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士為什麼愛提「上中下三策」?君王為什麼總不選上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決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時局動盪、戰爭頻仍之時,外部情況變化萬千,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決策可謂關乎生死存亡。

因此,君王將相都極為重視決策,廣為招攬被稱為謀士或幕僚的「智囊」,專門提供決策服務。

謀士或幕僚為君王將相提出對策時常常同時提出上中下三策,供君王將相選擇,這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有趣的現象。

最早出現上中下三策的是《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指出,「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敗。

」意思是追求上等的,可以得到中等的;追求中等的,可以得到下等的;追求下等的,什麼都得不到。

《孫子兵法》的《謀攻篇》還寫道,「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意思是上等的軍事行動是用謀略挫敗敵方的戰略意圖或戰爭行為,其次就是用外交戰勝敵人,再次是用武力擊敗敵軍,最下之策是攻打敵人的城池。

攻城,是不得已而為之,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三國時期,劉備和劉璋反目後,決定奪取成都。

劉備徵求龐統的意見,龐統也給他出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暗中選擇精兵,日夜行軍,在劉璋猝不及防時,直取成都;中策,劉璋手下重要將領楊懷、高沛,手下兵馬甚多,並且一直很提防劉備,多次上書建議劉璋驅逐劉備。

龐統認為劉備可以藉口荊州有急事準備回軍,藉此召見,趁機除去二人;下策,退回到白帝城,和荊州結合起來,再想辦法圖川。

隋朝末年,趁隋煬帝東征高句麗,後方空虛之際,禮部尚書楊玄感在黎陽起兵反隋。

謀士李密,也向楊玄感獻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往東北打,占領涿郡,封鎖臨渝關,切斷隋煬帝的歸路,然後和高句麗兩面夾擊,讓隋煬帝不戰自潰;中策是往西打,直取大興城,攻占長安,占據關中,憑險固守,讓隋煬帝有家難歸;下策是就近攻打東都洛陽。

謀士們為什麼喜歡同時提出「上中下三策」?這與古代時局及謀士的職責與定位有關。

時局複雜多變,應對的策略當然就不止一種。

服務於君王將相的謀士擬定「上中下」三種策略,便於窮盡一切可能,供君王將相選擇。

再者,謀士的定位在於「謀」而非「斷」,而且,謀士對自己提出的不同策略又有所傾向,他們以「上中下」的方式作出區分,這樣既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又將決斷之權交給主上,不用承擔相應的風險。

面對謀士提出的「上中下」三策,君王將相又將如何選擇?這裡的學問就大了。

策略的選擇,與君王將相的政治格局、軍事素養有關,甚至與君王將相的個性品格有關。

漢朝時,淮南王英布造反,漢高祖劉邦向薛公問計。

薛公分析後,認為英布可能採取上中下三策:上策是「東取吳,西取楚,並齊取魯,傳檄燕、趙,固守其所,山東非漢之有也。

」中策是「東取吳,西取楚,並韓取魏,據敖庾之粟,塞成皋之口,勝敗之數未可知也。

」下策是「東取吳,西取下蔡,歸重於越,身歸長沙,陛下安枕而臥,漢無事矣。

劉邦問:「英布將會選擇哪種計策?」薛公回答說:「選擇下策。

」劉邦說:「他為什麼放棄上策、中策而選擇下策呢?」薛公說:「英布本是原先驪山的刑徒,自己奮力做到了萬乘之主,這都是為了自身的富貴,而不顧及當今百姓,不為子孫後代考慮,所以說他會選用下策。

」果然如同薛公所料,英布採取了下策。

劉邦率軍親征擊敗英布,英布逃亡上中下三策的抉擇智慧到江西一帶,被他的內弟第二代長沙王吳臣誘捕殺害於番陽(今江西景德鎮西)。

薛公正是通過分析英布的政治格局、行事風格及個性品格,準確地推斷出其會選擇下策。

三國時期,劉備選擇了龐統提出的中策,藉機除掉楊懷、高沛二人。

劉備之所以沒有選擇上策,是因為偷襲成都要冒很大的風險。

劉璋不擅於軍事,向來又無備戰準備,如果大軍突襲,一次便可成功,但孤軍深入,如果敵人有備,恐怕就會全軍覆沒,再也無法東山再起。

下策更不可取,退還白帝,就是將劉備的軍隊全面撤離益州,駐守在益州與荊州的交界,再慢慢另外構想如何攻取益州,這是一條極為消極的策略。

綜合來看,中策最為有利,既較為穩妥地實現了階段性的目標,又為後來奪取成都打下了基礎。

歷史也證明了劉備選擇的正確性。

按照中策,劉備除掉楊懷和高沛後,收編白水關的部隊,讓黃忠和卓膺帶領他們向成都進攻。

在綿竹,督軍李嚴又率領眾將投降了劉備,劉備軍力更加強大,很快來到了距成都很近的雒城。

在雒城,劉備圍而不攻,一年後雒城破,劉備來到成都城下,十幾天後劉璋出城投降。

放棄上策,選擇中策,也與劉備的個性品格有關。

與「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梟雄曹操相比,劉備素以忠厚、仁義著稱,這也成為其於亂世中聚攏人心的本錢。

龐統的上策效益很高,卻失了民心,中策也許可能一無所獲甚至損失慘重,但是能得民心。

劉備要以自己這個「明主」取代劉璋那個「暗主」,不僅需要一個出師有名的藉口,還需要表現出仁義之師的姿態,這樣才有利於收服民心。

龐統提出的三策是從戰役層面考量的,追求的是以最快的方式取得成都。

劉備則站在戰略高度上考慮問題,政治格局更大,看得更遠,考慮如何廣得民心,順利接掌西川政權。

隋朝末年,面對李密提出的三策,楊玄感思慮再三,最後選擇了下策,率兵攻打洛陽。

楊玄感的理由是,「你說的下策,才是上策。

現在朝臣們的家屬,都在洛陽,如果不攻取它,怎能影響世人?並且經過城鎮卻不攻打,用什麼顯示威力?」在洛陽城下,楊玄感雖然一呼百應,集結了十萬大軍,但久戰不克。

最後在隋朝援軍的強烈攻勢下,一日三戰三敗,兵敗西撤,以失敗告終。

棄上策,取下策,楊玄感的選擇,顯然是錯誤的。

以歷史的眼光看,當時的隋朝,統治階級內部還是鐵板一塊,分裂不大,楊玄感起兵造反時間太早,無論用什麼計策,都可能面臨失敗。

八國聯軍進攻北京之時,西太后下詔時在廣東的李鴻章北上議和。

有幕僚為李鴻章定下上中下三策以應對此事。

上策為擁兩廣自立,以李鴻章在中外的影響力,圖謀恢復漢人政權,在亞洲首開新政體;中策為速起廣東之兵北上剿拳勤王,以謝洋人;下策就是奉詔單騎入虎狼之穴議和了。

分析起來,上策不是忠臣所為,中策實在是空談,當時廣東並無一兵一卒可以調用,所謂勤王之說只能是水中望月,徒勞而已。

上中兩策都不具有可行性,年近 80的李鴻章,只能選擇下策,實為無奈之舉。

實際上根據敵我的力量對比、事態的發展趨勢,謀士們的上中下三種策略都可能成為最優策略。

作為一名決策者,最重要的是判斷力,即分辨、選優的能力。

決策就是分析、判斷,利害相較、交叉評估,從擬定的眾多方案中選擇最優的一個。

上中下三策,究竟是選擇哪一種方案好,不僅要從方案本身來評定,還應當從戰略目標和全局態勢著眼。

只有這樣,才能選出最優的策略。

摘編自《群眾》雜誌2017年第4期

作者:張海洋(南京江寧高新園區管委會)

閱讀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群眾》雜誌官方微信公眾號(qunzh_1937)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被劉備罷官的龐統不死,三國歷史會不會改寫?

有句話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意思是說,從小事做起,才能做成大事。這個仿佛是公理的論斷,卻並不適合我們的龐統龐士元。劉備兼任荊州牧後,龐統以州從事的身份代行耒陽縣令。然而我們的龐士元卻不屑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