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聞天到底是總書記還是「負總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文/李忠傑
中國共產黨成立90多年來,到底出過哪幾位領袖?這個問題很不好回答。
那就再簡單一點,有哪幾個人擔任過黨的最高領導職務?這個問題好像很簡單,但其實也很複雜。
人數並不多,你可以扳著指頭一個一個數。
但就是沒法確定一個數字。
要問原因,很複雜,既有政治的,也有歷史的,當然,也與黨章的規定有關。
其中有一個人,叫張聞天。
張聞天算不算我們黨的領袖?據我所知,迄今都有爭議。
那麼,他有沒有擔任過黨的最高領導職務呢?過去曾經不承認。
但改革開放以後,黨中央已經為他平反,肯定了他的歷史功績和政治地位,當然也就承認他擔任過最高領導職務了。
但他到底擔任過什麼最高職務呢?是什麼頭銜呢?直到今天,都沒有明確的結論。
鄧小平說他擔任過「總書記」,陳雲說他是「負總責」。
我們的黨史著作沒法決定,只能兼顧起來,用一個括弧解決問題:「張聞天代替博古負中央總的責任(習慣上也稱之為總書記)」。
張聞天的職務之困,折射出當年中央領導機構的巨大變動及其複雜性。
以往的專家大都是從政治和歷史的角度分析。
但我在這裡卻想另闢蹊徑,撇開政治因素和史實辨析,簡單梳理一下黨章的有關規定以及黨的最高領導職務的變化,再從組織規範的角度來看張聞天到底擔任的是什麼職務。
黨的五大時,黨的最高領導人稱總書記。
但是五大之後,國內政治形勢發生巨大變化,大革命很快陷於失敗,黨的組織和領導機構也隨之發生了一連串很大的變動。
1927年7月12日,根據共產國際執委會的指示,中共中央進行改組,由張國燾、李維漢、周恩來、李立三、張太雷組成中央臨時常務委員會,陳獨秀離開中央最高領導崗位。
此後到六大,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一職一直空缺。
8月7日,中共中央召開著名的八七會議,確立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
在組織上,選舉出中央臨時政治局。
8月9日,中央臨時政治局第一次會議選舉瞿秋白、蘇兆征、李維漢為常務委員會委員,瞿秋白為中央臨時政治局主席。
11月9~10日,在上海召開臨時政治局擴大會議,增選羅亦農、周恩來為中央政治局常委。
1928年2月增加項英,5月增加羅登賢、任弼時。
1928年6~7月六大通過的黨章,規定支部、縣委、省委、黨團均設書記,但有關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職務的文字卻去掉了。
僅規定:「中央委員會由其本身委員中選出政治局以指導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前後期間內黨的政治工作,並選舉常務委員會以進行日常工作。
」為什麼去掉總書記一職?原因不詳。
至於由誰來主持中央工作,職務是什麼,黨章沒有明確規定。
由此,便引出了一個實際問題:黨的六大有沒有選舉產生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呢?現有對六大會議的介紹都未作說明。
但由曾慶紅任編審委員會主任,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共同編纂的《中國共產黨組織史資料》明確記載:「總書記向忠發(1928.7~1930.12)」「總書記向忠發(1931.1~6)」。
另外,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聯合編纂了一本《中國共產黨歷屆中央委員大辭典(1921~2003)》。
賀國強任編委會主任,孫英、張柏林、趙洪祝、谷安林等任副主任。
我擔任編委會副主任並直接負責編纂工作。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的霍海丹具體操作並為此書立下汗馬功勞。
該書同樣明確載明:「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向忠發(1928年7月~1931年6月)」。
由於《中國共產黨組織史資料》具有很高的權威性,我們籌備組織已故黨和國家領導同志誕辰紀念活動,涉及職務問題,都是以這套資料為準的。
所以向忠發任總書記一職,除非有其他明確的反對資料,我傾向於可以認定。
六大結束之後,六屆一中全會於7月19日召開。
由於會議的重要性,布哈林、米夫都出席了。
布哈林作了重要講話。
米夫提出了政治局人選名單,並說明以往都是上屆中央政治局提出名單,而這次是由共產國際直接提出的。
全會選舉產生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正式委員是向忠發、周恩來、蘇兆征、項英、蔡和森,候補委員是李立三、楊殷、徐錫根。
而瞿秋白、張國燾則為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
7月20日的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會議決定常委分工,向忠發為中央政治局主席兼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主席,周恩來為常務委員會秘書長兼中央組織部部長。
六大之後,由於政治環境的複雜性,也由於黨內連續出現幾次「左」傾錯誤,中共中央的領導機構及其成員連帶著發生多次變動。
首先是多位中央政治局委員乃至常委因「犯錯誤」被解除職務,或者被捕叛變,或者犧牲、去世。
所以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常委會的成員多有減少或增補。
1930年9月擴大的六屆三中全會補選中央委員和候補委員。
10月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中央政治局常委由向忠發、周恩來、徐錫根三人組成。
1931年1月擴大的六屆四中全會改選中央委員會和中央政治局。
王明(陳紹禹)進入政治局。
政治局常委會由向忠發、周恩來、張國燾、王明組成。
此後,由於黨的工作重心已經轉向根據地和武裝鬥爭,上海政治環境也日益惡化,多位政治局和常委會成員前往根據地工作,中央機構處於不穩定、不健全狀態。
◆1937年1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政治局會議,與會者合影。
左起,前排:項英、凱豐、王明、陳雲、劉少奇;後排:彭德懷、張聞天、張國燾、林伯渠、博古、周恩來、毛澤東。
特別是1931年6月,向忠發被捕叛變,隨即被殺。
總書記(中央主要負責人)一職便一直空缺了。
據有關資料,從6月到9月,曾由盧福坦主持了一段中央工作(即所謂「代理總書記」)。
1931年9月,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在上海成立。
由盧福坦、秦邦憲(博古)、張聞天(洛甫)、康生任常委。
根據離開上海前往莫斯科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王明的提議,中央工作由秦邦憲負總責。
此時到五中全會的中央稱為臨時中央。
1934年1月15~18日,六屆五中全會在瑞金召開,改選中央政治局,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設立中央書記處,也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
選舉博古、周恩來、張聞天(洛甫)、陳雲、王明、張國燾、項英為中央書記處書記(政治局常委),博古仍負總的責任。
1935年1月15~17日,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增選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
隨後,又在雲南扎西(今威信)連續召開會議,完成了遵義會議的各項任務,並決定以張聞天代替博古負中央總的責任。
遵義會議後,張聞天與毛澤東團結合作。
從遵義會議到六屆六中全會三年多時間裡,中共中央的許多電報,都由「洛毛」或「毛洛」聯名發出。
1938 年9月六屆六中全會前,張聞天一直是主持中央常務工作,即負總責的書記。
◆張聞天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致的開幕詞。
迄今未能確定的是,從秦邦憲到張聞天,他們到底有沒有擔任過中央總書記?以往人們大都從政治或史實上加以推導分析。
但我認為還要從組織程序和與共產國際關係的角度來考察。
按照組織原則,總書記應該是由中央全會選舉產生,而六大前後的「主席」一職只需中央政治局選舉或決定。
因此,總書記的權威性要高於當時的「主席」。
這一點,很多人不清楚,應該注意。
秦邦憲的任職,雖然遭到長期詬病,但他經歷了五中全會,而且有共產國際和王明支持,擔任總書記理論上沒有問題。
但如果共產國際和王明有其他考慮,讓秦邦憲只當總負責,而不當正式的總書記,或者當時博古資歷太淺,先不當正式的總書記,這也是有可能的。
張聞天稍有不同,遵義會議是政治局擴大會議,從組織原則來說,並無權力選舉中央委員會的總書記,只能選舉像瞿秋白、向忠發那樣的中央政治局及常委會主席。
而且,遵義會議事先沒有報告共產國際。
改變中央主要領導這樣的大事,也沒有事先報共產國際批准。
因此,即使當時推舉張聞天擔任總書記,至少從組織手續上來說是不完備的。
◆左起:王稼祥、陳雲、吳玉章、鄧發、王明、博古、張聞天等在延安。
鑒於這種原因,陳雲到莫斯科去匯報遵義會議情況,僅說張聞天負總責而不是擔任了總書記,應該是一種留有餘地、合乎情理的選擇。
如果陳雲明確報告共產國際,說我們選舉了一位新的總書記。
共產國際會作何感想?如果反問一句:「誰讓你們改選的?我們批准了嗎?你們懂不懂組織原則?」陳雲怎麼回答?如果共產國際因而惱怒起來,否決遵義會議的決定,事情豈不更糟?
而且,如果由張聞天正式擔任黨的總書記,那就應該由共產國際批准,並由隨後的六屆六中全會確認。
但到六中全會時,毛澤東已經真正崛起,張聞天已經不可能獲得這樣的批准了。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
轉載請註明轉自《黨史博採》。
侵權必究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黨史博採微信公眾號:dangshibocai
為什麼說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
蔣建農遵義會議正式開會的時間只有三天,主題是總結第五次反「圍剿」的經驗教訓和確定紅軍之後的行動方針。其主要成就有三:其一,會議全面總結了第五次反「圍剿」之後軍事指揮的得失,集中批判了「左」傾教條...
黨的堅強領導:長征勝利的根本保證
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8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在極端艱險的條件下,先後實行戰略大轉移,衝破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險阻,經受饑寒傷病的折磨,戰勝黨內分裂的危險,完成了跨越十四個...
張聞天自述:六中全會後主動向毛澤東提出「讓位」
職責變動完全解決王明右傾投降主義問題,是通過1938年9月至11月召開的六屆六中全會。在這次在中共黨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會議上,張聞天堅定地同毛澤東站在一起。王稼祥帶回共產國際指示 1938年三月...
楊奎松:24歲博古如何一躍成為中共「總書記」?
陳獨秀最初成為黨的負責人時,已經是42 歲。做過一年臨時負責人的瞿秋白上台時,也有28 歲了。隨後是向忠發,他當總書記時已經 48 歲。繼博古之後,毛澤東之前,中國共產黨的主要負責人是張聞天,又...
不是中央委員的博古為啥成為我黨總書記?卸任後他都做了些什麼?
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黨的總書記應有黨的代表大會產生選舉產生,總書記應是中共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委員,但在黨的歷史上的有一位不是中央委員的黨員成為了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