶在黃初四年,在魏國被任命為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說明他應該不是閒人,至少得有所作為吧。

但是建興六年,諸葛亮帶軍北伐,聽說徐庶與石韜(郡守、典農校尉)官職都不太高,而徐庶的才幹,他也是比較清楚的。

所以感嘆道:「難道是魏國的能人異士太多了嗎,連徐庶與石韜如此有才幹的人都沒得到重用?」

從這裡我們能猜測兩種情形:

一、徐庶在曹營沒有真正的發揮自己的才能,以致於不受重用;

二、曹操手下的能人太多,徐庶早已被淹沒。

到底是哪一種情形,這也是需要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不管怎麼說,劉備後來能成就大業,至少也有徐庶推薦的功勞吧。

對於徐庶的結局,一說病死,一說隱居。

相信病死的人應該在多數吧!

微信公眾號:世界名人【sjmr815】更多精彩,歡迎關注收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徐庶辭別劉備進了曹營,真的是一言不發嗎?

徐庶辭別劉備進了曹營,真的是一言不發嗎?文|大炮說到「徐庶進曹營」,這還是個歇後語,講的是關於三國時期謀士徐庶的事情。在這段歷史上,徐庶本是劉備劉皇叔的人,他為何會進曹營,有什麼隱情嗎?那他到了...

三國名士徐庶後來去哪了?

熟讀三國的朋友都知道,在劉備三顧茅廬請到諸葛亮之前,徐庶是蜀國最重要的謀臣,大破八門金鎖陣,直取樊城,大敗曹仁,是蜀國的奠基人之一。在三國演義中後來徐庶之母為曹操所擒,徐庶迫不得已投奔魏國,終身...

徐庶正解:主動投曹,沒有一言不發

徐庶在三國中是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人物,而且智謀超群,和諸葛亮為友。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大多數人都很崇敬這位神機妙算、忠義可嘉的軍師。可是,真實的徐庶跟演義中的完全是兩個概念。本號這就深挖史料,...

徐庶到曹營以後,怎麼從三國歷史上消失了?

徐庶到曹營以後「一言不發」,不影響三國歷史,羅貫中自然懶得寫。徐庶跟諸葛亮關係很好,兩人是一起讀書的好友,徐庶還把諸葛亮推薦給劉備。早年他們與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等人讀書,「三人務於精熟,而亮...

說到悲情,三國里非他莫屬

徐庶,字元直,河南許昌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後歸曹操,並仕於曹魏。三國演義刻畫的徐元直,進操營一言不發,不擬一謀,不獻一計,肯定是藝術加工。那麼,該如何解讀三國名士徐庶的三國人生呢?

歷史上,徐庶投曹後真的不再獻一計了嗎?

小說《三國演義》里,徐庶化名單福,本來想去投靠荊州劉表,但是見到劉表後覺得劉表善惡不分,於是留書一封與之辭別,前往司馬徽那裡傾訴,被司馬徽稱有王佐之才。劉備躍馬檀溪回新野之後,徐庶在司馬徽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