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三顧茅廬,除了諸葛亮的才智外,還有更深層的原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顧茅廬」這個非常出名的故事,讓很多人都相信,只要擁有過人的才智,就一定可以得到賞識,這也成為世人傳唱至今的三國經典。
但是從各個方面分析,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加入自己的陣營時,這當中其實還有更深一層的原因。
有才能的人士,已經被孫權和曹操網羅的所剩無幾。
司馬徽向劉備推薦徐庶和諸葛亮,但是徐庶這位得力的謀士效力沒多久,就也因為營救自己的母親,來到了曹操的陣營,惜別了劉備,讓劉備痛失一得力助手。
諸葛亮在荊州已經少有名氣,具有「臥龍」的美名,而根據裴松之引《袁子》,諸葛亮可能有投靠孫權的意向,「張子布薦亮於孫權,亮不肯留。
人問其故,曰『孫將軍可謂人主,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亮,吾是以不留。
』」這些話語傳到劉備耳中,為了把出色的謀士留在自己身邊,求才心切的劉備哪會放棄諸葛亮這才子。
諸葛亮不會威脅到劉備的統治地位。
諸葛亮與荊州豪門之間有密切的聯繫,他娶了黃承彥的女兒,當時的荊州刺史劉表從親屬關係來說就是諸葛亮的姨夫,有了這一層關係,諸葛亮在荊州是有一定號召力的,而劉表與劉備稱兄道弟,那麼劉備間接來說就是諸葛亮的堂姨夫。
雖然有著親屬關係,但是在荊州毫無根基的諸葛亮才是劉備看重的一點。
這正如恩格斯的論斷:「對於騎士或男爵,像對於王公一樣,結婚是一種政治的行為,是一種借新的聯姻來擴大自己勢力的機會;起決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力量,而絕不是個人的意願。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儘管劉備三顧茅廬,前兩次都沒有遇到諸葛亮,有人說是諸葛亮試劉備的耐心和真誠,也有人說是諸葛亮出外遊玩去了,等到劉備第三次拜訪時,才剛好回到家。
緣分也好,故意也罷,對於年僅27歲的諸葛亮來說,他也想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不然兩人第一次見面怎麼會在隆中談論三國鼎立的態勢,兩人可謂不謀而合。
原來諸葛亮不是劉備三顧,而是自己找上門來的!
對於諸葛亮成為劉備的軍師一說,三國演義中是這樣寫的,徐庶離開劉備,投靠曹操之前,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只之後,劉備三顧茅廬,終於請出了諸葛亮出山。而陳壽在《魏略》中即採用了此說;另一種是諸葛亮「北...
你可知提議劉備三顧茅廬的人是誰嗎?
曹操北伐烏桓時,劉備建議劉表出兵許都襲取天子,劉表沒有接受(註:劉備原本在袁紹陣營,袁紹兵敗後,劉備投奔荊州,依附劉表)。等曹操凱旋迴到許都,劉表才對劉備說:"沒聽你的話,失去了大好機會。」劉備...
天下奇才諸葛亮之三顧茅廬——劉備折節訪孔明
上集提到劉備在夜深人靜反省他目前的處境時,他似乎無法了解為何號召力很強的他、受世人推崇的他、擁有猛將如雲的他會淪落到幫劉表看守荊州大門的窘境呢?為何四處征戰17年,至今仍無一個可以興復漢室的根據地呢?
《三國演義》一邊神化諸葛亮,一邊也在毀滅他
如今只要一提到《三國演義》,大家肯定率先想到的便是諸葛亮。在這部奇書里,諸葛亮似乎成了一個完美無瑕的人物——集智慧、忠義、勇氣于于一身,深受世人敬仰和愛戴。
諸葛亮身後的隱形高人:看赤壁之戰真相
「赤壁之戰」有很多種版本,筆者認為羅貫中的創作最為複雜、深刻,箇中是非曲直、情理邏輯至今讓人匪夷所思。比如轉戰了大半個中國的曹操為何突然放棄武力方式而相信勸降?青年才俊郭嘉為何偏偏在赤壁大戰前染...
漢末三國,天下名士多避難荊州,卻為何無人被劉表重用
1荊州位於長江南北兩岸,有八郡之廣,背靠中原,南向江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劉表鮮少參與戰事,使得荊州免於戰亂,由此成為謀士與文人的避難之地,眾多聲名遠揚的士人隱居於此,可謂人才薈萃。劉表雖然占據...
漢末大亂,隱居荊州的諸葛亮等名士為何不為劉表效力,而選擇寄人籬下的劉備
1荊州位於長江南北兩岸,有八郡之廣,背靠中原,南向江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劉表鮮少參與戰事,使得荊州免於戰亂,由此成為謀士與文人的避難之地,眾多聲名遠揚的士人隱居於此,可謂人才薈萃。劉表雖然占據...
漢末三國,天下名士多避難荊州,卻為何無人被劉表重用
1荊州位於長江南北兩岸,有八郡之廣,背靠中原,南向江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劉表鮮少參與戰事,使得荊州免於戰亂,由此成為謀士與文人的避難之地,眾多聲名遠揚的士人隱居於此,可謂人才薈萃。劉表雖然占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