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烽煙話荊州2:劉表治下,荊州成為亂世樂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表是典型的保守派,這並非因為他是皇族,而是他在荊州的統治模式幾乎完全照搬東漢,而且進一步「發揚光大」。

東漢的幾大特點:外戚掌權、士族崛起、太監亂政。

在荊州,蔡家和蒯家扮演了外戚的角色,大權在握,風光一時。

而士族方面,荊州的各種名士、豪門如天上繁星。

蒯家和蔡家自不必說,像劉表的老師王暢孫子王粲,也謀求了一官半職。

武陵太守金旋更加根紅苗正,他祖上是曾經救過漢武帝一命的匈奴王子金日磾,是漢武帝託孤四人中的一個。

另外,根據某些姓氏族譜上未經證實的記載及無責任YY,鎮守江夏的大將黃祖可能是東漢名臣,江夏黃香的族人(黃香是二十四孝的主角之一)。

另一位駐守北境的重將文聘,則是宛城豪族文家的一員。

與此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很多,無法一一例舉。

劉表不是皇帝,自然沒有太監亂政一說。

實際上即便劉表真的做了皇帝,他也不可能讓太監有什麼發揮舞台。

眾所周知,劉表是著名黨人,而太監是黨人的死敵,劉表怎麼可能允許自己的敵人掌握政權呢?在荊州,劉表極力推崇黨人,大批清流派名士從全國各地匯集於此,其空前的盛況讓人精神為之一振,與此前「黨錮之禍」時期的壓抑形成了極其鮮明的對比。

荊州是名士們的嘉年華和歡樂谷。

荊州的名士如浩瀚海洋,無法具體全部列出,但其中有個很有代表性的群體不得不好好說一說,那就是前期以龐德公、司馬徽等人為首的、後期以羊祜等人為代表的「襄陽學宮」。

「峴山學宮」這個名字是逃逃自己取的。

因為這個名士圈子喜歡在峴山研究學術問題,與戰國時期齊國的稷下學宮很有幾分相像,不同之處在於稷下學宮是當年齊國的官辦學府,而峴山學宮是楚地的民間組織。

峴山位於襄陽城南,分為上、中、下三峴,分別叫做萬山、紫蓋山、峴首山,統稱為「三峴」。

中國有很多山都叫峴山,但惟獨襄陽的峴山是文化名山,也是最正宗的峴山,後代很多文人墨客對此地都極其嚮往,做了大量與之有關的詩詞歌賦,其中以唐代詩人孟浩然的詩最多,他的《與諸子登峴山》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

其實孟浩然對峴山的感情如此深厚不無緣由,因為他本身就出自「鹿門山學院」。

鹿門山也是襄陽城南的一座文化名山,與峴山隔著漢水相映成輝。

東漢末年,由於著名學士領袖龐德公後來遷居於此,因此荊州的文化重地逐漸遷移到鹿門山,魏晉之後鹿門山便成為又一個文化名山,後世更將其稱為「聖山」,這是後話了。

也由此可見,龐德公在荊州的影響力之深遠,峴山之所以在漢末時期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文化名人,便是由於龐德公隱居在峴山之南。

根據史料記載,此時峴山學宮的人以龐德公和司馬徽為領袖,經常在峴山研究各種經史子集,開文化Party,那種其樂融融的景象不禁讓人陶醉。

據逃逃的不完全統計,峴山學宮的成員主要包括:龐德公、司馬徽、黃承彥、龐山民、龐統、諸葛亮、徐庶、崔州平、石韜、孟建、尹默、向朗、韓嵩。

名士們都是喜歡互相吹捧的,劉表自己是一個大名士,當然也喜歡同為學術領袖的龐德公,於是他意圖把龐德公招致麾下,曾經親自到峴山去見龐德公,與他促膝長談。

不過劉表並沒能感動龐德公,他先用大義去說服對方,認為保全自己不如去保全整個國家,因此應該出仕,但龐德公表示自己沒有那麼大的志向,只想保全自己的小家,別無他求。

之後劉表又試圖用高官厚祿吸引龐德公,對他說:「你不出仕,又有什麼東西能夠留給後代呢?」然而龐德公顯然把錢財看的很淡,他說:「世人把危險留給後人,唯獨我是想把安全留給後人。

大家所看重的東西不同而已。

其實在這件事裡,我們可以深刻感受到荊州文化如何引領了一個時代的潮流,中國文化在經歷著怎樣的變革。

大家熟知的,漢朝以儒學為宗,而儒家講究的是「學而優則仕」。

讀書的最終目標是要做官的。

然而漢末亂世打破了諸多條條框框,儒學地位遭到挑戰,以曹操、諸葛亮等人為代表的法家興起,其他各派學說也都在挑戰儒家的權威。

荊州是當時全國文化中心,而峴山學宮又是荊州文化的重要代表,龐德公作為峴山學宮的領頭人,他的觀點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當時社會文化的傾向,儒家思想不再根深蒂固,人們會不遵循儒家理念做事,如龐德公堅決不出仕。

他的這個觀點,在魏晉時期引領了一個新的潮流,並在「竹林七賢」等眾多新時代清流派的主張下得以發展和延伸,為魏晉風流的傳承做出了極大貢獻。

儘管龐德公樂得逍遙自在,但峴山學宮並不排斥劉表,大家是同行,覺悟沒有龐德公那麼高的人們還是時刻為當官做好準備。

這其中,韓嵩、向朗都成為劉表的屬下。

峴山學宮對劉表集團的態度可以用一個成語來表達:欲語還休。

造成這種若即若離狀態的根本原因在於,荊州名士的很大一部分人自北方逃亡而來,他們的根在北方。

如崔州平,他的父親崔烈「名重於北州」,擔任過廷尉。

這個人在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國》一書中提到了,或許有人還記得,因為崔烈覺得自己家裡該出個三公,想花錢買個官,但是由於自己兩袖清風,家無餘財,所以只好走後門找到漢靈帝的小老婆程夫人,用五折的價錢買到了司徒一職。

但後來漢靈帝和程夫人在朝堂上說走了嘴,結果崔烈靠女人買官成了一個笑話。

崔烈的另一個兒子崔均是袁紹的幕僚,力勸袁紹**關東諸侯討伐董卓,結果導致父親崔烈被董卓用大鎖鏈綁起來扔進了監獄。

董卓死後崔烈被釋放,重新擔任了官職,可惜後來李傕、郭汜在曹陽打敗獻帝部隊的時候,崔烈以及很多當時的朝廷重臣都死於非命。

另外,徐庶、石韜、孟建都是潁川人,諸葛亮則是琅邪人,他們在荊州都沒有根基。

因此石韜和孟建後來都入魏做官,貴達一時,連徐庶都選擇曹魏。

只有諸葛亮由於已經「家破人亡」,北方的家對他來說已不那麼重要,因此他沒有選擇回到中原。

由此可見,峴山學宮中的很多人,其實是念念不忘故土,怎肯輕易為劉表效力,死心塌地的紮根於荊州呢?要知道,在古代,家族觀念極重,一個人要發展就離不開家族這個平台。

不過這個情況後來有了新的變化,因為荊州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他的到來讓荊州的一切都充滿了變數。

一時間,風起雲湧、風雲際會,很多人念念不忘的、看似強大的曹魏竟在此人的謀劃之下遭到了沉痛打擊,峴山學宮的名士們在躊躇和彷徨中不知所措,到底該選擇回到中原、回到家族,還是應該跟著眼前這個人重新開始?這個選擇是艱難的,因為無論你把注投在哪一邊,都有輸的可能。

這個不速之客的名字大家當然早就猜到了——劉備,劉玄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第三百九十二章轟動(第三更)

荊州三老,黃承彥,龐德公,司馬徽,三個人不僅是德才蓋世,威望齊高。黃承彥,龐德公各自還是大族出身,不是蔡瑁的那種勢力龐大的大族,而是那種真正的名門望族。上追數代,都是出過高官的。這三個人是很重要...

羊公碑尚在:一塊令人落淚的石碑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孟浩然的這首《與諸子登峴山》,不僅有對自然規律的感慨,還有對歷史的追憶,有自己登峴山聯想到古人登峴...

諸葛亮為何娶醜女為妻:純粹為了積攢政治資本

說起諸葛亮,大家都會想到三顧茅廬、白帝託孤、七擒孟獲、揮淚斬馬謖、獨創木牛流馬……千百年來,他被人們當作智慧的化身。尤其是在文學作品的渲染下,一個神秘莫測而近乎完美的智者形象出現在大家眼中。魯迅...

諸葛亮為何娶醜女為妻:純粹為了積攢政治資本

說起諸葛亮,大家都會想到三顧茅廬、白帝託孤、七擒孟獲、揮淚斬馬謖、獨創木牛流馬……千百年來,他被人們當作智慧的化身。尤其是在文學作品的渲染下,一個神秘莫測而近乎完美的智者形象出現在大家眼中。魯迅...

「四大醜女」番外篇之諸葛亮之妻黃月英

諸葛亮是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謀略家,史稱「臥龍先生」,他輔佐劉備建立蜀國,建立灼灼功勳。在陳壽的《三國志》中,諸葛亮的地位雖然比不上劉關張,但在《三國演義》中,他是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