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為什麼三國第一個滅亡的不是蜀國,是魏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分布地圖

做為三國裡面的老大哥,魏國實力最強,托曹操的福,曹丕繼位的時候整個天下的形勢基本上定下來了,魏國占據了幽州,青州,并州,冀州,兗州,徐州,豫州,涼州和雍州,就連揚州和荊州也和吳國共同擁有,雙方平分,再加上黃河流域本來就是人口密集,工農業發達的地區,所以魏國的實力比吳蜀兩國加起來都要強幾倍!

再反觀蜀國只占據了益州一個州,再加上漢中一個郡,除了成都地區算是精華地區之外,其他地方都是窮山惡水。

吳國也差不多,江東乃至江南經濟發展起來的高峰實在東晉時期,由於五胡亂華導致中原戰亂,大量人口南遷這才使東晉王朝抵禦北方胡人的進攻,將晉朝的國祚延續了百年,可在三國鼎立時期,吳國的人口,實力都不如魏國,甚至和蜀國剛建立起來的時候都不如。

可是偏偏魏國實力最強大,卻「最早」滅亡!儘管司馬昭滅掉蜀國不久死去,他兒子司馬炎篡位自立,成立了晉國,取代了曹魏的地位,但是早在和諸葛亮對峙時期,司馬懿就已經竊取了魏國的大權,魏國的皇帝自曹操的孫子,曹丕的兒子魏明帝曹睿以後就是老鼠下崽,一窩不如一窩,固然是他們能力有問題,但還是魏文帝曹丕時期留下的禍根加速了魏國的滅亡。

魏國陳群撰寫了九品中正制

這個根源還是在九品中正制的選官之法於魏國推行釀成的苦果。

東漢末年,大漢王朝內部有三股勢力爭權奪利,外戚,宦官和士族,雖然士族面對依靠皇權得勢的外戚和宦官一直處於下風。

但是俗話說得好,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相對於一朝天子一朝臣不斷更新換代的外戚實力和宦官群體,士族們盤踞地方,把持地方上的財政,經濟大權,私建塢堡,蓄養門客,兼并土地,把持地方官吏選拔,形成了盤根錯節的政治勢力,這樣的結構在平時看不出來什麼危害,但是一旦中央權威動搖,這些地方大族就會成為動搖王朝統治根基。

曹操就是地方豪族出身,深知這股勢力的危害,為了對抗士族實力,他提出了唯才是舉的政治主張,引起了士族們的不滿,不過因為曹操已經從門閥過度到了軍閥,地方大族雖然有實力,但是面對刀劍還是捏著鼻子在曹操手下打工,不過他們將和平演變的目標放在了曹操的繼承人身上。

曹丕曹植的爭鬥很多人都知道,表面上很多人認為只是關於魏國繼承人的爭執,但是實際上是兩條路線的鬥爭。

曹丕一直跟隨曹操的路線,曹植背後卻是很多世家大族在活動,想要依靠影響曹植來爭奪曹魏的權利。

代表人物就是楊修,崔炎。

楊修是弘農楊氏的族長楊彪之子,很早就在曹植身邊攻略,有才華又年輕,甚至連曹操都很欣賞他,只不過楊修是個作死小能手,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戰曹操的容忍極限,有很多大家都熟悉的小典故,比如說一口酥,雞肋等等,楊修在作死的路上一路狂奔,拉都拉不住,結果悲劇被殺。

影視形象中的崔炎

崔炎被曹操殺害很多人都認為是一種公開的冤案,孔融被殺的時候很多人不敢為孔融鳴冤,畢竟孔融一直是沖在和曹操最對的第一線的,早就被曹操懷恨在心。

而崔琰不一樣,他是世人公認的道德模範,也是能力出眾的高級大臣,是曹操的組織部長,如果不是親信大臣是不會做這個工作的。

所以當崔琰被捕自殺的時候很多人都不明白崔琰哪裡得罪了曹操了。

有的人認為曹操在向朝中的大臣徵詢立哪位兒子當接班人的時候,大臣們都是回的私信,只有崔琰大公無私的公開發表聲明,支持嫡長子曹丕。

所以 人們認為崔琰犯了曹操的忌諱這才被殺。

但是大家從崔琰的籍貫就知道原因了,崔琰出身清河郡,是南北朝時期赫赫有名的清河崔氏,在東漢末年也是第一等的大家族,是當之無愧的巨型門閥,何況他們還有同族博陵崔氏這一分支為依仗,在河北那是無人能及。

加上崔琰常年擔當組織部長,門生故吏遍及天下,曹操怎麼可能會放任這麼一個緊要人物區輔佐自己的兒子呢?更何況崔琰的侄女嫁給了曹植做妻子,曹操估計是猜測崔琰是打算分別下注的方式進行政治投機,曹丕勝出崔琰有擁立之功,曹植勝出崔琰更是有變成外戚的危險。

所以哪怕知道崔琰能力強,個人也是道德模範,但是曹操還是把崔琰殺了。

可惜曹操不知道的是他死後,為了獲得世家大族的支持,曹丕立刻採納了潁川大族出身的陳群提出的九品官人製法,全面向士族靠攏,拋棄了唯才是舉的政治主張。

得到了世代做官權利保證的世家大族立刻拋下了往日高喊的「忠君愛國,誓死保護大漢」的口號,轉而支持「自己人」曹丕建基稱帝,取代漢朝。

曹丕得了好處當了皇帝過把癮就死,到他兒子當皇帝的時候世家大族的膨脹已經壓制不住了,好在此刻曹魏的夏侯氏和曹氏為代表的宗室派實力還很強,軍權在手還能壓得住場面,可是等曹丕的孫子曹芳繼位以後,功勳派死完了,只留下一個大草包曹爽擔任大將軍和司馬懿共同輔政。

後面大家都知道了,曹爽哪裡是司馬懿的對手,從此魏國政權歸司馬家族掌控。

司馬懿

司馬家族起於河東,也是當地的名門豪族,司馬懿有七個兄弟,號稱司馬八達,各個都是精明強幹的人才,加上其他分支的司馬氏人才,門生故吏遍及天下可能比當初的汝南袁氏還要誇張,取代曹魏也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其實哪怕司馬懿沒有掌權,魏國被另一個豪門大族取代也是遲早的事,從西晉建立,東晉南遷再到南北朝的對峙,王朝更新之快是中國歷史罕見的,就是因為九品中正製造成的權利被豪門大族掌握,皇權基礎不穩。

有鑒於此,隋文帝奪了自己外孫的北周江山以後積極推行科舉制,要把選拔官員的權利收歸中央,經過唐代的加強實行和五代軍閥的肆虐,世家大族開始沒落,等到了宋代,科舉制完全成熟,庶族地主登上歷史舞台,知識的權利不再被世家壟斷,世家才慢慢消失。

所以說魏國的滅亡是咎由自取,他們放出了官員世襲制的猛獸以後,司馬家族通過和平演變的方式取代曹魏只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結果卻不會改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魏為什麼會被司馬一族取代?

曹魏國(公元220年-266年),始於魏文帝曹丕,滅亡於魏元帝曹奐,曹丕之父曹操雖未稱帝,但曹丕稱帝後追封他為魏武帝,魏朝,計曹操共6帝。曹魏最後是被權臣司馬炎以和平方式取代的。

危機中的曹丕靠她險中得勝!

公元204年,曹操率大軍攻破鄴城,隨軍征戰的曹丕趁亂納袁紹的兒子袁熙的妻子甄姬為妻。甄姬家屬於河北的世家大族,在河北士族中很有影響力。這段婚姻也可以算是一樁政治婚姻,從此曹丕有了河北士族的鼎力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