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三國演義》人物各代表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是一位封建時代理想的「明君」形象,是「三國」中蜀國之主。

劉備早年就抱負不凡,有爭王圖霸的胸懷和膽略。

他敬重義氣,與關羽、張飛患難與共,誓同生死。

他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特別是對諸葛亮表示了極大的信任,委之以軍國重任,始終以師禮相待。

他還是一個「寬仁愛民」的統治者,每到一處都廣施「仁政」,與民「秋毫無犯「,從新野撤退時,自顧尚且不暇,卻仍攜民渡江,這與殘暴無道的曹操形成鮮明對照。

劉備在先前連年征戰中,雖有關羽、張飛等猛將相隨,但屢遭失敗,因此迫切需要一位足智多謀的軍師輔佐。

他思才若渴,廣求人才,最後終於三顧茅廬請出奇才諸葛亮。

他採納諸葛亮聯吳抗曹的明智選擇,取得了赤壁之戰的重大勝利,挽救了成立蜀國的事業,確立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接著,他奪取荊州諸郡作為根據地,又向西發展到四川,進而攻占益州,後又取得漢中,為以後在蜀稱王稱帝打下了基礎。

這時他的勢力發展到了全盛時期,但圍繞荊州問題,蜀國和吳國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鎮守荊州的關羽處事不善,結怨於東吳,以至東吳乘劉備主力遠離之際,偷襲荊州,擒殺了關羽父子。

劉備、張飛為悲痛和義氣所趨,決意為結義兄弟關羽報仇。

張飛因報仇心切,不幸被部下暗害。

劉備傷怒異常,失去理智,不顧大業成敗,破壞諸葛亮制訂的聯吳抗曹決策,親率大軍討伐東吳。

由於在作戰中麻痹輕敵,被吳軍統帥陸遜在彝陵火燒連營七百里,遭到慘敗,把多年積聚的精銳部隊損失殆盡,劉備由此悲傷悒鬱,含憤身亡。

他死於曹操之後,死於諸葛亮和孫權之前。

劉備的悲劇在於把兄弟放在國家利益之上,這是不可取的。

但作者卻刻意謳歌這種為盡「義」而不願獨享富貴,誓必報仇雪恨的悲劇精神,這在當時卻可說感天動地的。

而劉備失敗後在白帝城托咐諸葛亮所表現出來的堅韌不撥的鬥爭精神和美好的政治思想,則是這種悲劇精神的升華。

作者筆下的劉備是「明君」和「義士」的化身,作者在劉備這一形象的塑造上寄託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準則。

諸葛亮——是「忠貞」和「智慧」的化身,作者把他作為心目中理想的「賢相」而給予了盡情的頌揚。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先生」,早年隱居隆中,他對天下大事了如指掌,經劉備「三顧草廬」,竭誠相邀,答應出山輔佐劉備成就大業。

他將天下形勢向劉備做了精闢的分析,提出了占領荊、益兩州,積蓄力量,結好孫權。

孤立曹操,先成鼎足之勢,然後待機消滅曹操,再統一全國的戰略方針。

這著名的《隆中對》就成為君臣二人以後行動的綱領。

諸葛亮初出茅廬,就在博望坡出奇制勝以數千民兵挫敗敵軍十萬大兵。

他親赴江東,通過「舌戰群儒」和「智激周瑜」說服孫權,爭取強有力的同盟,貫徹了聯吳抗曹的既定方針,而且在戰役部署的關鍵環節,表現出過人的膽識和才能,使曹操和周瑜等人相形見絀。

戰役勝利後,他又從東吳手中奪取了荊州,並協同劉備攻占西川,實現了「隆中對」的初期目標。

劉備死後,諸葛亮肩負「託孤遺命」,竭忠盡智,力挽狂瀾,支撐危局。

他採取剿撫結合、攻心為上的策略,七擒七放南王孟獲,終於使南人心悅誠服,不再反叛。

待鞏固了後方並與東吳恢復了聯盟關係後,諸葛亮就操練人馬,上表劉後主劉禪,開始了六出祁山這一系列悲壯的進攻戰役。

首次北伐,由於誤用庸將馬謖,軍事咽喉街亭失守,蜀軍陷於被動,平生從不弄險的諸葛亮不得不用「空城計」擺脫了司馬懿的追兵,撤回漢中。

在此之後,他又頻頻出擊,以只抵魏軍人數十分之一、二的蜀軍打得魏軍不敢出戰。

然而,蜀後主的無能、大臣李嚴等人的嚴重失職和魏強蜀弱的客觀條件,使這位才智超凡的統帥未能取得北伐的最後勝利,終因操勞過度,心力交瘁而死於軍中。

諸葛亮是傑出的軍事統帥和賢相的典型。

他為劉蜀事業竭忠盡智,死而後已的崇高品質為人民所敬重和頌揚;而他那超凡絕倫的智慧和卓越的才能,更是為人們津津樂道。

由於階級和歷史的局限,作者在諸葛亮這個人物身上也宣傳了封建的「愚忠」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這個典型的藝術力量。

但是,作為中國古代最優秀的藝術典型形象之一,他是當之無愧的。

曹操——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郡人,是「三國」中魏國之主。

他小時候不務正業,又不滿其叔父的管束,便設計離間父親與叔父的關係。

王允欲誅權奸董卓,問諸群臣,皆痛苦無計,唯曹操智過群僚,立志刺卓,當持刀去行刺董卓時,被臥在床上的董卓從鏡子裡面看見,曹操立即跪下,假稱是來獻寶刀。

他為人狡詐、兇殘,他的處世哲學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殺董卓未成,他逃到呂伯奢家,呂伯奢準備殺豬熱情款待。

當呂伯奢出外打酒時,磨殺豬刀的聲音被曹操聽到,曹操誤以為人家要殺他,於是他不分男女老少,將在場的村民一齊殺光。

在離開呂伯奢家的路上,恰巧遇見返家的呂伯奢,呂伯奢還不知家中發生的慘事,熱情挽留曹操,他又將呂伯奢殺掉。

曹操與袁術作戰,因軍糧接濟不上,叫糧倉官改用小斛分發軍糧,激起眾怒時,他卻「借」無辜的糧倉官的頭來壓軍心。

赤壁之戰,曹軍大敗,在四面楚歌聲中,他憂如驚弓之鳥,只顧奪路逃命,可在稍露生機時,他又揚鞭狂笑。

如此三次,笑周瑜無謀,笑諸葛亮少智。

但往往笑聲剛起,禍又臨頭。

華容道最後脫險,他卻反而「仰天大慟」,宜哭反笑,體現了他蔑視對手,敗而不服的性格。

曹操具有謀取霸業統一全國的英雄抱負,在各種複雜的鬥爭環境中,歷經重重挫折乃至軍事上的嚴重失敗,他都一直樂觀頑強地奮鬥。

青梅煮酒論英雄時,他視袁紹、劉表之流為等閒之輩,說「天下英雄惟便君(指劉備)與操耳!他招降關羽的手段雖未成功,卻反映了他愛才惜賢的品質。

正因為曹操具有慧眼識人、知人善用的特點,所以他身邊始終有許多猛將和謀士,他一直是群雄角逐中的佼佼者。

評點《三國演義》的毛宗岡稱他是「古今奸雄中第一奇人」,這話是頗有見地的。

他是奸雄,又是能臣。

他是以奸為里,以能為表的。

作者如此塑造曹操這一藝術形象,目的在於表現「擁劉反曹」的主題思想,同時又給後人留下一個不可多得的「奸雄」形象。

(鮑國安老師之神作)

孫權——字仲謀,是「三國」中吳國之主。

他是在他哥哥孫策去世後,繼承兄業,18歲時被擁戴為吳主的。

他占據江東,廣納賢士,共相輔佐,深得民心。

他遇事能審時度事,又能採納正確意見,在赤壁之戰中,曹操親統大軍南下,擊潰劉備人馬,鋒芒直指江南。

大敵當前,孫權比較利弊,聽取諸葛亮和周瑜等人的主張,經過周密的考慮,果斷地作出聯劉抗曹的戰略決策,並放手讓周瑜領兵帶隊,終於打敗了曹操,牢固地確定了割據江東的局面。

孫權不僅具有堅韌果敢、英明決斷的領導才能,其統兵用武也頗具雄才。

兩征黃祖和曹操的戰役,都是他的親征和直接指揮下取勝的。

特別是對曹操一戰,他軍容整肅,調度有方,以閃電戰襲擊大敗曹軍,迫其退兵五十里,使曹操也不禁嘆服道:「生子當如孫仲謀!」另外,孫權對周瑜的倚重,對魯肅的信賴,以及挑選呂蒙和陸遜作為都督,都顯示出他是位「能用兵」的明智君主。

作者對孫權英雄品質的肯定和讚揚是同擁劉反曹這一主題思想緊密聯繫的。

孫權對重大問題固然表現了果斷與審慎的性格特徵,但在聯蜀還是降魏這一戰略思想上卻是動搖的,缺乏一貫性,一旦有利可圖,不免目光短淺,貪小利而忘大局,缺乏政治原則和戰略眼光。

本來孫劉聯盟對東吳的發展是有益的,籍此孫權進可與劉蜀共取中原,退可維持鼎足之勢。

為荊州一地之利,他導演了討荊州、搶荊州、殺關羽的鬧劇,從此戰釁挑開,吳蜀聯盟破裂,進而爆發一場全面戰爭,大大損耗了兩國的國力,最終導致孤立無援,被曹魏各個擊破的結局。

另外,無論劉備或曹操都有統一全國的宏圖大略,而孫權卻滿足於維持兄業,滿足於稱霸一方,顯露出他胸無大志的人物性格。

孫權是作者沒有著重描寫的人物,他的英雄氣慨比不上曹操和劉備,但坐保父兄遺業仍不失為一個出色的領袖人才。

作者在塑造孫權形象時所賦予他的性格上深度和豐富性,是頗具分寸的,藝術地再現了他在三國紛爭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進一步深化了作品擁劉反曹的主題思想。

關羽——字長生,後改為雲長,人稱「關公」。

河南解良人,是劉備的義弟,蜀漢的「五虎將」之一。

因在出生地殺一豪強而流亡江湖,因此結識劉備和張飛,三人桃園聚義結為兄弟,從此終身追隨劉備,共圖「匡復漢室」之計。

他英武善戰,屢建戰功。

董卓手下大將華雄,連敗多路諸侯麾下戰將,袁術與曹操都一時派不出人,他主動請戰,並很快提了華雄的腦袋回來。

東吳屢索荊州未得,他單刀赴會,談笑自若,又是用計,又是揚威,迫使全副武裝的吳國兵將只能眼睜睜地任其自由來去。

關羽最突出的性格是一個「義」字,故後來稱關羽「義絕」,曹操「奸絕」,諸葛亮「智絕」。

徐州一戰,他與劉備和張飛失去聯繫,關羽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寄自曹營,但他約定三事,不為曹操的富貴所收買,後來打聽到劉備折下落,便毅然掛印封金,不辭而別,千里去尋義兄。

華容道放走曹操,把個人恩怨置於事業之上,表現了其「義」的狹隘性。

關羽又驕傲輕敵,剛愎自用,特別是缺乏政治遠見。

東吳派人求親交好,他不肯將自己的女兒嫁出,並痛罵:「虎女豈能嫁犬子」,引起對方的極大反感,以至東吳乘劉備主力遠離之際偷襲荊州,後終於在孫曹兩軍的夾擊下失掉荊州,走麥城,最後被吳將呂蒙設陷阱絆住馬腳殺死。

關羽被歷代統治者樹為忠義的典範。

在民間,這個形象則為「義」的化身,影響極其深遠。

張飛——字翼德,河北琢郡人。

是劉備的義弟,蜀漢的「五虎將」之一。

桃園結義後,傾其家產,招募鄉勇,與劉、關一起舉義起事。

張飛驍勇善戰,猛烈剛強,是一個典型的武將。

長坂坡大戰曹兵,他挺予立馬於橋上,掩護趙雲搶太子脫身,一聲怒吼,竟嚇得夏侯傑肝膽碎裂,倒於馬下,百萬曹軍丟盔棄甲而逃。

張飛粗中有細。

計賺曹將劉岱,活捉蜀軍拒戰將領嚴顏和智取瓦口隘等戰例,說明他並不全憑「匹夫之勇」。

張飛很重義氣,劉備任安喜縣尉時,聽到「欲害劉公」之後,他闖入館驛,怒鞭督郵;關羽遇害,他終日哭泣,血濕衣襟,立志為其報仇,以至感情用事,急躁盲動,喪身於判將之手。

張飛的最大缺點是性情粗暴,劉備三顧茅廬,敦請孔明出山,他說要用繩把孔明縛來,又說要放火把孔明燒出來;留字徐州時,也因酗酒誤事而被呂布占領了徐州。

張飛是勇猛莽撞的化身,後世「猛張飛」之名在民間廣泛流傳。

司馬懿——是一個胸有謀略,熟諳軍機,用兵神速,有遠大抱負的軍事家、政治家形象。

司馬懿從軍伊始就不斷向曹操提出了許多極有見地的決策建議,顯示了他的智慧、幹練和戰略眼光。

曹操因劉備稱王要發「傾國之兵」和劉備決戰,司馬懿極力勸阻,並建議利用孫、劉矛盾,聯吳擊蜀,設計使吳、蜀相拚而魏坐享漁翁之利。

曹操死後,曹丕、曹睿執政時期,是司馬懿大建功業的黃金時代。

他曾一度遭貶,但每當魏國的安全受到威脅的關鍵時刻,他總是力挽狂瀾,轉危為安,成為兩代帝王的砥柱大臣。

司馬懿富有韜略,頗能掌握諸葛亮的用兵規律,整個曹魏集團中只有他能同諸葛亮匹敵,在解除西蜀對曹魏威脅方面,他戰功赫赫。

司馬懿還能複製諸葛亮的木牛流馬,智慧接近於諸葛亮。

司馬懿晚年,與同時執掌軍政大權的曹爽進行了一場嚴重的政治鬥爭。

他精明老練,以裝病裝聾麻痹對方,同時暗中積極活動,因而以一場突然的軍事政變消滅了曹爽,控制了政權。

這場乾淨利索的鬥爭為司馬氏後人取代曹氏政權鋪平了道路。

作者通過對司馬懿的成功塑造,不僅揭示了曹魏之所以能成大業,是因為一位非同凡響的卓越人物在發揮歷史性的重大作用,同時也說明諸葛亮的對手並非無能之輩,從而更加有力地襯托出諸葛亮的才智,深化了作品的主題。

周瑜——字公瑾,孫權手下的主將,東吳的水軍都督。

早年隨孫權的哥哥孫策東征西討,屢建戰功,頗受孫策重用。

孫策臨死前囑託繼位者孫權:「外事不決,可問周瑜」。

因此,孫權繼位後,周瑜升任大都督,成為東吳集團的軍事統帥和決策人物。

以劣勢兵力打敗優勢敵人的著名戰例之一——赤壁之戰,就是他在諸葛亮的勸戰和幫助下負責指揮的。

戰役開始之前,東吳內部對是投降還是戰鬥的問題爭論激烈,在諸葛亮的勸戰下,周瑜竭力主戰,同諸葛亮一樣,他看出了來勢洶洶的曹操有許多弱點:所占領的地區不穩定,有後顧之憂;長途遠征,軍士勞困;北兵南下,不習水戰……。

他判斷完全有可能打敗曹軍。

曹操幕賓蔣干,以「故人」身份來勸降,他巧妙地施展「反間計」,使曹操殺了蔣瑁、張允兩員熟諳水戰的將領。

他還利用蔣干第二次過江之機,讓龐統給曹操獻上「連環計」,使曹操戰船作繭自縛。

對黃蓋用苦肉計詐降曹操,導致火燒赤壁,使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

但此人剛愎偏狹,自負好勝,缺乏容人之量。

他多次暗用心機,想算計諸葛亮,卻一次次被諸葛亮識破,並將計就計,使他自食其果,「賠了夫人又折兵」,以至「三氣周瑜」,使他終於箭瘡復裂,活活氣死。

他臨終前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

呂布——一個武力超群卻又反覆無常的「小人」。

他的思想品質為人所唾棄,他的處世哲學是「有權有勢便是爹」。

他先投靠荊州刺史丁原,認丁為父。

丁原失勢,他就乘機奪取丁的武力,並殺死丁原,改投軍閥董卓,升至中郎將,封都亭後,又稱董卓為父親。

呂布好色,經常與董卓的侍婢貂蟬私通,惹得董卓醋意大發,一次倆人幽會被董卓撞見,董卓便隨手操起戟向呂布擲去,要不是他手腳敏捷躲得快,差點喪命。

於是他又對董卓反目為仇,截殺董卓,轉投王允。

後來他又投奔劉備,卻乘劉備外出奪了劉備的徐州。

當呂布兵敗被曹操擒獲後,雖然他「轅門射戟」救過劉備,但劉備鄙視他的為人,不肯為他求情。

呂布向曹操屈膝求饒,最後被曹操絞死,落了個既可恥又可悲的下場。

魯肅——一位既富有雄才大略,又頗具長者風度的英雄形象。

魯肅是東吳集團中堅持聯蜀抗曹正確路線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胸懷韜略,腹隱機謀」,遠見卓識地向孫權展現了孫、劉、曹三國鼎立的前景。

在曹操揮師南下大軍壓境和政治誘降的嚴重關頭,東吳集團內部人心惶惶,迎降輿論甚囂塵上,而孫權對戰還是降舉棋不定,魯肅挺身而出,力主抗曹,對孫權採取聯劉抗曹的決策起了重要作用。

魯肅最卓越的功績是與諸葛亮結交定計,建立孫、劉聯盟,以犄角之勢同實力強大的曹操相抗衡。

在這一根本戰略問題上,他遠見卓識的政治眼光較孫權、周瑜等人更高一籌。

魯肅秉性純厚,不善搞陰謀,關羽違約拒還荊州三郡,他只好設計請關羽赴宴以索還荊州。

但在宴會上卻落露出張皇失措的神色,「不敢仰視」,以致最後只能「如痴如呆」地送關公登船回荊州。

魯肅在孫吳集團中稱得上是一位有遠謀而識大體的戰略家。

他不但對孫吳的利益與事業忠貞不渝,而且能洞察天下大勢,具有強烈的政治責任感、遠大的戰略眼光和政治家的寬闊胸懷。

作者通過塑造魯肅這一德才兼備的卓越人物形象,起到了深化作品擁劉反曹的主題的作用和正面襯托理想人物諸葛亮的作用。

陸遜——原是無名之輩,因被孫權看中,拜為將軍,代呂蒙鎮守陸口。

他出手不凡,以驕兵計麻痹西蜀名將關羽,使其放鬆警惕,將防守荊州的軍隊大半調走。

他卻乘機偷襲關羽,輕而易舉地拿下了荊州,最後消滅了關羽。

蜀主劉備為報關羽之仇,發傾國之兵討伐東吳,蜀軍深入吳境銳不可擋,吳兵屢戰屢敗,士氣低落。

陸遜受任危難之時,接管東吳軍權。

面對優勢的蜀軍,陸遜清醒地認識到不能死打硬拚,有計劃地實行戰略退卻,把秭歸、彝陵一帶不利於作戰的綿綿幾百里山地讓給蜀軍,把優勢軍力集中在易守難攻的虎亭一線進入防禦。

他下令諸將堅守隘口,以逸待勞,等待有利反攻時機,不管蜀軍在陣前如何挑釁,吳軍始終堅守不出,造成對方逐漸輕敵,疲憊鬆懈。

劉備無可奈何之際,只得移營夾江,橫江七百里,下四十餘屯,皆依溪傍澗,位於林木茂盛之處,終於落入了陷阱。

於是陸遜在舉反攻,出奇制勝,火燒連營七百里,終於以弱勝強,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此後,陸遜又乘勝前進,取得了大破魏將曹休等一系列勝利。

後來陸遜被升為丞相,輔佐孫權鞏固東吳政權,成為三國後期的軍事家、政治家。

劉禪——是一個無能庸主的典型形象。

劉禪是蜀主劉備的長子,其母因夢中仰吞北斗而懷孕生他,故其取乳名「阿斗」。

阿斗雖生於動亂之時,但沒有受過苦。

戰時,有忠臣虎將上陣;平時,有賢臣良相理事,也無須他費心治國。

這種環境使他成為一個十足的庸才。

他十七歲繼承帝位後,吃喝玩樂,不理國事,一切征戰治亂,內政外交均由諸葛亮操持。

儘管諸葛亮忠貞不二地輔佐,但他在周圍邪惡勢力的包圍中,偏信讒言,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常常給諸葛亮造成許多人為的困難。

在曹魏大軍壓境時,許多英雄志士包括諸葛亮的兒孫都在抗魏戰鬥中慷慨赴死,他的兒子北地王劉諶亦哭祖廟以身殉國,而身為一國之主的阿斗卻貪生怕死,為保其尊榮安逸,以十萬二千襟甲將士不戰而降於鄧艾的三萬五千偏師疲兵,打開成都北門,親自縛著自己出城投降。

晉王司馬昭將劉禪遷到洛陽,他照樣吃喝玩樂,毫無故國之思。

一次司馬昭宴請他,叫樂隊演奏魏國的音樂,叫舞女跳魏國的舞蹈,蜀國的官員心裡很難過,而他卻喜笑自若。

司馬昭問他想不想蜀地,他竟回答說:「此間樂,不思蜀」。

長期以來「阿斗」這兩個字在我國民間成了昏庸無能的同義詞。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是劉備手下的一名大將,蜀漢的「五虎將」之一。

他原是袁紹部將,因對袁紹的驕傲自大和無所作為不滿而投奔劉備,此後,終身追隨劉備,忠心耿耿地為「匡復漢室」而戰鬥一生。

趙雲英武勇猛,且有遠見,有智謀。

長坂坡一戰,劉備失利,當時的處境極為狼狽,他置個人安危於度外,突入重圍,幾進幾出,單槍匹馬地救出太子劉禪,還刺殺了曹營五十名將領。

漢江之戰,他攔江奪鬥,使曹操膽戰心驚。

劉備為報失「荊州和殺關羽」之仇,不顧「聯吳抗曹」的戰略方針,輕率地舉兵伐吳,趙雲先是勸諫,後見力諫不成,又隨軍從征,盡力保衛劉備,多虧他力退吳兵,才將身陷重圍的劉備救出。

直到七十歲之時,他還在漢中連斬五將,使敵方不敢等閒視之。

趙雲病死於諸葛亮之前,他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常勝將軍。

姜維——姜維原為魏國的一名將領,在一場戰鬥中識破諸葛亮的誘兵計,使趙雲難以對付,諸葛亮大為驚嘆,認為此人「真當世之英傑也」,是一個難得的軍事人才,於是調兵遣將,費盡心機,終於設計收服了他,並選定他為軍事方面的接班人。

諸葛亮寄希望於姜維,悉心培植,「傳授平生之學」,使他在自己的言傳身教中受益非淺。

諸葛亮逝世後,姜維成為西蜀政權的軍事支柱,他繼承諸葛亮北伐的未竟事業,背水而戰大敗魏軍,布八卦陣智破鄧艾,捨棄糧草力殺王灌,歷經艱辛,軍功卓著,然而,由於奸臣進讒,劉禪昏庸,他屢遭猜疑,終日誠惶誠恐,難於用武,加上他終究沒有諸葛亮那樣的雄才偉略和魏強蜀弱的客觀原因,抵抗曹魏確實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儘管如此,姜維矢志不移,為實現諸葛亮的遺志,竭盡全力奮鬥到最後一息。

曹丕——曹操的長子,自小博古通今,頗有文韜武略。

他隨父從軍,破袁紹時,見袁紹次子袁熙之妻貌美,便乘亂納之。

他為人虛偽,曾故作勤備,想方設法討得曹操的歡心,終於奪得了世子的寶座。

他為了鞏固自己的魏主地位,奪其二弟曹彰兵權,逼其四弟曹熊自縊,特別是對原與他爭寵的三弟曹植,更是以「劫脅使者」為罪名,擒殺其親信,並勒令他「七步成詩」,欲置其於死地,在其母的干預下才免於一死。

曹丕在充分的準備下,經過周密的行動,篡奪了漢獻帝的皇位,當上了魏朝皇帝。

曹丕耍弄權術得心應手,而領兵打仗卻顯得無能為力,唯一的一次御駕親征卻被東吳徐盛採用火攻打得慘敗。

鄧艾——鄧艾本是袞州刺史,他自幼深明兵法,善曉地理,三國後期,他成為繼司馬懿之後魏、晉最傑出的將領,在與蜀將姜維的鬥智鬥勇中,各有勝負,始終沒使姜維占大便宜。

晉帝司馬昭即位後派鍾會領十萬大軍伐蜀,姜維將兵二萬守住劍閣天險,晉軍無法進兵。

鄧艾不畏艱險,親率一旅偏師從人跡罕見的陰平小道奔襲蜀軍後方,沿途蜀兵措手不及,紛紛敗陣,鄧艾直搗成都,使蜀軍後主劉禪投降,為晉軍攻滅蜀軍立了首功。

可悲的是,這樣一位屢建奇功的優秀將領後來卻被貪功忌才的鐘會害死。

馬謖——他自幼飽讀兵書,熟諳戰法。

諸葛亮南征,向他問策,他頭頭是道地對諸葛亮分析了南人的特點和情況,頗得諸葛亮的讚賞。

理論應用上的成功,使他養成了言過其實、紙上談兵的作風。

劉備在臨終前曾囑咐諸葛亮:「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在北伐之時,他主動請戰,並以全家生命擔保。

老成持重的諸葛亮雖然對他不是完全放心,但在當時將才缺乏的情況下,同意了他的請求,除了一再叮囑他不可輕敵外,還派處事慎重的王平當他的副手。

他違反了諸葛亮「下寨必當要道」的命令,拒絕了王平「不能屯兵山上」的規勸。

後來,他受到魏軍斷水和火燒,街亭失守,他倉皇而逃。

諸葛亮不得不根據他立下的軍令狀,將其斬首。

以正軍法。

諸葛亮難過之極,自貶三等,表示用人不當。

魏延被處死後,其妻子女由蜀國撫養。

袁紹——他是一位稱雄一時的豪強軍閥。

他是漢朝名相的後裔,出身高貴,仕途平坦,他憑親疏遠近和門第高低用人。

他有稱帝之心,當他剛剛當上17路諸侯的盟主時,屢被董卓部將華雄打敗,關羽要求出戰時,他堅持不准。

他命其弟袁術總督糧草。

在磐河戰公孫,取得北方四州地盤後,又分別任自己的長子袁譚為青州刺史、次子袁熙為幽州刺史、外甥高幹為并州刺史。

他拒諫信讒,固持己見。

在官渡之戰前夕,田豐在獄中諫阻妄興大兵,可是他偏信了逢紀讒言,起兵70萬,為後來的慘敗種下了禍根,開戰之前,他不聽沮授關於「彼軍無糧,利在急戰;我軍有糧,宜且緩守」的主張,採取急戰。

在戰爭進行中,他又不聽審配的提醒:「烏巢乃屯糧之處,必得重兵守之」,派性剛好酒的淳于瓊把守,後來烏巢軍糧被曹軍劫燒。

烏巢有失後,張合提出速往救之,他不聽張合之言,反聽郭圖「先擊曹操之寨」的錯錯誤主張,致使人才外流,張合投靠了曹操。

最後,他的70萬大軍被曹操的7萬兵力打得落花流水,他舊病復發,吐血而死,他的次子袁熙之妻被曹丕占有。

魏延——他是蜀國著名戰將之一。

劉備攻取西川時,他與黃忠同為前部先鋒,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斜谷口,他一箭射落兩顆門牙。

他恃功務高,不肯下人,連對諸葛亮也有幾分不服。

諸葛亮對他實行內部控制使用,一方面想利用他的英勇善戰,另一方面又想隨時除掉他,諸葛亮決定在上方谷火燒司馬懿父子時,有意讓他誘敵深入,在火起之後,塞住谷口,使他和敵人一同被燒死,適逢天降大雨,他免於一死。

諸葛亮斷定在自己死後他會反叛,極其周密地授與姜維和馬岱斬魏延的「錦囊妙計」。

諸葛亮逝世後,魏延與楊儀分別上表攻擊對方有反叛行為,朝廷無人幫魏延說話,後來魏延終於反叛了,馬岱按照諸葛亮留下的「錦囊妙計」一刀砍死了魏延。

94版《三國演義》人物配圖,經典無法超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群雄紫微星宿傳——破軍星張飛

三國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其中無數或勇武過人,或神機妙算,或智勇雙全的人物讓無數人變成了三國迷。三國群雄對應了哪些紫微主星,是否他們成就霸業也是上天註定?

​三國歷史上文武全才的十大牛人

三國歷史上文武全才的十大牛人:《三國志》中有十大文臣之排名,也有十大武將之座次卻沒文武全才的,感覺有些遺憾所以寫此文,望各位愛好歷史的朋友品評(不含君主):一、張遼三國魏名將,隨曹軍征討,戰功累...

《三國演義》各章章節梗概,非常實用!

《三國演義》原名《三國志通俗演義》,全書共一百二十回。作者羅貫中,陳友亮舊部,元末明初人,是一位擅長小說、戲曲的通俗文學家。他在民間傳說、話本、戲曲的基礎上,運用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

三國史上十大文武全才,你知道有誰嗎?

三國是個戰爭紛亂動盪不安的年代,也是英雄輩出的時代,正所謂時事造英雄,在這樣的年代裡出現了很多牛人。今天要說的文武全才的牛人,且看本文介紹的三國史上十大文武全才的能人都是誰?一、張遼

三國名將系列之「防守反擊之王」

三國東吳立國的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當屬「江東四英」:周瑜、魯肅、呂蒙、陸遜。決定三國最終格局的三場戰役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猇亭之戰),有兩場是他們其中的人幹的。「赤壁之戰」,周瑜自導自演,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