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建國路:魯肅通敵與吳國的彎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東吳自孫堅、孫策父子立國之日起,總給人一種銳意進取、積極向上的感覺,有時甚至是橫衝直撞。

但自從魯肅走進孫權的生活,似乎一切都變了,一向勇往無前的吳人安靜了下來,他們固守吳楚,再無進展。

一個人的影響真有這麼大嗎?

最大的嫌疑其實就是著名的榻上對,這是一次改變了東吳歷史的重大事件,然而東吳這個全新的國家方針的出生背景卻迷霧重重。

《三國志•;魯肅傳》記載,魯肅在見孫權之前已經答應劉曄的遊說,準備去投靠一個叫做鄭寶的倒霉蛋。

這個倒霉蛋具體是什麼人我們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榻上對完全不適合他。

而縱觀榻上對,這不是一個可以靈光一現就能夠想出來的東西,需要經過反覆的思索、研究,而且榻上對的主體只適用於東吳。

這與諸葛亮的隆中對非常類似,但諸葛亮在推出隆中對之前,很可能早已經認準了劉備,所以苦心積慮的鑽研出隆中對去吸引劉備的眼球。

然而魯肅的情況不同,他本沒打算投靠孫權,而且是突然被周瑜拉去見孫權的,供他思考的時間很短,怎麼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站在孫權的角度上去分析國際形勢,從而推出榻上對的理論呢?

——猜測1:魯肅入吳前已經是某個勢力的人了,榻上對是使孫權不懷疑他這個間諜的誘餌。

——猜測2:魯肅天生麗質,立馬就能得出榻上對的結論。

(如果成立,那兩個諸葛亮也追不上他。

)

——猜測3:投靠鄭寶是假的,魯肅一早就在為東吳考慮,榻上對早在他投靠孫權前就已成型。

(如果成立,那麼陳壽就造假,因為他白紙黑字寫著:「肅答然其計。

葬畢還曲阿,欲北行。

」但是以陳壽治史的態度來看,這並不太可能。

)

這三種猜測,個人認為第一種可能性更大些。

猜測2中的魯肅似乎更像是穿越小說的主人公,要不就是超級計算機成精,否則以普通人力實在難以做到。

諸葛亮如此NB的大政治家也沒說弄個隆中對就弄個隆中對啊。

猜測3也不能成立,上面的括弧中已經說明。

那麼假如魯肅真的在此之前已經為他人效力,這個人會是誰呢?我們再次以結果為導向,從後往前推,很簡單,魯肅為東吳做的所有規劃,都是劉備獲利最大。

這個陰謀又是如何最終得逞的?把目光放在公元208年的當陽長坂坡。

此時劉備已經是喪家之犬,慘不忍睹,乞丐見了他都會落淚。

而魯肅在出發來到這裡前對孫權說:「若備與彼(劉表舊部)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盟好;如有離違,宜別圖之,以濟大事。

」就是說如果劉備已經成功和平演變了劉表的舊部,那麼東吳會與荊州劉備聯合抵抗曹操;如果劉表舊部排斥劉備,兩家分裂,那麼東吳會採取其他手段「圖之」,這個「圖之」的意思很有可能就是搶在曹操前趁荊州混亂以武力搶奪,然後抵抗曹操,保全東吳。

然而實際情況怎麼樣呢?這個時候的劉表舊部在蔡家和蒯家的帶領下已經投降,很明顯他們和劉備不是一條心,按照魯肅臨行前對孫權說的話,他應該立刻掉頭回去,然後商量怎麼「別圖之」。

但是魯肅沒有那麼做,他來到長坂坡,跟窘迫的劉備進行了一次會談,其間魯肅說「為君計,莫若遣腹心使自結於東,崇連和之好,共濟世業。

」很奇怪,敗亡的劉備急需救命稻草,但魯肅的說詞卻好像即將要被消滅的不是劉備而是孫權。

這裡不妨再大膽的猜測一下:魯肅口中的「腹心」恐怕並非諸葛亮,而是他魯肅自己。

後來劉備到周瑜軍中,求見魯肅一面,《三國志•;先主傳》注引《江表傳》記載:「備欲呼魯肅等共會語,瑜曰:『受命不得妄委署,若欲見子敬,可別過之。

又孔明已俱來,不過三兩日到也。

』」讓人摸不著頭腦,周瑜為什麼不讓劉備見魯肅?魯肅又不是為劉備效力,他們有什麼不能見的呢?這一出無間道MS被公瑾看出了些許破綻……

在召開如何對待曹操的大會上,魯肅力排眾議,堅決抵抗。

但跳出三國看三國,其實此時孫權對劉備的依賴性遠不如劉備對孫權的依賴性。

劉備背叛過曹操,所以曹操是一定要除去他的,劉備這個時候已經被推上了案板等待宰割,孫權不伸援手劉備必定死無全屍。

而孫權不同,他和曹操有親戚關係,曹操對孫權也不會一定要斬草除根,孫權還有退得餘地。

況且東吳有其他選擇,或者單獨抵抗曹操,或者聯合其他勢力抵抗曹操,並非沒有劉備不可。

魯肅的力排眾議雖然確實對孫權有利,但卻更似聲嘶力竭的為劉備爭取好處,他在聯劉過程中的作用遠遠大於諸葛亮,而後來證明孫劉聯盟顯然是劉備獲利更多,始作俑者的魯肅到底是哪一邊的人呢?

至於幫劉備借荊州,那簡直是吃裡爬外的典型案例。

在「周瑜篇」里我簡單分析過劉備這個人,他向來是忘恩負義的,對曹操收留之恩,他是偷襲徐州,然後聯合袁紹在背後搞曹操。

對待劉表的收留之恩,也是欺負人家的兒子,霸占荊州,導致劉琦莫名其妙去世。

還有後來對待孫權的荊州。

說實話,用道德標準來評價劉備,他簡直就是恬不知恥的大流氓,還經常用道德仁義來標榜自己,實在是既做婊子又立牌坊。

他這個無恥之徒,是袁紹、曹操手下的智囊團們一致公認的,周瑜也是一樣的看法。

奇怪的是,能夠提出榻上對的智者魯肅卻無視這點,如磕了藥一般幾乎是強迫著孫權把江陵借給劉備。

匪夷所思!如若東吳真的地盤多到需要往外借,那總要看看對方是什麼人吧?就像今天銀行貸款一樣,劉備這個貸款人的信譽都快負到十八層地獄去了,從來不還貸款不說,還經常反咬一口,說銀行欠他的錢。

這樣的人魯肅卻執意要把錢借給他,要麼魯肅走走道瘋了,要麼劉備給他回扣了。

劉備的壞帳在孫權那裡是個麻煩事,因為此時孫權已經在魯肅的攛掇下和劉備結盟。

我想這個時候的孫權肯定恨不得把魯肅全家的女人都送去做軍妓。

後來孫權對陸遜評價魯肅說:「後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子敬答孤書云:『帝王之起,皆有驅除,羽不足忌。

』此子敬內不能辦,外為大言耳……」可見孫權在劉備耍無賴以後已經徹底推翻了魯肅的戰略構想,不再準備繼續聯什麼劉了。

他說魯肅光會說大話,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而魯肅的接任者呂蒙「圖取關羽,勝於子敬。

劉備在魯肅的「幫助」下,成功上演了虎口脫險的好戲。

吳損兵戮力,摧曹公於赤壁,走曹仁於江陵,備毫髮未損,坐擁其利,更尋曹公之釁,進取西蜀,皆肅謀所致也。

那麼魯肅為東吳究竟貢獻了什麼呢?想來想去,只有榻上對那句:建號帝王以圖天下。

在這之前或許孫權並沒想過做皇帝,也沒想過走皇帝路,是魯肅為他指了這個方向,算是一功吧。

然後作為一個吳臣,他為劉備所作的,遠比為孫權所作的多太多了。

在周瑜過世之後,魯肅一度掌控了東吳的命脈,但是自公元210年周瑜去世,到公元217年魯肅去世這七年間,也就是魯肅掌權的七年,東吳除了與張遼一戰之外,再無其他對外戰事,一改自孫堅以來的進取戰略,突然放下了前進的腳步,似乎一夜之間從一隻凶暴的大老虎變成了HELLO KITTY。

反觀劉備,公元214年入川拿下劉璋,217年又在漢中拿下曹操,政治版圖翻了三倍還多。

甚至在214年勒兵向東吳,已經具有了與東吳抗衡的實力,這個時候東吳卻已經發展至少二十年了。

用籃球術語說,劉備在這七年里打了孫權一個4:20的小高潮,而且繼續占據主動。

這都是魯肅為孫權謀劃的結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被誤讀的《隆中對》戰略

常有人把諸葛亮比作蕭何,我是並不認同這個觀點的。蕭何在劉邦時期,僅僅是足食足兵,為劉邦提供後勤。諸葛亮在這一方面上或許並不比蕭何差,但他的才能絕不僅限於此,從諸葛亮還在草廬中的時候,他的軍事才能...

只知隆中對,不識榻上策

隆中對選自《三國志》作者陳壽西晉史學家,中國東漢末年,劉備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時的談話內容(促成三國鼎立的戰略決策)。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建議下,三次到隆中拜訪諸...

淺論三國,東吳豈是偏安一隅

三國時代,大浪淘沙,數不盡的風流人物,齊聚一堂,演繹出一個精彩絕倫的時代,令無數看客佇足觀看。在大多數人眼裡,東吳只是跳樑小丑,搖擺在魏蜀之間。孫權則是守成之主,繼承父兄遺業之人而已。今天小編就...

此二人在三國去世後,東吳再無爭天下之志!

在三國歷史上,魏蜀吳三國鼎足而立,曹操、劉備、孫權爭鬥了數十年。其中,關於統一天下的這個話題,很多人經常是從曹操或者劉備的角度,而很少說東吳為什麼不能統一天下。進一步來說,三國前中期,曹操是最希...

被三國演義歪曲的魯肅,實際上厲害在哪裡?

魯肅,字子敬,是繼周瑜之後東吳的第二任大都督,著名軍事家外交家和政治家。按吳書記載,魯肅體貌魁奇,又有「壯節」「奇計」,甚至還能擊劍騎射,講武習兵(怎麼有點像徐庶吶)。可謂文武全才。魯肅生而失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