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里懟人只服諸葛亮,舌戰群儒時所說的每一句都包含有套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懟人是一門藝術。
《三國演義》里懟人我就服諸葛亮。
要想精彩地懟人,就學習諸葛亮!
《三國演義》里寫諸葛亮懟人有兩次,第一次是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
還有一次是第九十三回《姜伯約歸降孔明 武鄉侯罵死王朗》。
今天,我就先給大家講講諸葛亮如何懟群儒的!
第一個上來的是張昭
張昭,子子布,東吳孫氏集團手下第一謀士,歷事三朝,地位至高,除周瑜外無人能及(「文事不決問張昭,武事不決問周郎」)。
在這次舌戰群儒中,他說的話最多,招致諸葛亮懟他的話也最多。
且看他是怎麼說的:
「近聞劉豫州。
。
得先生,以為如魚得水。
。
今一旦以屬曹操,未審是何主見?」
張昭應該是開門見山地諷刺諸葛亮——劉備那麼器重你,但沒想到得到你後卻不敵曹操。
你怎麼說?!
諸葛亮胸中有數,答道:
「吾觀取漢上之地,易如反掌。
我主劉豫州躬行仁義,不忍奪同宗之基業,故力辭之。
劉琮孺子,聽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
。
」
首先推卸責任:不敵曹操?那你得看是誰不敵曹操。
不是我家主公,而是劉琮。
我家主公屯兵江夏,正在積極備戰。
不料這一番說辭並沒能打動張昭,張昭見諸葛亮有意裝,於是毫不客氣滴捅破窗戶紙:
「若此,是先生言行相違也。
先生自比管、樂,管仲相桓公。
。
今既從事劉豫州,當為生靈興利除害,。
。
且劉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縱橫寰宇。
。
何先生自歸豫州,曹兵一出,棄甲拋戈,望風而竄。
。
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無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後,反不如其初也。
。
!」
這等於直接告知孔明:不要裝,我們知道你家主公近況,仗打得不咋地,你這個軍事輔佐地不咋地,所以,你也就不要來忽悠我家主公陪你玩了!
說實話,張昭的話極具殺傷力。
事實擺在大家面前,劉備未得諸葛亮之前,無論是滅黃巾還是討董卓都是一路高歌,贏得了諸侯的尊敬,又幫助曹操滅掉了呂布,這樣才得以被引薦到漢天子面前,一敘叔侄之情。
可以說劉備不光靠漢家宗親這一個帽子(有這頂帽子的不少,劉表不也有,但劉表卻不是皇叔),更主要的是功績。
劉備能夠建立攻擊的原因是有能力。
現在你諸葛亮來了,劉備對你言聽計從,卻打不贏曹操了。
你說為什麼!
古代打仗講求天時,地利和人和。
但是隨著劉琮投降,劉備三樣全丟——曹操從得到荊州,得到休整的「天時」;占據荊州,遍查地貌,占有「地利」;擴充實力,廣發吸收當地官員進入新的統治層,得到「人和」。
而劉備才幾萬兵馬,與曹操遙遙相對,自然失敗的。
且看諸葛亮怎麼懟回過去:
「。
。
。
吾主劉豫州,向日軍敗於汝南,寄跡劉表,兵不滿千,將止關、張、趙雲而已:。
。
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軍不經練,糧不繼日,然而博望燒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惇,曹仁輩心驚膽裂。
。
至於劉琮降操,豫州實出不知;且又不忍乘亂奪同宗之基業,此真大仁大義也。
當陽之敗,豫州見有數十萬赴義之民,扶老攜幼相隨,不忍棄之,日行十里,不思進取江陵,甘與同敗,此亦大仁大義也。
寡不敵眾,勝負乃其常事。
昔高皇數敗於項羽,而垓下一戰成功,此非韓信之良謀乎。
。
非比誇辯之徒,虛譽欺人: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
誠為天下笑耳!」
諸葛亮這話里有幾層意思:
第一層:劉備剛來投靠劉表的時候,兵少將微,城池也破舊不堪,但是卻屢次擊敗曹操,這說明劉備正在不斷壯大,這是誰的功——自誇一下!
第二層:劉琮投降,使得劉備一下子失去了天時地利人和,故而戰敗——我沒有責任!
第三層:我們雖一敗再敗,焉知不能反手為贏?當年劉邦不就如此麼?你們見識不宏,可笑之極!
最後一層:我們雖然戰敗最起碼是跟曹操真刀真槍打了,不像你們只會誇誇其談,必然被天下恥笑!
結果,張昭不言語了。
不罵諸葛亮了,改打「曹操牌」
東吳眾人見罵不贏諸葛亮,索性不罵諸葛亮了,但直接打曹操牌——你不是來遊說我們抗曹的嗎?那咱們就說曹操。
然後上場的是虞翻:
「今曹公兵屯百萬,將列千員。
。
公以為何如」
他直接點出曹操有百萬雄師,你諸葛亮和劉備才有多少?
諸葛亮答:
「曹操收袁紹螻蟻之兵,截劉表烏合之眾,雖百萬無不慮也。
」
諸葛亮明知曹操兵多,於是用了螻蟻之兵和烏合之眾兩個詞來表明曹操雖然兵多,但是戰鬥力不足!雖說有理,但並不有力——有一句話叫「唾沫星子也能淹死你」,所以虞翻不服,馬上閃出一句:
「區區求教於人,而猶言不懼,此真大言欺人也!」
你既然不怕,那幹嘛還來求我們?
應該來說,這個問題不好回答。
不好回答,乾脆不回答,用反詰法(註:是一種質問的辯證法)。
於是諸葛亮答:
「。
。
今江東兵精糧足,且有長江之險,猶欲使其主屈膝降賊,不顧天下恥笑。
由此論之,劉豫州真不懼操賊者矣!」
漂亮!我們是不如曹操,天時地利人和全不占,但我們堅持抗戰;而你們東吳占據六郡八州,卻要降曹——究竟誰更加不堪?這個漂亮的反詰法一下子把虞翻說的啞口無言。
「出身黨」打「出身牌」
在古代,有一個不好的習慣,那就是跟你辯論,辯不過你的時候就開始罵你。
例如和你辯論地球是不是圓的,當你舉出麥哲倫環球航行,從西邊也能到達東部時,我辯不過你了,就開始罵你,說你的緋聞,例如晚上不刷牙,便後不洗手等問題。
應該說這是一種劣根性。
這不,在三國演義里就體現得淋漓盡致。
當東吳謀士發現從理上說不過諸葛亮,就開始從諸葛亮身上入手。
我們姑且稱之為「出身黨」打「出身牌」。
第一個跳出來的是步騭:
「孔明欲效儀、秦之舌,遊說東吳耶?」
你難道想要效法蘇秦和張儀麼?
注意,蘇秦和張儀在中國古人的記憶力是兩個人品行不太好的人——蘇秦曾和太后私通,張儀與和氏璧的被竊不明不白。
把諸葛亮比成這兩個人,本意是不好的。
誰知諸葛亮卻毫不介意,反而回擊:
「。
。
。
。
蘇秦佩六國相印,張儀兩次相秦,皆有匡扶人國之謀,非比畏強凌弱,懼刀避劍之人也。
。
。
敢笑蘇秦、張儀乎?」諸葛亮意思是看人不要拘泥小節。
蘇秦張儀都有大智慧,比你們這幫還沒開戰就被曹操嚇的半死的傢伙要強得多!再一次把矛頭對準東吳!
一擊不中,再來一擊。
薛綜說:
「孔明以曹操何如人也?」
「曹操乃漢賊也」
薛綜步步緊逼:
「。
。
。
漢傳世至今,天數將終。
今曹公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歸心。
。
」
再一次拋出曹操實力強大這個議題,希望戰敗諸葛亮。
實話實說,他說的沒錯。
因為在當時,曹操確實勢力最大,而且裹挾天子,藉助掃平群雄之勢,不可小覷——就連東吳的最高長官孫權都猶豫不定,周瑜則直接想投降(剛開始裝出來的)。
這個議題不好直接面對,於是諸葛亮採用了偷梁換柱的方法。
你說曹操實力大故而要投降,那我就接你個曹操為政失德(篡漢謀位)故而要反抗來對:
「。
。
夫人生天地間,以忠孝為立身之本。
公既為漢臣,則見有不臣之人,當誓共戮之:。
。
今曹操。
。
懷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憤;公乃以天數歸之,真無父無君之人也!」
趁機再罵一罵對方,好了,薛綜羞愧難當。
眾人見罵不倒諸葛亮,於是就把矛頭對準劉備:
「曹操雖挾天子以令諸侯,猶是相國曹參之後。
劉豫州雖雲中山靖王苗裔,卻無可稽考。
。
。
」
說這話的陸績也是一個出身黨。
面對這種人,諸葛亮不怕:
「公非袁術座間懷桔之陸郎乎?請安坐,聽吾一言:曹操既為曹相國之後,則世為漢臣矣;今乃專權肆橫,欺凌君父,是不惟無君,亦且蔑祖,。
。
劉豫州堂堂帝胄,當今皇帝,按譜賜爵,何雲無可稽考?且高祖起身亭長,而終有天下。
。
」
首先,諸葛亮用了「袁術座間懷桔之陸郎」,意在諷刺陸績投靠二主,為人不忠;之後,再次說明,曹操既然是漢室丞相之後,更加要終於韓式,又怎麼能心懷背叛?然後,強調劉備的皇叔身份是漢天子親自認定,貨真價實;最後把漢高祖成功的實例引用過來,說明英雄不問出處。
環環相扣,不僅為自家張目,更譏諷東吳臣子鼠目寸光!
「學術黨」打「學術牌」
古代還有一個不太好的習慣,那就是過分重視師門出身與學術成就。
如果不是師自名門或是沒有什麼像樣的學術成果,就會被人所不齒。
這群人我們也給個名稱,叫「學術黨」。
他們自然要打「學術牌」。
嚴畯就這樣詰問諸葛亮:
「且請問孔明治何經典?」
孔明回擊:「尋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興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釣渭子牙,張良、陳平之流。
鄧禹、耿弇之輩,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審其生平治何經典。
?」成大事者畢其功於實踐,而並非空談書桌學問。
一句話嚴畯無語。
但還有人不服,程德樞就回擊:
「公好為大言,未必真有實學,恐適為儒者所笑耳。
」
聽到這,諸葛亮決定再從反面說一下:
「如楊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閣而死,雖日賦萬言,亦何取哉!」
上面從姜子牙等正面例子說明一個真正的儒學學者應該從實踐入手,講求忠義,匡扶社稷;而下邊再從反面說楊雄沒有這麼做,反而貽羞萬年!從正反兩方面徹底擊敗了「學術黨」的進攻!
最後,諸葛亮大獲全勝!
文:牛奕達
參考文獻:《三國演義》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三國演義舌戰群儒吳國在場謀臣一覽
曹操大兵壓境、虎視眈眈,在這危急關頭,諸葛亮自請出使東吳,意在促成孫劉聯盟,共同抵抗曹操。這樣,就發生了《三國演義》中著名的「諸葛亮舌戰群儒」的精彩的外交場面。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動,使聯吳抗曹的...
諸葛亮懟江東群儒台詞,原來看台詞比看電視劇更帶勁兒!精彩!
孔明擦拭羽扇。張昭(字子布):「孔明先生。」孔明:「子布先生,有何見教?」張昭:「昭乃江東微末之士,久聞先生高臥隆中時,曾自比管仲樂毅。此語果真有之?」孔明:「是,那不過是亮平生一個尋常的比喻而...
三國演義權略之11:舌戰群儒及其背後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不得抄襲,不得轉載)劉備從樊城撤退後,前進目標是江陵。但曹操大軍追趕得很厲害,劉備放棄江陵,斜著跑到漢津口,遇到劉琦帶著船隊來接應,從此逃脫曹操的追趕。劉備和諸葛亮來到劉琦...
《三國演義》舌戰群儒片段
老話講,「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水滸裡面比較多的是叛亂、義氣等,年輕人氣盛,讀了那些好漢的事跡,容易心生反叛,不服管束。三國里比較多的用到權術與謀略,老年人經歷豐富,老於事故,看了三國之後,...
賞析與借鑑《舌戰群儒》中的辯論技巧
和很多朋友一樣,諸葛亮也是我心目中的絕對偶像,雖然有些可望而不可及。每每念及「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巾」的詩句.每每想起那位羽扇綸巾,自喻管仲、樂毅,火燒博望.水淹曹仁,舌戰群儒,草船借箭...
諸葛亮舌戰東吳群儒所用的戰術套路是什麼,懟得眾人都無話可說
懟人是一門藝術。《三國演義》里懟人我就服諸葛亮。要想精彩地懟人,就學習諸葛亮!《三國演義》里寫諸葛亮懟人有兩次,第一次是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還有一次是第九十三回《姜伯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