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離開劉備,歸降曹操後,最終的結局是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漢末三國這一歷史階段,劉備投奔荊州劉表,屯駐新野時,徐庶這位謀士前往投奔,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

不過,徐庶南下時因母親被曹操所擄獲,徐庶不得已辭別劉備,進入曹營。

後來此事被藝術加工為「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等歇後語,被廣為流傳。

對於徐庶這位謀士來說,因為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的描繪,所以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

但是,就真實歷史上的徐庶,和演義還是存在一定的區別。

那麼,問題來了,徐庶離開劉備,歸降曹操後,最終的結局是什麼?

首先,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徐庶(生卒年不詳),字元直。

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

對於徐庶來說,家鄉屬於後來曹操的勢力範圍內,就曹操來說,挾天子以令諸侯後,選擇將東漢朝廷定都許昌。

公元192年,徐庶為了避亂,與同郡石韜南下至荊州居住。

在東漢末年,中原地區戰爭不斷,不少人才都選擇遷移到相對穩定的荊州,比如諸葛亮。

而就徐庶來說,到了荊州後正好結識了諸葛亮,並且形成了比較友好的關係。

公元201年,在中原地區被曹操擊敗的劉備南下依附劉表。

面對前來投奔的劉備,荊州刺史劉表選擇讓他於新野駐紮抵禦曹操。

在漢末三國這一歷史階段,劉備不僅是漢室皇叔,而且求賢若渴,這正好吸引徐庶前來投奔。

不過,徐庶雖然獲得了劉備的其中,但是,因為自己的母親被曹操所擄獲,徐庶只能選擇辭別劉備,前往曹營。

在這之後,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表示「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或者說徐庶和曾經的關羽一樣,心在身在曹營心在漢。

但是,根據《三國志》等正史的記載,黃初四年(223年),徐庶在魏國被任命為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其中,就御史中丞這一官職來說,漢朝時期為御史的次官。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御史擁有監察百官的職責。

到了漢末三國時期,曹操曾改御史中丞為宮正,取其糾彈百官朝儀的職掌而言。

由此,對於徐庶來說,擔任魏國的御史中丞,不僅不是一言不發,反倒是要經常說法,比如向魏國皇帝進諫等。

至於徐庶擔任的右中郎將這一官職,在漢末三國時期成為了一個大致介於將軍和校尉之間的階層,其職位、品秩、權力差異很大,統兵將領亦多用此名。

由此,相對於司馬懿、諸葛亮、魯肅等謀士,徐庶的官職是相對較低。

換而言之,在人才濟濟的魏國,徐庶並沒有獲得多大的重用。

最後,太和二年(228年),諸葛亮率軍北伐,聽聞徐庶與石韜(郡守、典農校尉)官職都不太高。

對此,諸葛亮也認為這是魏國的謀士太多了,所以徐庶得不到重用。

在筆者看來,徐庶沒有在魏國獲得重用,一方面是因為魏國人才眾多,比如曹操手下就擁有郭嘉、荀彧、荀攸、程昱、司馬懿等眾多謀士,另一方面也跟徐庶自己的能力有限存在一定的關係。

換而言之,徐庶的真實能力,顯然被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擴大了。

在公元228年後的幾年,徐庶病逝。

總的來說,對於徐庶這位謀士來說,在劉備手下並沒有立下什麼功勞,最大的功績應該就是推薦了諸葛亮。

至於離開劉備,歸降曹操後,徐庶也比較默默無聞,只是在魏國擔任了不高不低的官職。

文/情懷歷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中他官至御史中丞,夢三國中他位置尷尬。

又到了一天一扯的時間了,慘澹的成績讓我各種鬱悶。不過,就算是鬱悶也要寫下去不是嗎?今天要寫的這個哥們先跟劉備,後跟曹操。看到這裡很多人估計已經知道我接下來要寫的人是誰了,他就是劉備最早期的謀士,...

說到悲情,三國里非他莫屬

徐庶,字元直,河南許昌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後歸曹操,並仕於曹魏。三國演義刻畫的徐元直,進操營一言不發,不擬一謀,不獻一計,肯定是藝術加工。那麼,該如何解讀三國名士徐庶的三國人生呢?

河南籍歷史名仕 東漢末期名仕徐元直

徐庶(生卒年不詳),字元直。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後歸曹操,並仕於曹魏。徐庶本名徐福,為寒門子弟。早年為人報仇,獲救後改名徐庶,拜師求道。後與同郡石廣元避難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