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死後,若用姜維與魏延去逆轉困局,能實現統一大業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諸葛亮死後,蜀國就顯得更加弱小堪憂了。
因為諸葛亮是蜀國的擎天支柱。
有他在,就能鎮得住魏、吳兩國,不敢輕舉妄動主動挑事。
蜀國雖弱,他們也絲毫不敢小瞧輕敵。
諸葛亮是一個軍政戰略外交方面的全才,能掌控大局(包括國家的大政方針,朝廷以及軍隊)。
有他在,朝政不會亂,國家也不會亂。
軍隊還可以集中兵力一門心思北伐。
雖然在臨死之前他已經預先為後來的軍政分工布局,權力構架安排謀劃妥當。
能保持權力的平穩移交、過渡,不致因為權力之爭而發生大的政變、波折或動亂。
保持國家內部的相對團結安定和既定政策的延續性。
魏延和姜維都是武將,長期遠離朝廷中樞,征戰在外。
無法管理、干預朝政。
他們也缺乏諸葛亮那樣全面的統帥才能和政治威望,對決策層老資格的文官們(他們也是由諸葛亮精心挑選栽培出來的人物。
諸葛亮的本意也是希望文武百官之間能夠相互制衡,而不是一家坐大獨斷專行引發內亂)影響力非常有限。
所以就算是姜維與魏延能夠捐棄前嫌聯手合作,也是無濟於事的。
因為敵強我弱的勢態是越來越嚴重了,誰也改變不了大局,重新洗牌翻盤的機會已經沒有了!統一無望,被吞併的危險倒是在一步步逼近。
只能寄希望於割據分裂的現狀可以維持得更長一些。
蜀國人口大約是魏國的九分之一,經濟遠比魏國落後,諸葛亮出祁山每次無功而返一大原因是補給跟不上,同時諸葛亮沒有休養生息增強國力以待將來,反而是連年鑫兵耗盡本來就沒多少的國力。
人才方面更是遠遠不及魏國,魏國占據的是當時中國最發達地區,中原是豪門世家的地盤,子弟人才眾多,縱觀整個三國時期,魏國名將謀士如雲,蜀國人才是最少的,比東吳都少。
政治方面,由於蜀國是劉備的荊州系吞併劉章的地盤形成的,所以荊州系和四川本地勢力的關係一直比較微妙,矛盾較多,同床異夢。
在接班人方面,蜀國也是最差的,曹丕,曹睿都遠比劉禪強。
綜合幾方面因素,蜀國滅亡是遲早的?
魏延先帝重臣,又心高氣傲。
根本不會把姜維放在眼裡,姜維又是諸葛亮的親信,兩人勢必水火。
不過諸葛亮臨死前的安排,註定魏延不能活著回去了,也不知道為啥諸葛亮就那麼不待見魏延,可惜了一員猛將。
劉備識人能力遠超諸葛亮,劉備相中的人才有徐庶,趙雲,黃忠,魏延,法正。
諸葛亮相中的人才有馬謖,楊儀,姜維。
諸葛亮用人也不如劉備,不能知人善用,馬謖有策略但年輕氣盛,沒有作戰經驗卻安排他統領大軍,楊儀心胸狹隘,倚仗諸葛亮同蜀國重臣魏延相爭,被諸葛亮安排要職。
姜維原魏國一偏將歸降,被諸葛亮重用,死後統領三軍,然而能力實在有限,先是多年征戰輸多勝少,魏延留下的漢中戰略使得魏國不敢進攻,姜維無戰略眼光,改變方略,收縮兵力放棄險隘,被魏國抄了後路。
隨後半年蜀國亡。
芩塵總結:
以諸葛亮那超群絕倫的智慧和能力都做不到的事,還能指望姜維與魏延兩位二流人物去逆轉困局,實現統一大業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魏延和姜維用兵不是一個套路!最後蜀漢滅亡的原因就是姜維擅自改變魏延的漢中防守策略!魏延一定打不過鄧艾,鄧艾一定不是魏延的對手,因為姜維打仗和諸葛亮一樣,善於使用正病,而魏延打仗和曹操有一樣的個性,善於使用騎兵。
魏延子午谷奇謀實在是神來之筆!猶如當年韓信的暗渡陳倉!但是這個計謀被記在了史書上卻沒能實施是一大遺憾。
姜維論人品一定比魏延強,論軍事才能一定不如魏延。
兩個人性格差距太大。
不可能合作!
如果魏延、馬謖、劉封不死,再加姜維,北伐有希望成功嗎?
魏、蜀、吳三國中,蜀漢最弱,諸葛亮死後,蜀漢更是走向了衰落,之前劉封因不救關羽被殺,馬謖街亭戰敗被殺,諸葛亮去世後,魏延和楊儀爭權失敗,也被殺,蜀漢接連損失幾位棟樑之才,導致北伐無人,蜀中無大將...
諸葛亮一生中犯下的四個大錯,最後一個直接害其身亡
諸葛亮作為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以其雄才偉略,算無遺策為世人所熟知,在民間傳說中更是成為了智慧的化身。他博望坡用兵,火燒新野,舌戰群儒,草船借箭,赤壁借東風燒曹操八十萬大軍,魚腹浦...
諸葛亮錯用的四大接班人,第二毀掉蜀漢長城,第一間接導致滅國
熟讀三國歷史,我們都知道蜀漢丞相諸葛亮無疑是一位影響歷史進程的重要人物。從劉備三顧茅廬,到諸葛亮連孫北拒曹操,再到西進益州,北伐中原,整個蜀漢國雖然步履維艱,但總體趨勢向好。然而,諸葛亮晚期培養...
冰河品三國之悲劇軍人—魏延-----企業文化顧問李光華
一公元228年冬,漢中蜀軍大營。戰敗逃回的馬謖臉如死灰,跪在校場上。隨著一聲令下,劊子手高舉大刀,砍下了他的頭顱。旁觀的蜀軍將領中,鎮北大將軍魏延緊緊咬住牙齒,神色中既有不忍,也有壓抑不住的怒氣...
此人雖為三國名將,死的確實冤枉,但活著也未必有用
(加盟作者秦風1978原創作品,請勿轉載)劉備對魏延的使用,來自於魏延在戰場的大功。由於他長時間被定義為反臣,因此我們看志的時候很少看到他的事跡,但我們不難猜測他在取漢中的功勞,否則,在漢中立過...
解析姜維與諸葛亮趙雲鄧艾魏延之間的關係
公元228年(建興六年),蜀國丞相諸葛亮第一次出兵祁山,蜀國軍隊所到之處,眾多郡縣響應。魏國將領郭淮聽聞後準備東行,回上邽守備。而馬遵等人也跟隨郭淮一起,但是當時他們懷疑姜維有異心,所以並沒有告...
諸葛亮臨死前,除了提拔姜維還提拔了一人,多年後橫掃數十萬魏軍
司馬歷史觀:「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這句話是對蜀國末期人才匱乏情況的比喻。很多人將蜀國無人可用的窘迫歸咎於諸葛亮的大包大攬,認為丞相事必躬親會打壓許多青年才俊施展自己的空間,因而無法成長為可...
諸葛亮之敗:做的越多,反而加快了蜀漢的滅亡
在三國歷史中,魏蜀吳三家打了一輩子的仗,結果卻成全了司馬氏的晉朝。對於魏國、吳國、蜀國三個國家,最先滅亡的就是蜀漢。而蜀漢的滅亡雖然不是在諸葛亮生前,卻也和諸葛亮的多次北伐存在一定的關係。當然,...
蜀國人才不足,大多是蜀國人口太過稀少,而諸葛亮也有一定的責任
漢末年,經過不斷的諸侯混戰,最後形成了魏蜀吳三國訂立的局面。這段歷史,被稱為三國時期。三國之中,魏國實力最強,吳國次之,蜀漢最弱。蜀漢前期有荊州和益州兩塊地盤。到了後期,蜀漢名將凋零,地盤只剩下...
揭秘猛將魏延,一個被委屈千年的無敵將才,原本可以成為關羽第二
演義中,魏延最初要投靠劉備的時候,就被諸葛亮說腦後有「反骨」,是天生的叛徒。後來魏延雖然為蜀漢南征北戰,但是卻始終得不到信任。諸葛亮死後,魏延被迫造反,結果被馬岱所殺。那麼,歷史上的魏延,真的是...
魏延能鎮守漢中近十年為什麼姜維就不行
魏延和姜維都是三國時期,蜀漢的大將,魏延以鎮守漢中出名,劉備得到漢中之後,沒有選擇人人看好的張飛,而是選定了魏延,魏延也的確不負眾望,鎮守漢中近十年的時間,沒有出過問題。姜維主要就是以接替諸葛亮...
後諸葛時代——繼承者的面壁計劃
對中國歷史的敘述,不外乎以人物為主線的紀傳體和圍繞時間軸展開的編年體。然而這一篇文字若採用紀傳體,則有很多三位主要人物共同經歷的歷史事件不得不重複敘述。若採用編年體,則無法講述人物的早期經歷。...
諸葛亮死後,如果魏延和姜維聯手,會不會改變三國歷史?
魏延這個人戰術上有一套,他在守漢中時乾的很不錯,隨諸葛亮南征,北伐都能完成上司交待的任務。他的優點在於,勇猛過人,又善於訓練士兵,他的部隊很有戰鬥力。但他這個人性格高傲,看不起別人,大家平時都...
神機妙算諸葛亮,為何不能光復蜀漢,他到底犯了哪幾個錯誤?
諸葛亮是中國人心中智慧的化身,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也是一個神話般的存在。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即便是大智大慧如諸葛亮,也犯下了或輕或重的不同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