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的給力帥才魏延是怎麼「被反骨」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當魏延被馬岱率精兵擒拿捆綁跪地,眼角瞥見軍刀在藍天下劃出幾條優美弧線劈向他和兒子的脖頸時,他終於明白,在與文官集團漫長的爭奪丞相繼承人的權力博弈中,單槍匹馬的自己不僅已經完敗,而且已徹底「被反骨」。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劉備納法正之謀,率貔貅之師,與曹操血拚年余,終於奪取了漢中郡。
漢中郡為益州咽喉,「北瞰關中,南蔽巴蜀,東迭襄鄧,西控秦隴」,戰略位置極為重要。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率眾返回政治中心成都,漢中郡這北門鎖鑰該交由誰執掌呢?眾人皆知「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為割蜀之股臂也」。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旌旗獵獵,鼓角陣陣,刀槍劍戟寒光閃,強弓硬弩扣鵰翎。
文臣靜侍,武將肅立,漢中王劉備即將宣布新任漢中太守人事任命。
眾人眼光齊刷刷投向張飛,論親疏,論資歷,論能力,張飛眾望所歸,當仁不讓,張飛也躊躇滿志。
但最終,「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的不是張飛、趙雲,亦非馬超、黃忠,而是被破格提拔的後起之秀魏延。
劉備這一任命猶如晴天霹靂,震得「一軍盡驚」,眾武將忿忿不平,文臣們面面相覷。
劉備目光如炬,看破了眾人心思,故意問道:「魏將軍,我已把鎮守漢中的重擔壓在你肩上,此時此刻,你準備如何鎮守此地?」魏延語出驚人、睥睨群雄:「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劉備帶頭叫好,文臣武將們被魏延氣壯山河的豪情壯志感染,掌聲響徹雲霄。
魏延出身低微,僅是劉備帳下一名「部曲」(親兵和心腹)。
在荊州時,英勇善戰的關、張、趙雲如同皎月當空,完全遮蔽了魏延這粒小星星的偶爾光亮。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率數萬步卒人川時,魏延抓住關、張、趙鎮守荊州未能隨行的良機,猶如猛虎歸山,開始了威武雄壯的精彩表演。
他智勇雙全,勇冠三軍,在戰火鍛造中脫穎而出,由無名小卒登上了蜀國政治舞台,憑藉出生入死立下的赫赫戰功,晉升為與趙雲平起平坐的牙門將軍。
魏延的軍事天才在鎮守漢中期間得到充分展示。
「先主留魏延鎮漢中,皆實兵諸圍以御外敵,敵若來攻,使不得入。
」(《三國志·姜維傳》)魏延根據漢中地形特點和自身作戰經驗,無師自通暗采《周易》「重門」之義,首創「圍守禦敵」戰法:於漢中險要之處,依憑地勢築起一座座土圍作為營寨,積糧屯兵,加強守備。
敵軍來犯,各圍據險固守,避敵銳氣。
在持久戰中伺機出擊,各圍相互救援,逼退敵軍。
魏延憑此屢試不爽的戰法「折衝外御,鎮保國境」,鎮守漢中15年,漢中郡固若金湯。
劉備讚賞有加,稱帝後將魏延擢升為可與關羽頡頏比肩的封疆大吏「鎮北將軍」。
建興元年(225年),劉禪繼位,封魏延為都亭侯。
魏延意氣風發,繼續書寫著傳奇:建興八年,奉命率軍隊「西入羌中」,與曹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在陽溪大戰。
郭淮為關西名將,曾大敗馬謖,被陳壽贊為「方策精詳,垂問秦雍」。
魏延率師「大破淮等」,「獲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漢晉春秋》)。
魏延憑此輝煌勝利,被朝廷「遷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當時,蜀軍將領中領授「大將軍」銜者唯魏延一人,獲「假節」(代皇帝巡察,可先斬後奏)殊榮者亦寥若晨星,南鄭侯爵位已屬縣侯,等級高出諸葛亮這個武鄉侯。
魏延一躍成為蜀國最給力的帥才,成為官爵僅次於諸葛亮的重臣,已經隱然成為諸葛亮相位的繼承者。
這既是魏延聲望的巔峰,同時也是其命運盛極而衰的轉捩點。
建興五年,諸葛亮自任北伐軍總司令,率軍進駐攻擊出發陣地漢中郡,順理成章取代魏延,成為前線最高指揮官。
出於安撫計,他任命魏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剌史」。
不知有意還是無意,諸葛亮竟然忘記涼州此時尚屬魏國領土,魏延的涼州刺史一職自然是有名無實。
從執掌軍政大權的一方諸侯,淪落為徒具虛名的涼州刺史和帳下聽用的大將,魏延雖深以為恥,畢竟尚能顧全大局隱忍不發。
然而,他與諸葛亮的第一次公開衝突很快就爆發了,這就是著名的「子午谷奇謀」之爭。
首次北伐帶有很大的隱蔽性和突然性,曹魏因劉備死後蜀國「數歲寂然無聲,是以略無備預,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魏略》)。
魏延長期駐守漢中,熟悉地形,審時度勢提出奇襲長安的「子午谷奇謀」:親率一萬精兵,直出褒中,由子午谷北上偷襲長安;諸葛亮率大軍出斜谷,會師於長安,「如此,則一舉而成陽以西可定矣」。
這條奇正相合的計謀化自韓信「計出漢中」之策: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主力東出潼關,兵分兩路成鉗形攻勢直取隴右,大戰關中三王,劉邦還定三秦,一舉攻克關中。
若採納此計,定可收出奇制勝之效。
但諸葛亮「以為此懸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魏略》),不僅全盤否定了魏延的建議,又在「時有宿將魏延、吳壹等,論者皆言以為宜令為先鋒」的情況下,任人唯親提拔親信馬謖為先鋒。
然而馬謖卻「統大眾在前,與魏將張鄰戰於街亭,為邰所破,士卒離散。
亮進無所據,退軍還漢中」(《三國志·馬良附弟謖傳》)。
魏延獨鎮漢中時位高權重,又遠離蜀漢政治舞台獨霸一方,加之個性使然,養成了目空一切、唯我獨尊的工作作風,對同僚和下屬盛氣凌人、頤指氣使,群眾關係極差,同僚「皆避下之」。
軍權被褫奪,奇計未被納,北伐無功返,魏延終於在沉默中爆發了。
他牢騷滿腹,滿世界為自己叫屈,不分場合譏諷諸葛亮用兵膽小如鼠,感嘆怨恨自己空有滿腹才華卻無處施展。
諸葛亮宰相肚裡能撐船,又為維護安定團結局面,不便與其計較。
但隨諸葛亮北伐的文官集團中卻有一人忍無可忍,挺身而出,與魏延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
他就是魏延命中的剋星——楊儀。
楊儀原是荊州剌史傅群的辦公室主任,投奔關羽後深受劉備賞識,「及先主為漢中王,拔儀為尚書」。
諸葛亮也很器重他,委任他為丞相府參軍。
魏延居功自傲,「性矜高」,桀驁不馴,「不協不和,忘節言亂」。
楊儀是諸葛亮的好助手,「常規畫分部,籌度糧谷,不稽思慮,斯須便了。
軍戎節度,取辦於儀」(《三國志·楊儀傳》),但性情暴躁,心胸狹窄。
這一·文一武,本應和衷共濟輔助諸葛亮,可他們竟然冰炭不同器,勢如水火,矛盾甚至激化到魏延對楊儀拔刀相向的地步:「值軍師魏延與長史楊儀相憎惡,每至並坐爭論,延或舉刀擬儀,儀涕泣橫集。
」(《三國志·費稀傳》)那麼,矛盾的仲裁者該如何處理他們的關係呢?諸葛亮的招數非常耐人尋味,既不想方設法促成「將相和」,也不旗幟鮮明地支持或反對其中一方,而是經常當眾極言自己無計可施和不偏不倚:「深惜儀之才幹,憑魏延之驍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也。
」據《華陽國志》載:為讓魏延和楊儀把手言歡,諸葛亮煞費苦心專門為他們寫了篇《甘戚論》,讓二人閱讀並交流學習心得。
但二人積怨已深,無法調和。
竊認為,諸葛亮貌似和稀泥,但內心明顯偏向甚至是縱容楊儀,因為楊儀不僅是文官集團成員,更是他節制魏延的重要棋子。
諸葛亮首次北伐時,五虎將唯剩老邁年高的趙雲,魏延不僅是唯一可以信賴的帥才,也是官爵僅次於諸葛亮的老臣,更重要的是「冀時論必當以代亮」,是公眾熱議的丞相繼承人。
楊儀只是丞相府的秘書長,諸翦亮的大管家,對碩果僅存的魏延,楊儀不僅缺乏最起碼的尊重,反與他「有如水火」,勢不兩立。
這不單單是個性衝突所致,作為諸葛亮的心腹,楊儀察言觀色,從諸葛亮否定魏延奇計和不任其為先鋒中,早已揣摩到諸葛亮在有意打壓魏延以抬高他的地位,培養自己為「宜當代亮秉政」的接班人,以作為對他旗幟鮮明地與魏延做鬥爭的獎勵。
正因為明白有諸葛亮的暗中撐持,楊儀才敢明目張胆地與魏延作對,故意時常激怒和蔑視魏延,隨時將自己塑造成受害者,以博取諸葛亮的歡心和他人的感情分。
魏延與楊儀的矛盾糾葛一直纏繞到建興十二年(2 54年)八月才有了分曉。
諸葛亮病逝五丈原,臨終前主持召開了最後一次軍事會議。
這次軍事會議的內容在史書上只有一行字,決定卻令人匪夷所思:「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
」
這個「密」字,一語道破天機,諸葛亮有意排斥魏延參加會議。
理由如下:一、作為僅次於諸葛亮的重臣,魏延天經地義必須參會,雖然此時魏延身為前鋒,但其營地僅「出亮營十里」,且與魏軍呈對峙狀態,半個時辰就足以飛馬來回參加這次絕密會議。
二、護軍姜維「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是諸葛亮精心培植的北伐接班人,由他暫代總司令指揮撤軍順理成章,但諸葛亮卻暗示由楊儀代理。
三、會議決定退軍完全正確,作為蜀國的精神教父,諸葛亮死訊一旦泄露,十萬蜀軍必定軍心渙散,因此,當務之急就是將北伐軍完整無損地撤回蜀國。
關鍵問題是,將全軍完整帶回國內的奇功該由誰完成呢?諸葛亮毫不猶豫,選擇了文官集團的楊儀。
四、會議決定「令延斷後,姜維次之」。
魏延前軍變後軍,本無可厚非,但諸葛亮顯然預見到魏延會抗命不遵,特意叮囑楊儀「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魏延正與敵軍對峙,主力一旦棄之不顧而後撤,魏延的部隊必然將被司馬懿包了餃子。
如此居心險惡的安排,無異於借刀殺人。
五、也是最關鍵的一點,諸葛亮居心叵測宣布成立「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軍事三人團,而故意不指定最後下決心者。
既然最有資格的魏延只能斷後,接班人姜維也僅「次之」,不言而喻,楊儀就被眾星捧月襯托成北伐軍代總司令。
至此,諸葛亮感情的天平已經完全偏向了楊儀,並印證了孫權的預言:「楊儀、魏延,牧豎小人也。
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矣。
」(《漢晉春秋》)
多年媳婦熬成婆.楊儀終於如願以償掌握了軍權。
但對魏延,楊儀始終心懷忌憚,所以諸葛亮咽氣後,他便派秘書費禕前去報喪,並將會議精神傳達給魏延,以套取魏延口風。
費禕不僅是文官集團成員,還是諸葛亮著力培養的第二代領導人。
諸葛亮臨終前,曾回答劉禪專門派遣來的尚書僕射李福:自己百年之後,蔣琬繼任,「蔣琬之後,文偉(費禕字)可以繼之」。
所以諸葛亮將他帶在身邊耳提面命增加實際工作經驗。
費禕自始至終充當著魏楊矛盾的調解者,當初楊儀被魏延舞刀弄劍嚇得哭哭啼啼之時,全靠費神做和事老,「常入其坐間,諷喻分別,終亮之世,各盡延、儀之用者,禕匡救之力也」。
所以在魏延眼中,費禕絕對是可以信託的自己人。
聽費禕傳達了噩耗和會議精神後,魏延怒火中燒,但絕非為自己被排擠出領導集團喊冤,而是以北伐大業為重:「丞相雖已不幸去世,但我還在!就叫丞相府中的文官們護送丞相靈柩回成都歸葬吧,我親自率領部隊繼續北伐,怎麼能因為丞相一人去世就廢棄了北伐大業?」對於宿敵楊儀,魏延始終耿耿於懷:「我魏延是何等人物,怎麼可能接受楊儀這樣的小人,還給他做什麼斷後將軍呢?」他視費禕為心腹,與他重新商量治喪步驟,明確由哪些人護送諸葛亮靈柩回蜀,哪些人繼續隨軍北伐。
草稿擬定後,魏延瀟洒地簽上大名,叫費禕聯名簽署以下達全軍。
關鍵時刻,費棉擺了魏延一道:「我完全同意這個方案,但我應該馬上回去跟楊儀解釋一下,以免你們之間產生誤會。
你放心,楊儀是個文官,對軍事純粹是半瓶子醋,絕對不會反對你的安排。
」趁魏延還沒省悟到這是緩兵之計時,費禕溜出營門打馬狂奔回大營。
費禕的背叛,註定了魏延只能「被反骨」。
從費禕口中,楊儀得知魏延的態度果然是「不從命」心中竊喜,命令主力部隊立刻全線撤退。
魏延從偵察兵回報中得知北伐軍主力已經「案亮成規,諸營相次引軍還」時,怒火中燒,被欺騙和遺棄的滋味使他失去理智,下令所屬部隊迅速與敵人脫離接觸,經棧道搶先回到漢中,並燒毀棧道,阻止主力南歸。
魏延出此下策,是因為他深知宿敵楊儀既然竊取北伐軍要職,自己必然死路一條。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置之死地而後生。
他唯一理智之處,是派飛馬趕往成都,稟明事情原委,爭取政治上的主動。
然而魏延畢竟是名武將,玩政治豈是文官的對手?他為泄私憤「所過燒絕閣道」的弱智行為,正好授楊儀以口實,表奏朝廷告其謀反。
於是,「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兩份相互攻訐的表章擺在劉禪面前。
誰是忠良,哪個叛逆?後主劉禪難以定奪,把裁決權交給「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豌」。
劉禪的抉擇,等於將魏延推下萬劫不復的深淵。
蔣琬是什麼人?是被諸葛亮盛讚有「社稷之器」且向劉禪推薦為丞相後繼者的人:「臣若不幸,後事宜以付琬。
」董允則是曾在諸葛亮《出師表》中被讚譽為與費禕等並列的「良實,志慮忠純」之臣。
這兩個諸葛亮的親信和文官集團成員不約而同「咸保儀疑延」,楊儀絕對忠誠,要懷疑的對象只能是魏延。
一代名將魏延就這樣輕易地「被反骨」了。
既然斷定武將魏延將謀反,劉禪擔心文臣楊儀不是魏延對手,特派蔣琬率精銳部隊宿衛軍即刻北上接應楊儀。
楊儀率北伐軍「槎山通道,晝夜兼行」,但。
還是被魏延的數千輕騎兵搶先占據咽喉之道南谷口。
魏延排兵布陣,準備以逸待勞迎擊楊儀。
精通兵法的魏延何以蚍蜉撼樹、以卵擊石?唯一的解釋是:他已經得知朝廷將他定性為反叛,而想要洗掉反叛罪名,只能消滅楊儀來證明自己的忠誠。
楊儀怎敢在陣前與魏延講理對質,他與部將王平一番耳語,然後令其率部迎擊。
王平心領神會,兩軍陣前率先展開政治攻勢:「大膽魏延,丞相屍骨未寒,你們怎麼膽敢違反丞相退軍遺命而自相殘殺?」這一招效果堪比張飛大喝當陽橋嚇退曹軍,魏延的部下從王平話中聽出兩層意思:丞相已仙逝,群龍無首,退軍為遺命,違反等於謀反,自己已經站錯隊,成了魏延謀反的幫凶,於是,儘管魏延素日「善養士卒」,生死關頭,眾將士依然丟盔卸甲,作鳥獸散。
魏延見眾叛親離,不戰自敗,只得率兒子和幾個心腹殺出重圍,「奔漢中」。
魏延的逃亡路線再次證明他並無反意,陳壽在<三國志·魏延傳》中為其大鳴不平:「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魏延何以不北逃而南還漢中?目的是搶在楊儀之先回到成都,告知劉禪真相,洗脫反叛罪名。
楊儀對魏延的心理瞭若指掌,豈可縱虎歸山,馬上派馬岱率精兵追殺魏延。
魏延寡不敵眾,束手就擒。
湛湛晴空下,馬岱的軍刀劃出一道妙曼弧線劈下,一腔熱血噴濺,魏延首級飛離身軀,怒目圓睜,死不瞑目,仿佛化作厲鬼也要找楊儀索命。
如此厲烈的眼神刺激得楊儀渾身顫抖,他從馬岱手中奪過魏延頭顱,惡狠狠砸在地上,用盡全身氣力拚命踩踏,咬牙切齒地罵道:「庸奴!復能作惡不?」一不做二不休,楊儀以誅殺叛賊親屬為名,下令將魏延父族、母族、妻族三族全部滅絕。
蔣琬率宿衛軍北上接應楊儀,馳離成都不過幾十里,就得到魏延死訊。
既然皇帝已默認魏延反叛,魏延又已授首,蔣琬就不必再鞍馬勞頓去調查處理魏楊事件,於是心情愉快地打道回府。
蔣琬的失察和主觀,在魏延反叛的棺材上釘死了最後一顆鐵釘。
一代給力帥才,如此活活「被反骨」!《三國志,後主傳》載:「秋八月,亮卒渭濱。
征西大將軍魏延與丞相長史楊儀爭權不和,舉兵相攻,延敗走。
」明確將魏楊事件定性為「爭權不和」而引發的「舉兵相攻」;《資治通鑑》更直截了當為魏延喊冤:「始,延欲殺儀等,冀時論以己代諸葛輔政,故不北降魏而南還擊儀,實無反意也。
」
魏延的悲劇,固然有其性格表因,「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然而最重要的在於,魏延在與文官集團爭奪丞相繼承權過程中,單槍匹馬,以堂吉訶德般的英勇大戰文官集團這個大風車,最終寡不敵眾,身敗名裂,家破人亡。
因此,以諸葛亮為首的文官集團,才是使魏延「被反骨」的真正幕後推手。
是誰給魏延的頭上安上了反骨?真的沒人看得透他的才華
魏延是三國時期蜀漢重要名將之一,他深得劉備重用並屢立戰功,其地位僅次於「五虎上將」,然而小說卻說他頭上有「反骨」,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魏延的頭上真的有反骨嗎?政治人物不能單純的以好壞來評判,因為...
假如魏延投降魏國,結果會如何?
魏延作為蜀漢大將,死的非常可惜,當然,也很冤枉,實際上,只是魏延和楊儀內部的政見分歧,不是造反,但魏延被楊儀派遣馬岱斬殺,確實很不應該,魏延絕對是冤枉的,蜀漢這麼做,也是自毀長城,本來後期就缺大...
三國被冤枉兩千年的一員猛將是誰 被同事謀殺還被栽贓
三國時代戰死或者因為其它原因被殺的武將根本數不清,但要說哪一武將死得最冤,那可非魏延莫屬了,因為一本《三國演義》,讓魏延背了近兩千年的黑禍,被罵兩千年,真不知道老羅家與老魏家有什麼仇恨!
魏延:生前功勳卓著被誣反叛蜀漢,死後夷滅三族比岳飛還冤
蜀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兵出斜谷,屯兵五丈原,與司馬懿兩軍相持。諸葛亮分兵屯田,準備打持久戰,不意積勞成疾,病逝軍中。作為託孤重臣,蜀漢的軍政大權大部分都掌握在丞相諸葛亮...
史話魏延:謀反還是內訌,揭秘魏延被殺的深層原因
熟讀《三國演義》與《三國志》的朋友們對馬岱誅殺魏延一段耳熟能詳。《三國演義》中也寫的很精彩:諸葛亮料魏延腦後有反骨,臨死前密授馬岱,在魏延反蜀之後,魏延本打算投降曹操,然馬岱勸說當今蜀國再無人能...
蜀漢大將魏延寧願被冤殺,為何都不投奔曹魏呢?
因為魏延根本沒有理由反叛蜀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攻下漢中。漢中是蜀國北大門,既是防守外敵的門戶,蜀無漢中遲早滅亡,也是北伐中原的前哨基地,如此重地,重要性不亞於關羽鎮守的荊州三郡。
諸葛亮剛死,此人就幹了一件事,徹底斷送了蜀漢復興的希望
(一)蜀漢的最後一點希望蜀漢相對於曹魏和東吳來言,「成型」最晚。在公元219年,以劉備自稱「漢中王」為標誌,蜀漢正式成型或說成立。自此後,能深刻影響蜀漢命運的其實就有兩件事。其一是「關羽丟失荊州...
三國含冤而死的武將中,屬他最冤,無謀反之心卻被當作反賊
在三國中,有許多含冤而死的武將,比如,呂布白門樓喪命、關羽敗走麥城、張飛被屬下割首、張郃被亂箭射死等,那麼誰是最冤呢?在諸葛亮死後,魏延反叛,有人就會問「魏延真的反叛了嗎?」。事實上,魏延並沒有...
三國冤案第一人——魏延
魏延(?-234年),字文長,義陽(今河南桐柏)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深受劉備器重。劉備入川時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當...
諸葛亮為何在自己死後一定要殺魏延?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臨死前便已料到魏延會造反,便提前安排了馬岱準備殺他,在魏延大喊三聲:「誰敢殺我?」之後,馬岱手起刀落一刀便砍了魏延的人頭,諸葛亮身上「料事如神」「神機妙算」的神奇特點再次顯現。
魏延為什麼寧願被殺,也不投降魏國?
魏延是三國蜀漢名將,在劉備時代,魏延受到重用,鎮守軍事要地漢中,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鎮守漢中多年,一直確保漢中無事。劉備死後,在「五虎上將」相繼凋零的情況下,魏延成為蜀漢的重要將領,一直跟隨諸葛...
諸葛亮設計殺魏延真的不是因為魏延有反骨,竟然是因為這?
魏延謀反大概是三國時期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謎案之一,在劉備最落魄的時候像趙雲一樣計劃投奔的魏延會在劉備死後謀反,怎麼也說不通,身為蜀國丞相,諸葛亮卻一直未能給魏延以信任,在臨死前甚至留下計謀欲除魏...
諸葛亮死後劉禪為什麼可以領導蜀國41年?殺死魏延真是因為擔心劉禪駕馭不了?
諸葛亮去世後,劉禪仍能繼續領導蜀國30年,休養生息,無為而治。就單憑能讓皇權維持這麼長時間而又沒出什麼大亂子這一點看,劉禪並非如史評那麼昏庸。劉禪,小名阿斗,是三國時期劉備的長子。公元223年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