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提出三分天下的人不只是諸葛孔明,還有他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看過《三國演義》的小夥伴們都知道,三顧茅廬這個故事發生在劉備和諸葛亮之間,可以說是劉備一生的轉折點。

且不說在真實歷史上三顧茅廬的真實性如何,就《隆中對》而言,它正確預示了東漢末年群雄互相攻伐的最終走勢——三分天下。

就是這三分天下的概念,成功地讓劉備打下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實現三足鼎立。

《隆中對》之所以能夠傳誦於天下,並不是因為諸葛亮真的神乎其神,戰必勝攻必克。

而是因為它就是一個解決方案,一個能夠幫助劉備謀取天下的解決方案,而這個方案在現在看來也相當吻合三國歷史的走勢。

那麼這個方案包括什麼呢,一來分析局勢,一者曹操統一了北方,兵強馬壯,不可能跟他正面衝鋒,況且人家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只能避而遠之;二者江東孫氏占據江東已經很久了,人才濟濟,百姓歸附,也的確不是我們可以謀劃的地方。

二來找到問題的關鍵,就是如何立足?縱觀天下,除了北方和江南,那麼剩下的還有荊州、益州和漢中,只有取得這些地方,才能謀取天下。

那麼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呢?這不是明知故問,你還有的選擇嗎?當然了,諸葛亮並不會這麼說,而是說了類似於漢高祖劉邦當年就是在蜀地,後來才建立了大漢王朝,要效仿你的老祖宗。

最後便是謀取天下的方案,等主公你取得這些地之後,等到天下形勢發生變化,就可以進取天下了,何為天下形勢有變?諸葛亮沒有明說,大致應該是曹魏政權出現內亂吧,然後就可以派遣一個有勇有謀的大將從荊州出發,另外一支軍隊從成都出發,形成夾擊曹魏的形式,讓其首尾很難兼顧,則大事可成。

可見,《隆中對》有多麼具有戰略意義。

畢竟後來劉備集團的實踐大體得到了證明,攻取荊州、益州和漢中,後關羽出兵因傲慢被殺,以至於坐失荊州導致諸葛亮北伐相當吃力,無奈飲恨而終等等。

所以《隆中對》具有了相當高的價值而千古傳誦,也或許是因為它本身有魔力,真的促成了天下三分。

不得不否認三分天下具有足夠的深謀遠慮,但或許你會問,三國時期那麼多的智才將才,只是諸葛亮才預示到了天下三分嗎?更何況荊州作為富庶之地,劉表無進取之心,荊州一直安安穩穩,中原人才大量流失在這裡,本土也是人才薈萃,有龐統、徐庶、司馬德操、黃承彥等等。

小編想說,諸葛亮並不是唯一提出三分天下的那個人。

也正是荊州之地人才濟濟,才釀造了三分天下這樣的智慧結晶。

在當時,他麼他們關心政治局勢、關心百姓民生,抨擊當權人物等,更會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和謀取天下之策。

諸葛亮便是這些成員當中的一個。

因此三分天下,相信當時有識之士都會有比較相同或比較接近的觀點,所謂英雄所見略同。

無獨有偶,在曹操攻下荊州之時,曹營中的謀士程昱說到,劉備想來有很好的名聲,加上有關張兩位萬人敵,孫權必定會資助他們來對抗曹魏,到那個時候,劉備也會藉機坐大,成為一個難以對付的對手。

意思是,劉備會藉助孫權的力量豐滿雙翼,必然會圖謀荊州,荊州一旦有失,益州也就是順勢而為了。

而在江東,另外一個知名人物也提出了鼎足而立的看法,這個人就是東吳魯肅。

公元200年魯肅見孫權進行了精闢的形勢分析「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

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

」赤壁之戰前,東吳的絕大多數文臣武將都喪失了抵抗的決心,認為應當投降,而此時周瑜、魯肅等堅持對抗曹操的主張,提出結盟劉備,資助劉備,以造成鼎足之勢。

他的主張被孫權採納,並獲得了成功。

相信正是孫劉兩方都有人看清了天下三分的形勢,不然哪會一拍即合。

那麼,我們就可以說天下三分的設想,不是諸葛亮的獨創,而是當時很多智才將才都提出了類似的主張。


歡迎關註:立史追談。

為你解讀熱門電影、電視劇和遊戲的真實歷史。

讓你在茶餘飯後有更多談資。

立史追談:解讀熱門電影、電視劇和遊戲的真實歷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寒硯三國:季漢北伐與隆中對戰略的放棄

犯了左傾機會主義錯誤的關羽北伐,試圖在本應戰略防禦的時期將西線的勝利拓展到整個漢水流域,莽撞地衝破了曹孫劉三方在漢水、湘水地區形成的短暫戰略平衡態勢。關羽北伐,在招致以關羽為首的劉系荊州方面軍全...

論諸葛亮《隆中對》之成敗

論諸葛亮《隆中對》之成敗 內容提要:《隆中對》是諸葛亮軍事思想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古代觀察和解決戰爭問題的典範。它對劉備勢力的發展及三分天下的局勢起著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然而,近年來不少學者對《...

三分天下是諸葛亮提出的嗎?還是另外有其人

三國演義中寫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對天下大事進行了分析。他分析道,曹操已經戰勝了袁紹,擁有一百萬的兵力,統一了北方,而且又挾持天子發號施令,憑藉自己的幾斤幾兩想打過快要統一北方...

最早提出三分天下的並非諸葛亮,而是另有其人

生逢亂世,要想成就霸業最需的是什麼?人才!將才,謀士,最重要的是要有戰略家!三國之中能稱為將才的多如牛毛,能稱為謀士的也不在少數,但稱得上戰略家的卻沒有幾個。曹操算一個,諸葛亮算一個,吳國的魯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