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東征伐吳為什麼要御駕親征?原因有這四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歷史上,一般把皇帝親自出征叫做「御駕親征」。
不過,皇帝御駕親征的事情還是非常少的,畢竟是一國之君,親征有危險性,動靜也很大。
所以大部分皇帝都是坐在京城裡遠程指揮,不到生死存亡的時候一般不會親征。
劉備在稱帝第二年,就親率大軍東征伐吳。
結果被東吳陸遜打敗,元氣大傷。
劉備此次東征失敗,折損了很多蜀漢名將,使得蜀國元氣大傷。
自己也惱怒於夷陵之戰的失敗而一病不起,最後於次年病逝。
那麼,劉備為什麼要親自伐吳呢?
一,這是當時諸侯國的習慣性做法
漢朝末年,董卓禍亂朝綱,引起各路諸侯不滿,大家紛紛組織自己的隊伍討伐董卓。
但是各路諸侯各懷心思,都想趁機擴大勢力範圍,占地為王,致使討伐失敗。
此時,漢朝已經分裂,諸侯想不被滅,就得拚命擴充軍隊,擴大領地,並且這個軍隊還要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擴充勢力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將其他勢力打敗吞併,但是這個軍隊得由自己親自掌兵,否則怕將軍們野心膨脹後自己獨立,曹操,劉備和孫策都是這麼走過來的。
魏國後期,曹操的軍隊都控制在曹氏和夏侯氏這些「皇親國戚」的手中,所以曹操才能放心的坐在京城裡發號施令。
而東吳自從周瑜死後,也沒有將領能夠獨自成一體。
但即使如此,孫權有時候也會親自上前線。
劉備從拉攏隊伍到現在,這支隊伍都是由他親自指揮,跟隨他南征北戰,早已成了習慣。
只不過,曹操已經統一了北方,擁有廣闊的領地。
孫權的江東歷經兩代,政權相對穩定,這二人可以專心做王。
而劉備當皇帝較晚,還沒有改變親自帶兵的這種習慣。
二,蜀漢大臣一致反對伐吳,讓劉備不得不親自出征
《三國志·法正傳》記載這件事時說:「劉備稱帝後,準備東征孫權為關羽報仇雪恥,群臣大多勸諫阻止,劉備一概不聽。
」失敗之後,諸葛亮嘆曰:「如果是法正還在世,就能勸阻主公,使他放棄東征的決定;即便是仍然東征攻打吳國,也不至於慘敗到如此程度。
」
劉備東征,除了張飛以外,很少有人支持。
只有劉備自己御駕親征,才能讓反對者噤聲,才能讓舉國上下一致支持東征。
三,劉備手上無人可用
劉備東征時,本來想讓張飛為前鋒,奈何張飛在出征之前被部下所殺。
黃忠馬超已經逝世,蜀漢朝中只剩下諸葛亮,趙雲,李嚴和魏延。
當時劉備入川時間不長,根基不穩,曹魏對蜀國虎視眈眈。
諸葛亮需要輔佐太子鎮守國家,更重要的是保障後勤供給,劉備在前,諸葛亮需要在後。
因此,諸葛亮不能跟隨劉備東征。
趙雲是個將才,不是帥才。
論單兵作戰能力趙雲很強,但是讓趙雲帶兵打仗,恐怕難以擔當大任。
而李嚴和魏延在劉備看來,也不能擔當東征大任。
如此說來,蜀漢沒有能夠獨立帶兵東征的大將了。
四,劉備能夠親善待人,但不能大膽啟用新人
曹操擁有「戰將千員」,其原因是地盤大,人口眾多,並且善於用將。
而東吳,孫權在周瑜之後還有魯肅呂蒙,再之後還有陸遜。
而蜀漢在五虎上將之後還有誰呢?
並不是說蜀漢缺乏人才,而是缺乏提拔優秀將領的機制,不敢大膽啟用新人。
諸葛亮死後,出現了「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局面,而這種局面追根溯源,卻是從劉備這裡開始的。
議論蜀漢不能統一天下的原因:失荊州和夷陵之戰
公元(211年),西川的益州牧劉璋擔心曹操攻打西川,便想借劉備的兵馬抵禦曹操。於是劉備讓諸葛亮和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於是孔明總守荊州,關羽拒襄陽要路,當青泥隘口;張飛領四郡巡江,趙雲屯江...
三國歷史入武廟的九大名將,你心儀的他入榜了嗎?
本榜單截取三國歷史上曾經進入武廟的十大名將(從魏、蜀、吳三國中選取,排名不分先後)。由於是名將的榜單,而曹操、司馬懿是當做君王看待的,所以不會出現在這裡面啦~
夷陵之戰發動的前因後果,劉備是有預謀的,夢三國陸遜力克劉備
在那個人才輩出的三國時代,江東可謂人傑地靈,藏龍臥虎。中原板蕩,江南的少年英雄橫空出世,天下離亂,東南的青年才俊脫穎而出,前有孫策後有周郎,又要「坐斷東南」的孫權,更有後起之秀陸遜,三分天下,孫...
劉備兵敗後,諸葛亮大喊道:若此人不死,一定不致大敗而歸
建安十六年,劉備準備攻打益州,而派關羽鎮守荊州要地。荊州原本是諸葛亮從東吳騙來的,加上荊州又是曹操、劉備、孫權必爭之地。東吳多次派人來要回荊州,都被劉備用拖詞給拒絕了。加上孫劉又是盟友,不好意思...
蜀漢發兵東征東吳,夷陵之戰大敗,諸葛亮為什麼不勸阻劉備
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是三國史上著名的三大戰役。官渡之戰,曹操統一北方,赤壁之戰,三足鼎立局面形成,夷陵之戰,蜀漢由盛轉衰,三足鼎立的局面開始失衡。夷陵之戰,是劉備主動發起的東征,諸葛亮...
劉備伐吳為何要御駕親征?是被大臣所逼迫嗎
漢朝末年,由於董卓廢掉了漢少帝劉辯而另立了劉協,引起了關東氏族的強烈不滿,於是,關東諸侯紛紛拉起隊伍共同討伐董卓,由於關東諸侯各懷心思,每個人都想擴大勢力,占地為王,致使討伐半路夭折。這時候,國...
關羽、張飛、黃忠、劉備皆因他而死,他也一手葬送了自己的國家
今天我們就談談東吳名帥,陸遜,蜀漢中關羽、張飛、黃忠、劉備都是因他而死,但他也導致了孫劉聯盟完全破裂,而吳、蜀也最終被各個擊破,隨之滅亡。作為帥才,他在軍事戰略上比魯肅、諸葛亮上,差的不是一絲半點。
夷陵之戰中劉備不帶軍師是因為無人可選嗎
夷陵這戰作為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在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之後發生,是蜀漢國勢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三國鼎立的局面成形,平衡之餘維持數十年,而經此戰役,蜀漢國內元氣大傷,次年,劉備就逝世了,扶不起的阿斗劉...
劉備伐吳為什麼要御駕親征?
皇帝帶兵出征叫做「御駕親征」,不過,這御駕親征的事情還是很少的,不為別的,皇帝親征那個響動兒就實在是太大。所以,皇帝一般都是坐在京城裡遙控指揮,不到萬不得已,也就是不到關乎國家生死存亡,一般都不...
大將關羽被殺以後,劉備為何要率領全國主力進攻東吳?
歡迎關注興替鏡公眾號xingtijing,更歡迎大家把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以評論方式給我們留言,我們將篩選有代表性的問題詳盡解答成文章(404問題除外,你懂的),讓30萬愛好趨同的人感受到你的腦洞。...
「原創」《三國演義》人物各代表什麼?
劉備——是一位封建時代理想的「明君」形象,是「三國」中蜀國之主。劉備早年就抱負不凡,有爭王圖霸的胸懷和膽略。他敬重義氣,與關羽、張飛患難與共,誓同生死。他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特別是對諸葛亮表示...
張飛之死,使劉備集團在5年內,喪失了奪回荊州最後的機會
公元219年,是劉備事業的頂峰。就在這一年,劉備擊敗了強大的曹操,奪取了漢中地區的控制權。這年秋天,劉備正式稱漢中王,開始與曹操分庭抗禮。但是接下來一連串的事情,讓劉備又一次跌入低谷。荊州失守、...
劉備伐吳之所以要御駕親征是因為手上沒人用嗎
劉備是在彰武二年(公元222)討伐東吳的,這時候,蜀國的四員大將只剩下一個張飛,關羽在荊州被殺,這就是劉備東征的起因和理由;黃忠已經在兩年前去世;馬超就是在這年去世,即便馬超仍然健在,劉備也不可...
劉備東征時,為何沒有帶上諸葛亮,以至於6萬人全軍覆沒
公元221年,劉備登基稱帝之後,率領國內6萬多精銳進攻東吳。但是此時的劉備當真成了孤家寡人,身邊既沒有文臣也沒有武將,自己孤零零的東征。雖然軍隊不少,但是這隻軍隊沒有大腦。最終劉備被陸遜擊敗,6...
劉備親征東吳其實是因為劉備手下無人可用
三國時期,劉備當皇帝的第二年,劉備親率大軍征伐東吳,結果被東吳都督陸遜打得大敗,這次劉備東征,不僅折損了蜀國不少兵將,使得蜀漢政權元氣大傷,同時也導致劉備惱羞成怒,一病不起。那麼劉備為何要親征呢?
彝陵之戰,諸葛亮為什麼眼睜睜地看著劉備失敗?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公元221年,劉備登基稱帝,稱帝剛三個月,劉備急於替名將關羽報仇,不顧諸葛亮勸解,揮兵東征東吳孫權,氣勢...
劉備伐吳為什麼要御駕親征?
皇帝帶兵出征叫做「御駕親征」,不過,這御駕親征的事情還是很少的,不為別的,皇帝親征那個響動兒就實在是太大。所以,皇帝一般都是坐在京城裡遙控指揮,不到萬不得已,也就是不到關乎國家生死存亡,一般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