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中劉備不帶軍師是因為無人可選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夷陵這戰作為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在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之後發生,是蜀漢國勢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三國鼎立的局面成形,平衡之餘維持數十年,而經此戰役,蜀漢國內元氣大傷,次年,劉備就逝世了,扶不起的阿斗劉禪繼位,蜀國的命運開始步入漂搖不定,多災多難的時期。

圖片來源於網絡

劉備作為夷陵之戰的發動者,對這場戰役的失敗要負首要責任,在他不聽蜀臣勸諫下,不顧國家大義,以一已私恨,陷國家於戰爭災難之中,憤然發動對東吳的攻擊,還以一國之主的身份率軍親征,不怕戰爭失敗,自己被俘或者戰死的可能性嗎?真是任性的君主,蜀國的百姓看來也是心碎了。

在戰爭前期,出師之名不正,不足以正軍威,戰爭開始了,又沒有搞清戰局,不熟悉地形,駐紮在長江邊的崇山峻岭,還把軍營在河道邊連綿數百公里,蜀軍本來是冒著炎暑行軍到吳地,結果長途跋涉後,還不能速戰速決,軍心士氣,潰散嚴重,在吳地駐紮了大半年,也沒有和東吳的軍隊正面接觸幾次,儘管一再派將領在東吳帳前罵陣挑釁,陸遜就是堅守不出,持續的消耗蜀漢的銳氣,打擊對方的信心。

到最後,蜀漢大軍軍備鬆懈,才讓陸遜找到火燒連營的機會,讓蜀漢大軍措手不及,劉備在逃亡中還想繼續反擊,卻不想軍隊損失慘重,重要的將領都已折損過半,自己能逃回蜀地已是不易,繼續在離東吳和蜀漢邊界二百里處駐紮,想要整頓反擊。

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夷陵之戰,從公元221年的7月持續到222年8月,主動進攻的蜀漢大軍由國主劉備親率,東吳被動應戰,在陸遜的指揮下,誘敵深入,以逸待勞,最後扭轉戰局,大敗劉備,讓蜀漢元氣大傷。

當時劉備以報東吳擒殺關羽之仇,攻打東吳奪取荊州,遭到了蜀漢大臣們的強烈反對,還有諫臣苦勸無效,被劉備訓斥下獄,丞相諸葛亮也有勸諫,趙雲也附議,意思是說,兄弟之仇是私仇,而曹操竊取國家才是公仇,曹魏是蜀漢和東吳的共同敵人,在公仇未報的情況下,先報私仇,是不合大體的,也不是一個君主應該有的胸懷,但是劉備不聽,一心怒氣要給結義兄弟報仇,不管蜀漢剛剛立國不久,百姓未安,家國未平,這未他攻打東吳失敗埋下了伏筆。

後人推測,也許就是因為這個戰爭動機大家都反對,當時蜀漢有名望的大臣都有異議,劉備不免惱火,把反對的大臣打發到別處去了,趙雲在後方督辦糧草,張飛是和劉備同仇敵愾的,結果一心想要報仇,加緊操練士兵,讓本來頗有怨言的下屬,心生恨意,刺殺張飛,投奔到東吳去了,張飛的死又給劉備心裡添了把火。

劉備無人可選,無人可帶,只能帶支持自己的將領出征,而軍師人選,諸葛亮已表明反對意見,而且他還要駐守成都,事關重大,並不是合適人選,至於法正,卻也在出征前逝世,挑無可挑,沒有合適的軍師隨軍,而劉備自己不是一個有軍事才能的將領,這也是導致戰爭失利的重要原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夷陵之戰如果劉備勝利了,還會是三分天下嗎?

在漢末三國這一歷史階段,夷陵之戰和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並稱為「三國三大戰役」。對於這三大戰役來說,都對三國歷史的走向形成了明顯的影響,甚至可以稱之為轉折點。就蜀漢和東吳之間爆發的夷陵之戰,最終以...

諸葛亮對伐吳的態度為何過於沉默?

夷陵之戰,爆發於公元222年。這是三國時期吳國和蜀國為了爭奪荊州所進行的一場戰役,也是我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戰役。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或者蜀漢,改元章武。

劉備東征伐吳為什麼要御駕親征?原因有這四點

在歷史上,一般把皇帝親自出征叫做「御駕親征」。不過,皇帝御駕親征的事情還是非常少的,畢竟是一國之君,親征有危險性,動靜也很大。所以大部分皇帝都是坐在京城裡遠程指揮,不到生死存亡的時候一般不會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