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侃三國之二:諸葛亮的機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諸葛亮自我標榜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後世把他當作千秋萬載的表率。
《三國演義》對諸葛亮推崇備至,不吝溢美之詞,但是書中有幾處疑問,不知是作者的敗筆還是伏筆。
1、徐母之死
徐庶被曹操騙到許昌,見了母親,母親勃然大怒:「汝既讀書,須知忠孝不能兩全。
豈不識曹操欺君罔上之賊?劉玄德仁義布於四海,況又漢室之胄……,遂棄明投暗……,吾有何面目與汝相見!」罵得徐庶拜伏於地,不敢仰視。
徐母獨自轉入屏風後面。
過了一會兒,家人出來稟報:「老夫人懸樑自盡。
」
徐母憤而上吊自殺,完全出乎徐庶的意料。
徐母之意,是要免除兒子的後顧之憂,讓他一心一意輔佐劉備。
徐庶離開新野時,感激劉備的知遇之恩,向他隆重推薦「臥龍先生」諸葛亮。
怕諸葛亮不肯出山,又專程到臥龍崗,請他輔佐劉備。
諸葛亮聞言作色:「君以我為享祭之犧牲乎?」說罷拂袖而入,一點都不給徐庶面子。
徐庶自討沒趣,灰溜溜地走了。
諸葛亮躲在臥龍崗,一直在靜觀時變,待價而沽。
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如果真是漢賊不兩立,他投靠的主子只有劉備。
但是徐庶告訴他已經把他推薦給劉備,他卻裝腔作勢,不屑一顧,故作清高。
劉備正在準備禮物去拜訪諸葛亮,司馬徽來了。
司馬徽聽說徐庶在此,專門來和他相見。
徐庶不在,劉備告之緣故,司馬徽說:「此中曹操之計矣!吾素聞徐母最賢,雖為操所囚,必不肯馳書召其子也。
元直不去,其母尚存;今若去,母必死矣!」劉備大驚,司馬徽說:「徐母高義,必羞見其子也。
」劉備問徐庶推薦的諸葛亮如何,司馬徽說:「孔明與博陵崔州平、穎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與徐元直四人為密友。
」諸葛亮與徐庶既為密友,豈能不知徐庶到了許昌,其母必死,但是他就要裝聾作啞。
徐庶不走,軍師的位置不知何時才能輪到他。
2、龐統之死
臥龍鳳雛,得一而安天下。
兩個都得了呢,天下唾手可得?非也。
龍鳳相爭,必有一死。
諸葛亮做軍師,龐統做副軍師,龍飛鳳舞,龍鳳呈祥,劉備真高興啊。
張魯準備興兵取川,劉璋憂心如焚。
張松獻計,遊說曹操興兵攻打漢中。
張魯自顧不暇,自然無暇他顧。
張松到了許都,得罪曹操,差點丟了小命。
自覺有辱使命,就想到劉備那兒碰碰運氣。
劉備探得消息,派趙雲前往郢州迎接。
到了荊州地界,關羽已在館驛恭候。
次日,劉備又和諸葛亮、龐統到荊州城外迎接,備極禮遇。
張松受寵若驚,賣主求榮,自告奮勇作內應,並獻上蜀中地圖。
劉備得張松、法正之助,打著相助劉璋的旗號,興兵入川。
荊州乃後方根據地,由諸葛亮親自鎮守。
龐統隨劉備出征,出謀劃策。
龐統立功心切,勸劉備與劉璋相會時乘機殺掉劉璋。
劉備以時機不到不從。
聽說張魯打算攻打葭萌關,劉璋請劉備前去鎮守,劉備二話不說帶著兵馬去了。
劉備到了葭萌關,既得民心,就找藉口向劉璋索要兵馬糧草。
劉璋敷衍了事,二劉翻臉。
劉備決計進攻成都,用龐統之計順利奪取了涪水關,商議進取雒城。
忽報諸葛亮使人送來書信,言將帥凶多吉少,務必謹慎。
龐統看了暗想:「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故意將此書相阻耳。
」於是再三催促劉備進兵,在落鳳坡中了埋伏,死於亂箭之下,年僅三十六歲。
龐統自從投靠劉備,屢欲立功,最終一事無成,實在有負「鳳雛」的盛名。
龐統最大的缺點是心胸狹窄。
諸葛亮算無遺策,一用激將法,龐統就沉不住氣。
心浮氣燥是用兵的大忌,龐統稀里糊塗就完蛋了。
如果龐統取了西川,諸葛亮還能大權獨攬嗎?
3、關、張、劉之死
龐統死了,諸葛亮樂得去取西川。
鎮守荊州的重任,他說劉備的意思,是要交給關羽。
關羽剛愎自用,自以為是,完全無視聯吳拒曹的戰略方針。
諸葛亮明知關羽不是鎮守荊州的最佳人選,劉備也叫他量才委用,他還是對關羽委以重任。
東吳向關羽求婚,請以關羽之女嫁孫權之子。
東吳本意是試探關羽,使者是諸葛亮長兄諸葛瑾,關羽不知高低,勃然大怒:「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斬汝首。
」命手下把他趕出去。
諸葛瑾抱頭鼠竄。
消息傳到成都,諸葛亮說:「荊州危矣!可使人替回關公。
」關羽肆意凌辱諸葛瑾,他真的無動於衷?接著荊州捷報絡繹而至,又報關羽設烽火台防備東吳,萬無一失,因此劉備放心。
奇怪的是羅貫中就不說諸葛亮也放心。
呂蒙白衣度江,襲取荊州。
關羽軍心動搖,土崩瓦解。
父子被俘,不屈而死。
諸葛亮說:「吾夜觀天象,見將星落於荊楚之地,已知雲長必然被禍。
」
關羽死了,張飛急於報仇,被部下殺死,對劉備更是火上澆油。
劉備氣急敗壞,以傾國之力討伐東吳,兵敗彝陵,自己也氣死在白帝城。
劉禪即位,尊諸葛亮為「尚父」,加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領益州牧。
劉備即皇帝位,已經封諸葛亮為丞相。
徐庶走了,龐統死了,關羽死了,張飛死了,劉備死了。
一切都是意外,一切又在意料之中。
或是天意,或是人謀。
諸葛亮入川時,就在夔關魚腹浦布下「八陣圖」,已料定劉備將敗走此地,那麼他還有什麼不能料定呢?
蜀國已經沒有任何人能阻擋諸葛亮前進的步伐,他終於走上了權力的顛峰。
4、魏延之死
魏延遇到諸葛亮,是他一生的大不幸。
諸葛亮初見魏延,就給了他一個下馬威。
魏延剛剛救了黃忠,殺了韓玄,獻了長沙。
劉備驚問其故,諸葛亮說:「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
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
」劉備勸諸葛亮以大局為重。
諸葛亮指著魏延說:「吾今饒汝性命。
汝可盡忠報主,勿生異心;若生異心,我好歹取汝首級。
」魏延諾諾連聲而退。
魏延何罪之有,被諸葛亮如此折辱。
「腦後反骨」云云,純屬扯淡。
諸葛亮根本不想殺魏延,他只是警告魏延,在我的手下討飯吃,就要老老實實,夾著尾巴做人。
魏延早就想投靠劉備。
當初劉備棄了樊城,想到襄陽暫避。
走到襄陽東門,請求入城。
城上亂箭射下。
魏延突然引數百人上了城樓,砍死守門將士,開了城門,放下吊橋。
這時文聘帶人趕來,和魏延兩邊混戰。
劉備說:「本欲保民,反害民也!吾不願入襄陽。
」帶著百姓往江陵去了。
魏延和文聘大戰一場,手下死傷殆盡,落荒而逃,找不到劉備,到長沙投了韓玄。
魏延投韓玄只是權宜之計。
劉備來了,就殺主獻城,是不地道。
但是天朝的做人之道,也講究「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仕」。
魏延之於韓玄,並非反覆無常,無可厚非。
不忠不義的罪名,安不到魏延頭上。
諸葛亮雖然大權獨攬,魏延仍然是他的心病。
諸葛亮對魏延又愛又恨。
愛的是魏延的才能,需要他衝鋒陷陣,攻城拔寨;恨的是魏延恃才傲物,目中無人。
諸葛亮不死,魏延永無出頭之日。
諸葛亮預感自己要死了,還有一樁心事未了。
如果魏延不反,他的預言如何驗證。
魏延不反,就逼反魏延!魏延忍氣吞聲,忍辱負重,好不容易熬到諸葛亮要死了,論能力論資歷論功勞,無人能出其右,接替諸葛亮當之無愧。
諸葛亮深知魏延不甘屈居人下,偏偏把丞相大權交給長史楊儀。
魏延不反,天理難容。
魏延反了,被馬岱手起刀落,斬於馬下,再次證明了諸葛亮的英明偉大。
諸葛亮為了鞏固權力,不擇手段打壓人才,迫害人才。
諸葛亮一死,蜀國便「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蜀國的滅亡已經不可逆轉。
文章來源:鄧林2008
2017.09.01.08:50.
只緣識人偏頗 英雄夢斷「三國」
禮賢下士,求賢若渴,是古代明君必備的領導素質,也是一種領導藝術,如果不識人、不用人,那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不要說打天下、守天下,恐怕最終連性命都難保。三國亂世,豪強並起,群雄逐鹿,誰有識人之明,...
61歲的劉備,靠什麼能在成都稱帝建國?
熟讀三國歷史,我們都知道劉備是三國英雄之一,因起兵討伐黃巾軍有功而登上東漢末年的政治舞台,早期顛沛流離,一生漂泊不定,後始得諸葛亮輔佐。東漢建安十三年,與東吳都督周瑜聯合破曹於赤壁,其後得到荊...
劉備一度龍鳳兼得為何還是沒能安天下呢?
諸葛亮和龐統同是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中的頂尖謀士,並稱為一「龍」一「鳳」。大隱士司馬徽曾誇讚說:「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那麼他倆的才志究竟有何差別呢?劉備一度龍鳳兼得,為何還是沒能...
龐統和諸葛亮究竟誰厲害
《三國演義》里龐統是個悲劇的人物。論能力,他與諸葛亮齊名;論操守,同樣也是難分伯仲。但是為什麼諸葛亮聲鳴四海,功成名就,留下來千古佳話。而龐統則命途多舛,最終命隕落鳳坡,曇花一現的出現在歷史長河...
沒時間讀全書?精選《三國演義》100個情節(41—50)
(1)周瑜見沒有火攻的好風向,焦急而病。(2)孔明寫出「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並說可為他借得東風。(3)周瑜高興地築起了「七星壇」,然後把各路軍馬調度停當,等候東風吹起。(4)三更東南風起,周瑜...
劉備原本能擁有五大謀士團隊,可惜後來只剩一個諸葛亮,可惜可嘆
在漢末風雲中,雖然劉備一直在顛沛流離,可是有點眼光和見識的人,從來不會小瞧劉備,都認為劉備乃人中龍鳳,曹操曾和劉備青梅煮酒的時候說過「天下英雄唯吾與使君爾」,而袁紹也是一直在提防劉備,劉表也是將...
他智謀不輸諸葛亮郭嘉 為什麼沒能流傳百世僅僅是曇花一現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那一段描寫非常引人入勝,而這一段描寫也成為了歷史佳話。諸葛亮作為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因為有了劉備這個伯樂,所以可以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而劉備因...
劉備入川,為什麼只帶龐統,而不帶諸葛亮、關羽、張飛和趙雲
公元211年,益州牧劉璋派人到荊州給劉備做思想工作。劉璋的本意是想要劉備幫助他平定漢中的張魯,一個叫做五斗米教的反政府武裝頭目,結果卻使劉備趁機占據了西川。這個結果是劉璋做夢都想不到的。劉備能夠...
劉備攻打西川,為什麼不帶關羽張飛趙雲一塊去?
《三國演義》里張松想去投靠曹操,結果獐頭鼠目被曹操看不起,結果轉路去了荊州,受到劉備的禮遇,於是獻西蜀圖冊,勸劉備占有西川。在張松法正等西蜀叛徒的攛掇下,在龐統的勸說下,劉備開始了進川之路。但是...
劉備去益州,為什麼不帶關羽、張飛、趙雲等大將,只帶他們?
劉備去益州,沒有帶諸葛亮,沒帶關羽和張飛,也沒有帶趙雲,很多人都覺得奇怪,這三位將軍皆是萬人敵, 到了益州,不管是幫助劉璋拒曹操,打張魯,還是取成都,那都是很厲害的,為什麼不帶他們去呢?那帶的又...
三國演義之龐統的加速度
看起來在益州這個項目上,諸葛亮和龐統都是閒庭信步、按部就班的做著自己的事。張松從許都灰頭土臉的走了之後,剛進入荊州地界就遇上了等候多時的趙雲。單從知名度上看,趙雲的腕比張松大多了。趙雲當時仿佛...
徐庶不走,龐統不亡,中國或再出現一個漢朝?
人才有多重要?葛優有一句名言深入人心,那就是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其實哪只是21世紀?任何時代之中,人才都是最寶貴的!讀三國,這句話更顯得有價值,假使徐庶不走進曹營,龐統不亡於徵西川,那麼劉備...
漫談三國:曹操拒絕張松的真實原因
漢中的張魯計劃攻打益州的劉璋,劉璋惶惶不安,這時張松自告奮勇,願意前往許昌遊說曹操攻打張魯,以解益州之危。但令張松意想不到的是,曹操對其傲慢無禮,張松於是悻悻而回。後來張松獻西川地圖給劉備,助劉...
為何劉備非要關羽守荊州?並非因為兄弟情義,這幾個原因才是關鍵
關羽,三國時期最為知名的將領之一,雖然沒有《三國演義》中的那般強悍,但他本身戰鬥力也很強,加上難得的忠義,被後人尊為「武聖」。建安二十四年,關羽斬殺了曹營大將龐德,生擒了于禁,嚇得曹操想要遷都。
劉備帳下兩大謀士:龐統和諸葛亮誰更機智?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調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帶兵攻克...
三國中諸葛亮龐統齊助陣 劉備龍鳳兼得竟還失天下
他們所謂的「十倍」差異主要體現在:一、時間差。高人往往眼界遠,能沉得住氣,出道更晚。他們四人的出場順序也正是昱、庶、亮、統。二、空間差。高人往往控制能力強,管理範圍大,所以有十里之才、百里之才...
此人不死,則劉備大業可成,一代英才英年早逝,令人嘆惋
名為鳳雛,貌卻不堪。與諸葛亮同名,卻年輕早逝。瞞曹操獻連環計而安全脫身,促劉備入西川卻身先死。如龐統不死,與諸葛亮各守荊益,則劉備大業可成。水鏡先生評價,當南州士之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