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三國演義歪曲的魯肅,實際上厲害在哪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魯肅,字子敬,是繼周瑜之後東吳的第二任大都督,著名軍事家外交家和政治家。
按吳書記載,魯肅體貌魁奇,又有「壯節」「奇計」,甚至還能擊劍騎射,講武習兵(怎麼有點像徐庶吶)。
可謂文武全才。
魯肅生而失父,與祖母一塊生活。
家裡富有,但性好施予。
爾時天下已亂,於是魯肅不治其事,大散其財,以賑窮結士為務。
料理完祖母的喪事後,魯肅準備去投靠傭兵自重的揚州豪強鄭寶(當時劉曄也在那)。
這時之前早就認識的周瑜來了。
正如我們後來知道的那樣,魯肅後來放棄去鄭寶那裡的決定,轉而投奔孫權。
當時鄭寶「擁眾萬餘,處地肥饒,廬江間人多依就之」,而孫權卻是「深險之地猶未盡從,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賓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為意,未有君臣之固。
」我們不得而知魯肅為何選擇了孫權,難道僅僅是周公瑾說引用馬援的話:「當今之事,不但君擇臣,臣亦擇君。
」
魯肅到了孫權那,與孫權一見如故,猶如劉備與諸葛亮,提出了堪比諸葛亮《隆中對》的《榻上策》:
權即見肅,與語甚悅之。
眾賓罷退,肅亦辭出,乃獨引肅還,合榻對飲。
因密議曰:「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孤承父兄餘業,思有桓文之功。
君既惠顧,何以佐之?」肅對曰:「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
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
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
規模如此,亦自無嫌。
何者?北方誠多務也。
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
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這既是魯肅為孫權」鼎足「天下的戰略決策的深度洞悉。
此時諸葛亮才19歲,8年後諸葛亮在隆中對中還不敢提出「漢室不可復興」的說法,而魯肅卻大膽的說了出來。
而「曹操不可卒除」,則魯肅規劃孫權與曹操荊州三足鼎立,荊州在劉表手中,就是曹操孫權曹操劉表三足鼎立,後來在劉備手中,就是孫權曹操劉備三足鼎立。
魯肅的思維,可謂是走在了當時時代的前沿,甚至超過了後來的曾公和梁公。
據《三國志·吳志·呂蒙傳》記載,後來孫權曾對呂蒙剖明當時心跡,稱自己剛與魯肅見面時:「 孤與宴語,便及大略帝王之業,此一快也。
」
但是,這樣文武雙全高瞻遠矚的魯肅,經過羅貫中的一番演義,魯肅在世人眼中成了一個和事佬的形象,被周瑜諸葛亮耍的團團轉。
魯肅哪裡招惹羅貫中了?
魯肅若真無能,孫權怎會讓他當東吳大都督,又怎會獲得「東吳四英將」的稱號?魯肅魯子敬何其屈啊!
三國東吳四大都督中看似文韜武略都是末流,實則排名之首的卻是他
在近百年的三國歷史長河中,以孫權為首的東吳集團有三次決定性意義的戰役,三次戰役在三位都督的指揮下,都以東吳的勝利而告終。主導以弱勝強的赤壁之戰的周瑜周公瑾,可以說基本上赤壁之戰的功勞都是他的,...
三國四大軍師究竟誰最厲害?
在中國歷史上,兩軍作戰,作為智囊團決策者軍師的作用非常重要。諸葛亮的「隆中對」是天才的預見。在劉備集團東奔西走,力量弱小,不成氣候的情況下,軍師諸葛亮能夠恰如其分地分析敵、我、友的實力對比,預見...
他是三國最為傑出的戰略家,東吳四大名將之一,卻只活了46歲
喜歡看三國的朋友,一定知道著名的赤壁之戰,曹丞相含恨敗北,劉備得了荊州,三國鼎立的調子差不多定下來了。其實,在這場著名的戰役里有一位人物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他就是魯肅,三國最為傑出的戰略家,東吳四...
諸葛亮隆中對只因未記一人 導致無法中興漢室徒勞而終
諸葛亮早在當年劉備三顧茅廬時就提出了心繫天下的《隆中對》,然而,最終還是在第六次北伐出師未捷的情況下抱憾而逝了,他之所以如此,一來是因為彼時的政治軍事形勢已和隆中對誕生時大不相同,二來是因為《隆...
《三國演義》最被低估的人是他!有勇氣、有眼光還最忠誠
在《三國演義》中被低估的人很多,但是最被低估的人應該是魯肅。雖然《演義》給他足夠多的戲份,但演義把他的形象大大貶低了。《三國演義》里魯肅的形象就是個老好人,沒有主見,耳根子軟,被諸葛亮玩弄於股掌...
不要再神話諸葛亮,最早提出三分天下的人並不是他!
在歷史的星空中,諸葛亮的如一顆閃亮的明星,呼風喚雨、撒豆成兵、能掐會算。在《三國演義》這部小說里,諸葛亮的形象用「半人半妖」來形容一點也不誇張。
他的功勞比周瑜更大,一個戰略影響東吳數十年!
三顧茅廬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典故,講述了劉備多次拜見,邀請諸葛亮出山輔佐的故事。在這座小茅廬中,諸葛亮提出了名震天下的「隆中對」,即:劉備先取荊、益二州為根據地,再命一上將率荊州之軍出宛、洛,劉備...
定鼎三國的真正英雄是誰?別讓《三國演義》誤導了
翩翩英姿美少年, 好施樂善義結緣;風雲際會乾坤動, 長袖善舞世勢轉。遠見卓識 洞天下,語破玄機驚梟頑;逆行倒施擎天力,三分大勢一指彈。——詩讚三國英雄魯肅。如果做一個訪問調查,誰是定鼎魏、蜀、吳...
東吳建國路:魯肅通敵與吳國的彎路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東吳自孫堅、孫策父子立國之日起,總給人一種銳意進取、積極向上的感覺,有時甚至是橫衝直撞。但自從魯肅走進孫權的生活,似乎一切都變了,一向勇往無前的吳人安靜了下來,他們固守吳楚,...
同樣是預言三足鼎立!為何魯肅的塌上對,遠不如諸葛亮的隆中對?
魯肅,在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心中,一直都是忠厚老實的代表。其實魯肅被民間嚴重低估的「王佐之才」,他比諸葛亮更早語言了「三國鼎立」,那魯肅的《塌上對》與諸葛亮的《隆中對》相比,有什麼異同呢?
三個早已預料到「天下三分」的人,第三個你絕對想不到
導語:由於羅貫中《三國演義》的廣為流傳,三國時期成為中國人民最廣為人知的一段歷史時期。在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時期裡面也湧現了一大批的英雄人物,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謀士,用勇冠三軍、萬夫莫敵的武將...
東吳最強儒將,若不死可救關羽,孫權卻視其為「內奸」
熟讀三國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曹魏是勢力最強大的,蜀漢和東吳單方面向力抗曹魏是不可能戰勝的,甚至會很快滅亡。只有蜀漢和東吳結成聯盟,才有可能與曹魏抗衡,甚至等到中原突變,北伐中原,而竊取天下,改變三...
魯肅對孫權說過三句話,改變了孫權的命運,讓孫權對他感激不已
魯肅是孫權的肱骨之臣,與周瑜、呂蒙、陸遜並稱為江東四都督。周瑜赤壁之戰打敗曹操,呂蒙奪荊州擒關羽,陸遜夷陵之戰敗劉備,都是對東吳有赫赫戰功。魯肅憑什麼和周瑜等人並列?
別再神話諸葛亮的《隆中對》,此人才是最早提出三分天下的計謀
諸葛亮在我國歷史上具有極高的地位,其個人形象在封建時代就被民間藝人進行了神話。呼風喚雨,能掐會算,撒豆成兵這些藝術形象都賦予在諸葛亮的身上,甚至是在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里,諸葛亮的個人形象也是...
只知隆中對,不識榻上策
隆中對選自《三國志》作者陳壽西晉史學家,中國東漢末年,劉備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時的談話內容(促成三國鼎立的戰略決策)。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建議下,三次到隆中拜訪諸...
最早提出「三分天下」的是誰?魯肅曾經預言三分天下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三國時期的「三分天下」的構想,應該是諸葛亮在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的時候,他對劉備日後的大業所做的規劃,這也就是很出名的《隆中對》的來歷。只是,這不過是在《三國演義》中的說法,而...
第一個提出「漢室不可復興」的魯肅,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魯肅,字子敬,是繼周瑜之後東吳的第二任大都督,著名軍事家外交家和政治家。按吳書記載,魯肅體貌魁奇,又有「壯節」「奇計」,甚至還能擊劍騎射,講武習兵(怎麼有點像徐庶吶)。可謂文武全才。魯肅生而失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