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若投魏,能當到多大的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關於諸葛亮,一直以來有一個大家比較感興趣的話題,那就是如果他投奔曹魏,能夠當上多大的官職。
有人認為可以成為下一個荀彧,也有人認為魏國人才多大族也多,會默默無聞。
本文就來假設一下,假如諸葛亮投魏能獲得的待遇。
諸葛亮投魏要分兩種情況,其一是舉國而投。
劉備死後,諸葛亮受命輔政,當時魏國的多位大臣曾經寫信勸降,曹丕甚至派虎牙將軍鮮于輔秘密出使蜀漢。
如果這時諸葛亮投降會是什麼待遇?
是歲,魏司徒華歆、司空王朗、尚書令陳群、太史令許芝、謁者僕射諸葛璋各有書與亮,陳天命人事,欲使舉國稱藩。
首先要了解的是,出於政治宣傳以及安撫地方的需要,魏國對投降人員的待遇極為隆重,早期的張繡賈詡投降時,曹操是直接封了賈詡一個冀州牧。
像鮮于輔和楊秋這種不算很強的割據勢力投降後也極為禮遇,在勸進曹丕稱帝的表上其名字甚至排在曹洪曹真曹休等宗室重臣之前。
而曹操拿下漢中後也是一口氣封了三個萬戶侯,要知道張魯當時都已經失去漢中,跑到了巴中的山裡面,後期孫吳宗室孫壹帶著親屬部曲千餘口人投降就可以得到車騎將軍儀同三司的待遇。
而不久前才投魏的例子還有個黃權,黃權帶領的軍隊投魏後待遇極為誇張,封侯者42人,拜將者上百人。
拜權為侍中鎮南將軍,封列侯,即日召使驂乘;及封史郃等四十二人皆為列侯,為將軍、郎將百餘人。
黃權晚年官至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此時魏國朝廷地位比他高的只有五人,分別是太傅司馬懿、大將軍曹爽、太尉滿寵、司空崔林、司徒衛臻。
另外,孫權也曾經舉國稱藩,在沒有向曹丕讓渡任何實際權力的情況下,孫權被封為吳王、大將軍、荊州牧、都督荊揚交三州諸軍事。
按照這個規格,劉禪封個王是肯定的。
以蜀漢的特殊情況,到時候諸葛亮也極有可能被封王。
即使不談封王,起碼穩坐魏國朝廷第一人的位置是絕對沒問題的。
當然更多人關心的是如果諸葛亮一開始就投靠曹操,最終地位如何。
那我們就假設諸葛亮和徐庶一同投靠曹操。
許多人認為諸葛亮會默默無聞,是因為他曾經感嘆魏國人才太多,自己的好友都不得重用,由此來證明諸葛亮在魏國也不過如此。
逮大和中,諸葛亮出隴右,聞元直、廣元仕財如此,嘆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
這就是典型的讀史料不仔細,首先諸葛亮感嘆未受重用的是徐庶和石韜(石廣元),並沒有說和他們一起遊學的孟建(孟公威)沒被重用。
實際上孟建在魏國的地位相當高,歷任涼州刺史、征東將軍。
在魏國的地方將領體系中,四征是最高一級,再往上升就要儀同三司了,像曹泰和夏侯楙這樣的功臣二代加曹魏宗室因為戰功不足,這輩子最高也就達到略低一點的鎮東將軍。
因而並不能用這感嘆來證明諸葛亮會默默無聞。
其次諸葛亮的評價也要加以斟酌,那就是徐庶真的不受重用嗎?徐庶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因為曹丕取消了御史大夫,所以御史中丞就是御史台的一把手,像司馬懿和徐宣這些朝廷重臣都擔任過這個位置,尤其司馬懿還是先擔任了尚書,後擔任御史中丞,你敢說御史中丞這個位置不重要?可以說徐庶這輩子離九卿就差臨門一腳了,只怪自己歲數沒活夠。
同時,徐庶出身寒門,這在當時是他發展的一個劣勢。
但諸葛亮並沒有這樣的劣勢,諸葛家族也算是比較有名望的家族,除了諸葛亮和諸葛瑾在蜀吳位極人臣,光是在魏國出人頭地的就還有諸葛誕、諸葛璋、諸葛緒,其中諸葛誕最後可是位列三公。
另外諸葛亮對於徐庶的評價摻雜了個人的感情成分,諸葛亮十分推崇徐庶的才能,後來治理蜀漢時也常常感嘆缺乏徐庶這樣的人才來輔佐自己。
所以當他聽到徐庶在魏國只是御史中丞而非三公九卿時,自然會感慨魏國人才多,居然還能找出一些比徐庶還優秀的人才,要知道此時在蜀國擔任御史中丞的是孟獲,一經對比當然會有心理落差。
並不是說徐庶真的就沒受重用。
亮後為丞相,教與群下曰:「夫參署者,集眾思廣忠益也。
若遠小嫌,難相違覆,曠闕損矣。
違覆而得中,猶棄弊蹻而獲珠玉。
然人心苦不能盡,惟徐元直處茲不惑,又董幼宰參署七年,事有不至,至於十反,來相啟告。
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於國,則亮可少過矣。
」又曰:「昔初交州平,屢聞得失,後交元直,勤見啟誨,前參事於幼宰,每言則盡,後從事於偉度,數有諫止;雖姿性鄙暗,不能悉納,然與此四子終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於直言也。
」其追思和如此。亮收其俊傑建寧爨習、朱提孟琰及獲為官屬。
習官至領軍,琰輔漢將軍,獲御史中丞。
因而由孟建和徐庶的情況可以得知,諸葛亮要在魏國當上九卿應該不是難事。
然後還要考慮的就是資歷,因為諸葛亮在劉備手下基本上一直都是最受信任的人,所以建國後也輕鬆當上了丞相。
但如果在魏國肯定沒這待遇,所以一定要考慮資歷,不過諸葛亮的資歷基本都是加分點。
首先,在荊州投靠這個時間點並不晚,只要是曹操封公前招募的人才,在曹丕時期都是有相當資歷的,因為這期間經歷的曹魏地位提升事件很多,包括曹操封公、曹操封王、曹丕封世子、曹丕繼位、曹丕稱帝。
以河北名士邢顒為例,曹操南征前一年討伐烏丸時,他還只是給曹操帶路的嚮導,之後從縣長干起,既當過地方官,又分別在曹操、曹植、曹丕的府中干過,中間還辭官兩次,曹丕稱帝才三年邢顒就先後歷任侍中、尚書僕射、司隸校尉、太常,可以說混得相當成功了。
像其他在南征時跟了曹操的人也有不少混得很不錯的,例如韓嵩、傅巽、桓階、司馬芝、裴潛、王粲、韓暨、和洽,裡面韓暨當上了三公,而九卿更是一把抓。
只要注意不死於瘟疫、政治鬥爭或者其他意外,出人頭地的機會有的是,等到曹叡一繼位還是名副其實的三朝老臣。
因為工作壓力沒有在蜀漢那麼大,諸葛亮再多活幾年撐到曹芳繼位成為四朝元老也不是不可能(諸葛瑾壽命就長得多)。
另外諸葛亮本身的政治資本也不低,他在荊州的姻親包括劉家、蒯家、龐家、黃家,沾親帶故的更是數不勝數,曹操本人還寫過信招納諸葛亮。
因而諸葛亮如果投奔曹操,起點就不會很低,加上本身才能出眾,九卿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事,都督一方或者位列三公也是很有可能的。
諸葛亮在魏國變成第二個荀彧是不太現實的,荀彧作為穎川士人的領袖很早就奠定了自己在曹操那裡的地位。
而諸葛亮雖然地位可期,還是得吃資歷一步步來,晚年能不能成為新的士人領袖也得看造化。
曹魏人才何其多也,談談那些被魏國得到卻沒什麼發揮的人才
無論什麼時候的競爭都是人才的競爭,三國時期也不例外,比如蜀漢後期就是因為人才跟不上才慢慢衰落,相比而言,魏國的人才都太多了,除了大家熟悉的以外,還有很多人才被埋沒了,我們來看看吧。徐庶
他是蜀將,兩次投降都是迫不得已,司馬懿很欣賞他!
他是蜀漢將領,最早在劉璋手下任職,後來投降劉備,曾獻計幫助劉備取漢中,劉備伐吳,他苦勸劉備不聽,劉備失敗後,他不願降吳,無奈投降魏國,深受魏文帝賞識,後來,官越做越大,封車騎將軍,儀同三司。連司...
徐庶離開劉備,歸降曹操後,最終的結局是什麼?
漢末三國這一歷史階段,劉備投奔荊州劉表,屯駐新野時,徐庶這位謀士前往投奔,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不過,徐庶南下時因母親被曹操所擄獲,徐庶不得已辭別劉備,進入曹營。後來此事被藝術加工為「徐庶進曹營...
三國唯一曇花一現神秘失蹤的謀士!其身為曹魏大臣,世人卻總拿他當蜀漢謀士!
三國時期謀士眾多,但是最終多半都能尋得名主,得以發光光熱。但是有一個謀士,這個人生平不俗。在中平六年,即公元189年,他為人報仇,後來怕被官府抓住。報完仇後就用土白粉塗在臉上,披散著頭髮逃走。...
比諸葛亮聰明的人,其實是徐庶,為什麼呢?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歷來被稱為最聰明,最智慧的代表人物,其實,比諸葛亮聰明的人是徐庶,為什麼這麼說呢?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就要弄清楚,徐庶為什麼不回到劉備陣營,甘願一生湮沒無聞?
三國歷史上,都說劉備惜才,但是這五人卻因劉備浪費了一生才華
彭羨 彭羨本來是蜀地廣漢人,原屬於劉璋部下。由於他「恣性驕傲」,雖然堪稱俊才,卻不被重用,最高也只做到「書佐」,後來又因別人的誹謗,遭到劉璋處置,罷為「徒隸」。劉備入川之後,龐統發現了彭羨的才能...
《三國演義》那些背叛劉備的人 只有這兩人劉備沒有記恨
劉備是蜀漢開國皇帝,他百折不撓終成帝業,三分天下有其一。在他創業中,有許多將領官員曾背叛了他,像他的乾兒子劉封。部將糜芳傅士仁彭羕等等,大都被他殺了,但卻有兩個人例外,劉備非但沒有記恨,還把責任...
同樣是劉備的重要謀臣,諸葛亮成為丞相,徐庶為什麼默默無聞?
熟讀三國歷史,我們發現劉備在新野的這幾年,手下聚集兩大謀臣,分別是徐庶和諸葛亮。徐庶是潁川名士,劉備非常器重,當即委以重任,幫助劉備整理軍務、訓練士卒、修葺防禦設施,成了劉備非常信賴、不可或缺的...
劉備遺憾痛失的六位人才,如果他們在,蜀漢也不至於後繼無人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劉備政治生涯的前半期顛沛流徙,沒有固定的據點,直到荊州之後,身邊的人才才逐漸多了起來,麾下擁有三大謀臣,還有關羽和張飛、趙雲等一流名將。後來坐擁荊州和益州的劉備,建立蜀漢政權。...
雖身在曹營,卻是劉備最應該感謝之人!
看三國的人都知道劉備與諸葛亮這對魚水君臣,那種信任是歷代君臣都很難做到的,更可說是許多君臣的典範。蜀漢後來的發展,也與諸葛亮後來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分不開的。當然,說到劉備與諸葛亮的淵源,...
亂世中的無奈:兩個兒子,一個為蜀漢拋頭顱,一個為曹魏灑熱血
魏文帝黃初三年夏季,東吳大將陸遜在夷陵之戰中火燒連營八百里,打得蜀漢皇帝劉備大敗而走,狼狽不堪,只帶小部分人逃到白帝城。蜀漢損失了很多人馬,其中有一支負責監視曹魏動向的江北軍,被吳軍截斷退路,黃...
他是蜀國將領,劉備聽說他歸降魏國,卻說自己對不起他
有一人,先是蜀漢的將領,後來歸降魏國,可他還是被稱為蜀國忠臣。劉備,曹丕都很欣賞他。他,就是黃權。章武二年(222年),東吳名將陸遜順長江流勢衝破蜀軍的包圍,蜀國江南前線部隊大敗,劉備撤退。由於...
蜀漢後期,征戰驍勇的人多為魏國降將,是因為蜀漢將領後繼無人?
在蜀漢後期,曾出現過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情況,那就是在蜀漢大權在握的將領,竟然有不少魏國的降將。如在第一次北伐時作為副將,隨馬謖鎮守街亭的將領王平,後來他得諸葛亮的重用鎮守漢中,還擋住了曹爽南征的...
他曾是蜀漢第一功臣,竟終老曹魏
採訪了下母上大人,問了問「您知道徐庶是誰嗎」,得到回覆「知道呀,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嘛」,這個歇後語確實深入人心,就像身在曹營心在漢的說法一樣,廣為流傳。但是想提出一個異議,徐庶,真的進了曹營...
此人是三國最落魄的草根,卻差點成為三國最後大贏家
劉備在三國群雄中起點很低,算是輸在了起跑線上。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滿天下,估計袁紹袁術在吃海參魚翅湯時,劉備在編草蓆。曹操父親雖然是太監的養子,有不名譽的身世,但他出生時,父親是費亭侯,官至太...
三國演義里,曹魏集團的哪些名將,曾有過投降記錄?
1. 張遼張遼是曹營五子良將之一。張遼武藝高強,據關羽評價,其武藝不在關張之下(當然實際上沒那麼強)。更重要的是,他極有大將之風。治軍嚴謹,遇事冷靜,處於危機時又極富膽略。張遼初時從賊,在呂布手...
三國竟是他下的一盤棋!他是誰?
今天就先來扒一扒三國大隱士司馬徽和他的朋友圈。當今社會局勢比起春秋戰國與三國來說,簡直就是毛毛雨。要想預判東方巨龍的崛起與騰飛,必定要把握歷史的脈搏。我們相信:大道至簡,殊途同歸,歷史總是有驚人...