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夢三國(二十四)諸葛亮為什麼非要劉備三顧茅廬才肯相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顧茅廬這段故事是小說中劉備故事線的轉折點,從這個故事開始劉備的流浪漢人生開始轉變,從而走上了騰飛的道路。

可以說三顧茅廬是劉備禮賢下士的最佳表現,也是他做出的最正確的決定。

然而三顧茅廬卻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容易,劉備在這其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難,而且還經受住了不少的考驗。

當然小說中對這樣的情節寫得比較文藝,很多地方不沾絲毫的煙火氣,讓整個故事的氣氛變得安定祥和。

然而在我看來在這一片安定祥和背後,隱藏著劉備的疑慮和諸葛亮的糾結。

而兩人的隆中對,便是這種疑慮和糾結進行鬥爭後的結果。

不論是與水鏡先生司馬徽的談話,還是徐庶臨走時的推薦都讓劉備對諸葛亮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劉備知道自己團隊最大的缺陷就是智力擔當不足,在遇到危機時無法做出正確的決策。

而諸葛亮和徐庶這種高級謀士,正好能彌補自己的缺陷。

然而劉備對諸葛亮也是有疑慮 ,畢竟只聽其名,不見其人,他也不敢貿然的對諸葛亮定下結論。

雖然有了司馬徽和徐庶的推薦和誇獎,但是劉備其實一直在糾結之中。

劉備的疑慮很好理解,不外乎就是三大原因,身份、名聲和資源,當然諸葛亮的糾結也與此有關。

劉備的身份是遠比諸葛亮高很多的,他當時是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

雖然劉備的個人勢力不大,但名聲已經響徹天下。

而且已經經過了從黃巾之亂開始後的幾十年戰爭,他可以說是當時天下有數的人物。

然而諸葛亮則不同,年齡小了劉備二十歲不說,還只是隱居在南陽鄉下的農民,兩人差距巨大。

這還不是最麻煩的,而是兩人對彼此的要求太高才是難以調和的矛盾。

劉備要的是一個有能力幫他抗衡曹操,匡扶漢室的高手。

而諸葛亮要的是能夠全權做主,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團隊第二人。

由於兩人的需求都對對方要求很高,所以這事情就不是一下兩下能談攏的了。

況且劉備身邊還有兩個兄弟關羽張飛,同意諸葛亮的地位要在這兩位之上,劉備非得下大決心不可。

除此之外,諸葛亮的名聲也是劉備疑慮的地方。

諸葛亮太過年輕,而且又只有名聲而沒有實務經驗,這就不禁讓劉備有些懷疑。

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司馬徽和徐庶都很推崇,但是其他人未必。

劉備在三顧茅廬之前肯定通過其它渠道了解過諸葛亮的信息,而按照三國志中"時人莫許之"的說法,這肯定讓劉備難以下定決心。

諸葛亮的名聲太大,又沒有實操經驗,還是個超級年輕人,這讓哪個老闆都放心不下。

最重要的是劉備知道自己手裡可用的資源很少,而要在這樣稀缺的資源上充分利用,並將其逐漸做大,普通的謀士是沒有此本事的。

劉備經過多次流浪,也知道戰爭的殘酷性。

他在劉表的地盤上寄人籬下,好不容易聚集了這點資源,不允許草率的就敗在別人手裡。

同樣諸葛亮最大的糾結也是這個,因為他如果接盤,面對的可是北方曹軍的百萬之眾。

劉備資源太少,能不能靠著這點資源干翻曹操,諸葛亮一開始心裡也沒譜,他需要時間做全面的評估。

由於雙方都對對方沒有把握,所以第一次拜訪完全是試探性質的。

劉備第一次去的時候算是折節下交了,可是諸葛亮選擇了避而不見。

雖然書童的理由是諸葛亮不在,可他與劉備的對話中明顯漏出了諸葛亮迴避的態度。

諸葛亮的書童明知諸葛亮不會出面,卻故意在劉備的稱呼上磨蹭半天,其實就是在考驗劉備對自己的身份是否特別看重。

如果是像劉表那種非常在意自己身份的主公,諸葛亮就沒有露面的必要了。

而這第一次劉備表現得很合格,雖然被書童扔了臉色,仍舊是禮賢下士的風度,反倒是張飛有些不耐煩。

劉備第二次上門是諸葛均接待的,兩次拜訪期間還穿插了博陵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和諸葛亮岳父黃承彥的出場,這些都是諸葛亮安排對劉備的試探。

雖然諸葛均再三強調諸葛亮不在家,可這些人頻繁出現在草廬附近,諸葛亮真的不在家麼?按照常理,諸葛亮知道有那麼多人拜訪他,他會故意全部避開?還是這些人都那麼巧,全部撞在諸葛亮不在的時候來了?事出反常有妖,劉備雖然不是諸葛亮這種妖怪,但也不是笨蛋,這點把戲還是看得出來的。

從整個過程看劉備應對得體,既保持了求賢若渴的態度,有沒有強人所難。

前兩次拜訪不遇後,劉備在第二年春天準備進行第三次拜訪。

而這次拜訪他的疑慮少了很多,而迫切性則更強。

一方面是和諸葛四友及黃承彥交談後對諸葛亮的本事心中有底,另一方面也是面對曹操南侵在即,容不得他再猶豫。

而諸葛亮也利用前兩次迴避的機會,騰出時間來對當時天下的局勢做了整體評估,而隆中對便是這個評估的結果。

第三次拜訪時,諸葛亮故意裝睡也是對劉備的試探,當然這也是驗證別人對劉備的評價是否準確。

而劉備與諸葛亮交談中的那番著名的隆中對卻徹底打消了劉備的疑慮,為接下來的事情奠定了基礎。

在三次拜訪中,草廬門前關羽和張飛表現出來的傲慢和不耐煩反而讓諸葛亮對劉備更加有信心。

諸葛亮謀求的是團隊第二人的位置,如果劉備了壓下把兄弟的意見,給予自己足夠的權利和尊重,那就滿足了諸葛亮的需求。

從三顧茅廬的結果來看還是喜人的,這也為最後劉備騰飛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

從整個第三次兩人見面的過程看出,兩人已經不是上司與下屬、主公與謀士,而是知音的感覺。

正是有了這種巧妙的關係,諸葛亮才能在劉備團隊中得到最大授權,以極少資源情況下打出了一篇與曹孫抗衡的勢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夢三國里的諸葛亮,其實是一個營銷高手

在遊戲夢三國中,諸葛亮是蜀國丞相,曾任人族大軍軍師,足智多謀神機妙算,攻城略地開闢江山,是人族之中首屈一指的傑出大臣。他能應用天機族智慧,擺陣布局,一身道法強勢之極。憑藉前期的段CD高爆發技能可...

天下奇才諸葛亮之三顧茅廬——劉備折節訪孔明

上集提到劉備在夜深人靜反省他目前的處境時,他似乎無法了解為何號召力很強的他、受世人推崇的他、擁有猛將如雲的他會淪落到幫劉表看守荊州大門的窘境呢?為何四處征戰17年,至今仍無一個可以興復漢室的根據地呢?

你可知提議劉備三顧茅廬的人是誰嗎?

曹操北伐烏桓時,劉備建議劉表出兵許都襲取天子,劉表沒有接受(註:劉備原本在袁紹陣營,袁紹兵敗後,劉備投奔荊州,依附劉表)。等曹操凱旋迴到許都,劉表才對劉備說:"沒聽你的話,失去了大好機會。」劉備...

三分天下,諸葛亮第一步就走錯了!

隆中對,天下分。天下三分,諸葛孔明,功不可沒。建安十二年(207年),也是劉備在荊州劉表處寄居的第七個年頭,這一年,劉備的第一參謀,大孝子徐庶,他老母親被曹操請到了許昌,並謊稱徐母病危,徐庶這就...

諸葛亮的「朋友圈」__原創文(一)

諸葛亮,字孔明,(公元181年-234年),三國時期的軍事家。提起諸葛亮,幾乎家喻戶曉,智慧的代名詞。羅貫中一部《三國演義》,更成就了他的美名。今天,我們從神一樣的光環下面,來看看諸葛亮的"朋友...

《三國演義》中劉備三顧茅廬描寫的技巧性

在《三國演義》中,作者描寫劉備三顧茅廬之時可謂曲折且耐人尋味,其中不管是諸葛亮的大智還是劉玄德的誠心求賢,乃至整個故事的謀篇布局,其描寫技巧皆十分巧妙,下面主要從幾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時間安排...

有關諸葛亮的故事

有關諸葛亮的故事△三顧茅廬 徐庶向劉備熱誠地推薦諸葛亮(也叫諸葛孔明),劉備很高興,便決定去訪聘。當時諸葛亮正在襄陽城外隆中隱居。劉備攜同關羽,張飛到隆中,不巧諸葛亮出了門,沒見到。過了幾天,劉...

三國故事典故——隆中對

《隆中對》原名《草廬對》,是中國東漢末年諸葛亮與劉備在隆中(諸葛亮的家,今湖北襄陽)的談話內容,選自《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標題是後人加的,但《隆中對》提法並非由作者陳壽提出,而是由後人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