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當時隱居的地方如此美,怪不得他不願意出山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密。
」這就是歷史文化名城湖北襄陽以西十三公里的古隆中山鄉秀色。
我國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青年時期在這裡隱居長達十年之久。
膾炙人口的《隆中對》和劉備「三顧茅廬」的史事都發生在這裡。
這裡清靜幽雅,天蒼山青水碧。
隆中山、樂山、旗山三山環拱,隱若玦環。
路回山隱隱,樹鎖晝陰陰。
這裡古蹟眾多,文化沉澱豐富。
諸葛亮當年活動遺蹟:草廬、六角井、躬耕田、小虹橋、抱膝石、梁父岩等歷千年而安然。
先賢憑弔諸葛亮,引以托情的武侯祠、臥龍深處、隆中書院、古牌坊以及眾多藉以托志的碑碣石仍舊相間茂林修竹。
這裡文豪雲集,志士傾吐情懷。
晉代習鑿齒。
唐代崔道融、宋代蘇軾、明代王越等都弔古隆中。
現代郭沫若先生亦揮毫抒情,黨和國家領導人董必武更有吟懷:「諸葛大名垂宇宙,隆中勝跡永清幽。
」
隆中之所以天下聞名,原因有三個:一是諸葛亮的躬耕之地,二是劉備在顧茅廬的所在之地,在是著 名的「隆中對策」的提出之地。
從晉代開始,仰慕諸葛亮大名的人們就在這兒修建了紀念諸葛亮的建築。
它們是:三顧堂、草廬亭、草廬碑、六角井、躬耕田、抱膝石、梁父岩、老龍洞、半月溪、小虹橋、武侯 祠、野雲庵等,被稱為「隆中十二景」
。
這些建築記載著諸葛亮在隆中的生活情況和有關傳說。
諸葛亮,字孔明,山東琅琊陽都人(今山東沂水縣人) 。
父母早亡,從小便隨叔叔投靠荊州刺史劉表。
叔叔逝世以後,諸葛亮就在隆中蓋了幾間草房住下,他「晝勤四體,夜誦經書」 ,躬耕自食。
古隆中內有數 十畝 「躬耕田」 , 據說便是諸葛亮當年耕作的地方。
躬耕田旁有梁父岩, 相傳諸葛亮在勞動之餘喜歡詠唱 《梁 父吟》 ,以寄託志向。
諸葛亮的活動,漸漸引起了荊州有識之士的注意。
徐庶、崔州平等有才識的青年,和 他相交甚厚。
德高望重的襄陽名士龐德公品評諸葛亮為「臥龍」 ,蟄伏的蛟龍一旦騰飛,前途將不可限量。
而沔南名士黃承彥更是把自己的寶貝女兒許配給他。
雖然隆中有人說「莫學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 ,其 實,這是一個誤會,黃承彥的女兒叫黃月英,小名叫阿丑。
阿丑小姐不僅不醜,而且聰明、貌美,是一個 不可多是的才女。
她不僅是諸葛亮的賢內助,而且在諸葛亮的千秋功業中志了不小的作用。
公元 207元冬天,在徐庶、司馬徽的推薦下,劉備帶著關羽、張飛,三顧隆中茅廬,向諸葛亮請教統 一天下的良策。
這就是千古傳名的三顧茅廬。
三顧茅廬的遺址,就在「三顧堂」上。
它是諸葛亮的故居, 也是隆中勝跡的主體部分。
劉備的「三顧」和平等、坦誠相待,使諸葛亮改變了「苟求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的初衷, 當即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
。
在《隆中對》中,諸葛亮冷靜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劉備集團的施政綱 領。
那就是取荊州,占益州,聯東是,抗曹操,三分天下,進而統一中原的戰略方針。
真可謂:「未出茅廬, 先分天下。
」從此,諸葛亮離開了隆中,為實現他在「隆中對」中提出的施政綱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正是諸 葛亮過人的才智、膽略,才使劉備迅速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建立了三分天下的蜀漢政權,劉備曾欣喜地
對關羽、張飛說:「我有孔明,就像魚兒有了水一樣。
」諸葛亮一生的業績,在《三國演義》中被渲染得極其生動、壯麗,甚至帶上了幾分神話色彩,深受海 內外人士的崇拜, 值得注意的是, 近年來日本經濟界掀起了一陣《三國演義》 熱, 成書的專著、 專輯有《三 國的人際關係學》 、 《三國的智慧》 、 《三國——商業學的寶庫》等等。
更有一位教授,言之鑿鑿地說,松下
幸之助就是因為就善於運用諸葛亮的謀略,才使松下電器公司在世界崛起。
由於積勞成疾,諸葛亮於五十四歲壯年病逝,安葬在漢中定軍山(現在的陝西省敏縣南部) 。
詩聖杜甫 曾寫有一首詩追悼諸葛亮,其中有這樣幾句: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 英雄淚滿襟!諸葛亮逝世後,老百姓對他十分思念,這是因為諸葛亮不僅是勞動人民心目中智慧的化身,更是勞動 人民心目中的一代勤政廉潔的名相。
因而,凡是他到過的地方,紛紛為他立廟。
各地的武侯祠就有七座。
然而紀念地太多,就難以分辨真假。
從古到今,為誰是諸葛亮正宗紀念地而發生過不少爭議。
其中尤以湖 北襄陽古隆中和河南南陽臥龍崗兩地的武侯祠誰為「正宗」之爭最為有名。
兩地的武侯祠,歷史悠久。
隆中的建於晉代,保留著古樸的風貌;南陽的建於唐代,更顯得宏大堂皇; 兩地都以諸葛亮的躬耕地自居,為武侯祠的正宗而爭。
為此,還打不少筆墨官司。
「隆中派」以《隆中對》 之「隆中」為證, 「南陽派」以《出師表》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為證,爭得不亦樂乎。
直到清代咸豐年間,襄陽人顧嘉衡出任南陽知府時,這場爭論更達到了高潮。
南陽人認為:襄陽人來南陽做知府,可要 處事公平,不能向著家鄉,將武侯祠的正宗桂冠判給襄陽,否則叫他這個知府坐不穩。
襄陽人認為,既然 是家鄉人到南陽為官,一定要為家鄉人伸張正義,將古隆中的武侯祠判為正宗,否則不要他回家鄉。
兩邊
互不相讓,要等顧知府表態。
顧嘉衡聽了雙方的意見,沒有立即表態,請大家下堂休息,說是第二天再判。
第二天一早,雙方又來到府衙,等顧知府的評判,只見顧嘉衡拿出文房四寶,提筆寫了一幅對聯:心在朝 廷原無論先主後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
此聯一出雙方心服口服,都佩服顧知府的才智,從此這場 爭論才告一段落。
諸葛亮躬耕之地究竟在何處呢?只要了解當時的歷史地理知識,就不難辨別。
隆中在漢時屬南 陽郡所管轄, 於是諸葛亮便稱自己 「躬耕於南陽」 。
明代以後, 隆中才劃歸襄陽, 而襄陽、 南陽又分屬湖北、 河南兩省,因此才有了以上的爭論。
事實上,諸葛亮的躬耕之地只有一處,那就是古隆中。
各位嘉賓,俗 話說:到當陽拜關公能求得吉祥,到隆中拜孔明能增長智慧。
希望各位嘉賓在參觀隆中後都能像諸葛亮那
樣博學多才,智計百出。
我在襄陽等你!——古城.習家池.古隆中.草廬劇場.五道峽
2017年清明節,老大戶外再次前往襄陽,徜徉了漢水河畔的鐵打的襄陽——襄陽古城,瀏覽了私家園林的鼻祖——習家池,走進古隆中,造訪了當年諸葛孔明躬耕隴畝的隱居之地,還有幸欣賞了國內大型實景影像話劇...
諸葛亮身上竟然藏著個大謎團
前些時,有學者考證稱《三國演義》中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不靠譜,其描述中地理方位非常混亂:關羽從許昌去河北投奔劉備,本可以直接向北前往鹽津或者滑縣,渡過黃河進入冀州。羅貫中卻讓他莫名其妙地向...
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是在湖北省襄陽市還是河南省南陽市?
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諸葛亮隱居的南陽究竟在哪裡一直存在著爭議。
歷史中的諸葛亮躬耕地——「臥龍崗十景」是模仿隆中!
隆中和臥龍崗都自稱自已是真躬耕地對方是假的,並都在各自景區開發出所謂「十景」,而且名字幾乎相同。隆中「十景」包括草廬亭、抱膝亭、梁父岩、六角井、躬耕田、小虹橋、半月溪、老龍洞、武侯祠、三顧堂。臥...
煙雨襄陽——三顧頻煩天下計
對於襄陽的嚮往與期望,由來已久。不止是出於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孔明的崇拜,也是期待對「山水觀形勝,襄陽美會稽」的印證。行走在襄陽的大街小巷,在長滿青苔的方磚之上,厚重的歷史元素撲面而來。這...
去尋找三顧草廬,隆中對的記憶
古隆中風景區位於襄陽市襄州區和襄城區、南漳、谷城交界處,距襄陽市13公里,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從火車站廣場有公交班車,1元直達景區。古隆中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青年時代躬耕隱居地,歷史上著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