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大將魏延寧願被冤殺,為何都不投奔曹魏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因為魏延根本沒有理由反叛蜀國。

首先,從道義和情感說,魏延深受劉備知遇之恩。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攻下漢中。

漢中是蜀國北大門,既是防守外敵的門戶,蜀無漢中遲早滅亡,也是北伐中原的前哨基地,如此重地,重要性不亞於關羽鎮守的荊州三郡。

但劉備是要回成都的,漢中讓誰鎮守呢?

蜀國大將,一哥關羽在鎮守荊州,關羽之後就是張飛了,論和劉備的親密程度、論功勞和能力,蜀國上下都認為劉備會將漢中交給張飛,張飛自己也這麼想。

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劉備選擇了魏延。

「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

從此,魏延坐鎮漢中近十年之久,最終成為一代名將。

第二,諸葛亮死後,魏延即將在蜀國挑大樑

在諸葛亮時期,魏延為蜀國立下赫赫戰功,被封為征西大將軍、假節並進封南鄭侯,從軍權和威望說魏延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諸葛亮之下第一人。

但和劉備的充分信任不同,諸葛亮對魏延有重用,也有壓制。

比如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謀,被諸葛亮拒絕。

之後幾次北伐,魏延每次都想讓諸葛亮分兵給自己、兩路大軍直指長安,也都被諸葛亮否決。

諸葛亮死後,蜀國上下,論能力、論功績、論威望,已經沒有人比的上魏延,再沒有人能壓制魏延。

魏延可以大展手腳了。

最後,魏延之死是個冤案

諸葛亮死後,楊儀和魏延先後撤軍,兩人素有矛盾、勢同水火,兩人的奏章幾乎同時到達成都,互相污衊對方為叛逆。

本來,這只是一個正常的參奏,大臣之間互相參對方一本,這很正常。

但不對的是時機,諸葛亮去世,蜀國朝野動盪、國人不安、風聲鶴唳。

魏延或許認為,自己是蜀國頂樑柱,後主劉禪只要不是白痴,就不會拿自己怎麼樣。

魏延忽略一個問題,正因為魏延太強,諸葛亮之後無人能壓制,魏延如果反了怎麼辦?

楊儀的奏章只是點燃了劉禪和蔣琬等人的猜忌。

楊儀再狂不過是一書生,翻不了天,為了皇帝和朝廷的安全,只能拿魏延開刀!

「後主以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琬、允咸保儀疑延。

因此,魏延深受劉備知遇之恩、在蜀國建立赫赫戰功,也即將登上蜀國最高軍事地位,他是沒有理由去反叛蜀國的。

魏延之死是一個冤案,也帶有相當的偶然性。

本文是獨孤豹原創文章,細讀中國歷史,歡迎關注獨孤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既然魏延沒有叛變,為何蜀漢不給魏延平反?

魏延是三國時期的蜀國大將,《三國演義》中寫魏延早年因為獻長沙有功,而被劉備看中,收了魏延來自己手下做事。每當人們想起魏延,應該首先會想到兩件事,一是他從長沙歸降的時候,諸葛亮想要將魏延斬首,理...

三國冤案第一人——魏延

魏延(?-234年),字文長,義陽(今河南桐柏)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深受劉備器重。劉備入川時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