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無險可守,為何北宋趙匡胤還敢定都於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太遠古的不提,小朝小代暫且不提,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首都有西安(漢、唐)、洛陽(漢、唐)、南京(東吳、東晉)、開封(五代、北宋)、杭州(南宋)、北京(遼金元明清),除去中原漢人衣冠南渡建立的首都南京和杭州,北方政權的首都基本按照由西向東的路線不斷變遷。

細數北方的這幾大都城,西安地處山河拱衛的關中平原,有潼關、武關、大散關、蕭關四關可守;

洛陽也是山河拱衛,有函谷關、大谷關、廣成關、伊闕關、軒轅關、旋門關、孟津關、小平津關八關可守;

北京屬於燕雲十六州之一,本身就是一道天然屏障,所謂「天子守國門」即是。

唯獨開封,一馬平川,東西南北除了北邊的黃河還算是一道防線,基本就是一個靶子,為什麼宋太祖趙匡胤會選擇這裡做首都呢?難道他就傻麼?

龍亭

顯然沒那麼簡單,北宋建立之前,中國處於紛亂的五代十國時期,拉開五代序幕的第一人名叫朱溫,公元904年,唐朝的首都長安被朱溫所毀,而東都洛陽屢遭兵災,河南尹張全義上任時,居民不滿百戶,可見當時凋敝之甚。

故而朱溫在他的宣武節度使治所汴梁(開封)定都,以後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均定都開封。

趙匡胤陳橋兵變後,建立北宋,那麼定都哪裡才好呢?舉目四望,燕雲十六州自從石敬瑭割讓給了契丹人之後一直就沒回來,山西太原在北漢手裡;江蘇南京在南唐手裡;長安跟北周的中間還隔著北漢,旁邊還有党項人。

看了一大圈只能洛陽和開封二選一。

而洛陽由於多年戰亂已經殘破不堪,開封建都多年,五代半個世紀以來,偶有在洛陽為都,大多數時間都城都在開封,宮室道路完備,府庫充盈。

因此北宋初立,定都開封也是不二之選。

那麼趙匡胤難道不覺得開封無險可守,夜裡睡不著覺嗎?

燕雲十六州已落入契丹之手,契丹的騎兵來去如風,機動性那麼強,趙匡胤作為曾經的殿前都點檢,一個掌管朝廷禁軍的男人,不可能不知道。

他也曾考慮過遷都,他曾表示待到國家太平了,還是要遷都洛陽,曾有朝臣多次勸阻,都未曾真正改變趙匡胤的遷都之心,然而後來趙光義的一句「在德不在險」,徹底打消了趙匡胤遷都的想法。

僅僅這樣一句話或許並不能讓人信服,的確,北宋趙匡胤很明白唐朝滅亡的主要原因在於藩鎮制度,因此他杯酒釋兵權,來了個「強幹弱枝」的禁軍制度,開封城內150萬人中有70萬就是禁軍及其家屬,可以說整個開封就是圍繞禁軍而建立的,150萬人每年需要600萬石以上,根據記載,太祖時期,淮南地區的漕運僅有10萬石,滅了南唐以後增至100萬石,太宗時期達到600萬石以上,開封地處中原,離運河漕運更近,能夠更快得到南方漕運的糧食,連年打仗,糧草供應不上可是兵家大忌,選在開封就可以避免唐代定都關中經常缺糧的窘境。

汴河漕運

可見,只要禁軍制度不改,若想遷都洛陽幾無可能。

但是洛陽作為舊都,有著一種神聖的權威性,於是北宋時期,將洛陽設為陪都,凡是祭祀之事,就跑到洛陽,養兵和處理朝政皆在開封。

自此以後一百多年,開封作為北宋的首都,一直是世界最繁華的都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趙宋風流(十七)——在德不在險

五代期間,長安由於唐末軍閥混戰逐漸敗落,關中地區漸顯蕭條,因此開封一直作為都城。但開封地處平原,無險可守,特別是契丹占據燕雲十六州,居高臨下,可以縱馬馳騁,以至於大宋不得不廣種樹木以抵擋契丹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