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龐統不死,荊州就不會丟嗎,三國會歸蜀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公元214年,劉備包圍雒城,龐統率領軍隊攻城,戰鬥中被亂箭射中而死去,年紀輕輕就掛了。
注意不是演義中寫的死在張任的手上!
公元219年末,關羽兵敗,荊州被孫權所得。
中間相隔五年之久,如果鳳雛龐統還在,會發生什麼呢?
以龐統的才智,如果還在,那麼西川由劉備+龐統,荊州由關羽張飛+諸葛亮,這陣容豈不是完美。
曹操來,劉備+龐統擋擋足夠,孫權來諸葛亮+關羽頂頂綽綽有餘。
蜀漢何愁不興,甚至都有可能先滅掉孫權,再幹掉曹魏,輕輕鬆鬆拿下天下,一統三國,劉備做夢都會笑死。
然而這可能嗎?筆者覺得很難實現!因為這是歷史,不是任人編寫的小說。
筆者並不是小看龐統的能力,關於龐統,我在文章中《三國憾事之蜀國篇其二龐統「掛」得太早》有詳細的介紹。
歷史上的龐統確實非常有軍事頭腦,對劉備集團的作用絕對不容小覷。
-
首先,我們要弄清一個問題,是龐統死後,諸葛亮援兵來了,還是龐統死之前,諸葛亮援兵就已經來了?
那麼,我們翻開三國志來看。
《三國志·先主傳》記載: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將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陽,惟關羽留鎮荊州。
先主進軍圍雒。
你會發現,劉備是先召了諸葛亮等人帶兵入蜀,龐統再死的。
可為什麼龐統沒死,劉備還要召諸葛亮入蜀呢,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當然不是!劉備入蜀名義上是去幹什麼的?幫助劉璋。
劉備帶了多少人馬?步騎兵數萬人。
西川有多大,這點人能搞定?西川東部沒丟,劉璋會立馬投降?西川不是立刻拿下,曹魏孫吳會按兵不動?
所以,對於劉備來說,他要爭取時間,在最短的時間內儘快拿下西川,那麼,憑劉備幾萬人從一路圍攻成都,劉璋是不會輕易投降的。
所以,援兵是必須要派過來的。
至於,劉備為什麼唯獨讓關將軍留在那裡,這件大事他和龐統等人商量了嗎?不得而知啊。
回過頭來看,這是劉備決策中一個大的疏漏。
-
其次,成都攻下後,龐統如果還在,龐統會給劉備提供什麼戰略呢,龐統會不會諫言荊州的危機?
這是假設性的問題。
以筆者對龐統的估計,他是有這樣長遠的眼光的,他也會和法正類似,向劉備諫言奪取漢中,或者荊州也需要支援。
可就在公元215年,孫權就出動了,劉備這樣發展,孫權是忍受不了的,劉備在214年剛拿下蜀地,一年左右,孫權就打過來了。
劉備又親自帶兵去抵禦孫權,可是曹操又準備奪取漢中了,劉備只好和孫權議和,又帶兵回去抵禦曹操,帶兵跑來跑去,此時累人的是蜀軍,注意此時的曹操和孫權已經有點「盟友」的感覺了。
那麼,如果此時龐統沒和劉備一起回去,而是留在荊州,那不是挺好嘛!確實,筆者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點子。
如果龐統和關羽能配合愉快的話,或許還真能擦出不一樣的火花。
-
最後,關羽出兵襄樊,龐統會提出意見,甚至可以幫助守荊州。
公元219年,劉備拿下了漢中,同年,關羽不知道是奉了誰的命令,主動進攻曹操占領的荊州地界。
可喜的是關羽一路凱歌,可悲的是孫權趁虛而入。
關於關羽是奉了劉備的命令出戰,還是自作主張進攻,史書並沒有明確記載,於是引發了很多人的各種猜測。
有的說是劉備讓關羽去的,為了趁勝追擊,打倒曹操,有的說是劉備故意讓關羽去的,為了害死他,有的說是諸葛亮故意來害關羽的,也有說關羽擅自做主出兵的……筆者比較同意是關羽私自做主出兵的,為了「戰功」而有點求勝心切了。
張飛在益州宕渠之戰大勝,趙雲黃忠配合在漢中之戰做出了大貢獻,魏延也被任命為漢中太守……就差自己只是守著漢中,沒有大的功績,關將軍可能心中有點過不去,況且,曹操大敗,劉備軍隊氣勢十分旺盛,出兵也未嘗不可,再者,孫權和我們議和了,東吳應該沒威脅了。
種種原因下,關將軍出動了,正是這次出動,基本導致了荊州的丟失。
如果龐統在,有沒有救呢?我覺得可能有救。
他必須要勸關羽不要出兵,如果他能勸動,那麼荊州幾郡還是可以保住的,如果勸不動,結果基本一樣。
那麼,龐統在的話,最好的結果就是漢中,西川,荊州三郡都還在劉備的手中。
此時,法正,黃忠等人該去世了,而關羽,張飛等人也都老了。
之後三國估計會和平一段時間,而關羽如果病死,或者到了劉禪時代,會怎麼發展,變數太多,難以預料。
而曹魏硬實力優勢明顯,筆者對於即使龐統還在並不太樂觀。
關羽最坑,張飛最冤!若沒有桃園結義三國會如何?
不管怎麼說,劉備都是三國時期唯一一個雄才偉略有資格和曹操相提並論的,他擁有一個優秀帝王的很多優點,而且漢王朝是歷史上我非常喜歡的一個王朝,最後被曹丕篡位還是讓人感到遺憾的,曾經的蜀漢集團還是那樣...
夷陵之戰後孫權為什麼不趁勢消滅蜀國?東吳拿下蜀漢能打贏曹魏麼?
夷陵之戰是三國歷史前期最大的轉折點,蜀漢步入到了寒冬期,而東吳和曹魏的國力依舊強盛。主要是劉備伐吳實在太過衝動,雖然整備了幾年,但似乎太急於求勝,每一步都在陸遜的算計當中,最後陸遜一把火將蜀軍...
劉備取西川, 隨行的為何是龐統黃忠魏延三人? 其實這裡面大有文章
赤壁之戰時,劉備趁勢奪取了荊南四郡,終於有了自己的地盤,但是仍有隱患,孫權時不時就會跟劉備說荊州是他的,這是其一,其二,按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下一步應該是西取西川奪得益州之地。可是劉備素有仁名,...
劉備入川,為什麼只帶龐統,而不帶諸葛亮、關羽、張飛和趙雲
公元211年,益州牧劉璋派人到荊州給劉備做思想工作。劉璋的本意是想要劉備幫助他平定漢中的張魯,一個叫做五斗米教的反政府武裝頭目,結果卻使劉備趁機占據了西川。這個結果是劉璋做夢都想不到的。劉備能夠...
劉備取西川太急,沒攻此地,結果毀了名聲,折了關羽,累了諸葛
劉備是個英雄,氣量恢宏,百折不撓,54歲時才有了自己的地盤——西川。可能早年寄人籬下,受盡屈辱,劉備對土地的渴望要比曹操孫權來得猛烈。但也正是這種迫切,讓劉備犯了一個嚴重的戰略失誤。
如果劉備不安排關羽守荊州,那麼蜀漢能否打敗魏國?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孫劉聯軍在赤壁大敗了曹操的幾十萬大軍後,藉機提升自己的實力,開始不斷攻取長江流域的一些城池。而劉備在諸葛亮的幫助下成功取得了荊州。而由於孫權在這場戰役中折損了很多士...
三國最大千古之迷:58歲關羽離奇送命
關羽(?-220年),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三國時蜀漢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盤點三國:造成龐統英年早逝的三大性格弱點
龐統,字士元,荊州襄陽人。略知《三國》者,自然知道此人,所謂「臥龍鳳雛」,臥龍是諸葛孔明,鳳雛就是龐統。世外高人水鏡先生曾言: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龐士元之才可窺。當然,你也應該知道,...
龐統如果在落鳳坡逃過一劫,他能否輔佐劉備興復漢室呢?
龐統是一位非常有謀略的人才,人稱鳳雛先生的他和諸葛亮一起,成為劉備的軍師,共同輔佐劉備。然而,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龐統在跟隨劉備征戰劉璋的時候,在落鳳坡被中箭身亡,年僅36歲。那麼,龐統...
劉備奪取西川,曹操為何不趁勢出擊,反而坐視劉備變強?
劉備取西川看似簡單,實則很不容易,前後花費了3年才把西川拿下。可這麼長的時間裡面,曹操作為劉備的生死對手,為何眼睜睜看著劉備一步步強大起來,卻坐視不管呢?
劉備若有諸葛亮曹操的氣量,三國鼎立鹿死誰手未可知也!
劉備不好讀書(比曹操讀的書少,曹操能詩善詞,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劉備好像沒留下什麼詩詞),喜結豪傑之士,善籠人心,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後得鳳雛龐統和孝直法正相助,據荊州、取益州、得漢中,...
三國歷史上劉備的幕後首席高參竟然是他 孔明都要禮讓三分
說到劉備的軍事高參,人們首先會想到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羽扇綸巾的他幾乎被神化,自然也就沒有誰可以與之相提並論。但是,歷史上的諸葛亮並不以「錦囊妙計」見長。事實上,當他和龐統同為軍師中郎將時...
他才是劉備的軍事智囊,卻被諸葛亮頂著名頭長達600多年
說起三國時期的事情,很多人都會首先想起那部著名的《三國演義》。但是實際上三國演義僅僅是一部歷史小說,屬於文學作品的範疇,和那種標準的史料出入很大。三國演義這部作品尊劉貶曹的意味非常濃,這是當時...
觀劉備顛沛一生什麼時候最輝煌?不是赤壁之戰,絕非入主川蜀
劉備,從織席販履到蜀國皇帝,為了夢想奮鬥終身。究其一生,顛沛流離,征戰無數,輸贏相抵,擁有頂級軍師,還有忠義五虎上將。但縱觀劉備一生,戰爭無數,投靠多人,最終西川稱帝,卻又命喪白帝城,從整體看來...
從地圖上看劉備是如何一步步開創蜀漢基業的?興因兄弟亡也因兄弟
劉備幼時與母親以織席販履為業,生活非常艱苦,其父親劉弘也早亡,可以說幼時的劉備可謂是家道中落,過得甚至比普通的百姓還苦。就這樣劉備過了十五年的苦日子,在175年的時候,劉備外出求學,並與同宗劉...
歷史上被稱為桃園三英的都是誰?
桃園三英是指劉備、關羽、張飛三人。而家喻戶曉的桃園三結義的故事,說的就是桃園三英。東漢末年,劉備在涿縣看榜時結識兩個體魄雄偉地好漢三人一見如故,在桃園結拜為兄弟,關羽、張飛視劉備為大哥,一直追隨...
《軍師聯盟》三國告訴你人才的重要性
三國告訴你人才的重要性葛優有一句名言深入人心,那就是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其實不只是21世紀?任何時代,人才都是最寶貴的!蜀國(劉備集團):徐庶不走,龐統不亡,關羽、張飛、馬良、法正不過早死去...
荊州守將變為趙雲,蜀還會不會丟荊州,三國會有怎樣的改變?
熟讀三國歷史的都知道,荊州是三國的必爭之地,荊州可謂三國軍事要地,諸葛亮有荊州何故千里出祁山。東吳有荊州就守住了東吳的門戶。曹操又荊州可以隨時在來個赤壁之戰。關羽守荊州卻大意把荊州丟了。讓蜀國伐...
三國爭霸誰最牛?如果諸葛亮保孫權,關羽保曹操,天下將會如何?
三國是繼東漢之後的一個短暫時代,前後僅持續60年。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鼎立,相互征討,戰爭一直沒有停止。而在三國爭霸之戰中,每一國都有一個「鐵三角」支撐。這三個鐵三角都是由一人主策,一人主...
蜀漢三傑:兩人不幸被殺,一人「死而後已」!
在三國歷史上,蜀漢不僅是三國中實力最弱小的,也是最先被滅亡的國家。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亦稱「劉蜀」、「季漢」。對於蜀漢王朝的疆域,占有今雲南全省,四川、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