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空城計多 但主角並非諸葛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據記載,空城計是三十六計中第三十二計,是一種心理戰術。

在緊急關頭,以大膽冒險行動來造成敵人錯誤判斷,最終達至脫險的目的。

空城計中所含的謀略思想,古人不僅用於守城,也用於敵眾我寡的遭遇戰。

作為一種心理戰術,它不是用實力,而是靠心理,所以使用時,必須要有足夠的膽量。


網上圖片

空城計最早記載已在春秋時代有用,歷代最著名的空城計必屬《三國演義》中的武侯彈琴退仲達。

這個空城計在《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注中有這樣的記載:亮屯於陽平……亮唯留萬人守城。

晉宣帝率二十萬眾拒亮……亮意氣自若,敕軍中皆臥旗息鼓……又令大開四城門,埽地卻灑。

宣帝常謂亮持重,而猥見勢弱,疑其有伏兵,於是引軍北趣山。


影視中的諸葛亮(網上圖片)

正史《三國志》有記載過,那麼歷史上就真有此事?《三國志注》的作者,南宋時期的史學家裴松之曾經詳細分析過,認為上面所說的皆虛。

他說,諸葛亮初屯陽平時,司馬懿還在宛城為荊州都督,不可能與諸葛亮交鋒。

後來司馬懿由陽平攻蜀,又值雨天,也沒有打成,在此前後,就再沒有魏、蜀在陽平交兵的可能。

而《三國演義》中所寫的諸葛亮空城計,只是一個捕風捉影的傳說。


網上圖片

但據史料記載,三國時期的確有過幾次空城計,有一次是趙雲使用-空營計。

《三國志·趙雲傳》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魏爭奪漢中,曹軍運送軍糧,黃忠建議趙雲奪曹操糧草,但黃忠率領蜀軍主力逾期未歸,趙雲率數十輕騎,遭遇曹軍主力。

他邊戰邊退至營壘,大開營門,偃旗息鼓。

曹軍疑有伏兵就退兵了。

就在這時,趙雲用弓箭盡力射向曹操,曹軍很是慌亂,相互踐踏者很多,還有許多墜入漢水。

趙雲因此贏得了劉備子龍一身都是膽也的評價。


影視中的趙雲(網上圖片)

三國時期另一次是吳國將領朱桓的空城計。

《三國志·朱桓傳》載,吳黃武元年(公元222年)魏將曹仁聲東擊西,率數萬兵馬假裝攻擊羨溪。

桓遣使追還羨溪兵,兵未到而仁奄至。

時桓手下及所部兵,在者五千人,諸將業業,各有懼心,結果桓因偃旗鼓,外示虛弱,以誘致仁。

最終曹仁被迷惑了,朱桓就抓住時機反擊,大敗魏軍。

還有一次是曹魏大將文聘的空城計。

《三國志·文聘傳》注載,魏黃初七年(公元226年)孫權嘗自將數萬眾卒至。

時大雨,城柵崩壞,人民散在田野,未及補治。

聘聞權到,不知所施,乃思唯莫若潛默可以疑之。

乃救城中人使不得見,又自臥舍中不起。

權果疑之……遂不敢攻而去。

由此可見,三國時期的三擺空城計,都與諸葛亮無關。

而諸葛亮的空城計很大可能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為突出諸葛亮的智慧而移花接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空城計的發明者並非諸葛亮

《三國演義》中有諸葛亮彈琴退魏兵的「空城計」精彩描寫。這個「空城計」在《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注中有這樣的記載:「亮屯於陽平……亮唯留萬人守城。晉宣帝率二十萬眾拒亮……亮亦知宣帝垂至,已與相僵...

歷史上三國時期使用過空城計的是他

導讀:大部分人對於「空城計」的了解,多是源於《三國演義》。馬謖剛愎自用而致街亭失守,諸葛亮退守西城,司馬懿乘勝直逼西城。諸葛亮下令打開城門,自坐城頭,撫琴飲酒以待司馬。司馬懿兵至城下,見狀生疑,...

歷史上的空城計

空城計曾被列為三十六計之一,常被兵家所運用。諸葛亮的空城計是流傳久遠、家喻戶曉的一個。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三國時蜀國丞相諸葛亮駐軍陽平關時,派魏延等帶兵攻魏,只留少數老弱病殘守城。忽然接...

三國中的「空城計」為何屢試不爽?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四起,曹操自長安出兵,軍臨漢中,劉備退守漢川,憑著天險保存實力。這天,翊軍將軍趙雲帶了數十騎在外紮營,剛好碰上曹操大軍運糧運到北山下,趙雲數十人且戰且退,退到營內,曹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