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徽和徐庶的推薦,撮合了劉備和諸葛亮,成就了蜀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總之,等到諸葛亮已經二十六歲,劉備也已經四十六歲,雙方都深感時不我待時,由於某種機緣,他們終於見面。

司馬徽和徐庶的推薦也無疑至關重要。

劉備曾向司馬徽請教時事,司馬徽說,要成就大業,不能用書呆子。

書呆子懂得什麼時事?「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我們這裡的俊傑就是臥龍和鳳雛。

劉備問他們是誰,司馬徽說就是諸葛亮和龐統。

徐庶的推薦則無疑更直接。

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明可是一條臥龍,將軍難道不想見他一見?徐庶是劉備器重信任的人(先主器之),他的話自然靠得住。

劉備便說,那就請他和足下一起來吧!徐庶說,這個人是不可以隨便召喚的,將軍還是屈尊去拜訪他吧!

這裡有一點需要說明,就是我認為司馬徽和徐庶的推薦,不能簡單地看作他們的個人行為。

我們知道,荊州是一個人才濟濟的地方。

除了本土的人才,還有中原地區避難而來的士人。

這些人關心國家大事,也關注荊州的安危。

當他們發現劉表不足依靠時,勢必寄希望於號稱「天下梟雄」的劉備。

於是,一部分願意效力的(比如徐庶),就開始團結在劉備周圍,形成《三國志·先主傳》所謂「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的局面;而那些無意出山的(比如司馬徽),則會幫助劉備發現人才。

所以,這應該看作荊州士人集團的集體推薦。

也是劉備福至心靈了。

不管他出於什麼原因,求賢若渴也好,信任徐庶也好,急病亂投醫也好,總之,劉備做出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他決定放下皇族和長輩的架子,親自去拜訪那個比自己小了二十歲,又沒有什麼職務頭銜的年輕人。

拜訪之前,諸葛亮是否找過劉備,我們已無法確知。

在我的「假說」成立之前,我們只能說,三顧茅廬可以肯定,登門自薦暫且存疑。

現在的問題是,劉備三顧茅廬,是見到三次,還是只見到一次?

有學者(比如尹韻公先生)認為是見了三次,談了三次。

這是有可能的。

諸葛亮的《出師表》和陳壽的《上〈諸葛亮集〉表》,一則說「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一則說「乃三顧亮於草廬之中」,都是這個意思。

至於《諸葛亮傳》說「凡三往,乃見」,也不是去了三次才見到。

這個「乃」,和「乃三顧亮於草廬之中」的「乃」一樣,是「於是」、「就」的意思。

因此,「凡三往,乃見」應該翻譯為:一共去了三次,就見面了。

如果這樣說還不明確,那麼唐人的理解或許可以參考。

杜甫說「三顧頻煩天下計」,周汝昌先生解釋「頻煩」就是「屢屢、幾次」,還特別說「不是頻頻煩請」。

當然不是。

因為三顧的「顧」,並非「聘請」,而應理解為「諮詢」、「顧問」。

甚至「三顧」也不一定就是實指,即只去了三次,也可以理解為多次,即「再三」、「頻繁」的意思。

也就是說,劉備多次光顧隆中,向諸葛亮請教「當世之事」,兩人越談攏,越談越投機,於是諸葛亮決定出山輔佐劉備。

是啊,這兩個人的合作是何等重要,哪裡能只談一次就拍板的呢?

所以,《三國演義》之「劉玄德三顧草廬」就是地地道道的演義了。

其實,即便所謂「凡三往,乃見」是去了三次才見到,羅貫中編的故事也是演義。

不過這個演義實在精彩,也很有意思。

劉備第一次去,羅貫中為他安排的節目,是先聽歌,再看山,再碰釘子,再觀景,再見崔州平。

山是「清景異常」,景是「觀之不已」,人是「容貌軒昂」,而且不同尋常:童子不懂事,農民會唱歌,朋友滿腹經綸。

這一番看得劉備是目瞪口呆大開眼界讚嘆不已,只覺得這隆中這地方真是神秘莫測,那臥龍崗上藏著的必是高人。

第二次去,就沒有必要再看景了,只看人。

先見其友,次見其弟,再見其岳父。

如果說上一次只是讓劉備開了眼界,那麼,這一次就讓劉備更加按捺不住。

你想,諸葛亮的朋友、弟弟、岳父都如此地超凡脫俗,諸葛亮本人還了得嗎?

所以第三次劉備就要擇吉齋戒,沐浴更衣了。

而且,離草廬半里,就要下馬步行;到草堂之外,就要拱立階下;諸葛亮高臥不起,他就要一等再等了。

那心情,已不像一個禮賢下士的招聘者,倒像是上門求婚的痴情人。

實際上劉備初入隆中,剛剛聽了歌,看了山,便已肅然起敬。

因此當他「親叩柴門」與童子對話時,便有了些《西廂記》裡面張生見紅娘的味道。

張生見紅娘時是怎麼說的?「小生姓張,名珙,字君瑞,本貫西洛人也,年二十三歲,正月十七日子時建生,並不曾娶妻。

」結果被紅娘搶白:「卻是誰問他來?」劉備怎麼說?「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劉備特來拜見先生。

」結果也碰釘子:「我記不得許多名字。

」兩個場景,豈非神似?

當然相似的。

如果說戲劇中的崔鶯鶯是「待字閨中」,那麼,小說中的諸葛亮就是「待價隆中」。

他們都是心氣極高的人,決不肯隨隨便便就「以身相許」。

所以,他們都必須擺足了架子,做足了文章,吊足了胃口,以保證對方的誠意經得住考驗。

另一方的情況則略有不同。

張君瑞對崔鶯鶯,自然是一見鍾情;劉玄德對諸葛亮呢,按照羅貫中的說法,也是相見恨晚。

劉備怎麼就那麼想見諸葛亮呢?因為「水鏡先生」已經讓他意識到,自己遲遲不能成功的原因,是缺少一個可以運籌帷幄總攬全局的智囊型人物,一個當代的姜尚和張良。

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徐庶,又走了。

其實,徐庶離開劉備,是在諸葛亮已經出山之後。

《三國志》的記載很清楚,諸葛亮出山以後,曹操南征,劉琮投降,劉備「率其眾南行,亮與徐庶並從,為曹公所迫破,獲庶母」,《三國演義》改成了「元直走馬薦諸葛」。

這一改,就改出問題來了。

請問,徐庶既然知道諸葛亮是經天緯地的政治天才,為什麼早不推薦,非得要等自己走了才說?這豈非等於說徐庶害怕諸葛亮搶了自己的地位和風頭嗎?羅貫中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便安排徐庶在推薦了諸葛亮之後,又特地去做說服動員工作,結果被諸葛亮臭罵一通。

也就是說,徐庶之所以早不推薦,是因為他知道諸葛亮不肯出山。

但這樣一來諸葛亮的道德品質就成問題了。

一個「每自比管仲、樂毅」的人,偏說徐庶的推薦是把自己當替罪羊、犧牲品,還要勃然變色,這也未免太矯情了吧!羅貫中想幫諸葛亮抬價,結果卻是給他的臉上抹黑。

這和「狀諸葛多智而近妖」一樣,都是弄巧成拙適得其反。

前面講的那個故事也如此。

儘管羅貫中說得天衣無縫,實際上處處露出馬腳,讓人一眼就看出劉備在隆中的那些奇遇和巧遇,其實都是諸葛亮的刻意安排。

什麼會唱歌的農民,不懂事的童子,滿腹經綸的朋友,道貌岸然的丈人,都是諸葛亮的「託兒」。

其目的,就是要把買方市場變成賣方市場,讓劉備出大價錢把自己買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智慧超群 未出茅廬知天下事

杜甫詠懷古蹟之五寫道: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對於詩人杜甫來說,諸葛亮的聲名縱貫宇宙,為萬...

有關諸葛亮的故事

有關諸葛亮的故事△三顧茅廬 徐庶向劉備熱誠地推薦諸葛亮(也叫諸葛孔明),劉備很高興,便決定去訪聘。當時諸葛亮正在襄陽城外隆中隱居。劉備攜同關羽,張飛到隆中,不巧諸葛亮出了門,沒見到。過了幾天,劉...

他在三國中不起眼!智謀卻不在諸葛亮之下!

三國演義中,讓人敬佩的人物大片存在,比如說知天文地理的諸葛,桃園結義的劉備、關羽和張飛,還有意氣風發的趙雲,更有曹操、郭嘉和司馬,總之有很多。但是在三國裡面也有一些英雄人物,雖然出場篇幅不多,但...

三顧茅廬之前諸葛亮和劉備就認識嗎?

長久以來,因為劉備三顧茅廬,才終於請出臥龍諸葛孔明的故事流傳甚廣,以至於很多人潛意識裡都認為,在這件事情之前,劉備和諸葛亮是完全沒有見過面,根本不認識的。只是,卻也一直存在另一種說法,就是在這件...

歷史上到底有沒有三顧茅廬

關於「三顧茅廬」的故事,有人認為是諸葛亮「毛遂自薦」,自己找到劉備來施展才華的,說沒有劉備「三顧茅廬」事實,可是我讀了諸葛亮的《出師表》,裡面他自己就說「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顧...

惜才? 劉備為何一定要請諸葛亮出山

導讀:三國時期群雄奮起爭霸,都想為自己謀得一處江山。可是單憑自身的實力是不行的,於是人才變成了珍惜之物,因此才有了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可是三國奇才眾多,劉備為何單單看中了諸葛亮,三顧茅廬背後還有...

一件事告訴你,司馬徽和諸葛亮,究竟誰更厲害

一般來說,諸葛亮是三國第一智者這個稱號,是沒有爭議的。雖然有人常說司馬懿笑到了最後,也有人說如何郭嘉更加神鬼莫測,但畢竟司馬懿曾自語「吾不如孔明也」,而郭嘉也並非和孔明同時代,命數太短,無法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