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信諸葛亮的空城計?別這樣,三國中真正用空城計的是他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提起「空城計」,想必自然會想到羅貫中老先生在《三國演義》所寫的由諸葛亮導演的那場「空城計」。

這個故事後來被改編為京劇等戲曲的傳統劇目,膾炙人口,家喻戶曉,諸葛亮的大智大勇也至今仍被廣為傳誦。

然而,小說究竟不是史書。

它大可以作為民間傳說,為人欣賞。

但經過史學家考證,諸葛亮導演的這場「空城計」是羅老先生虛構的一個傳奇故事,目的是為了適應整篇小說尊劉貶曹抑孫這種尊崇慣性之需要。

其故事來源於西晉時期一個叫郭沖的人,是他發明杜撰了這個志在稱讚諸葛亮的傳奇故事。

那麼,歷史上到底有沒有真正的空城計呢?真正使用空城計的人是誰呢?

(在古往今來的中國戰爭史上,「空城計」還真不少,將收集到的「空城計」故事羅列其中,與各位分享,並期待您的補充和指正)

第一:三國之中用空城計第一人—曹操,麥地真假伏兵藏,三姓家奴渾不知

空城計」其實是曹操在與呂布的一次交戰中,因兵力奇缺而急中生智「發明」的。

《三國演義》實行貶抑曹操的方針,這才讓諸葛亮搶了功勞。

漢獻帝興平二年(公元195年),有一次曹操的軍隊出城收麥子去了,突然呂布的軍隊開了過來。

曹操情急之下,把他的隨軍家屬全部都弄到城牆上去站崗,等呂布開過來一看,滿城都是鶯歌燕舞,姣聲嗲氣。

再一看呢,城外面有一個樹林子,深不可測,呂布想曹操這個賊,狡猾狡猾的,肯定是把埋伏買在樹林子裡面了,撤回去以後想想呢,又不甘心,第二天他又來了,這回曹操真的把伏兵埋伏到樹林子了。

第二:趙雲巧用空城計,曹魏潰敗苦不堪

東漢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開始,劉備與曹操為爭奪漢中展開大戰。

蜀軍占領漢中,並由趙雲和黃忠率數千人馬駐守。

第二年春天,曹操不肯善罷甘休,親率大軍從長安出發,經過斜谷,直逼漢中,企圖重新奪回這個戰略要地。

趙雲和黃忠見曹兵人多勢眾,便不與交戰,憑險據守。

曹操率大軍圍城數十天,攻不下來,只得撤退數十里,休整待糧。

一天,趙雲率數十騎兵出營偵察敵情,正碰上曹操率大軍出動,狹路相逢。

趙雲明知自己勢單力薄,不是曹兵對手,而且營中兵力空虛,難以抵擋曹操大軍。

他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就命令部下主動攻打曹兵,邊打邊退。

曹操率重兵追到趙雲大營門口,見守門哨兵如木偶一般站立著,營內靜悄悄的,不見一名士卒。

曹操一向謹慎,懷疑周圍肯定有伏兵,這也許是趙雲的誘敵之計,於是下令立即撤兵。

曹兵剛撤退時,陣腳大亂。

趙雲乘曹軍慌亂之際,命令守營士兵擂鼓吶喊,喊殺聲震天動地,箭雨點般向曹軍射去。

面對突如其來的攻擊,曹兵大驚,奪路奔逃,自相踐踏和落入漢水中而傷亡者不計其數。

劉備為此感嘆:「子龍一身是膽也!」並封其為虎威將軍。

第三:曹仁安知空城計,朱桓妙計解危機

吳黃武元年、二年間(222年、223年)。

夷陵之戰後,魏將曹仁當時正率領數萬兵馬向濡須(現安徽省無為縣城北邊)撲來,聲東擊西,假裝要東攻羨溪。

鎮守濡須的吳國將領朱桓見狀忙分兵赴羨溪。

剛派走部隊,突然得到情報,說曹仁大軍已進到離濡須七十里的地方。

他派人去追回部隊,但部隊尚未追回而曹仁軍馬卻已殺到。

這時朱桓手下只有五千人。

眾將不知所措,朱桓卻十分沉著,用兵法中攻守關係和自己與曹仁的能力對比分析戰鬥,鼓舞士氣,同時命令偃旗息鼓,「外示虛弱,以誘致仁」。

曹仁果然被迷惑了。

朱桓不僅因此化險為夷,而且緊接著又抓住時機,發起反擊,反而把魏軍打得大敗。

結果斬常雕,生擒王雙,斬敵千餘人。


第四:吳帝孫權引重兵,魏將文聘巧施計

曹丕在位的魏黃初七年(226),大將文聘鎮守在江夏一帶地區。

一次,孫權親率五萬大軍突襲文聘據守的石陽(今湖北孝感縣西南)。

時逢大雨,石陽城防禦工事崩壞,未及修補治理;壯丁也在田間勞動,未及返回。

文聘聽得孫權軍卒至,起先也不知所措,出城應戰固不可能,閉城死守也難拒敵。

他苦思之下,很快便想到一個疑兵之計。

他命令城裡人都藏起來,讓人看不見,自己也躺在官舍里不起來。

孫權仔細度量一番,覺得非常可疑,就對部將說:「此人是曹操信賴的將領,是曹氏的心腹忠臣,所以才委以重任,鎮守此城,自然非比等閒之輩。

如今知我來攻,卻不見一點動靜,必然其中大有狡詐詭計,否則便是外面埋伏奇兵了。

還是撤退為好。

」於是不敢攻打,引兵而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空城計的發明者並非諸葛亮

《三國演義》中有諸葛亮彈琴退魏兵的「空城計」精彩描寫。這個「空城計」在《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注中有這樣的記載:「亮屯於陽平……亮唯留萬人守城。晉宣帝率二十萬眾拒亮……亮亦知宣帝垂至,已與相僵...

三國空城計多 但主角並非諸葛亮

據記載,空城計是三十六計中第三十二計,是一種心理戰術。在緊急關頭,以大膽冒險行動來造成敵人錯誤判斷,最終達至脫險的目的。空城計中所含的謀略思想,古人不僅用於守城,也用於敵眾我寡的遭遇戰。作為一種...

10個細節,看你是否真的讀懂三國

1、建安七年,劉備與夏侯惇率領軍隊在博望坡開戰。兩軍相持了很久,有一天劉備放火燒了自家的營帳假裝逃跑,並在路旁埋伏了軍隊。夏侯惇不知有詐,率兵就追,反而被伏兵攻擊。這場博望坡之戰的導演是劉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