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先說益州是天府之國,後又說益州疲弊?原因很簡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199期 文/無常奉天玉)
熟讀漢末三國史,我們不難得知,終劉備一生,他據有過不少地盤,例如徐州、荊州、益州、漢中等地。
不過他真正站穩腳跟,成為能夠與曹操、孫權抗衡的一方諸侯,依靠的還是益州。
說起益州,我們不得不提到,諸葛亮對此地的看法,他還在隆中的時候,曾說益州是天府之國,民富兵強,是不可多得的寶地,可是到了他準備北伐的時候,卻又說,益州疲敝。
那麼,在他眼中,益州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三國志·諸葛亮傳》引隆中對曰:「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
」意思是說,益州易守難攻,且有廣袤而肥沃的土地,當地的百姓生活非常富裕。
可是同樣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記載了一句同樣出自諸葛亮之口的話,即「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
」意思是說,益州國力睏乏。
同樣是益州,同樣是諸葛亮的看法,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距呢?
說到此處,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理想與現實的差距,畢竟諸葛亮作《隆中對》的時候,並沒有到過益州,他對益州的看法,僅僅是道聽途說,和憑空想像,於是認為益州非常富饒。
但是他作《出師表》的時候,卻已經在益州待了十餘年,對益州的狀況有所了解了,因此兩次的看法完全不同。
其實不然,當初劉璋的屬下王商,就曾說過:「今之益部,士美民豐,寶物所出,斯乃狡夫所欲傾覆。
」意思是說,在王商看來,益州非常的富庶,很容易引發其他人的野心。
作為益州的一員,王商的話還是非常有參考價值的。
那麼為什麼,到了諸葛亮北伐的時候,益州疲敝了呢?對此,小編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益州承擔的壓力發生了改變
諸葛亮作隆中對的時候,雖然是勸劉備占據益州,以圖大業,但是他想依賴的並非僅有益州,還有荊州。
如果僅是承擔蜀漢的一部分戰略物資,以益州之地的富饒,的確有餘。
可是令諸葛亮沒想到的是,公元219年,荊州的地盤全部丟失,蜀漢對外戰爭,所有的壓力,都壓在益州,此事加大了益州的壓力,再加上蜀道之難,往外運輸物資,消耗極大,益州的出產自然不夠用了,可以被稱之為疲敝。
二、益州本身經歷了變化
在劉備入川之前,益州幾乎沒有遭逢過什麼戰亂,百姓安居樂家,自然民富兵強,這個時候的益州,也就是諸葛亮認知中的天府之國。
可是在劉備發動入川之戰後,先是劉璋與劉備耗了三年,之後是劉備奪取漢中,又是兩年戰亂。
好不容易等劉備拿下了漢中,先稱王后稱帝,益州還沒等恢復,劉備便又發動了夷陵之戰,幾乎敗光了家底。
到劉備去世的時候,益州不管是人,還是物資,都已非常匱乏了。
可是戰事並沒有就此結束——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則發兵南中,平定南蠻。
可以說,十幾年來,益州一直在經歷戰爭。
再富饒的地區,經過這些年的消耗之後,也只能疲敝了。
三、諸葛亮故意誇張
除了上述兩個原因之外,語言的誇張也占有一定的程分。
例如,在當時,程昱稱關羽、張飛「萬人之敵也」,他們真的能夠打的過一萬個人嗎?當然不是的,這正是誇張的藝術。
諸葛亮作隆中對的時候,正在為劉備暢想未來,自然要描述一幅美好的場景,堅定劉備取益州的決心。
但是到了作《出師表》的時候,他則是為了北定中原的大志而請戰,為了理由更充分,自然要闡明不能偏安一隅的原因。
此消彼長之下,益州在諸葛亮的口中,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諸葛亮隆中對說益州天府之國,沃野千里,在出師表中卻說益州疲弊
諸葛亮在隆中對時對劉備說"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而在北伐前夕上表劉禪卻說"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似乎有矛盾之處,益州為何由最初的天府之國淪落為"益州疲弊"呢?
如果劉備不打益州劉璋,轉攻此地,蜀漢就能攻滅曹魏,一統中國
27歲的待業青年諸葛亮,在面試報告「草蘆對」(俗稱「隆中對」)中,向新野縣長劉備提出,他應當先奪取荊州省長劉表的地盤,再兼并益州省長劉璋的地盤,然後聯合江東省長孫權,組成南方聯軍,分路北伐,共同...
此人在蜀漢地位遠勝關羽,諸葛亮見了都要低頭,曹操最為忌憚!
大家好,漢末三國,群雄爭鬥,在那個亂世出英雄的時期,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與謀略,一個有強大軍事頭腦的人物更是讓各方勢力都爭先恐後搶奪,蜀漢就有這麼一位神人,其地位並非諸葛亮可以比擬的,大家能...
夷陵之戰,劉備為什麼一定要親自統兵伐吳?原因很簡單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在三國史上有著數不清的大小戰役,其中三場戰役決定了歷史的發展趨勢,分別是袁紹和曹操之間的官渡之戰,曹操和孫劉之間的赤壁之戰,以及劉備和孫權之間的夷陵之戰。尤其是劉備和孫權的大戰...
孫權和劉備翻臉的真正原因,不是因為關羽,而是劉備對不起此人
諸葛亮在「草蘆對」(俗稱「隆中對」)中,給三顧茅廬的劉備擬定的戰略方向,便是先接管劉表的荊襄地區,然後揮師西進,攻取益州。當時益州大部分地區,在益州牧劉璋的治下。北部的門戶漢中郡,則在天師教教主...
劉備入川之前為何遲疑不前呢?
劉備入川是《三國演義》里很精彩的一段,這是劉備成就霸業最關鍵的一步。書中寫道法正迎接劉備入川,在荊州法正向劉備獻計,準備裡應外合奪去益州,劉備遲疑不決;龐統曉之以情,劉備最終覺得有道理,於是留下...
諸葛亮隆中對的一個重大失誤,曾被龐統一語言明,可惜劉備不聽
三國之中有很多傑出的文臣謀士,其中最出名的有鬼才郭嘉、臥龍諸葛亮以及他的老對手司馬懿,還有東吳的周瑜陸遜都是當世英傑。尤其是諸葛亮更是被稱為「智絕」三國,他的才智謀略在三國之中算是頂尖的了,年...
龐統的一句話,說出了諸葛亮一生最嚴重的失誤,可惜劉備不聽
「伏龍鳳雛,二者得一,天下可定」。《三國演義》中的一句話,形象地說明了三國蜀漢兩大謀士的才能和水平。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當時第一流的濟世良才,上了戰場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廟堂之上能經邦濟...
隆中對的三個重大戰略失誤
諸葛亮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年僅二十七歲的諸葛亮初出茅廬,就向劉備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戰略構想,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隆中對》準確預見了漢末天下三分的歷史發展趨勢,為蜀漢立國提...
別被羅貫中誤導,若周瑜不死,諸葛亮《隆中對》取益州三分天下成空談
《三國演義》為突出諸葛孔明之智,把周瑜作為假想敵貶了較大的檔次。正如《隆中對》指出的「劉璋暗弱」,而益州乃得益於都江堰和巴蜀民眾,可謂沃野千里,兵家必爭。那麼,為何如此一塊寶地曹操因北方之戰受...
諸葛亮很讓人敬仰,但是不要去神話
諸葛亮在很多人眼睛裡似乎無所不能,近乎完人,但是如果拋棄盲目的崇拜,用腦子去想想就能得出正確的認識,還原出真實的歷史人物。我並不是在黑諸葛亮不好,這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值得我們去愛戴敬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