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諮詢|王陽明小傳|知行合一、內聖外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文/王明夫(和君商學院院長)
王陽明,浙江紹興餘姚人,明代思想家、軍事家和教育家,陽明心學創始人,生卒於1472-1529年,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文治武功兼備之人物,「立德、立言、立功」皆居絕頂。
他傳奇的一生,證成了「知行合一、內聖外王」的理想人格,氣象萬千、光耀千古。
一、少年雄心
王陽明出生於書香門第,幼時即顯天資聰穎,才思敏捷,十餘歲能詩。
11歲時,父親中狀元,於是隨父遷居京師(北京),視野從餘姚到了皇城。
12歲時,問私塾先生:「什麼是人生第一等事?」先生回答說:「惟讀書登第耳。
」陽明說:科舉登第不能算是第一等事,人生第一等事應該是成為聖賢。
小小年紀,志趣駭俗。
怎樣成聖賢?儒家經典《大學》指明了目標與路徑:三綱八目。
三綱領是:明德、親民、至善;八條目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成為聖賢的路徑,從格物致知起始。
什麼叫做格物致知?所謂格,無妨理解為面向、直面、面對面(比如格鬥的格,兩人面對面),物就是事物。
格物致知就是要與事物面對面,去探究事物、深入認識。
朱熹認為,天下萬物,雖各不相同,但所有事物都具備共同的本原、根本的本質,那就是「理」或「天理」。
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日積月累,格物窮理,透過現象看本質,最終認識到了萬事萬物九九歸一的本原即理,對「理」達到了融會貫通的理解和把握,就是達到聖賢的境界了。
這是宋朝理學集大成者和最高權威朱熹的思想旨要。
16歲時,王陽明依照朱熹的理路,面對家裡院子裡的一叢竹子進行格物。
他整天與竹子面對面地「格」,試圖格(探究)出竹子的什麼理來,如此一連七天,一無所獲,卻是積勞成疾,病倒了。
格竹失敗,為王陽明懷疑和跨越理學權威朱熹埋下了重要的伏筆。
18歲時,王陽明在江西拜訪當世大儒婁一齋,婁一齋點撥他「聖人必可學而至」。
自此,王陽明正式立志成聖賢。
一生的求索和歸宿,皆以成聖賢為主線。
二、彷徨與摸索
少年王陽明「慨然有經略四方之志」。
他曾說:讀聖賢書的儒者應該以不會用兵為羞恥。
儒者以文章詞句欺世盜名、獲得富貴,以華麗辭藻粉飾太平,一旦遇到社會危機、國家變故,則畏首畏尾、束手無策,實在是讀書人的羞恥。
孔子也說過: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
有一天晚上,王陽明還夢見東漢伏波將軍馬援,馬援曾經說,「男兒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哪裡能病臥床榻死在兒子女兒懷抱中呢?」王陽明14歲時開始研習兵法,學習騎射技術,以求具備文韜武略。
15歲時,自己私自離家一個多月去居庸關考察邊患、察看地形、謀劃防務,跟北方少數民族學習騎馬射箭,刻苦勤練,箭術一流。
「失蹤」一個多月後風塵僕僕回到家裡,腰帶配劍,一副仗劍走天涯的俠客模樣。
父親得知原委,痛斥王陽明。
16歲時,鄂豫陝交界地區發生流民暴動,建國號為「漢」,震動京師。
王陽明覺得這是自己為國效力、顯露身手的機會,他寫了一份長篇奏摺,結合他的兵法知識和考察居庸關經驗,審勢謀策,甚至請纓帶兵去征討。
他托父親把奏摺轉呈皇上,再遭父親痛斥為「狂生」。
王陽明,文才過人,一度馳騁文壇,組建詩社,在京師皇城和家鄉紹興擁有詞章盛名,與當時的詩壇領袖唱和頡頏,意氣風發,文采飛揚,所謂「泛濫辭章一時期」,但他很快覺得 「使學如韓柳,不過為文人;辭如李杜,不過為詩人」; 「吾焉能以有限精神為無用之虛文也!」吟詩作賦,充其量只是個詩人文人,而成不了聖賢。
於是,厭棄辭章,退出文壇。
再轉去研習兵法,得許璋真傳,重燃經略四方之志。
32歲之前的王陽明,因為各種因緣和契機,深入學習過道家和佛家。
在多地多處求仙訪道,行導引術,曾築居山洞,修煉道家養生仙術(道教的吐納養生之法);亦常參禪靜坐,修煉佛家空性。
他厭棄世之紛擾,喜歡道佛的清靜,曾經決意出家。
但顧念祖母和父親,覺得子孫當盡孝養之道、贍養之責,此乃人之基本道義,「此念生於孩提。
此念若可去,是斷滅種性矣!」幾經思想鬥爭,他最終放棄了徹底出家的念頭,棄佛回儒,「正德丙寅年元年,始歸正聖賢之學」。
上述過程,史書稱作王陽明歷經五溺:「初溺於任俠之習,再溺於騎射之習,三溺於辭章之習,四溺於神仙之習,五溺於佛氏之習。
」
由於家世背景和才賦精力過剩,讀書、科舉、做官不能滿足王陽明的興趣,他一直在科舉考試之外,尋找人生的意義和方向,朦朧嘗試了三個方向:一是經略四方;二是做聖賢;三是入佛老。
歷經五溺的彷徨、迷茫與摸索,最終棄佛老而回儒。
王陽明在後來主考山東鄉試的時候,還專門出了一道題目叫做《老佛害道,源自聖學不明》。
三、多有不順
王陽明年少喪母,後常遭繼母薄待;讀儒家聖賢書,對科舉考試提不起興趣,感覺無聊而迷茫;想做聖賢,去實踐格物致知,卻是格竹成疾,落下終生肺病咳嗽;有意經略四方,精研兵法和縱橫術,學騎射,尚武舉,又報國無門、英雄無用武之地,還屢遭父親痛斥;馳騁文壇,雖以詞章擁盛名,又覺舞弄虛文、終是無聊;厭世逃避,遁入道教佛家,終又意識到「此簸弄精神,非正道者也。
」
一心想成聖賢,卻不知門徑、不得其法,不知如何是好。
原本,王陽明性格好動,喜歡饒舌搞笑,常常生事,是個嬉笑怒罵、諧謔搞怪、率真淘氣的人。
20歲那年,跟隨幾個堂叔和姑父一起學習,準備科舉考試,他白天讀書,晚上則收拾書堂,把經史子集等各類書物整理歸類,經常一讀就忘了時間,回過神來一看,已是深更半夜。
有一天,人們突然發現王陽明變了,變得正襟危坐、謹言居敬,有人覺得好笑,王陽明正色回敬道:「我過去放任不羈,如今知道自己錯了。
春秋時期衛國人籧瑗,活到50歲,死的前一年即49歲才知道自己的過失,我現在還不到20歲,悔過自新還不晚吧。
」21歲,王陽明參加鄉試,順利中舉。
22歲會試落第,三年後再次會試落第,兩次失敗打擊。
1498年27歲,王陽明痛定思痛、反思自己興趣多變、不能專一,於是重回研究朱熹的「格物致知」。
精神追求和人生寄託最終回到一個念想:此生要做聖賢。
儒家學習,有舉子學與身心學之說。
舉子學,是應試教育、應試學習,讀聖賢書(四書五經),參加科舉考試,意在登第做官。
身心學,是素質教育、能力學習,讀聖賢書,領悟它,做到它,身體力行它,把聖賢的主張和道理,變成自己的生活形態和人生狀態,達到明德、親民和至善,真正成為一個聖賢。
王陽明本能地不屑於舉子學,所以,縱然憑其過人之才賦,也落得個兩次科舉考試敗北。
落第後,他說:「世以不得第為恥,吾以不得第動心為恥。
」王陽明的志向是成為聖賢,他有興趣的是身心之學。
科舉做官非他志趣,格物致知、身心致聖,才是他的追求。
王陽明在尋找人生方向的過程中,把各種思想學說都趟了一遍,在儒、道、釋、兵、法、縱橫諸家之間出門入戶,以其巨大的心量,兼收並蓄地接收了中國的傳統思想資源。
國學武裝一個人的思想世界、涵養一個人的精神境界,能把一個人改造成什麼樣的能力和狀態,王陽明是個典型的標本。
四、無趣的仕途
1499年,28歲的王陽明參加第三次會試,終於中進士,入仕途,任職於觀正工部,首份差事是赴濬縣去監督修建威寧伯王越(明朝將軍)的陵墓。
王陽明不坐轎前往,一路騎馬,山路險要處馬受驚嚇,他從馬上摔倒,口吐鮮血,隨從驚恐,請求王陽明改乘轎子。
他繼續騎馬,說:這是練習自己的騎馬技術。
監督修建墳墓,實在算不上是個什麼事,但王陽明不僅認真對待,還別出心裁,用來實驗兵法。
他根據兵法,把造墳民工當士兵,將他們按「什伍之法」(基本的軍事單位)組織起來,用訓練士兵的方法來訓練他們,輪番休息、協同工作。
工余空閒,他把民工們組織起來進行軍事演習,指揮他們演習「八陣圖」。
結果事半功倍,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造墳工程高效完成。
王越將軍的家人饋贈金帛布匹,王陽明一概不收,轉以將軍生前所佩戴的寶劍相贈,王陽明欣然接受。
29歲時,王陽明被授予刑部主事的職務,職責是複查案件、調閱案卷。
這種工作,沒有什麼實權,也幹不了什麼實事,很無趣。
他本對做官沒有多少興趣,官場的無聊令他感覺浪費生命、難以忍受,王陽明乾脆告病回到家鄉餘姚,下功夫修煉道教養生術和佛教禪宗,一度決意出家。
時年31-32歲。
1504年33歲時,王陽明重返仕途,主考山東鄉試;9月任兵部武選司主事。
是年,他跟友人湛若水在北京開班講學:倡導身心之學。
反對官方化、八股化的程朱理學,稱其「言益詳,道益晦,析理益精,學益支離」,主張把真正的聖賢之學發揚光大,力勸年輕學子不要沉溺於辭章記誦,應該樹立「必為聖賢」之志,致力於真正的聖學。
這是王陽明講學的嘗試期,聽眾不多,影響不大。
此時的王陽明雖然才高八斗、深通儒釋道三教,但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而其時學界士子普遍還沉浸在科舉考試的應試教育之中(所謂舉子學),對身心學無所屬意。
五、下錦衣衛獄
小皇帝朱厚照登基,無知、昏庸、荒唐。
以劉瑾為首的八個太監構成一股惡勢力,號稱宮中八虎,玩轉皇帝,為非作歹,謀害忠良,致使朝政荒廢、勢如累卵。
北京南京兩都忠臣,紛紛上書或進言,要求皇帝下令誅殺劉瑾八虎,卻反遭執掌錦衣衛和東廠西廠大權的劉瑾勢力革職、貶官或暗殺。
一時間朝廷上下,人心惶惶。
負責監察和諫言的「言官」戴銑、薄彥徽等人,還是忠肝義膽、仗義執言,堅持上書皇帝,要求嚴懲劉瑾等權奸,端正國法。
劉瑾假傳聖旨,立即把戴銑薄彥徽等人抓進了錦衣衛監獄。
連法定的「言官」都敢抓捕,誰還敢發言進諫?滿朝文武膽戰心驚、噤若寒蟬。
誰敢再言,就是冒死。
其時王陽明所任職務是兵部主事,在兵部的屬官中是最低一級,正六品,在眾多朝廷官員中普通的一員而已,論官階、論職責,他都可以不言語,保持沉默、明哲保身。
可是王陽明挺身而出,冒死上書皇帝,請求釋放戴銑薄彥徽,官復原職。
劉瑾勢力隨即抓捕了王陽明,處罰「廷杖四十」,在午門外當眾除去衣服、光屁股打四十大棍。
經此殘酷刑罰和人格侮辱,王陽明被打得血肉模糊、人事不省,在奄奄一息間被扔進了錦衣衛的大獄。
是年為1506年,王陽明35歲。
六、獄中生活
王陽明入獄後,居然活了過來。
他想到了《史記·太史公自序》中的一段話:「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
《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
大意是,周文王曾經被商紂王囚禁於「羑里」牢中,卻不墮為天下之志,在牢里推演闡發《周易》微言大義,終於將八卦重為六十四卦,而使《周易》能夠貫通天地人三才之道。
孔子周遊列國,受困於陳蔡之間,絕糧斷炊,但他著成《春秋》,使亂臣賊子懼,並為後王立法。
屈原遭楚懷王放逐,心中憤懣,卻著就《離騷》,成千古絕唱······這些歷代聖賢,都是在經受磨難之後,生命反而煥發出異樣的光彩。
這些人物,激勵了王陽明為人間道義而獻身的豪情,也堅定了他想成聖賢的信念。
他學習周文王,在監獄裡演繹起《周易》來,為自己占卦,表明自己的心志。
他還安慰牢房裡的獄友放寬心,為獄友們講學,講聖賢的故事,說「心底無私天地寬」的道理,「累累囹圄間,講誦未能輟」。
王陽明身居牢獄、生死堪憂,卻能做到意志不倒、胸襟浩蕩,「俯仰天地間,觸目俱浩浩」。
經王陽明父親的周旋請託,幾個月後,朝廷裁決王陽明出獄,貶為貴州龍場驛驛丞,即貴州修文縣龍場「驛站站長」之職。
王陽明從京城回浙江家鄉做赴謫準備,劉瑾派出的錦衣衛一路尾隨追殺至浙江錢塘江邊。
王陽明佯裝跳江已死,江邊遺下衣服鞋子和絕命詩,蒙過錦衣衛,得以逃脫追殺。
絕命詩有云:「自信孤忠懸日月,豈論遺骨葬江魚;百年臣子悲何極?日夜潮聲泣子胥。
」後來王陽明走到武夷山,曾寫詩云:「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夜靜海濤三萬里,月明飛錫下天風。
」
七、龍場悟道心即理
貴州龍場處在萬山叢棘之中,屬於「蠱毒瘴癧」之地,少數民族地區,不通漢族語言。
經幾個月的跋涉,王陽明於正德三年(1508年,37歲)三月到達此地,自己和隨從動手搭建了一個茅草房,安頓住宿。
後來發現一個山洞,於是搬到了山洞住,可免於風雨。
想到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之說,王陽明在陰暗潮濕的山洞裡起居生活,心態平和、安然處之。
他寫詩曰:「夷居信何陋,恬淡意方在。
豈不桑梓懷?素位聊無悔。
」雖然居住在少數民族地區,我也沒覺得有什麼簡陋的,只要自己的心態平和恬淡,在簡陋的環境裡也可以發現生活的意義。
我當然也思念自己的家鄉,但君子無往而不適,我也從來不為自己過去的行為而感到後悔。
王陽明和三個隨從,因水土不服、生活條件艱苦,全部病倒。
王陽明親自劈柴火、挑水、煮飯,照顧病情更重的隨從人員。
為了調動生活氣氛和心情,王陽明還帶著他們唱家鄉小調、講故事、說笑話。
這樣度過一段適應當地環境的艱難日子後,糧食快要吃完了,怎麼辦?王陽明學習當地人「刀耕火種」的耕作方式,燒山開闢了一片荒地,自己播種糧食。
與此同時,他看到當地人的住房相當原始,只是「棚戶」,於是他就教當地人打土坯、用木頭搭建房子,改善了居住條件。
當地人感激王陽明的友好和教導,反過來幫助王陽明搭建了幾間房子,使得王陽明有了較好的居住條件。
王陽明把這幾間房子命名為「龍岡書院」,為當地人講誠意正心、修身齊家的聖賢之學,與當地民眾相處融洽。
王陽明在龍場呆了三年(1508-1510年)。
在龍場的環境下,「富貴猶塵沙,浮名亦飛絮」,一切榮辱得失、功名利祿都沒有意義,如何「活下去」和「活著有什麼意義」成為了唯一重要的命題。
人生的出路究竟在哪裡?我還能不能成為聖賢?王陽明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他孤苦無助,不斷地設想:「聖人處此,更有何道?」如果聖人處在這樣的境況下,那聖人會怎樣想、怎樣做呢?
他苦思冥想、日夜沉思。
一天夜裡,他突然長嘯一聲蹦起來,手舞足蹈、歡欣不已。
王陽明悟到了:心即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事物物者,誤也。
王陽明悟道後,就開始在龍岡書院講學,把他自己對聖人之道的領悟、對生命存在意義的領悟,講給隨從聽,講給當地苗族人民聽。
一些弟子也來龍場看望他,聽他講學。
王陽明跟弟子們一起田野散步、溪邊賞月、燭下飲酒,一起探討著聖人的精神境界。
「講習有真樂,談笑無俗流;緬懷風沂興,千載相為謀。
」 環境惡劣、窮鄉僻壤的龍場,變成了文化的勝地。
貴州提學副使席殊聞訊來龍場向王陽明探討「朱陸異同」,為王陽明折服,請王陽明到貴陽主講貴陽書院,始論「知行合一」。
明史記載「貴州士始知學」。
這是王陽明龍場悟道後最早期的思想傳播。
這期間的講學,可稱為王門一期。
八、當縣長
1510年春天,三年貶謫期滿,王陽明離開龍場,5月到任江西廬陵縣知縣(今吉安)。
上班第一天,縣衙湧進上千人上訪,要求減免無良官吏攤派的賦稅。
王陽明了解事情原委後,決定豁免當年所有賦稅。
這樣做,可能得罪朝廷,再次遭貶,但王陽明認為,如果「坐視民困而不能救,心切時弊而不敢言」,我做知縣幹什麼?於是他把去年已經收到的賦稅銀子全部送到上級政府,同時就免除廬陵縣當年全部稅賦的情況,寫了個公文向上級政府呈報,最後說:「其有遲違等罪,止坐本職一人,即行罷歸田裡,以為不職之戒,中心所甘。
」經王陽明的努力,廬陵縣當年賦稅得以全免,老百姓得到了休養生息的機會。
廬陵民眾,喜歡相互告狀,訴訟成風,縣衙官府疲於應付,各種案件堆積如山,正常公務反受拖累。
王陽明到鄉下體察民情,了解廬陵的鄉風民俗,向全縣人民發布文告,勸諭息訟,大興禮讓友睦之風。
當年夏天,廬陵大旱,秋糧成熟無望,引發瘟疫流行、火災頻發、賊盜匪患驟起,王陽明全情投入抗旱救災工作,針對瘟疫、火災、賊匪,分別提出切實可行的辦法,一一加以解決。
王陽明擔任縣長七個月時間,關注民生疾苦,解決實際問題,扭轉不良風氣,致力於長治久安,政風民風為之一新。
1510年秋,權奸劉瑾被誅,11月王陽明奉命進京朝見,離開廬陵回到北京,被授予刑部主事職務,官復原職。
自此至1515年五六年間,王陽明職務頻繁變動,最後做到了南京鴻臚寺卿(掌管朝貢、筵席、祭祀、贊相禮儀等),官居正四品。
此期間,王陽明所做官職,多為閒職,在各地(北京、南京、滁州、紹興等)宦遊和講學「知行合一」,成為了他主要的生活內容。
一邊遊山玩水,一邊講學。
學生越來越多,學生中的顯貴高官也越來越多,吏部尚書方獻夫成為入室弟子。
這期間的講學,可稱為王門二期。
九、南贛剿匪
南贛匪患嚴重,朝廷派官兵剿匪,越剿越多。
因為官兵對付不了土匪,土匪更加囂張,普通人家看朝廷沒辦法,也不斷加入土匪。
1516年,王陽明45歲,臨危受命巡撫南贛汀漳。
1517年正月到達贛州,剛過完元宵節,十六即開府辦公。
第一,調查研究、摸清情況。
布置幾項工作,要求「務求實用,毋事虛言。
第二,做戰前準備:推行十家牌法;訓練民兵;籌措軍費(上書朝廷,請求疏通鹽法,鼓勵通商,以所抽鹽稅充入軍費)。
第三,發動進攻,在戰爭中學會戰爭,加強軍隊自身健身,完成剿匪。
第四,重建戰後民眾生活秩序和生產秩序。
第五,建立縣治,興建書院(學校),推行教化,興禮讓仁義之風。
王陽明用計誘降了土匪頭子池仲容,承諾不殺。
池仲容歸降後,王陽明輪番請池飲宴,以安其心;並讓池穿上官服,教他禮儀,和他一起走在贛州街頭,以觀察他的態度和行為舉止。
王陽明發現池仲容是一個渾身充滿乖戾之氣的人,無法改邪從良,最終還是殺了池仲容。
殺池後,王陽明曾經為之終日不食。
從正德十二年二月至正德十三年三月(1517年2月-1518年3月),王陽明只用了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徹底剿治了江西、福建、湖廣、廣東四省邊界的嚴重匪患,使當地人民的生活生產重歸安寧。
江西各地奉為神明,各立生祠,歲時供奉。
王陽明在贛州期間,主要做了三件事:第一處理軍政事務,完成剿匪;第二辦學和講學;第三調養身體。
此期間,一批有志青年,如鄒守益、歐陽德、黃弘綱等人,紛紛投入他門下,成為嫡傳弟子,後成為江右王門學派的中堅。
在贛州剿匪的一年多期間,王陽明不像軍事領導人,更像教師。
只要稍有空閒,就會跟跟隨他的弟子討論心學。
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和弟子們講課,偶爾玩玩射箭。
每天早上,弟子們到辦公室請安,王陽明從後堂走出,大家開始談論心學。
中午時分,大家一起吃飯,午飯完畢繼續談論心學。
偶爾有人送來軍情報告,王陽明只是看一眼,然後繼續講課。
為了大範圍傳播心學、教化當地,王陽明在贛州一口氣建立濂溪書院、義泉書院、正蒙書院、富安書院、鎮寧書院、龍池書院。
同時在贛州寫下心學《教約》,寫下心學的入門課和必讀書《大學問》。
這期間的講學,可稱為王門三期。
十、隻身平叛
1519年,福建發生軍隊譁變,朝廷令王陽明前往查處。
王陽明走水道,從贛州啟程,順贛江而下,過南昌,轉道前往福建。
行至南昌附近,突遇朱宸濠起兵叛亂,形勢危急。
朱宸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世孫,都是朱家人,被世襲封為寧王,長期盤踞南昌(寧王封地所在),苦心孤詣、蓄勢謀反。
1519年6月,朱宸濠正式發出討伐皇帝朱厚照的檄文,宣布廢除正德年號,收繳江西各地官府的政府印鑑,各地政府全面陷於癱瘓,集兵10萬,迅速占領九江南康兩個城市,計劃順長江而下,攻安慶、取南京,登基做皇帝,與北京的皇帝朱厚照分庭抗禮,南北分治。
日後再伺機揮師北伐,徹底取代朱厚照,拿下朱家大明江山。
眼看明王朝將要大亂,戰火遍燒,生靈塗炭。
王陽明是個過境官員,突遇此變,完全可以不加過問,繞道遠遁、溜之大吉。
然而,王陽明卻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在一無朝廷授權、二無兵馬糧草的情況下,赤手空拳、化虛為實,發起和指揮了一場以虛對實、以少勝多的平叛戰爭,在鄱陽湖的最後一戰里活捉了朱宸濠,徹底平定了叛亂,把戰火壓制在江西北部的狹小區域,挽救了無數百姓的生命。
朱宸濠盤踞南昌準備了十年之久、集兵十萬之眾,氣勢洶洶,大有直取南京之勢。
王陽明無一兵一卒,純粹憑個人智謀,就地組織地方政府和民眾力量,以臨時糾集的萬餘之眾對訓練有素的十萬叛軍,只用了35天就生擒了朱宸濠。
整場戰爭,即遇即起、速戰速決、乾淨利落,嘆為觀止。
戰爭一結束,王陽明就投入各項善後工作,安撫軍民,遣散軍隊,恢復人民群眾的生產和生活秩序。
同時上書朝廷,請求免去江西全省的稅糧,使戰亂民眾得以休養生息。
十一、忍辱負重
朱厚照是個荒唐無比、荒淫無度的皇帝,他雖知朱宸濠已被活捉,卻依然堅持要「帶兵南下、御駕親征」。
一來可以顯示皇帝威嚴,記表軍功;二來可以藉此名義南下遊玩,搜刮民財。
慫恿和跟隨皇帝南下親征的,是驕橫跋扈、無惡不作的親信太監張忠、張永、許泰、江彬等人。
他們率軍南下,軍需糧餉,一路索求無度,沿途官府和百姓,必遭大殃。
皇帝南下船過揚州,要求沿河民房都拆掉,以便於拉縴。
御駕親征抵達南京,南京一帶立即陷入雞飛狗跳之中,北方軍天天上街滋事、搜刮民財,老百姓不堪其苦。
王陽明憂心如焚、徹夜難眠。
為了阻止皇帝率軍到南昌,王陽明從南昌啟程,親自押解活囚朱宸濠,送往南京。
走到廣信(今上饒),太監張忠發來公文,指責王陽明當新亂之餘不在南昌履行職守,要求王陽明帶俘虜返回南昌、等候處理。
皇帝身邊的親信太監甚至還要求王陽明,把朱宸濠釋放回鄱陽湖,然後等候皇帝御駕親征、再活捉朱宸濠一遍,以顯皇帝戰功。
王陽明哭笑不得,不予理睬,從廣信走到杭州,在杭州把朱宸濠交給了皇帝的親信太監張永。
然而,皇帝繼續南下之意,並未就此作罷。
於是王陽明又從杭州出發,要去南京面見皇帝、當面勸阻。
到達鎮江時候,突然接到朝廷命令,要王陽明兼任江西巡撫,立即赴任。
王陽明只好立即返回南昌。
這時的南昌城,已經陷入了新一輪的深重災難。
太監江彬許泰率領的北方軍幾萬人已經進駐南昌,塞滿了大街小巷。
他們以搜捕叛賊餘黨的名義,濫殺平民、冒充軍功,隨意搶奪民財。
一些參與王陽明平叛的有功官員和弟子,遭到拘捕、拷問,甚至迫害致死。
江彬許泰還製造謠言,說王陽明本是朱宸濠的同謀,後來知道皇帝南下親征,迫不得已而將朱宸濠抓獲,王陽明是謀反者,而且是最大的濫冒軍功之人。
許泰、江彬等太監,對王陽明百般刁難、挑釁、謾罵、羞辱、造謠、陷害,王陽明隱忍周旋、委曲求全、鬥智鬥勇,最終讓北方軍撤離了南昌。
在皇帝和太監們的逼迫下,王陽明忍辱向皇上報呈《重上江西捷音疏》,將去年呈報的《擒獲宸濠捷音疏》重寫一遍,並將擒獲朱宸濠、平定叛亂的功勞記在皇帝和太監們的名下。
至此,朱厚照御駕親征算是有了結果,「功成名就」、返回北京。
1521年3月,朱厚照死,江彬等太監被處死。
嘉靖皇帝即位,傳旨要王陽明立即赴京朝見,擬表彰他南贛剿匪和南昌平叛之功。
王陽明走到半路,又傳來聖旨命令他不要進京。
過程幾近戲弄。
朝廷認為:王陽明未獲朝廷授命而擅作主張平叛,乃係蔑視朝廷,不但無功,反而有過。
朝廷的這個態度,令天下人心寒,輿論譁然。
嘉靖皇帝迫於民意壓力,故作姿態,對王陽明加官封爵,封爵為「新建伯」,兼任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概為虛名虛職,無實惠實權。
很快,就有人上書朝廷要求剝奪王陽明的封爵,誣稱王陽明是朱宸濠的同謀逆黨。
朝廷中還有人形成一股勢力,詆毀和攻擊王陽明講學,指責他宣揚「偽學」、鼓動天下。
1522年,朝廷正式頒令禁遏王學。
1523年進士考試的《策問》考題竟然就是批駁和攻擊王陽明。
很多人士和弟子,紛欲主持公道,為王陽明辯白,王陽明一概息言,默默忍受,無辯止謗。
有一天夜深人靜時,王陽明沮喪默坐,對門人說:「現在如果有一個洞穴,可以讓我帶著父親逃跑,從此遠遁,我永不後悔。
」
面對忍辱負重、進退維谷、兇險異常的局面和處境,王陽明只能從自己的內心獲得力量,用良知和本心指引自己的選擇和擔當。
1520年王陽明在南昌正式提出「致良知」,從此開始以「致良知」講學。
1521年5月在廬山白鹿洞書院,王陽明大事聲張,廣聚世儒、高談闊論他的「致良知」學說。
這可稱是「王門四期」。
王陽明後來說:「某於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不得已與人一口說盡,只恐學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種光景玩弄,不實落用功,負此知耳。
」
十二、良知之教
1521年,王陽明50歲。
是年9月份,王陽明回到家鄉紹興,開始了他晚年傳道講學的盛期,直至1527年。
在家鄉的這六年間,王陽明沒有從事政治和官場活動,主要是講學,廣招門徒、名動天下。
全國前來紹興求學聽講的人不計其數,有記載說:連袵成帷、舉袂成幕。
一些人來到紹興,一待就是2-3年。
紹興的客棧住不下了,大家就住寺院;寺院住不下了就輪換著睡,「更相就枕席,歌聲徹昏旦」。
因為聽講的人太多,開講每成大課,前後左右環坐而聽者,常逾千人。
那個年代,全國各地依然保有熱血、不甘渾渾噩噩白過一生的很多人,都嚮往著去紹興,去找王陽明。
紹興成為了全國的學術和文化中心,士人云集,心學風靡。
1527年9月,王陽明從餘姚出發去廣西,途經江西。
一進江西,王陽明心學就閃耀著萬眾景仰的光芒,他沿途停留,與弟子聚會講學,廣信、南浦、南昌、吉安,所到之處,弟子云集,民眾歡迎,群情激昂。
1527年吉安講學,是王陽明最後一次大規模講學。
這段時期,可稱為「王門五期」。
王陽明不禁感慨:世代的表面無論是豪奢浮華還是噤若寒蟬,深處還是綿延不絕著對真知的尊崇與嚮往。
王陽明一生三次證道,36歲時貴州龍場悟道「心即理」,48歲時南昌悟道「致良知」,55歲時餘姚天泉證道「四句教」,最終形成了王陽明哲學思想的完整體系:
1、心即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事物物者,誤也。
2、知行合一: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功夫,知之真切篤實處便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便是知。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
聖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
王陽明極致地強調誠意,務求慎獨篤實的、徹根徹底的實際做到,反對空談性理和仁義。
3、致良知:「良知」何指?第一明善惡(道德);第二辨是非(智慧);第三歸本原(萬物一體)。
「致」為何意?喚起、體認、踐行、擴充、光大、達到、實現。
「致良知」就是:喚起、體認、踐行、擴充、達到、實現人皆有之、與生俱來的自性、本心、善根、智慧,最終達到回歸本原、天人一體的聖賢境界。
4、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1520年,王陽明在南昌正式提出「致良知」之後,致良知成了陽明心學的核心靈魂,陽明心學遂又稱「良知學」。
王陽明詩《長生》曰: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為?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
王陽明對弟子說:我一生講學,就是講了三個字:致良知。
有人聽到王陽明只管不厭其煩地講「良知」,就對他說:「除了良知,還有什麼好說的呢?」王陽明十分自信地回答說:「除了良知,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致良知,談何容易?王陽明說:私慾日生,如地上塵,一日不掃,更又一層。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不要去操心你的成功,要去操心你的良知。
王陽明一生不重著述,尤其不贊成記錄師徒對話,他認為:「聖賢教人如醫用藥,皆因病立方,酌其虛實溫涼陰陽內外而時時加減之,要在去病,初無定說。
若拘執一方,鮮不殺人矣。
今某與諸君不過各就偏蔽箴切砥礪,但能改化,即吾言已為贅疣。
若遂守為成訓,他日誤己誤人,某之罪過可復追贖乎?」
1518年王陽明47歲時,其弟子薛侃把王陽明與弟子和友人的對話書信,彙編成冊,取名為《傳習錄》,刻印於江西虔州(贛州)。
1524年,門人續刻《傳習錄》,刻印於浙江紹興。
1555年,門人刻印《傳習續錄》,刻印於安徽寧國。
1556年(王陽明死後27年),《傳習錄》上中下三卷終於匯聚在一起,成為一個完整的語錄體著作。
有道是,打仗要學王陽明,讀書要讀《傳習錄》。
從龍場悟道到巡撫南贛時,王陽明的忠實門徒已達千人。
1529年去世時,門徒以萬計,上至國卿宰相,下及販夫走卒。
他的弟子中,官居高位者不計其數,入閣拜相者不乏其人(比如徐階、張居正、趙貞吉),在各自領域獨領風騷者數不勝數(比如徐渭、湯顯祖、徐光啟、李贄)。
此後500多年,真心實意把王陽明當精神導師的偉大人物不勝枚舉,包括曾國藩、康有為、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等。
1513年日本人了庵桂梧把心學帶回日本,300多年後日本在心學思想影響下發動明治維新,搖身一變而成世界強國。
十三、最後的出征與歸途
嘉靖六年(1527),王陽明56歲,受朝廷命令,帶病出征,前往廣西,平定少數民族地區的叛亂,總督兩廣軍務,兼任兩廣巡撫。
王陽明到達廣西後,到處察看地形,了解實際情況,分析判斷形勢,對該招撫的進行了很好的招安撫平,對該征剿的予以了徹底的征伐剿平。
王陽明本著他一貫的「御外之策必以治內為先,安民之術須以化俗為本」,對廣西亂區的長治久安做了妥善處理。
王陽明雖出身富貴人家,但一生坎坷、歷經磨難、長期身體不好。
年少時候格竹子七日病倒,留下咳嗽頑疾。
因仗義執言,得罪太監劉瑾,遭受廷杖四十大棍,險些喪命,下錦衣衛獄,發配偏遠蠻荒之地。
他在37歲《答人問神仙》中說:我的牙齒開始搖動,頭髮有幾處地方變成白色,視力模糊,只能看見一尺以內,耳朵不好,只能聽到幾丈開外,經常整個月臥床不起,吃的藥越來越多。
他足跡所到之處,多是萬山叢棘之中,生活條件十分艱苦。
在南贛剿匪期間,因為身體虛弱,有時候用擔架抬著指揮作戰。
戰爭結束後,他向朝廷請求退休,說:病已經日積月深、百藥無效,「潮熱咳嗽,手足麻痹,已成廢人。
」
到達廣西後,王陽明身體狀況迅速惡化,咳嗽晝夜不息,水土不服、遍身腫毒、反覆腹瀉,飲食難以下咽,每天只能勉強喝一些稀粥,身體虛弱到了不能坐立。
王陽明告病踏上返鄉的歸途,從廣西進廣東,再到江西,擬順贛江而下,走水道回浙江紹興。
走到廣州的時候,門人見他病勢已危,就為他準備了製作棺材的木料,一路隨船同行。
1528年11月29日辰時(公元1529年1月9日早上7-9點),王陽明於江西南安府大庾縣(今大余縣)青龍浦碼頭船中去世,終年57歲。
臨終前,王陽明睜開眼睛說:「吾去矣!」身邊弟子問先生有什麼遺言,王陽明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王陽明的靈柩離開南安府,一路經過江西各地,凡所到之處,門人弟子哭聲震天,群眾百姓頂香祭奠,男女老幼,皆身穿縞素,匍匐哀號。
嘉靖八年十一月十一日(公元1529年12月11日),陽明先生的靈柩安葬於他生前為自己選定的墓地,長眠於家鄉紹興的蘭亭青山之中。
王陽明死後,朝廷一直不認王陽明的功績,禁遏王學。
直至38年後的隆慶元年(1567),王門弟子上書請求,朝廷正式追封王陽明為新建侯,諡文成。
又17年後,萬曆十二年(1584),王陽明死後55年,從祀於孔廟(明朝300年僅4人從祀於孔廟),王陽明的學術終於獲得官方正式認定的聖學地位。
結束語
縱觀王陽明的生平,他的人生圍繞四件事而展開:悟道、講學、做官、平治(平叛勘亂、治世濟民)。
悟道和講學是他的內道和工夫,做官和平治是他的外用和事功。
王陽明心學,是在早期孔孟思想和後來程朱理學的邏輯和語境下,演繹而成的一套完整思想體系,唯在吃透孔孟儒學和宋明理學的遷延脈路和語境之後,始得窺見王陽明心學的門徑,登入其堂奧。
循此邏輯展開去,就是中國哲學思想史的洋洋大觀。
如果抽離掉五千年來的歷史遷延和儒家哲學語境,王陽明哲學思想的核心,歸納至極簡,就是六個字:致良知、做聖賢。
而他的信念,就是: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回歸本心與良知,人皆可以成聖賢。
王陽明說:「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
」
天不生陽明,如萬古長夜。
王陽明心學,一回萬古之光明,嗣往聖、開來哲、發天理、正人心,把宋明理學推上了最高峰,天下聳動、弟子影從,百代宗師,登峰造極。
生命的意義不單是幸福。
王陽明疾病纏身、一生坎坷,在困頓與絕境中大徹大悟,在非議和險惡中毅然前行,歷經千難萬險,遍嘗千辛萬苦,屢仆屢起、百折不撓、忍耐克治、殺伐決斷、化險為夷,57年的人生歷程中「幸福時光」少之又少,然而他終究憑著自己的意志、智慧和心靈把自己活成了一個光耀千古的傳奇。
本文來源:和君諮詢(hejungroup)
王陽明先生的一生是講學的一生(王程強說陽明心學第二十三篇)
陽明先生的一生是講學的一生王程強 王陽明心學研修院本文整理自:《王陽明》讀書群里,《王陽明》一書作者王程強的現場分享。如要入群,參加《我與王陽明心學》徵文。
歷史上最後一個儒家聖人,不但學問超群,還帶著雜牌軍打敗了王爺
我國歷史雖然悠久,但是聖人卻不常有,孔子、孟子是公認的聖人,其中孟子被尊為亞聖,即儒家的第二位聖人;等到儒家的第三位集大成者朱熹出現時,已經是一千多年後的宋代了。到了明朝,精通儒釋道、與孔孟朱齊...
明朝一哥王陽明:我就是不一樣的煙火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集立德、立功、立言於一身,這是古今聖賢的最高理想。縱觀歷史長河,能達到這「三不朽」境界的也不過才兩個半...
有關王陽明的五個故事:為人處事之道盡在其中
先科普一下。你們整天說王陽明王陽明,卻不知道王陽明不叫王陽明。都看好了: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
國學大師:王陽明的五個傳奇故事,跟心學宗師學做人與做事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立德、立言、立功的聖人,他的一生都是傳奇,年少叛逆卻成大器,一介書生卻能用兵,更能創立心學,影響直至五百年後。今日與大家分享王陽明的幾個傳奇故事,讓我們跟著心學大師學習...
致良知,文韜治世安天下 武略策馬定乾坤,大明「完人」王陽明!
文韜治世安天下 武略策馬定乾坤對於偉人的評判標準,本漢學家浜隆一郎在評點中國歷史人物時,曾這樣說道:「人生所能有的成就有三:道德、學問和事功,三者兼備才能成為偉人。而歷史上當得了偉人稱號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